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威---云架构决胜云计算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network

交易员的鸡汤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6: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2024年 突然让你发财了,一定要记住这10条

一、保守秘密,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家人。

二、先还清所有的债务。

三、把它存起来,放上一年再说。

四、先不要急于购买豪华房子。

五、先不要辞掉现在的工作。

六、先不要购买汽车或奢侈品。

七、不要跟朋友或亲戚合作,继续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屌丝。

八、不要让孩子知道你有财富的变化,避免孩子受金钱的侵蚀。

九、保持现状,把财运当做意外的收获。

十、大数据是不会乱推的,说明你这轮行情真的会发财。
 楼主| 发表于 2024-1-19 15: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级高手是如何在股市破产的?(收藏)

1、格雷厄姆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
(失败原因:抄底)

2、著名经济学家费雪已经预见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一贫如洗。
(失败原因:认为优秀企业可以穿越周期不计价格买入)

3、索罗斯1987年前认为日本股市泡沫巨大,放空日本股票,结果惨败,日本股市牛到了1989年。索罗斯在华尔街评论上鼓吹美国股市会坚挺,日本股市将会崩盘,而结果正好相反:美国股市崩盘了,日本股市却坚挺。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当年损失了32%,与他唱反调的孔逸夫却让科尔基金赢利了70%,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数字,因为当年几乎所有的对冲基金都亏损了。1999年曾不看好科技股,但2000年后却用量子基金高位买入科技股,最后大亏。
(失败原因:投机,对赌)

4、上海一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当初是从中国台湾地区股市1000多点开始进入的,一直做到10000点,入市50万的资金滚到了8000万,其实她在10000点的时候,就把股票全部抛了,手上握有的全是现金。因为担心股市过于疯狂,所以她还是相对比较理智的,最后台湾股市上冲到12000点之上,三年多时间增值了160倍,但是最后的结局还是很惨,在台湾股市由12000点跌到7000点时,已经跌去5000多点了,按道理该反弹了吧,她又进去了,股指又跌掉了5000点,她不得不全部认赔清仓,三年的财富又都化为灰烬。
(失败原因:博反弹,做波段)

归其原因,我们客观地说,她还是非常聪明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又进场了,她当时自己就以为自己是股神了,可以掌控股市,股市不过是她的超级提款机而已。在此,我劝告大家,现在股市好,可能未来股市更好,但是如何清醒的看待股市,如何看待自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失败原因:高估自己)

5、香港有个知名股评曹仁超,1972年香港股灾前1200点看空,结果差点被公司解雇。1973年港股达到1773点后大幅下跌。到1974年跌至 400点,老曹躲过大熊,信心百倍。1974年7月港股跌至290点后认为可以捞底,拿全部积蓄50万港币抄底和记洋行,该蓝筹股从1973年股市泡沫的 43块一直跌到5.8。老曹全仓买入。结果后来5个月,港股再度跌至150点。和记洋行跌至1.1元。老曹最后斩仓,亏损80%以上。

(失败原因:全仓买卖)

6、徐兴博年近半百,是南京市一家药材公司的普通职工。1992年,我国证券交易市场还刚刚起步,许多单位和个人在这片领域里淘一桶金。徐兴博的确在这里面淘得了第一桶金,凭着丰富的投资经验,不管股市如何涨跌,他总是能及时嗅出大盘行情,事先作出调整,让自己的投资稳定增长。2001年10月,形势急转,而他仍认为能象以前那样安然度过低谷,接受委托资金超过100万元。2005年6月,沪指跌破1000点大关,一夜间回到了13年前,徐兴博和朋友委托给他炒股的财产,在这次大跌中损失殆尽。
(失败原因:加杠杆,借钱投资)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11: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运清单:幸福生活的十个秘密

内容来源:孤独大脑
阅读时间:6分钟

一、好运的本质,是远离厄运

亚里士多德说过:“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叔本华将这句话视为人生智慧的首要律条, 他认为其真理在于:

“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 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

当一个人到了某个年龄之后,多多少少能够理解如上这一点。

那么,什么是“厄运”?

坏运气未必是厄运。因为有些事情短期看是坏运气,长期看没准儿是好运。塞翁失马讲的就是好运气和坏运气的彼此转换。

厄运,是指那些“造成永久性损失”的坏运气。例如:

假如一个人买了股票,结果很快遇到下跌,被套,于是扔在一边不管。几年后想起来,打开一看,翻倍了。这就是短暂的坏运气,以及后来的好运;

假如一个人听大师介绍了一只牛股,抵押了房子,加了杠杆,全仓买入。结果不幸下跌,被迫清仓,连房子也保不住了。这就是厄运。

所以,好运的反义词不是坏运气,而是厄运。

想要避免造成永久性的损失,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遵循常识,不要贪婪,别加杠杆;

2、远离那些会炸掉的人、事和地方;

3、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一些安全气囊。

二、好运,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古罗马斯多葛主义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把道德观念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它简单、平凡,表现于人们每天的行为举止。

他推崇始终如一地怀着一颗圣洁之心,踏踏实实地提高道德修养,而不赞成标新立异、惹人注目或华而不实地行善。

在这位斯多葛主义者看来,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这倒是可以用大数定律来解释:

一个人的命运短期决定于运气,长期则决定于其自身实力和行为方式。

所以,爱比克泰德给出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建议:“假如你想做事,就得养成做事的习惯;假如你不想做事,就别去沾边。”

真希望我早点儿明白这一点。

爱比克泰德为收获美好人生开出的处方,围绕以下三个要点:

1、克制欲望;

2、履行义务;

3、学会清楚地考虑自己,以及自己在人类这个大群体中的各种关系。

三、主动进击,扩大好运的概率

从概率的角度看,守株待兔撞到好运的概率,远低于主动出击撞到好运的概率。

当然,主动出击有很多种形式,例如,蜘蛛看起来是被动等待,但却是主动织好了一张巨大的网。

蜘蛛网作为一种静态的“进击”, 令蜘蛛捕获好运的概率大幅提升。

一个小建议,每天都试着做一件随机的事情,以扩大自己的好运,例如:

1、联系一个很久不见的老朋友;

2、在书架上随便找一本被忽略的书;

3、去参加一场以前从来不愿意去的活动。

四、静下来,才能听见好运的脚步声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如果不静下心来,你只能听见噪声。好运的脚步轻盈而迷离,只有少数倾听者才能感觉到。

也许是在某个夜里,你忘却了白日的烦扰, 与孤独的自己相处,脑海中突然涌现一片火花,于是你听见了好运的脚步声。

也许冥想会有帮助。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表明,只要冥想5-10分钟,人的大脑耗氧量就会下降17%,相当于深睡7个小时后的变化。

在乔布斯的传记里,他介绍了如下方法。

第一步:如果你坐下来静静观察,你会发现你自己的心灵有多焦躁;

第二步:如果你想平静下来,那情况只会更糟,但时间久了之后,总会平静下来,心里就会有空间让你聆听更加微妙的东西。

第三步:这时候你的直觉就开始发展,你看事情就会更加透彻,也更能感受现实的环境,你的心灵逐渐平静下来,你的世界会有极大的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东西。

所以,真正的平静来之不易。这是一种修行,需要不断练习。

五、别等待,立即去享受你的好运

我说的不是及时行乐,而是那些简单、朴实的事情。例如:

和自己喜欢的人去吃一顿美食;

带着自己的父母去参加一次他们舍不得花钱的旅行;

停下来,看一下路边的花朵......

这类小小的、触手可及的、你可以把握的好运,请务必立即去做。

人生的悲剧莫过于拼命努力,却将小小的好运攒起来。

别拖延着不去生活,别梦想着彼岸有一座完美的花园,一切从现在开始。

何妨为自己设置一下2024年的好运清单,你就是许多个细小的好运气的支配者。

六、好运需要做减法,越少依靠越牢靠

这一条似乎有点儿奇怪,谁会嫌好运多呢?

做减法, 甚至做除法,指的是我们应该减少必须依赖的好运的数量。

减法是减少数量,除法则是减少维度。

苏格拉底在看到售卖的奢侈物品时,说道: “我不需要的东西可真不少啊!”

和奥卡姆剃刀原理一样,你所依赖的好运的数量越少,越不容易被“证伪”,你越能够凭借少数关键的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

七、从“占有好运”,到“拥有好运”

简而言之,我们希望能够获得好运,然后享受好运。

然而,很多幸运儿却只专注于第一步,“占有”了好运, 却从未真正拥有。

就像有些笑话讲的,海边别墅大多是为保姆和猫准备的,主人很少有时间去享用。

更厉害的高手未必拥有最好的运气, 却能够把看似寻常的命运之牌变成最好的享受。

比如苏东坡,他能把那个时代人人厌恶的便宜的猪肉,做成流传千古的“东坡肉”。

所以,与其去想撞见什么好运,不如盘点一下手边被忽略的好运,用心炖出一道你自己的美味。

八、焦虑的好运,也是好运

幸福生活并不意味着远离焦虑,不是因为不可以,而是因为不能。

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如果人是野兽或天使, 那么他就不能感受到焦虑,正因为他是两者的结合体, 所以他才能够焦虑。”

既然如此,我们不必为焦虑忧心, 只要别因为焦虑而焦虑就好了。

既然不能做到“喝咖啡的时候不焦虑”,那就试试“焦虑的时候也能安心喝一杯咖啡”。

我猜好运不喜欢焦虑,但喜欢咖啡。

九、对好运的感恩,带来更多好运

想想看,假如你是幸运女神,你喜欢和谁在一起?一定是那些喜悦、感恩、快乐的人。

有趣的是,在心理学层面对感恩进行系统性研究,从2000年左右才开始。

感恩有实用主义的价值。一项实验发现,如果珠宝店给顾客打电话并对他们的光顾表示感谢,他们后续会继续购买珠宝的可能性要提高70%。

有许多研究表明, 心存感恩的人拥有更高的幸福感及较低水平的压力与压抑。

难怪西塞罗说:“感恩之心不仅是最美好的品德,同时也是其他所有美好情愫之母”。

十、好运来自外部,从内部被感知

伟大的思想,往往是在对立的张力中呈现出来的。

例如,在爱比克泰德看来,躯体是灵魂的牢狱。“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绎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但另外一方面,他又认为:别人可以杀死你,但永远无法伤害你。

幸福,也许就是这样一种被拉开的弦,随后将有离弦的箭,飘忽不定的飞行,命中或偏离的靶心,以及或多或少受了伤的箭头。

法国作家尚福尔说:“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很难求之于自身,但要想在别处得到也不可能。”

《肖申克的救赎》是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的代表作,收录于小说合集《四季奇谭》中,副标题为“春天的希望”。

其实,人生不也是一场越狱吗?我们必须承受,必须忍耐,必须计划,必须一步步逃出生天。

重点在于,不仅要成功钻出地道,还要在此过程中不失去纯真、善良和想象力,以及能够在受难屋顶的阳光下开心喝啤酒。

更大的悬念是:你的希望是什么?

人生真的有彼岸吗?安迪到了南方的海边,会过上怎样的生活?没有高墙为背景,他的羽翼依然闪亮吗?

也许,在某个平行宇宙里,安迪运气不够好,智慧不被觉察,劳作并无回报,没能在大雨磅礴的夜晚挣脱命运的枷锁,南方的海边永远只在梦里出现。

但他可能依然是幸福的。

因为,幸福不仅是好运的目的,更是追寻好运的过程本身。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17: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鸡汤,还有点高阶的财富认知:

1. 整天工作的人,是发不了财的

财富是对认知的补偿,而不是对勤奋的奖赏

2. 知识原本是空的,除非把知识付诸行动,否则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3. 人生就是不断抵押的过程,为了前途我们抵押青春,为了幸福我们抵押生命

4. 赚小钱靠聪明勤奋,赚大钱靠贵人相助

5. 非要等到万事俱备才肯开始行动的人,永远也无法离开家

6. 世界上什么事都可以发生,就是不会发生不劳而获的事

7. 大暑之后必要大寒

8. 自己发财,也要给别人留口汤喝,不然人家都要搞你的

9. 纽约的帝国大厦晓得吧,从底下跑到屋顶要一个钟头,从屋顶跳下来只需要8.8秒,想要赢先要学会输

10. 天气不会一直好下去的,人不会一直吃上风的

11. 财富,指的是在你睡觉时也能为你赚钱的资产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18: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朋友,ABC,去年这个行情炒美股居然还亏了很多钱
一问,原来他加了很多微信群和飞机群

我特别讨厌“群”这个东西
而且我100%地确定,每一个建群的人都有他的目的,有些目的可能很明显,比如收费带单,这种伤害性不强,侮辱性极高;再高级一点的就是建立信任之后引导“群友/客户们”去做其他产品或推销其他业务,这种伤害性很大,通常会血本无归。

群营销思路,利用的是人性的弱点
从众的本质在于个体对群体压力的遵从或屈从。在一个群内部,营销活动经常是在  '多VS一'的场合下进行的。
在这种情况下,被营销者都会感受到无形的群体压力。所谓群体压力,既群体中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那么,个体为什么要遵从群体的压力呢?这是因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从众性,但从众的直接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担心遭到来自群体的惩罚,
二是想得到正确行事的指导。
想成为一名成熟的投资者,从退群开始,从独立思考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18: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辜朝明:日本大衰退,对中国的警告和启示!(收藏)

11000 字
阅读约30分钟

📚 辜朝明演讲简化大纲:日本大衰退对中国的启示
📖 背景介绍:辜朝明在日本泡沫时期的经历。
📈 日本泡沫影响:泡沫经济对日本的深远影响。
🏭 日本企业挑战:企业债务和市场竞争力问题。
💹 财政策略:日本政府的预算赤字和GDP维持。
🏠 中日比较:中国房地产市场与日本泡沫对比。
💼 中国经济挑战:企业借贷行为和政府角色。
🏗️ 建筑业影响:建筑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 贸易摩擦经验:日美贸易摩擦的教训。
👥 人口统计影响:日中人口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 未来挑战与机遇:中国应对经济挑战的策略。

我是在1984年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调到日本的。这个时期非常重要,因为那时日本开始进入泡沫时期。

日本的泡沫绝对是巨大的。我从纽约联储转到野村证券的原因是,有一位日本人来到纽约联储,他们想要一个能够告诉日本人,当金融市场自由化时,会发生什么的人而美国领先几年日本实现了金融自由化,所以他们希望我能在那里工作2年。

这样,我就可以告诉他们,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日本人可以期待看到什么。而且我真的没有打算留在日本,因为我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选择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我真的打算在那里长期停留。

但是当我到达日本时,我意识到当时的日本像5-10年前的中国一样处于世界之巅,当他们的经济非常强大时,日本公司击败了欧洲公司、美国公司,因为日本公司在产品质量、价格、设计等方面都优越得多。

日本人将在世界各地拥有如此多的资产,也许你可能听说过日本人购买的的洛克菲勒中心,高尔夫球场及位于洛杉矶的办公楼等,当然还有美国国债。

作为美联储的人士,我意识到日本人正在美国购买如此多的资产,而这对于执行货币政策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你不了解日本人的行为,货币政策有可能会导致完全错误的结果,所以我来到了日本并为野村证券工作。

野村证券是日本最大的投资银行,因此我能够了解很多日本正在发生的事情,我将这些信息传达回美国,并认为我将在两年内返回美国。

但很快大家就明白了,如果我留在日本的话并向美联储提供信息的话,能更好地发挥我的价值,而且我也发现,我可以从美国了解很多,我可以帮助日本更加了解美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所以39年前,我留在了日本。

因为我的母语实际上是日语,我的父亲是台湾人,母亲是上海人,但我在日本出生,就读于日本的小学,所以我的日语很流利,这对我在野村证券工作很有帮助。从我在日本工作开始,日本的泡沫确实正在大规模发生。
接下来请看我PPT的第一页。这显示了日本商业房地产和日本名义GDP及实际GDP的变化。这条紫色线就是日本商业地产所发生的情况,顺便说一句,日本泡沫是由商业房地产而不是房价主导的。

正如你所看到的,商业地产价格实际上在5年内上涨了5倍,同一指数从20上涨到了100左右。当时,人们感觉自己很富有,他们花了大量的钱,日本的GDP也迅速上升,日本人也购买了美国国债等大量资产。

但在1990年,日本泡沫破灭了。正如你所看到的,商业地产价格大幅下降了,它跌到了1973年的水平,较峰值下降87%。

商业地产价格下跌不仅仅发生在东京的一个角落,而是整个国家。对于中国来说,这就像北京、上海、苏州、深圳的房价都下跌了87%,一切都下跌了87%。

美国在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期间经历了类似的事情,你可以看到美国失去了多少,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GDP下滑了46%,这几年美国损失的财富基本相当于美国1929年全年的GDP。

而日本因资产价格的变化而遭受的损失相当于日本1989年GDP的3倍,也就是说日本的损失是美国的三倍。但是如果你看日本的GDP,你会注意到,日本的GDP从未低于泡沫时期的顶峰水平,无论是名义上的还是实质上的。所以我认为这是日本塑造的奇迹之一,没有太多人注意到这一点的 重要性。

但正如你所看到的,与美国在大萧条期间发生的事情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稍后我将向你们解释这一点的重要性,因为这会对中国未来可能经历的事情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资产价格不断下降对日本公司的影响很大。

日本的非金融企业自1980年以来的做法,如果蓝色框高于0,则意味着他们正在增加金融资产,如银行账户、持有量等。如果橙色条低于0,则意味着日本公司正在增加负债,如借款等。净值则用这条带有小圆圈的黑线表示。这张图展示了日本非金融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是在借钱还是在存钱。如果你回看19世纪80年代,您会注意到,日本企业的借贷额约为GDP的5%至10%。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在国民经济中,如果家庭部门在存钱,那么企业部门就必须借钱。日本企业部门每年借入GDP的5%到10%,投资于各种资产。日本经济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强大的经济打败了欧洲、美国,所以当时人们总说日本是世界第一。

到1990年泡沫破灭时,你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变化。借款金额,也就是橙色线开始非常迅速缩小。直到1997年,橙色条才高于0。高于0的橙色条表示他们正在偿还债务。

到了1999年,黑线约为0,这说明整个企业部门在去杠杆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2-2013年左右,日本公司意识到资产价格正在暴跌,但他们的所有负债仍保持原值,所以他们的资产小于负债,意味着这些人破产了。但如果你仔细想,其实有两种破产。

第一种是你的负债大于资产,而且你没有现金流。在这种情况下,你当然不能再经营公司。

但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你生产的产品,无论它是汽车还是相机,仍然卖得很好(也即你仍然有现金流),但由于资产价格的变化,你的负债大于资产。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正确的做法是利用现金流来偿还债务。因为你有现金流,你可以将债务压缩到资产负债表中待修复的资产价格的水平。

这样,你就不必告诉你的股东“抱歉,现在一切都是纸上谈兵了”。您不必告诉银行“哦,这都是不良贷款”。最重要的是,你不必告诉你的员工“对不起,你从明天起没有工作了”。

所以对于所有利益相关者来说,使用现金流来偿还债务都是正确的做法。如果我处于那个位置,我就会这么做。如果你处于那个位置,你也会这么做。

但问题是,当每个人都这样做时,会发生什么?就像我之前在国民经济中指出的那样,如果有人在存钱,就必须有人借钱,保持经济运转。

当经济强劲/疲软时,借款人太多/太少,央行将灵活调节利率水平,以确保所有资金都被借入和使用,这就是经济向前发展的方式。但当整个企业部门在利率为0时也偿还债务,而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负债大于资产,那么无论利率水平是多少,你都必须尽可能安静、快速地偿还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不再那么大。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经济就会开始非常非常迅速地收缩,因为家庭部门还在存钱,企业部门也在存钱,没有人借钱并花掉它,最后经济就会崩溃,这基本上就是美国在1929年-1933年崩溃的方式。

对于日本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局面,日本企业开始失去全球竞争力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这些公司正在利用现金流来偿还债务,而不是将资金投入新产品开发、新研究、新营销等新领域。

因此,尽管他们的汽车和相机等产品仍然卖得很好,但他们并不能将这笔钱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因为他们必须用这笔钱来偿还债务。就在那时,中国台湾及韩国的企业开始追赶日本企业,日本企业因此开始失去一些市场份额,再然后中国大陆的企业也加入了竞争,这对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失去了之前的增长动力。早些时候很多人认为日本人势不可挡,因为他们在很多领域都做得很好。但在泡沫出现之后,他们必须使用现金流来偿还债务,许多日本公司不得不放慢脚步。这就是原因。很多人说日本经济失去了动力,出现了一些通货紧缩的因素。

这一切都源于我所说的资产负债表问题,我称之为资产负债表衰退。在这期间,有一家日本公司仍然做得很好,它就是丰田。他们实际上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技术,一项十分复杂、难以开发的技术。为什么丰田能在其他日本公司都在偿还债务时做到这一点呢?很简单的理由,丰田从不借钱。

这是大约70年前银行家搞砸丰田之后,丰田采取的公司政策,丰田的公司政策是不借钱。因此,当资产价格下跌了87%时,每个人都不得不偿还债务,但丰田没有受到影响,因此丰田能够利用现金流继续开发新技术——混合动力技术。

所以这就表明,根据公司借了多少钱/杠杆率的高低,资产负债表衰退将通过非常不同的方式对他们造成影响。如果你的杠杆率很高,你就必须偿还很多年的债务,因为资产价值下降了87%。

如果您根本没有杠杆,您仍然可以使用所有现金流来开发新技术。然后你就去打败世界,就像丰田做的那样。这基本上就是日本经济、日本企业所发生的事情。这种情况持续了近20年,但在过去10年,您可以看到橙色框低于0,这意味着一些公司开始借款,在零利率的情况下,日本银行非常愿意放贷。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理所当然应该借款,但负债净值仍然是0左右。为什么净值仍为0左右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当公司经历这样的过程后,修复资产负债表可能需要10-15年,这些管理者对整个过程感到厌倦,他们会对自己说,我再也不想经历这样的事情了。我再也不想借钱了。这是一种对债务的创伤。一旦你经历了这个过程,这种创伤可以持续很多年。

经历过大萧条的美国人将不会再借钱,因为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偿还债务的经历太糟糕了。他们说我再也不会借钱了,日本人一直非常谨慎,在这样的经历之后,他们再也不会借钱了。因此,在如此低的利率下,在银行非常愿意放贷的情况下,很多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仍然非常干净,他们就是拒绝借钱。

我认为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2008年之后的欧洲和美国。2008年之后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因为如果你不得不经历这个过程,你通常会对借钱非常 消极。

另一个因素是全球化已经确立,许多日本公司发现,在越南、孟加拉国及印尼投资新工厂更有利可图,当然最有利可图的是中国。因为在外国投资工资要低得多,外国有很多等待工作的年轻人,并且他们非常努力。但在日本,这样的工人很难找到。

在海外市场,日本公司仍在最大化利润。但如果你只看他们的国内业务,他们看起来并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实际上,他们正在最小化利润,因为他们仍然没有借钱。

这基本上就是过去二十几年、近三十几年日本所发生的事情。那么,日本是如何保持GDP不下降的呢?请看下一页。这张图线条很多,但让我解释一下,以便你明白这些线代表什么

谁在日本借钱,谁在日本存钱,所以有一条水平线。高于0说明人们在存钱,实现了财务盈余,低于0说明人们在借钱,出现了财务赤字家庭线、企业线,世界其余地区线和政府线。如果你把这4行加在一起,你会得到0,这就是这个图表表示的方式。

所以这些年里,你就能知道谁在日本存了钱,谁在日本借了钱。当你看到这张图时,你会注意到最大的变化来自日本企业部门,也就是这条深蓝色的线。

当处于泡沫时期时,这些家伙太疯狂了,他们大量借钱至将近12%的GDP。当泡沫破裂时,这条线变得非常非常陡峭,这说明他们的借款开始减少。

到1997年,这条线大约是在0附近,这意味着整个企业部门已经停止偿还债务,1999年后,这条线已经明显进入正值范围,甚至超过了家庭部门。

通常,家庭部门会存钱,企业部门会借钱,这就是经济向前发展的方式。但在1999-2001年之后,企业部门的储蓄甚至超过家庭部门,因为他们必须修复资产负债表。

由于我之前提到的原因(债务创伤、在境外投资比在日本国内投资更有利),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这本应将日本推入大萧条,但正如您之前所见,这并没有发生。在此期间,日本的GDP一直在增长。

为什么?因为政府反其道而行之。

如果你看绿色的线,绿线处于正值范围内,这意味着在泡沫期间,日本政府实行预算盈余,但一旦泡沫破裂,你就可以看到绿线深入0以下的负区域。

这基本上是日本政府通过巨额预算赤字来抵消这种企业存钱的行为,正是因为政府的这一行动政府借了钱,将私营部门的超额储蓄又重新收回到收入流,这基本上就是日本GDP在整个泡沫破裂的维持方式。

因此,当我们进入这种类型的衰退时,我称之为资产负债表衰退,政府绝对有必要借入私营部门的额外储蓄并将其变成收入流。如果政府这样做,GDP就没有理由下降。如果GDP保持在这个水平,人们就有收入来偿还债务,最终这个问题就会消失。

正如你所看到的,日本实际上做到了这一点,这就是日本GDP保持在泡沫期峰值之上的原因。但我必须说,当时日本没有人对资产负债表衰退有任何了解。

我在1997-1998年左右提出了这个概念但在1990年泡沫破灭时,我并不知道这个概念。没有人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问题,因为经济学中从未教授过资产负债表平衡。甚至连凯恩斯也从未提出过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概念,尽管他试图解释世界上最严重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大萧条。

在不知道问题的确切性质时,日本人尝试了财政刺激,你在这里看到的这条绿线就可以说明。他们还试图制定结构性政策,因为许多美国人和对事情一无所知的人告诉日本,你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但日本的问题80%是资产负债表问题,可能只有20%是结构性的。

因此,即使采取了大量的结构性政策,(如货币宽松,将利率降至0%等)但什么也不会发生,因为这是一个资产负债表问题。

日本浪费了很多时间,很多时候,当日本本该集中精力进行财政刺激时,他们选择货币政策、结构性政策等。尽管日本也确实实施了财政刺激措施,但正如您在这里看到的那样,这些政策没有持续实施。每当日本政府进行财政刺激时,经济会有所反应,因为政府借钱并花掉了它。但是当经济显示出有活力的迹象时,日本政府说:“经济表现良好,让我们削减财政刺激”。他们就削减了财政刺激,但私营部门仍在修复资产负债表。

因此,经济再次开始疲软,然后他们又马上实施了另一次财政刺激。但当经济回暖时,他们又削减了财政刺激。所以他们的财政政策的路径十分曲折,这就把整个过程延长了至少10年。

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场资产负债表衰退,需要财政刺激等政策,其他政策基本上是无效的。他们可能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从20年缩短到10年,甚至更短。但很不幸没有成功,这就是为什么日本花了这么长时间才走出困境。

那么从这里开始让我们转向中国。请看下一页。这显示了北京房价与东京和大阪相比的情况,尽管房价增长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增长的幅度看起来非常相似。

所以一旦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恐怕中国将走向资产负债表衰退。因为人们意识到,随着资产价格上涨,负债价值不变,但当资产价格下降,您需要确保减少负债,偿还债务,以便维持您的财务健康程度。

而目前,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许多中国人开始还债,而不是借钱。因为如果房价不持续上涨,你不想背负巨额债务,这才是最合理的。但如果每个人都开始同时偿还这笔钱,我担心中国会进入资产负债表衰退。

因此,如果关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比较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资产负债表衰退,那么我的回答是,是的,中国可能会进入资产负债表衰退,而这将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完全解决资产负债表问题,人们也需要很多年才能克服这种债务创伤。

但是,中国和日本的情况有一大不同,那就是中国人已经意识到这种现象叫做资产负债表衰退,而30年前的日本人并不知道这种现象,不知道他们面对着什么样的问题,我也是被动知道了这些事情。请看下一页。这是有人在中文报纸上为我找到的一篇文章,其中特别地提到了我的名字。

我名字旁边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我很荣幸与这样一位著名的中国企业家一起出现。这样的文章能够出现在中国报纸上,在我看来,这表明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资产负债表衰退。

而且你们邀请我来担任这次会议的演讲人,这就表明中国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了。我用一位中国教授的话说,现在有近一半的在中国写的博士论文是关于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的。

因此,如果中国的经济学家,尤其是政策制定者,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知道如何应对它,也就是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货币政策上,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结构性改革上。而是应该将所有精力都放在财政刺激上以保持经济的运转。

这样的话,即使中国正在经历资产负债表衰退,损害也会被降到最小,GDP不会大幅下降。如果政策制定得正确的话,也即会有稳定的财政刺激的话,相比日本的20年,中国能够更早地走出资产负债表衰退困境,所以这是一个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之间的很大的区别。

2008年后的美国及欧洲,都曾经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非常严重的衰退,但美国人在2008年后大约一到两年,才意识到他们正处于资产负债表衰退中。

2008年之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读了我的书,理解了整个要点,并迅速改变了政策。因此,美国实际上更快地摆脱了资产负债表衰退,但欧洲人拒绝理解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概念,所以他们受了10多年的苦,经济表现非常差。因此一旦你知道该怎么做,你实际上可以相对快速地克服这种资产负债表衰退,尽管这对公司来说仍然是痛苦的。

请看下一页。图表6,这是同一张图表,这张日本的资金流量图表适用于中国,这里有一条水平线。大于0时人们在存钱,低于0时人们在借钱。

正如你所看到的,红线代表家庭部门,中国家庭和日本家庭一样喜欢存钱,而且他们的储蓄量很大,接近GDP的10%。

另一方面,一直到2015年左右,企业部门一直在大量借钱。然后我看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情,那就是中国企业突然开始减少借款。正如你在这里看到的,到2020年,这个数字已经约为0。

我发现这种发展趋势令人极其不安。因为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阶段,公司应该借钱,应该扩大他们的工厂,应该扩大他们的业务,增加他们的研发预算等等。因为中国现在还处于工资上涨的阶段,就像八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的日本一样。

所以对于中国公司来说,借钱、扩大业务,然后击败台湾、日本、韩国或其他地方的竞争对手是非常有意义的。但突然你发现那并没有发生,而且是在泡沫破裂之前。如果泡沫在2016年破裂,然后中国企业开始这样运营,这是可以理解的。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泡沫到了2022年才破裂,但即使在泡沫破灭之前,中国企业就不在借钱,这在很多方面都令人非常不安。为什么中国企业不借钱了?它们的心里在想什么?这就是我真正想知道的。

但事实上,他们不在借钱就意味着,经济正面临着巨大的通货紧缩缺口,因为正如你所看到的,家庭部门正在存钱,如果企业部门不借钱,就必须有人借钱。所以你在这里可以看到,是政府借了钱,出现了财政赤字。

当然,当公司不借钱时,这是正确的做法,政府必须借钱。但事实上,这意味着中国从2016年到最近一段时间的经济表现,实际上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支出的支持,它并不完全来自非政府部分,所以政府过去一直在支撑经济。

现在中国正在进入资产负债表衰退之中,正如我所说,资产负债表衰退需要相当大的政府支出来确保GDP不崩溃。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不得不在已经很大的财政赤字情况下,继续扩大负债。

这对中国金融行业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你能在金融市场里找到的唯一的东西、唯一的资产就是政府债券。

公司不是在修复资产负债表,就是基本上不借钱,正如您在此图表中看到的那样。那么为什么中国企业在泡沫破裂之前就不借钱呢?

这是我们所有人不得不去了解并解决的事情,这样政府就不必借那么多钱来支持未来的经济。所以,中国公司在泡沫破裂前5年或前6年就停止借贷,这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事情。

如果我们不弄明白这个问题,尤其是一旦你把资产负债表放在你已经看到的状况下。还有一点与日本不同。请看下一张幻灯片。相比经历泡沫时期的日本,以及当今的日本和美国,中国建筑业的占比高达26%。因此如果建筑行业萎缩10%,就会影响中国GDP大约2.6%。这是很大一部分可能会丢失的GDP。

就日本而言,尽管在泡沫经济时期,建筑行业占GDP的20%,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许多其他行业仍然很好,比如出口、汽车、相机等,因此,以日本为例,资产价格急剧上涨后又大幅下跌,但实体经济并未直接受到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正如你所看到的,从长远来看影响较大,但在短期内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但就中国而言,我认为建筑业正在经历非常困难的时期。而且由于这个部门非常大,可能会对中国的其他经济部门产生不小的影响。

所以如果我是中国政府,如果我可以选择什么样的财政刺激措施,我肯定会建议已经开始建造的楼盘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造完,因为我觉得这将是利用财政刺激、政府借贷和支出来维持中国经济运转的最有效方式。如果建造停止了,损失将会是巨大的。

那些把钱投入这些房子的人将失去他们的资产,并且他们不会得到任何新房,因为房子未完工。建筑业因此遭受损失,GDP下降。所以如果让我使用财政刺激措施,我会用财政资金确保所有建造都可以完成。

这样至少人们有可以居住的地方,并且继续建造也会把它对GDP的损害降到最低。所以关于建造业,我认为是中国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必须更加重视。下一页是关于地缘政治,我们将会讲述“脱钩”的概念。

1990年,也就是30年前日本泡沫破裂的时候,日本和美国之间发生了巨大的贸易摩擦。我当时也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参与了这件事,但我当时住在日本,为日本公司工作。

最近去世的日裔美国驻日本大使、前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先生,他让我在所有这些贸易摩擦中代表美国的立场,比如日本的电视节目。所以在所有这些日本观众面前我代表的是美国的立场,而且只有我是这样。

所以所有这些日本人都在那里等着把我打下来。我必须向日本人解释为什么日本经济对美国商品开放符合日本的利益。这是一次可怕的经历,但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但这基本上都是企业对企业或经济领域内的事情。
......
关于人口统计数据的。我相信你们很多人都听说过,人口问题对日本经济造成很大损害,因为日本人口不断减少。但我必须提请你注意,日本人口在2009年才开始减少。而那是泡沫破裂的19年之后。
在泡沫破裂后,日本人口又持续增长了19年。所以你无法用人口解释日本经济的突然放缓、通货紧缩,因为人口还在增长。2009年之后的确有一些影响,但肯定不会在2009年之前。

就中国而言,从同一年开始,泡沫破裂和人口问题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尽管人口统计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但这仍可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在投资者心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为我在日本投行工作,所以我与世界各地的很多人谈论过日本股票市场。这些人里有很多的西方投资者、美国投资者,也许几年后就没有日本投资者了。我们为什么要投资日本?这种对话非常普遍。

如果同样的情况适用于中国。所有这些人都停止在中国投资,不仅仅是外国人,甚至可能是中国人自己。因为如果他们认为把工厂设立在越南或孟加拉国可以赚更多钱。他们就不会在中国投资。而是在孟加拉国投资。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因此大幅放缓。

因此我说人口本身在我看来不那么重要。日本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和在日本工作的实际人数。你可以看到这个数字,略早于2000年,符合工作年龄的人口数量开始萎缩。

但是工作的人数不断增加,而且一直很高,很多人只关注顶端,但我们应该关注底端,关注实际工作的人数。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许多日本女性在这一期间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的工作得到了日本业界的高度赞赏。此外有很多外国工人也开始在日本工作。日本移民已经开放了相当大的程度。

40年前,当我刚来日本,这里对外国人来说认识一个非常封闭的市场。所以像我这样在日本工作并不容易。现在,日本的各种行业到处都是外国工人,他们和其他日本人一样友好、诚实、干净、勤劳。他们很容易被日本社会所接受。这就是当工作人口已经减少的时候,你如何通过让这么多人工作来克服人口问题。

因此,政府可以做很多事情来抵消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但如果人口减少和资产负债表衰退同时发生的话,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而且,公司在泡沫破裂之前就不再借钱了。那么恐怕挑战将会相当大。

请看下一张幻灯片日本当时面临的挑战基本有两个,第一是泡沫破灭,第二是资产负债表衰退和美日贸易摩擦。而且两个挑战都很艰难。但通过适当的政策调整,这两个问题都能被克服。

但是那么多中国公司在泡沫破裂之前都不再借钱是一 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中国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个阶段,应该借钱在国内投资。......

如果一家公司的CEO们认为市场可能 不再那么友好了,也许他们就不投资了。那么这就是政府必须努力的事情。再接下来 会经历人口下降、泡沫破裂、中等收入陷阱等。

如果一家公司的CEO们认为市场可能不再那么友好了,也许他们就不投资了。那么这就是政府必须努力的事情。再接下来会经历人口下降、泡沫破裂、中等收入陷阱等。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所有其他国家都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
但如果这表明他们的继续在这3年期间已经耗尽,许多中国家庭和企业可能觉得现在经济已经复苏,他们想重建他们的储蓄。把他们耗尽的积蓄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甚至超出之前的位置仅这一举动会产生与资产负债表衰退完全相同的效果,因为每个人都将重建他们的积蓄。

在资产负债表衰退中,负债仍然存在,但资产价格暴跌,因此他们必须减少负债。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正试图重建他们的储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正试图重建他们的储蓄,这对经济的影响是一样的。人们储蓄的钱会多于他们的支出。这是重建储蓄的唯一方法,对吗?
但如果每个人都试图将自己的积蓄放回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这会对经济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就像资产负债表衰退一样。
......
我对中国克服这些问题充满信心,因为中国人是非常务实的人。但挑战仍然是巨大的。我希望他们从日本和其他地方的经验中学习。确保克服这些挑战。非常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18: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近期的股票确实比较难做,唯一能做好控制的就是,涨的任他涨,跌的任他跌,我在小群也说了,此时此刻即使有仓位被套,也不要轻易调仓,因为一般的股民没有判断轮动的能力,与其蒙一下,还不如守在自己的仓位等待轮动,总结一下就是,做到:耐的住寂寞、扛得住拉拢,禁得住诱惑。






2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赚钱全是新东西,而且要研究早、研究深,慢了不好、不深就错过。

光学还不行,还得思考,思考的时间少了趋势就感觉不到,逻辑就可能错乱。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06: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靠自己的认知,思维模式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和那些一直挣扎于温饱线的人,其实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思维模式的不同。

有研究发现,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区分成两种:

(1)稀缺思维(Scarcity mindset)   (2)富足思维(abundance mindset)

注意,这里不是指的是物质层面上的,而是思维上的。

拥有稀缺心态的人相信一切都是有限的,并总是活在担心中。

比如,他们相信时间有限,金钱有限,爱有限。

因为这样的思维模式,这些人总是活在忧虑未来的恐惧中,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潜意识更关注可能出错的事情,而不是自己可能成功的事情。

因为恐惧,害怕,自我否定根植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心态,在做决定和行动的时候,总是害怕担心自己错过 或者 做的不够。

不仅如此,而且还会陷入到了一种极端的心态和行为模式:“全有或全无(all or nothing)”

比如,在人际关系中,可能表现为要么全身心地投入,要么完全回避和孤立。在投资上,要么ALL IN 要么完全规避。完全缺乏平衡和适度的框架,总是表现为极端的对立。

不仅如此,稀缺思维 还会让人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中。

比如常常自我心理暗示自己说:

"我永远攒不到足够的钱。"

"我不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我不值得被爱。"

久而久之,这种自我否定会阻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最后陷入到人生的种种困境中,不能走出。

而拥有富足思维(abundance mindset)的人恰恰相反。

他们相信每个人都能创造更多价值,和他人实现共赢。

他们相信,在这个全球化,高度信息化,社交媒体化的时代,只要保持探索,开放的心态,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去改变自己命运。

拥有富足思维(abundance mindset)的人相信资源是充足的,相信生活中有足够的机会、财富和爱。他们的信仰基于世界各个维度的资源是丰盛的理念。

在合作和竞争方面,富足心态的人更愿意分享和合作,他们认为共同合作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是把资源视为有限并与他人竞争。

他们不会把任何事情极端化( 比如失败人生就完了)看待,他们将每次失败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认为失败是无法逆转的打击。

拥有富足思维(abundance mindset)的人总是能够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兴,而不是嫉妒或怀有敌意。

富足思维(abundance mindset)的人大多数在人生中也会走的更顺畅,物质上也会更富足。

任何人都应该时刻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的富足思维,弃绝稀缺思维。

或许我们无法决定出身时的物质水平,但是我们有能力选择和培养我们对待人生的思维模式。

永远记住,在一个拥有个人选择权的世界里,每个人的人生幸福,实际上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可以培养的技能。
 楼主| 发表于 2024-2-9 07: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识别一个人“有钱”或“没钱”?说说我个人的一些纯经验:

1、朋友圈里整天炫奢侈品、炫豪车的,如果超过25岁,大概率没啥钱。

2、喜欢鄙视别人穷的,也许有很大资产,但一般保不住。

3、聊天中喜欢透露自己有多少资产以及多少钱的,有点小钱,但很焦虑。

4、聊天时只提自己不提别人的,大概率比替朋友吹牛的有钱。

5、聊天中哭穷,但喜欢聊自己业务细节并很有成就感的,大概率有较好的现金流。

6、看行业,靠贷款,尤其是靠短期贷款做长期投资的大老板,大概率手头没啥现金。

7、特别在乎别人看法的,一出场就要hold全场气势的,要么极其有钱,要么极其穷。

8、观察一个人语言的重点,可以更准确对其做出判断,比如喜欢说带着别人赚了很多钱,这个要小心。

9、穷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很有钱最近失手了,这种状况下观察表情和面部,会发现他有焦虑和失眠的痕迹。

10、有钱的人,不会主动问别人是做什么的,因为没啥必要。没钱的人,几句话下来就问你是做什么的。

11、有钱的人,玩小圈子,圈子好友就那么6-8个,大的圈子基本不去。穷人玩大圈子,谁他都认识,哪个活动都能见到他。

12、在一个桌上吃饭,话少只和熟悉的人聊的,比话多到处聊天搞气氛、认识人的更有钱。

13、去某些服务性场所,有钱的人好打交道,一般都挺礼貌和善。而对服务及其他方面各种挑刺的,大概率偏穷。

14、大大方方说自己穷,并且还沾沾自喜引以为豪的,有没有钱不知道,但肯定不算穷。真正穷的人,连提起“穷“字的勇气都没有,因为他们是真的怕这个字。

15、没钱的人日常说话,三句离不开钱。有钱人日常说的话,一般极少沾钱。

以上这些,谁赞同?谁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boway Inc. ( 冀ICP备10011147号 )

GMT+8, 2024-5-10 09:48 , Processed in 0.08791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