博威---云架构决胜云计算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30|回复: 0

Linux战争已经转移到OpenStack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5 05: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inux战争已经转移到OpenStack
摘要:Ubuntu Linux 14.04版本将于4月17日正式发布,但是在RedHat峰会召开之际,来自Canonical的一篇新闻稿让人非常奇怪,因为它的重点不是Ubuntu Linux,而是现在炙手可热的OpenStack。

【编者按】除了微软和AWS,大多数技术供应商都依赖OpenStack提供云基础。Red Hat 希望在云上复制其在企业级Linux上的成功。但是其他的Linux / OpenStack玩家拼命地想阻止这种可能性,在Red Hat峰会召开之际,开源解决方案供应商Red Hat宣布他的企业级OpenStack已经被众多企业采用,而这不是其他OpenStack玩家乐意看到的,所以才出现了下面的一切,本文来自 Gigaom。

以下为原文:

受Red Hat峰会刺激,Canonical发布了很多关于Ubuntu Linux版本的消息,但大多数集中在OpenStack上。

有点搞笑的是新闻稿宣布新的Ubuntu Linux 14.04 LTS版,但是看上去似乎关注Ubuntu OpenStack超过Linux本身。而且合作伙伴们Cisco、 Mellanox、 NTT Software对Ubuntu OpenStack也不乏赞美之辞。但话又说回来,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供应商战场已经从核心操作系统转移到核心的云基础设施上面来,在这里,Canonical OpenStack得到了惠普和其他大型云提供商的有力支持。

Canonical创始人Mark Shuttleworth一直以来提供资金培育Ubuntu Linux,推进Ubuntu Linux / Ubuntu OpenStack融合,使之成为下一代云计算最佳基金会。

Canonical创始人Mark Shuttleworth,同时也是Ubuntu 创始人

一项OpenStack基金会10月份的调查发现,55%的OpenStack工作负载使用Ubuntu Linux作为主机操作系统,CentOS为 24%; Red Hat企业级Linux为10%,剩下的占10%。鉴于Red Hat对 OpenStack的关注不断增加,它不会满足于这些数字。据Gigaom报道,OpenStack社区许多人并不 希望Red Hat主导OpenStack,就像它主导企业级Linux一样。不出所料,从Red Hat峰会传来一些消息:Red Hat宣布企业级OpenStack 已经被Broad 研究所、 Midokura 以及Porto大学采用。

但回到Ubuntu Linux,其14.04版本将于4月17日正式发布,支持X86、ARM-64以及Power芯片,Shuttleworth 宣称,这是第一个支持所有三种架构的商业化操作系统,这意味着无论你是什么芯片架构,你都会得到相同的服务和应用程序组合。

支持Power有点奇怪,但Canonical的举动似乎验证了IBM去年8月决定通过新的OpenPower基金会开放Power生态系统,希望除了IBM,其他厂商也能构建基于Power的服务器。这也获得了包括谷歌、Mellanox、Tyan的大型云商的支持。

Power 有一个传奇的过去,但是我们感兴趣的是它转向OpenPower基金会,Shuttleworth说:“我们的重点是规模,我们不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 Solaris。我们不在乎你的机器上是否有16 sockets,我们感兴趣的是你有8000台机器。Power以OpenPower的形式出现将会对大数据中心产生影响,但是也伴随着大量问题,因为这 些问题大部分是以OpenStack和Hadoop开源形式规定的。”

现在很明显,除了微软和亚马逊网络服务,大多数的大型技术供应商,依赖OpenStack提供云基础。Red Hat 希望在云上复制企业级Linux的成功。

但是其他的Linux / OpenStack玩家拼命地想阻止这种可能性——因此文章开头部分的Canonical发布的变味的OpenStack Linux新闻稿也不足为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boway Inc. ( 冀ICP备10011147号 )

GMT+8, 2024-4-20 03:50 , Processed in 0.0854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