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威---云架构决胜云计算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14|回复: 9

头部穴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3 12: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头部穴位
当阳穴
2019-01-18 19:44

当阳穴位位置

当阳穴在头前部,当瞳孔(正视时)直上,前发际上1寸,即头临泣后0.5寸。

当阳穴位准确位置图

患者正坐或仰卧位,当阳穴在头前部,前发际上1寸,目正视,瞳孔直上,入前发际1寸,于约平上星穴处取穴。

当阳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或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分布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在帽状腱膜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会合支;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或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分布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当阳穴的功效

功效与作用:当阳穴有疏风通络,清头明目的作用。疏风通络,清头明目。治疗风眩眼痛,鼻塞,头痛感冒,目赤肿及其他眼疾,眩晕,卒不识人等。

·当阳穴主治偏、正头痛,神经性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感冒、鼻塞、鼻炎,卒不识人等。

·当阳穴主治头痛、眩晕、感冒、鼻塞、目赤肿痛等。

·当阳穴主治头痛,眩晕,感冒,鼻塞,目赤肿痛等。

·五官病:头痛,鼻塞,眩晕,目赤肿痛等眼疾。

·神志病:卒不识人。

·偏、正头痛,神经性头痛,眩晕。

·目赤肿痛,鼻炎。

·当阳穴配迎香穴、合谷穴治鼻塞。

·当阳穴配太阳穴、耳尖穴治急性结膜炎。

·当阳穴配阳白穴、神庭穴,治前额痛。

·当阳穴配迎香穴、合谷穴,治鼻塞。

·当阳穴配太阳穴、攒竹穴、鱼腰穴、四白穴、风池穴、光明穴,治眼疾。

一般沿皮刺0.3~0.5寸。

平刺,针尖向上或向下,针入0.3~0.5寸,局部重胀。

艾炷灸1~3壮;或温灸3~5分钟。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当阳穴解析

Dāngyang

当,向着;头前部为阳,穴在头前部,故名当阳。穴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当阳为经外奇穴名(dāngyáng EX-HN2 )。出《备急千金要方》。在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际上1寸。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眼急痛不可远视,灸当瞳子上入发际一寸,随年壮,穴名当阳。

《太平圣惠方》:当阳二穴……理卒不识人、风眩、鼻塞。针入三分。

《类经图翼》:当阳,当瞳子直入发际内一寸,去临泣五分是穴。主治风眩鼻塞。灸三壮。

《东医宝鉴》:当阳二穴……主风眩、卒不识人、鼻塞。针入三分。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当阳,奇穴。正视时瞳孔直上入发际一寸。针二至三分。灸三壮。主治风眩眼痛、鼻塞,亦治感冒、头痛、目赤肿及其他眼疾。


头维穴是足阳明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是人体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三条经脉之交会穴。维,指维护之意。头维的意思就是指本穴可维护头部的健康!足阳明脉气行于人身体的胸腹头面,维络于前,所以中医有“二阳为维”之称。头维穴为阳明脉气所发,在头部额角入发际处,故名头维。取穴时先取头临泣,并以此为基点,向外量取头临泣至神庭间的距离,入前发际0.5寸处,或入前发际0.5寸的水平线与鬓发前缘的垂线交点处取该穴。




按揉头维,治疗头晕头痛


头痛、头晕是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症状表现较轻者往往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是时间久了,症状就会持续加重。


头痛、头晕第一次发生时,往往是急性的,但是如果在急性发作时没有能够及时有效地治疗,就有可能演变成慢性的头痛、头晕。很多就医的患者,都是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实在忍受不住才去医院就诊。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式,当我们平常感到头部不舒服的时候,就应当赶紧取头维穴按揉几下,大多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头维穴,可以维护头部诸经脉的正常功能,是治疗头痛、头晕非常有用的穴位。




祛风通络防面瘫


头维穴具有法风通络的功效,经常用于治疗眼险润动、面瘫等疾病。


按揉头维,清头明目


头维穴位居额角,是足少阳、阳明及阳维三条经脉的交会穴,刺激头维穴具有疏散风热、清头明目、通络止痛的效用,可以用于治疗头痛、目痛、目眩、迎风流泪等病症。


功效指压


按摩头维穴时取正坐位,双手举起,指尖向上,掌心向内,用中指或者食指的指腹点揉两侧头维穴。点揉时指腹要紧贴皮肤,不能摩擦头皮和头发,力度要均匀、柔和,不可用力过猛。每天尽量做到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钟,一般双侧头维穴可同时进行点揉。



头维:胃经的五谷精微,由本穴分送头之各部播报文章


真灵气

发布时间: 2020-06-09 05:21

已关注







名正言顺


维,指“角”。


穴在额角,


犹牴角之作防御也,


故名“头维”。


有清头明目之功。




象解


保护头部免受外邪。


穴义


胃经的五谷精微,


由本穴分送头之各部。



头,头部。


指穴所在部位,


亦指穴内物质,


所调节的人体部位为头。



1. 隅,四角为维。


隅(方也,角也)角。


穴为足阳明脉之腧穴,


位在头部额角发际,


侠本神两傍,


各一寸五分,


故名头维。


《淮南子》之四维,


在乾、艮、巽、坤四隅,


故维有隅角之意,


此穴位于头角,


故名。


2. 维系,维护,护持。


头维为头角,


谓穴居头之隅角。


是维系头冠之处,


并可维护头部,


及四肢之阳气。


即头维可以维护诸阳。


头维为足阳明脉气之所发,


又为足阳明、


少阳、阳维之会。


四肢阳气不足诸病,


取之自有维护之效矣。


王太仆谓:为足少阳脉气所行,盖以穴位偏于两侧也。


应属足阳明经。


3. 纲


足阳明脉气,


行于人身胸腹部,


维络于前,


故有二阳为维之称。


头维,在额角入发际,


谓头以此为两维也。


三阳为经,二阳为维。


二阳合明,谓之阳明。


该穴是足阳明脉气所发,


穴在头部,


故称头维。




头维


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


有维持头部正常秩序的作用。


头部为诸阳之会,


它要靠各条经脉,


不断地输送阳气及营养物质,


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行。


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


在输送头部的阳气当中,


占有一定比例。


对头部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


起着重要作用。


而胃经气血传之于头,


又是靠本穴传输,


故本穴名为头维。


异名:颡大



额头。



多也。


指穴内的气血,


盛大之意。


颡大


胃经属阳明,


多气多血之经。


与其它经脉相比,


胃经输送头部的气血物质要多。


而本穴又为胃经气血,


上供头部的出口。


其转运的气血物质也多,


故名为颡大。




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


本穴为,


胃经向头部,


输送气血之处。


因其输送的气血,


量大且强。


运行为风行之状,


性同胆经气血,


故为足少阳阳明之会。


又因本穴输送头部的,


为纯阳之气,


性同阳维脉气血,


故为足阳明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


阳气以风行之状,


由本穴分散于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


向头之各部,


输送胃经的阳气,


及精微物质。


证治


治风热头痛、


目瞤,


泪出等症。


所治以外感侵袭为主,


内伤诸症次之,


亦抵御外侮之意。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


热则泻之。


头维的准确位置图

头维穴位于头侧部的发际中,在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处,嘴动时该处肌肉也会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

4.5寸)。

头维穴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主治:头痛、目眩、口痛、流泪、脸部痉挛。

“头”是指穴位所在的位置,也指穴内物质调节的人体部位是头;“维”是维持、维系的意思。“头维”的意思就是说此处穴位的气血物质具有维持头部正常秩序的作用。头部乃诸阳之会,要依靠各条经脉不断输送阳气及营养物质才能够维持正常运行。“头维穴”也被称为“额大穴”。

关于这个穴位,《素问》王冰注:“足少阳、阳明之会”;《甲乙经》曰:“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金鉴》云:“头维、攒竹二穴,主治头风疼痛如破,目痛如脱,泪出不明”。这些描述,说明了此穴位的性质和用处。人脸上的皮肤和身体的皮肤是不一样的。脸上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快乐、悲哀,那是因为面部神经在起作用。如果脸上感到疼痛或者痉挛,不但有可能影响生命,而且患者也会感到非常痛苦,即使能够忍受痛苦,也会表现出非常不自然的表情,让别人感到奇怪。对这些情况都要尽快治疗。治疗的方法并不难,只要经常按摩头维穴就可以了。

头维穴主治病症

(1)经常按摩头维穴,可以治疗寒热头痛、目痛多泪、喘逆烦满、呕吐流汗、眼睑瞤动不止、面部额纹消失、迎风泪出、目视物不明等症;

(2)对偏头痛、前额神经痛、血管性头痛、精神分裂症、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结膜炎,视力减退等,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3)配大陵,治疗头痛如破,目痛如脱;配攒竹穴、丝竹穴,治眼睑瞤动;配临泣、风池,治疗迎风流泪之症;配角孙、百会穴,治疗血管性头痛;配后溪、太冲、涌泉,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等。

头维穴自我取穴按摩法

(1)正坐、仰靠或仰卧;食指与中指并拢,中指指腹位于头侧部发际里发际点处;

(2)用示指指腹按压所在之处,有酸胀感;


(3)在瞬间吐尽空气的同时,用双手拇指指腹强压,每秒钟按压1次,如此重复10~20次。

头维穴在哪里

头维穴在头侧部,额角发际上寸,头正中线旁寸。

穴名解析

头: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内物质所调节的人体部位为头。维:维持、维系之意。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维持头部正常秩序的作用。头部为诸阳之会,它要靠各条经脉不断地输送阳气及营养物质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行。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在输送头部的阳气当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头部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作用,而胃经气血传之于头又是靠本穴传输,故名。

头维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取头维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此穴在头侧部发际里,位于额角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当额角发际上寸,头正中线旁开寸)。

简易取穴

正坐,食指、中指并拢,中指指腹位于头侧部发际点处,食指指腹处即是。

穴位解剖

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颖支。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颞肌上缘的帽状腱膜、腱膜下结缔组织、露骨外膜。皮肤由颧颞神经和耳颞神经分布。颧颞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的分支,分布于颞区前部的皮肤;耳颞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分支,皮内为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分布。

功用

祛风泄火,止痛明目。

主治

寒热头痛,目痛多泪,喘逆烦满,呕吐流汗,眼睑瞤动不止,面部额纹消失,迎风泪出,目视物不明。常为治疗湿邪内浸的头部腧穴。主要治疗病症:偏头痛,前额神经痛,血管性头痛、精神分裂症,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结膜炎,视力减退等。

穴位配伍

1、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头维加大陵。

2、眼睑瞤动:头维加攒竹、丝竹穴点刺。

3、迎风有泪:头维、临泣、风池。

4、偏头痛:头维、曲鬓、风府、列缺。

5、治血管性头痛:配角孙、百会穴。

6、面瘫:加阳白、下关、翳风、夹车等。

7、精神分裂症:头维、后溪、太冲、涌泉等。

操作方法

1、刺法:向后平刺~寸。

2、灸法:隔物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3、推拿:揉法、点按法、指推法。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眼轮匝肌痉挛等。

医书记载

1、《针灸甲乙经》:“寒热,头痛如破,木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头维主之。”

2、《玉龙歌》:“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防,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3、《医宗金鉴》:“头维、攒竹二穴,主治头风疼痛如破,目痛如脱,泪出不明。”

穴位养生

中医认为按摩头维穴可以起到明目,缓解疲劳的功效。用双手中部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每次5分钟。

以上就是头维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中医养生频道。









 楼主| 发表于 2022-3-23 12: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归经]: 胃经穴

拼音】:Tóu wéi

国际标准代号】:ST08

特点】:,N3,NB,NG,

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主治】: 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目闰)动

刺灸法】:平刺0.5~l寸。

经络视频】: 视频1   

穴位视频】: 点击观看   

[描述]:

  [穴义]胃经的五谷精微由本穴分送头之各部。


  [名解]
  1)头维。头,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内物质所调节的人体部位为头。维,维持、维系之意。头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维持头部正常秩序的作用。头部为诸阳之会,它要靠各条经脉不断地输送阳气及营养物质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行。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在输送头部的阳气当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头部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作用,而胃经气血传之于头又是靠本穴传输,故本穴名为头维。


  2)颡大。颡,额头。大,多也,指穴内的气血盛大之意。胃经属阳明,多气多血之经,与其它经脉相比,胃经输送头部的气血物质要多,而本穴又为胃经气血上供头部的出口,其转运的气血物质也多,故名为颡大。


  3)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本穴为胃经向头部输送气血之处,因其输送气血的量大且强,运行为风行之状,性同胆经气血,故为足少阳阳明之会。又因本穴输送头部的为纯阳之气,性同阳维脉气血,故为足阳明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阳气以风行之状由本穴分散于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向头之各部输送胃经的阳气及精微物质。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9: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network

头维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有缓解治疗头痛、头晕目眩、口痛、迎风流泪等作用;头维穴的位置: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详见本文图解头维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头维穴的准确位置图

图解头维穴的位置

【头维穴的位置】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另说“在额角发际,本神旁一寸”(《太平圣惠方》)。(即:人体的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



【3分钟取穴】正坐,食指、中指并拢,中指指腹位于头侧部发际点处,食指指腹处即是。

【取穴技巧】头维穴位于头侧部的发际中,在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处,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嘴动时该处肌肉也会动。



【穴位解剖】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颞支。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头维穴】 Tóu wéi(ST8),经穴名,别名颡大穴。出《针灸甲乙经》。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别名】颡大穴。在头角部,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足阳明脉气行与人身胸腔头面,维络于前,故有二阳为维之称。

【穴位含义】胃经的五谷精微由本穴分送头之各部。

(1)“头维穴”,“头”,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内物质所调节的人体部位为头。“维”,维持、维系之意。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维持头部正常秩序的作用。头部为诸阳之会,它要靠各条经脉不断地输送阳气及营养物质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行。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在输送头部的阳气当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头部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作用,而胃经气血传之于头又是靠头维穴传输,(为阳明脉气所发,维系于头),故名“头维穴”。



(2)“颡大穴”,“颡”,额头。“大”,多也,指穴内的气血盛大之意。胃经属阳明,多气多血之经,与其它经脉相比,胃经输送头部的气血物质要多,而本穴又为胃经气血上供头部的出口,其转运的气血物质也多,故名为“颡大穴”。

(3)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本穴为胃经向头部输送气血之处,因其输送气血的量大且强,运行为风行之状,性同胆经气血,故为足少阳阳明之会。又因本穴输送头部的为纯阳之气,性同阳维脉气血,故为足阳明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阳气以风行之状由本穴分散于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向头之各部输送胃经的阳气及精微物质。

头维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偏、正头痛、喘逆烦满、呕吐流汗、迎风流泪、目视不明、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结膜炎、目眩等。

【功效作用】 清头明目,安神利窍,止痛镇痉。

【穴位配伍】头维穴配太阳穴,可改善脸部痉挛、疼痛;

迎风流泪配伍穴位:风池穴、头维穴。



疾病概述:眼睛并没有什么异常的现象,既不红,又不肿,也不痒,但外出时被风一吹,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下来,视物模糊。

按摩顺序与技法:双手大拇指交叠举向脑后方,用两个大拇指的力气按压风池穴2分钟,接着按压额头附近的头维穴3分钟即可。



头痛配伍穴位:涌泉穴、头维穴、大陵穴

眼睑跳动配伍穴位:攒竹穴丝竹空穴、头维穴

精神分裂症配伍穴位:后溪穴太冲穴涌泉穴、头维穴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眼轮匝肌痉挛等。

脸上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快乐、悲哀,那是因为面部神经在起作用。如果脸上感到疼痛或者痉挛,不但影响生活,患者也会感到非常痛苦;即使能够忍受痛苦,也会表现出非常不自然的表情,让别人感到奇怪。治疗的方法并不难,只要经常按摩头维穴就可以有所收获。



【文献摘要】

1、《针灸甲乙经》:“寒热,头痛如破,木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头维主之。”

2、《玉龙歌》:“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防,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3、《医宗金鉴》:“头维、攒竹二穴,主治头风疼痛如破,目痛如脱,泪出不明。”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迎香穴3~5分钟,一天一次,可防治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等。(经常用拇指指腹按压头维穴,稍用力,每次1~3分钟)。

视频讲解:按揉头维穴和迎香穴的手法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即倾斜45度,由上向下刮拭头维穴,2~3分钟,以出痧为度,可治疗事物不明、前额神经痛、偏头痛等。



【刺灸疗法】平刺0.5~1寸。

附注:1、足阳明、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2、《甲乙》禁不可灸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9: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network

【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类属】属足阳明胃经.

【穴性】清头明目,泄热止痛.

【作用功效主治病证】

1.风热外袭、风邪人络之目赤肿痛、头痛、迎风流泪、眼睑晌动、口眼喝斜诸病症.

2.胃火上炎、胆经郁热之头痛、目眩、目痛、目视不明诸病症.

【常用配伍与功效】

1.配百会、太阳、率谷、合谷,针刺泻法,清泻胆经,治疗胆经郁热之偏头痛.

2.配风池、角孙、晴明、攒竹、太阳、合谷,针刺泻法,祛风明目,治疗风热外袭之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瞩动等.

【穴性文献辑录

1.《针灸甲乙经》: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

2.《备急千金要方》:主喘逆烦满呕沫流汗.

3.《外台秘要》:主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食.

4.《医心方》:主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沫,流汗难语言.

5.《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偏痛,目视物不明,今附治微风眼睑瞩动不止,风泪岀.

6.《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主额角疼痛泻,眩晕补,灸二七壮愈.

7.《针灸聚英》:主头痛如破,目痛如脱,目,目风泪出,偏风视物不明8.《古今医统大全》:主治头痛如破,目痛如脱,泪出,偏风,视物不明.

9.《秘传眼科龙木论》:治头偏痛,目视物不明.

10.《针方六集》:主头痛如破,目痛如脱,眼赤目晌,迎风流泪,视物不明.

11.《类经图翼》:主治头风疼痛如破,目痛如脱,泪出不明.

12.《经穴解》:头维之本病,头痛如破,目痛如脱,目晌目风,泪出偏风,视物不明.

13.《循经考穴编》:主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微风目润,迎风目泪.

14.《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主刺头风疼,目痛如脱泪不明,禁灸随皮三分刺,兼刺攒竹更有功15.《针灸逢源》:治头风痛,泪出.

16.《重楼玉匙》:主治头风疼痛如破,目疼,泪出不明.

17.《针灸集锦》(修订本)(郑魁山):祛风止痛,清头明目.

18.《针灸腧穴学》(杨甲三):清头明目

19.《临床针灸学》(徐笨人):祛风泻火,止痛明目.

20.《针灸腧穴手册》(杨子雨):疏经止痛,清头明目.

21.《针灸探微》(谢文志):祛风泻火,清头明目.

22.《中医针灸通释·经脉腧穴学》(康锁彬):清头明目.

23.《针灸腧穴疗法》(李平华):散风热,清头目.

24.《腧穴临床应用集萃》(马惠芳):清头明目,止痛镇痉.

25.《新编实用腧穴学》(王玉兴):明目利窍,祛风清热.

26.《中医针灸经穴集成》(刘冠军):祛风泄火,清头明目.

27.《新编简明针灸学》(闫乐法):疏风邪,清头目.

28.《针灸辨证治疗学》(章逢润):祛风泄火,止痛明目.

29.《石学敏针灸学》(石学敏):散风邪,清头目.

30.《珍珠囊穴性赋》(张秀玉):明目定头疼.

31.《传统实用针灸学》(范其云):疏经止痛,清头明目.

【古今应用辑要】

1.古代文献摘录

(1)《备急千金要方》:头维、大陵主头痛如破,目痛如脱.

(2)《针灸大成》:眼睑晌动,头维,攒竹.迎风有泪:头维、睛明、临泣、风池.

(3)《玉龙赋》:兼攒竹能治目疼头痛.

(4)《百症赋》:兼临泣可治泪出.

2.现代研究进展

(1)韩西荣等针刺头维、百会、四神聪、神庭、上印堂、神门、三阴交为主治疗失眠患者85例,其中心脾两虚加脾俞、章门、足三里,针用补法;心肾不交加肾俞、太溪、太冲,针宜补泻兼施;脾胃不和加中脘、丰隆、足三里,针用泻法;肝火上扰加肝俞、行间、大陵,针用泻法.临床治愈43例,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韩西荣,吴晨燕,杨改琴醒脑安神针法治疗失眠85例陕西中医,2010,31(8):1055-1056].

(2)王旭慧治疗组针刺头维、神庭、百会、太阳、率谷为主治疗偏头痛患者30例,其中肝阳上亢型加太冲,血虚型加血海,痰浊型加丰隆,肾虚型加太溪,瘀血型加膈俞;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30例.两组即时止痛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远期止痛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王旭慧.针刺治疗偏头痛30例中华临床医学月刊,2005,6:1661].

(3)李湘力等采用蜂针针刺头维、率谷、上星、风池、胆俞、肝俞治疗痰湿内阻、肝胆火旺型偏头痛,疗效满意[李湘力,李万瑶头维穴及其临床应用蜜蜂杂志,2005,11:35]

【安全针刺法】向下或后平刺0.5~0.8寸,不可灸.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9: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network
[size=4.8]1

[size=5.33]头维的准确位置图


[size=4.27]
在头部,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处。先取头临泣,并以此为基点,向外量取头临泣至神庭间距离,入前发际0.5寸处,或入前发际0.5寸的水平线与鬓发前缘的垂线交点处取该穴。



[size=4.8]2

[size=5.33]头维穴穴位解剖


[size=4.27]
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分布,面神经颞支。



[size=4.8]3

[size=5.33]头维的功效作用


[size=4.27]
头维穴位于头部,为足阳明,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其气通调三经,疏风清热,通络止痛之效甚强;该穴位高,还具有升清阳,降浊阴,清利头目而定眩晕的作用;由于足阳明足少阳皆与目相关,因此具有疏风清热,止痛明目的作用;针刺本穴具有很强的降血压作用。



[size=4.8]4

[size=5.33]头维穴主治疾病


[size=4.27]
头维穴可以维护头部诸经脉的正常功能,具有疏散风热,清头明目,通络止痛之功,是治疗头痛,头晕非常有效的穴位,主治头痛,目痛,眩晕,迎风流泪,眼睑瞤动,面瘫等,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如脑出血,五官科疾病,如结膜炎,视力减退等症。



[size=4.8]5

[size=5.33]按摩头维穴的正确方法


[size=4.27]
1.取正坐位,举起双手,指尖向上,掌心向内,以中指或食指指腹点揉两侧头维穴,点揉时指腹要紧贴皮肤,不能摩擦头皮和头发,注意力度均匀,柔和,渗透,双侧头维同时点按,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
2.用自己一只手的拇指指端或指腹的前1/3处着力,按压在头颅一侧的头维穴上,并施加一定的力量,持续按压3-5分钟,按压完一侧头维穴后再按压另一侧头维穴。



[size=4.8]6

[size=5.33]头维穴配伍治疗


[size=4.27]
1.配百会,太阳,率谷,合谷,以清泻胆经,治疗胆经郁热之偏头痛。
2.配风池,角孙,睛明,攒竹,太阳,合谷,以祛风明目,治疗风热外袭之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眶瞤动等。



[size=4.8]7

[size=5.33]刺激头维注意事项


[size=4.27]
针刺头维穴是,患者应取卧位,要避开动,经脉,不可针刺过深,也不可刺激过强,防止血压过度波动;本穴靠近喉结,内有颈部大血管,故不宜瘢痕灸,防止灸疮伤及喉结和血管。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9: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network

头维穴位位置图

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另说“在额角发际,本神旁一寸”(《太平圣惠方》)。(即:人体的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


头维穴的名词解释

头维穴:经穴名,别名颡大穴。出《针灸甲乙经》,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

别名:颡大穴。在头角部,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足阳明脉气行与人身胸腔头面,维络于前,故有二阳为维之称。

“头维穴”:“头”,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内物质所调节的人体部位为头。“维”,维持、维系之意。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维持头部正常秩序的作用。头部为诸阳之会,它要靠各条经脉不断地输送阳气及营养物质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行。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在输送头部的阳气当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头部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作用,而胃经气血传之于头又是靠头维穴传输,(为阳明脉气所发,维系于头),故名“头维穴”。

“颡大穴”:“颡”,额头。“大”,多也,指穴内的气血盛大之意。胃经属阳明,多气多血之经,与其它经脉相比,胃经输送头部的气血物质要多,而本穴又为胃经气血上供头部的出口,其转运的气血物质也多,故名为“颡大穴”。

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本穴为胃经向头部输送气血之处,因其输送气血的量大且强,运行为风行之状,性同胆经气血,故为足少阳阳明之会。又因本穴输送头部的为纯阳之气,性同阳维脉气血,故为足阳明阳维之会。


头维穴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头痛、头晕目眩、口痛、迎风流泪、眼睑(目闰)动、三叉神经痛、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功效:祛风泄火,止痛明目。


头维穴的主治病症

头维穴针对寒热头痛,目痛多泪,喘逆烦满,呕吐流汗,眼睑瞤动不止,面部额纹消失,迎风泪出,目视物不明等症状。常为治疗湿邪内浸的头部腧穴。

主要治疗病症:偏头痛,前额神经痛,血管性头痛、精神分裂症,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结膜炎,视力减退等。


头维穴的配伍及功效

头痛配伍穴位:涌泉穴、头维穴、大陵穴

眼睑跳动配伍穴位:攒竹穴、丝竹空穴、头维穴

精神分裂症配伍穴位:后溪穴、太冲穴、涌泉穴、头维穴


头维穴的按摩手法

双手大拇指交叠举向脑后方,用两个大拇指的力气按压风池穴2分钟,接着按压额头附近的头维穴3分钟即可。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迎香穴3—5分钟,一天一次,可防治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等。(经常用拇指指腹按压头维穴,稍用力,每次1—3分钟)。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9: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network
头维穴准确位置图发布时间:2018-12-1757049次浏览

头维穴位于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距神庭4.5寸,为足阳明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头维穴是维持头部内所有组织进行正常的秩序。

头维穴为足阳明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头维穴是维持头部内所有组织进行正常的秩序。

【定位归经】
  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距神庭4.5寸。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颞支。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寒热头痛,目痛多泪,喘逆烦满,呕吐流汗,眼睑瞤动不止,面部额纹消失,迎风泪出,目视物不明。常为治疗湿邪内浸的头部腧穴。主要治疗病症:偏头痛,前额神经痛,血管性头痛、精神分裂症,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结膜炎,视力减退等疾病。以下是头维穴的配伍方法:
  (1)配合谷穴治头痛。
  (2)配太冲穴治目眩。
  【保健方法】
  头维穴对于人体的健康有非常大的帮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下面是头维穴的保健方法:
  按摩法:头维穴还有着非常不错的治疗和预防中风后遗症的作用,并且对于缓解高血压病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并且适当的按揉头维穴,还能够起到预防结膜炎,视力减退等这些症状的作用。
  【适用人群】
  常用于老年、中青年的疾病保健与预防,尤其适合以下几种人:
  (1)预防耳目病情疾病:很多人都有头疼脑热的现象,有些时候受寒而导致身心素质越来越差,还有的时候面部也会疼痛,耳朵疼痛等情况,此时,可以采用按摩头维穴法治疗。
  (2)疏通血液:对于血液僵化、凝固的人,采用头维穴按摩法可达到一个养生的目的和功效,并且适度的进行按摩还可以有效的舒缓我们的筋骨。
  【注意事项】
  在按摩时必须要适度的进行按摩和刺激,不可过分的进行刺激,所以一般来说我们是应该通过按压的方式进行养生就完全可以。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简单的方式来进行刺激,不过一定要让专业人士。







头维穴位位置图

   【图解头维穴位的位置

  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按摩头维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治疗头痛、头晕目眩、口痛、迎风流泪、眼睑(目闰)动、三叉神经痛、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按摩头维穴的功效:祛风泄火,止痛明目

   【温馨提示】

  按摩头维穴位配伍:头维穴配合谷穴缓解治疗头痛;头维穴配太冲穴缓解治疗目眩。

按摩头维穴位手法:用双手中部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每次5分钟。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9: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network

瞳子髎穴位位置图

   【图解瞳子髎穴位的位置

  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

   

   【按摩瞳子髎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去除眼角皱纹,缓解治疗头痛、目赤、目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白内障、目翳、青少年近视眼、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

   【温馨提示】

  人体穴位配伍:配合谷穴、临泣穴、睛明穴治目生内障;配少泽穴治妇人乳肿;配养老穴、肝俞穴、光明穴、太冲穴、治疗视物昏花。
瞳子髎穴位刺灸法:向后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手指按摩瞳子髎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以去除眼角皱纹。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9: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network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9: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network

  【穴名解说】

  【神庭穴】Shén tíng(DU24),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别名:发际。

  (1)“神庭穴”。“神”,天部之气也。“庭”,庭院也,聚散之所也。该穴名意指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来自胃经的热散之气及膀胱经的外散水湿,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督脉天部气血的会聚之地,故名。天庭穴名意与神庭穴同。

  (2)督脉足太阳是明之会。本穴物质主要为足阳明提供的湿热水气和足太阳提供的外散水湿,故为足太阳阳明之会。

  【穴位含义】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聚集。

  【神庭穴位位置图】

  【图解神庭穴位的位置】

  神庭穴属于督脉穴位图,神庭穴位于人体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按摩神庭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头痛、目眩、失眠、鼻渊、鼻炎、流泪、目赤肿痛、结膜炎、癫痫、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按摩神庭穴的功效:除湿化湿

  【温馨提示】

  神庭穴位配伍:神庭穴配兑端穴、承浆穴缓解治疗癫痫呕沫;神庭穴配水沟穴缓解治疗寒热头痛、喘渴、目不可视;神庭穴配囟会穴缓解治疗中风不语;神庭穴配太冲穴、太溪穴、阴郄穴、风池穴缓解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眩晕、失眠等病症。

  针刺神庭穴的方法:神庭穴沿皮刺0.5-0.8寸(点刺出血)

  艾灸神庭穴的方法:神庭穴艾条灸5-10分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boway Inc. ( 冀ICP备10011147号 )

GMT+8, 2024-5-3 02:40 , Processed in 0.1119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