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之初武汉的新冠患者,绝大多数都出现了白肺,绝大多数的死者也是死于白肺引发的呼吸衰竭。 而且这两天网上关于感染新冠后出现白肺的案例越来越多,网友们对于白肺的恐惧再一次涌上心头。
一、人民日报: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
原央视主持人樊登的父亲并没有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连思维意识都还清楚,但送医后发现肺变白了,后经抢救无效去世。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沉默性缺氧”。 近期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过这样一段话: 有的老年病人送医时为时已晚,是因为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沉默性缺氧”。 像这样的老人其实很多,看似和正常人无异,但发现异常时却已经缺氧很长时间。特别是子女忙碌、无力时刻照顾的老人,这种“沉默性缺氧”的风险可能更高。 这一例又一例的悲剧,都在提醒着我们,症状轻,不代表病情不严重。
也许这才是它的可怕之处,不动声色的攻击人们的五脏六腑。让人们还来不及重视它和消灭它,就给人们来上致命一击,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回天无力了。
二、重症白肺患者:死亡率40%以上
说完沉默性缺氧,我们来了解一下人人恐惧的白肺。 什么是白肺? 正常情况下,去医院拍片子,肺是黑色的,肺正常拍出来就是黑色。但是如果肺部有炎症,有渗出或者有实变,在这几种情况下,拍出来的片子,肺部大面积是白色的,这就叫“白肺”。
“白肺”所代表的意思就是肺部有感染,肺部白色的面积越大,说明感染得越严重,届时就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呼吸功能,就是我们常见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如何辨别自己是不是“白肺”?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称,造成“白肺”情况有很多种,感染新冠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盛吉芳还表示,市民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剧烈咳嗽,并伴有持续胸闷、胸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监护室副主任医师张黎表示:“重症的白肺患者,死亡率在40%以上,还是有一部分人是可以治愈的。但是要想让肺恢复到本来干干净净的状态,是比较难的,绝大部分患者会留下肺部纤维化的后遗症。 此前也有专家统计过,感染新冠德尔塔毒株康复满一年后,患者的肺功能才会恢复,但是这种恢复态势并不会保持太久就会呈下降趋势,且这种下降是不可逆的。”
三、中医对白肺的认识
中医上没有白肺的说法,但中医认为白肺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而产生的病理性产物,“痰、湿、水、饮”壅蕴于肺而产生的病症。早在1800年前,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如《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就有相关记录和治疗方剂。 痰、湿、水、饮四者关系密切,均属体内水液停聚而形成的病理性产物,它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及对水液的气化失常有关。 痰是由于肺、脾、肾等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导致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停聚、凝结而成。 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分。 “有形之痰”是人们能看到、听到的痰液,如咳嗽吐痰等;无形之痰是指那些只能看见其外在表现,却看不到其形质者。 痰浊为病,颇为广泛,见症多端,因而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 “饮”的流动性较大,饮可留积于人体脏器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是体内水液停聚转化成的较痰清稀、较水浑浊的病理性产物,或因外邪侵袭或脾胃运化不利,使水液输布障碍,停聚成饮。 饮停于不同部位时有不同表现。中医有支饮、悬饮、溢饮、痰饮(与上文所述的“痰饮”不同)之分,分别表示饮停于心包、胸胁、四肢、胃肠时的状态。 中医里的“水邪”指病理性的“水”,是质地清稀、流动性大的病理产物。水液停聚而出现的证候,一般称为“水停证”,如水气凌心证、肾虚水泛证。 湿性重浊,属阴,其性黏腻、停滞、弥漫,侵入时多隐缓难以察觉,可导致多种病变。 湿有外湿内湿之分。湿邪还会与它邪共同致病。湿为阴邪,首发多见寒湿为病;但湿郁则易化热,则成湿热;湿邪还可与风邪、暑邪合并为病,如风湿证、暑湿证等。 总结来看,“痰”质地稠浊、黏,流动性小,但可随气流窜,有无形之痰和有形之痰之分,见症复杂;“饮”是液态病理产物,可由于所停聚的不同部位显现不同的症状特点;“水”为液态,流动性大,以水肿、少尿为主症;“湿”多呈弥漫性,有内湿外湿之分,会与其他邪气合并致病。 由于四者本属一类,难以完全区分,且互相可转化、兼并,故也可互称,如痰饮、痰湿、水饮、水湿、湿痰等。 根据白肺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多种证型。现将常见证型和治疗方剂(包括经方和时方)总结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