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威---云架构决胜云计算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90|回复: 11

导引养生百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5 19: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引养生百法之肩功



耸肩
    (1)两肩同时向上件起,4t^得越高越好(图81).
    (2)两肩交替向上耸起。
    (3)两足开立,两臂下垂,两手在身后互握,两肩交替向上耸起。同时.将耸起一肩同侧的足跟尽量提起.而只以足尖点地(图81).
    以上(1)(2)式.坐、立、卧皆可做,惟第(3)式只取立式。各式都做8一16次。其中第(2)(3)式也可只选练一种。


摩肩
    用一手按摩另一foil肩部(图82),用力要连续、均匀、稳健,转动旋摩的范.4尽可能大些。一般左右各做24次。若有漏肩风等疾病,则应反复按摩,如每遍以24次计,至少做5一6遍,多则10遍以上。

拉锯
      两臂以肩、肘为轴,一伸一屈地作拉铡状,两手同时拉12一24次。
    此式旧名“双转辘护".若先用左手拉锯,继用右手拉锯,左右交替,则各做12一24次。此导引术招式旧名“单转辘护一图83).“拉锯”与“转辘护,皆由模拟生活中的动作而来.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拉锯动作略呈直线.而转辘护动作则是呈圆周形的,属轮转性质。两手都虚握成空拳.可俯可仰.任人自择。

飞鸟
      两手握空拳,直臂向前、向上,高举过头,至极点(图84)还原亚做,其具体方法有两手臂同时上举与左右交林上举两类,各3式:
    (1)两手同时(或左右交替)直臂向前平举后,再向上高举过头,并极力向后,还原再做。
    (2)两手同时(或左右交林)向前侧斜方直臂高举过头,并极力向后,还原再做。
    (3)两手同时(或左右交替)侧平举,直臂高举过头后两腕交叉,还瓜再做。
    以上共6式,可全做,也可选练,征式做8一24次。

划圈
    两手以肩为轴.直肘横竹,相继在身前划一大圈([ 185).
    此圈与胸平行,圈越大越好。此法按双手划圈线路的翻逆方向的不同.可有以下几种练法:

    (1)两手同方向,向左或向右相继划圈。
    (2)两手相对同时由外侧朝里或由里朝外侧方划圈。
    (3)两手交林山外侧朝里或山里朝夕卜侧方划圈。
    以上几种练法,可随意选川。每式做8一24次。山于所划之圈可大可小,可正可斜,既可重迭,又可交错,变化无穷,故能使人情趣盎然_

沉肩
    身躯正直.两臂白然下垂.两手按掌,指尖上翘.掌根突露。然后贯静力暗劲于掌根,使两肩自然下垂(图86).着力沉肩时闭气或呼气,梢顿,即放松全身。然后换气吸做.共做8次。使暗劲时不可外露于形,否则名为暗劲,实属明劲。久练此式,能使肩臂有耐力,井能改正碑肩、摇肩等习惯。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9: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network
导引养生百法之足功

2016-09-14 16:45:23 作者:沈寿 来源:导引养生百法图谱


旋趾
      提起一只足.让大拇趾点地,足跟高悬,以大拇指为轴转动脚部(图65)。一按一提。使足趾和跺关节得到锻炼。两足左右交替,各做8一16次。

转踝
    一足独立,另一足提膝高慧,足尖下垂,然后以跺为轴,使足尖划一回圈(图66)。先顺后逆,(顺,颓时针方向.逆.逆时针方向)各做8一16次。然后换脚再做。
猿蹊
    悬起一足.以足趾作抓物状.一抓一放,做8一24次。然后换脚再做(图67).

蛇屈
    两足并立,两臂自然下垂,两手贴身。接着。呈圆周形运动.使髓、膝、跺关节一齐转动。这时全身扭动起来.在扭动腰肢的同时渐渐屈膝下跳.深蹲后继续扭腰起立(图68)。不论蹲下、起立,忱、膝、跺关节转动不息,而且要求做到均匀、柔缓.动作自然.呼吸顺畅,做8- 16次。由于此导引术难度、强度较大,故初练者应量力而为,适可而止。


起脚
    室内或室外高悬一细绳,绳的下端系上一物.如石头、螺相等物,将它的高度调节到使白己的足尖勉强能锡到之处。然后进行各种腿功练习,如踢脚、蹬脚、摆脚等等(图69). i一种腿法都作为一个导引术式来练。其体安排可灵活掌握,如每天安排I一2式起脚功即$if.而不必在一天‘番,练全,每式练习次数,也可因人因时而异。


提膝
    也叫“金鸡独立.。一足独立,一足加膝尽情上提,足尖下垂.同时,两手握空拳,随提膝之势高举,至两腕交叉于头顶上方(图70).然后随提膝之一足下落之势,使两拳沿胸腹正中线落下,还原如初。然后换脚再做。左右交替,各做16一24次。提膝动作要到位,即提到极高点为止。

擦脚心
    一名“擦涌泉”。涌泉,属足少阴肾经要穴,在脚底上。当加指时,在脚底心有明显凹陷处,便是该穴。址好在每晚洗脚后.以一手握脚趾使脚心朝上.并以另手擦脚心,摩擦至发热为度(图71)然后换脚再做。最后.用手将脚趾关节摇动旋转8一12次。



拍脚
    赤脚,以两脚掌相对互拍,就像拍手一样(图72),做8一24次。
    此法能除两脚风、寒、湿气。互拍的轻贡要适度,太轻无效,太贡伤骨。因此,初练者要善于揣摩.以有效果为准。

揉膝
    采取高坐、盘坐或深蹲的姿势皆可。两手掌心含虚,复盖紧贴在两膝盖上,作圆周形的揉摩(图73),濒逆各做32一64次。此法为膝部保健的常川之法,有防治膝痛与健步的功效。


求委中
    求,求治的意思.委中,穴位.属足太阳膀耽经.在膝弯横纹中央。用干保健,可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的指肚点拨8一2次,做1一2遍([t] 74)。点拨时有酸胀感。该穴主治膝关节炎,但对其他病症也有防治作川。如《四总穴歌》说“腰脊委中求’,说明它也适应治疗腰背疾患。此外.对感14,痔出血、妞血、叶泻、中著等病症也有辅助医疗作用。

抹腿
    两手十指撑开,指、掌紧贴大腿皮肤.从股根一亢推抹至脚部为止(图75).推抹时把一条腿分成内、外、前、后四个平面,两手同时推抹,各做8次。
    推抹时要求沉稳有力,不可飘浮无力。姿势坐立均可,但以直膝行功为佳。因为直膝弯腰能兼练腰、腹、背部,若是不宜低头的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则可采取一般坐式,加膝抹腿。

捏腿
    先用两手手指捏大腿肌肉,山上而下,左右各做数迫。再用一手手指捏小褪月I卜肠肌,由上而下,一直捏到跟腿为止(图76),换手再做。也可从大腿一直挫到小腿和跟腿为止。效果相同。左右各做数追。


叩足三里
    叩足三里,类似于曲腿运动。取仆腿式,用前面一手叩击伸展一腿的足三里穴.用后面一手屈肘按律在全蹲一腿近膝的大腿上(图77)。叩击务须轻41.相宜,左右两腿各叩32一40次。
   足三里穴是著名的强壮穴位,属足阳明胃经,在小腿上部,脓什尖下三寸。该穴治疗范旧极广,古人认为常灸足三里可以保健。

搁脚坐腿
    把一足搁在另一足膝盖的上方,渐渐屈膝下坐.尽可能使蹲身支撑的一条大腿坐平([] 78),坐平后III顿片刻,然后换腿再做.左右交替齐做8一12次。

勾脚坐腿
    把一足勾住另一足的膝弯。渐渐屈膝下坐,成半蹲式(图79),稍顿片刻.换腿再做。左右交林各做8一12次。

单腿深蹲
    两手向前A臂平举,一腿前伸,一腿渐渐屈膝全蹲(图80),然后起立再做,左右交替,齐做8次。
    因这一式难度稍大,故初学者可先用两手按撑在父椅上,做为依托,次数也不妨少些.总之,以钻序渐进为好。下蹲时支律一腿的足跟应渐渐提起,仅以足掌支撑全身。还原后全脚落实。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9: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network
导引养生百法之手功、指功、腕功、臂功

2016-09-14 16:10:52 作者:沈寿 来源:导引养生百法图谱


鹰抓
    一名“抓把”。两手俯掌,在身前平举,稍微屈肘,十指松开。然后使指掌各关节逐节稳健而缓慢地向掌心屈拢(图49),变掌为拳后,咬牙切齿,闭气稍顿,两手十指继续用暗劲,使两拳尽情摄紧。做12一18次,反复2一3遍。
    练时两眼须注视两手十指的动作。练后手部有酸胀或温热等感觉。

抓空
    两手俯掌,两臂在身侧左右平举,然后轻松地变掌为拳(图50)。如此做60一80次,反复2一3遍。动作要均匀、连续,一气呵成。抓空以锻炼指力及其灵敏性为主,同时通过两臂侧平举的静力作用,可兼练臂力。此导引术对于防治手臂或掌指萎软乏力,以及用于伤科术后或轻度瘫痪后的恢复功能,都有较好的作用。

托天
    两手十指交又,先按在头顶,稍加压力。然后反掌向上托天(图51),同时头J月力向上顶,使脊推背节向上舒仲,做20一30次。有振奋精神,畅活血脉,消除疲劳和防止老年性驼背的作用,对于防治颈推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凿空
    一名“筑拳”,实即冲拳。两手握拳,左右交替向前冲打(图52)。先向前方正中凿空,即两手交替冲打一个目标,犹如在对面空间凿一洞。然后分别冲打两肩正前方的两个目标。最后再交朴冲打左右前侧方的两个目标。以上三种,每种按慢冲与快打各做三遍,每遍8一24次。
    主要用于锻炼臂力。但它也是调控情绪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泄愤制怒,而不致干把怒气莫名其妙地发泄在他人身上。

抨腕
    一作“碰腕“,用两手腕关节部位相互作有弹性的掩击《图53),由轻而重,正反面各做8一16次。由于胸部肌肉薄,因此,撞击不可太重。

击掌
    一手握拳,打击另一手的掌心(图54)。两手各击12一36次。打击由轻而重,轻重因人而异,且力而为,适可而止。握拳时,拳面要平整。此式功用与针灸手厥阴心包经的劳宫穴相仿,且有祛除』心烦的作用。

弯臂
    两臂下垂,握空拳,渐渐屈肘,用力向上弯臂至极点。此时,肘弯折迭,上臂与前臂近肘部位相互贴紧,两拳握紧,两腕朝里弯曲(图55).然后放松,两臂下垂。如此一张一弛,做12一24次,反复2一3遍。练时手臂用力的张弛越大越好。练后.胧二头肌会有酸胀感。

举臂
    两手十指并拢,相互勾握或者交又相握,然后屈肘置两手于脑后,接着渐渐向上伸展两臂至极点,同时用力(图56),最后,屈肘使两手还原仍置干脑后。如此一张一弛做12一24次,反复2一3遍。练习时,屈肘放松要充分。伸臂用力也要充分,同时,身躯的舒展与伸臂相适应,即伸臂时身躯尽情向上伸拔。这样不仅练肩臂。也锻炼了胸腹、背脊。

摆臂
      两手一正一反(即一手仰掌,一手俯掌),随转腰之势向四而八方呈圆周挥摆(图57)。分上、中、下三部:下部,两手向左右直臂挥摆,手臂与身躯始终保持45度角。中部,两手挥摆高与肩平,肘部稍屈;上部,两手高与眉齐,两肘下沉,屈肘稍大于“部”。以上三式,左右交朴各做8一16次。练习时,须保持动作轻灵自如,身心舒适畅快。以腰为轴带动两臂,但要轻松而稳定,不可飘浮。

洗手
    两手卷屈,相互虚握,稳健而仔细地互搓互摩。就像在使用肥皂洗净油污的脏手(图58)。以搓热为度,并要使手部的手三阴、手三阳经穴都受到按摩,所以动作要无微不至。

搓手
    以腰为轴,向左转身至极点后再向右转身.在转腰的同时,连续不断地互搓手掌心(图59)。然后左右交替,山慢而快,各做8一24次。练习时,关链在于把手心搓得极热,然后可乘手热接做其它有关的术式,如抹面、熨日、擦胸、摩腹等等。但施术时务须两手贴肉,若隔着衣裳.那就难以利少n热手的白然功能。

劈掌
    成马步式蹲身,两手在空中划一大圈,然后相继劈下,如劈柴状,左右各做8一16次。接做单手劈掌(图60),即一掌连续劈8一16次,再换手重做。此式转轴在肩,而着力却在掌缘,所以是全臂运动,属臂功范围。又山于劲达四稍,所以,对于畅活全身气血也是大有裨益的。

甩手
    两足开立,两手先同时在两侧前后挥摆甩手36次(图61)。然后侧揣的前后连续挥摆甩手片刻。后者左右交替,先左后右,每式各甩8一24次。

挽弓
    一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直臂向前伸展,如发箭状;另一手屈肘向后,并随之变掌为拳,如挽强弓(图62)。左右交替,各做8一16次。《分行外功诀》说,此式能“除臂腋邪”。

顶肘
    一名“冲肘”,又名“顿掣”。两手握空拳,两臂屈肘成锐角。猛烈地用双肘尖向身后顶击(图63)。顶击时应分别以左后或右后一侧为主,头颈亦向此一侧后方扭动,作回顾状,同时眼神跟随。左右交林,各作8一16次。

拍臂
    用手掌拍打肩、臂部位,并依顺势的凉则,兼用手背拍打(图64)。拍打以周到为止,拍打后挥动下垂的两臂数下,以调和气血。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9: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9: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9: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推拿流派简介汪阳军
[url=]振松医学[/url]
今天


      编者语:中国推拿流派简介基本分为南派和北派。南派代表性为一指禅推拿,北派代表性为经穴推拿。如今,中国按摩泰斗人物为臧福科,中国推拿泰斗人物李业甫。
(一)经穴推拿疗法经穴推拿疗法是以点按经穴加用多种按摩手法作为临床治疗疾病的按摩方法。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营卫气血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望、闻、问、切为诊查手段,进行辨证论治。临床操作以推经络、点穴为主,根据病症再选用适应的按摩手法,强调"治病以活络为主,宁失穴勿失经。"主要代表人物是全国著名按摩大师曹锡珍先生,著作有《中医按摩疗法》、《外伤中医按摩疗法》、《防治按摩》等,形成了曹氏经穴按摩体系。如今代表性传承人庞承泽,著作有《家庭按摩术》,参与编著的有《推拿大成》等著作。

图 庞承泽著作


(二)一指禅推拿疗法一指禅推法是指以一指禅推法为主要手法,辅助于其他手法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一指禅推法是指术者用拇指的指端罗纹面或桡侧偏峰接触在体表上,要求沉肩、垂肘、悬腕,运用腕部的力量来回摆动,带动拇指指间关节的屈伸,使压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经络。腧穴上。一指禅推法每分钟推动应为120-160次。要求术者有一定的基本功。一指禅推拿流派名家有朱春霆、丁季峰,国医大师李业甫,上海华东医院推拿科原主任朱鼎成、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院长房敏等代表性传承人。

图 中国推拿泰斗朱春霆与朱鼎成父子




近代中医推拿流派简介

(1) 一指禅推拿流派确切的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同治年间(1862一1874)河南的李鉴臣。李氏以一指禅推拿术行医于扬州、江都一带。传丁凤山(18421915),丁氏长期行医于沪、杭间,并广收门徒。知名者有丁树山、王松山、钱福卿、朱春霆、丁季峰等十余人。另外,在上海开设一指禅推拿诊所。当时的一指禅推拿流派主要以一指禅推法为主,手法有按、摩、推、拿、搓、抄、滚、捻、缠、揉十法,擅长内妇杂病的治疗。有关一指禅推拿的著作尚有《一指阳春》与《一指定禅》(抄本)

图 一指禅推拿流派传承人李业甫

图 一指禅推拿流派第五代传人李业甫的毕业证书


国医大师李业甫




(2) 滚法推拿流派滚法推拿流派的创始人丁季峰,出生于一指禅推拿世家,伯祖父丁风山、父丁树山均为一指禅大家。丁季峰于1940年代变法图新,把手背桡侧作为接触面,并增加了腕关节的屈伸运动,既增加了刺激量,又富有柔和感,为与一指禅原来的滚法相区别,故取名㨰法。后来又将该法与关节被动运动相结合,并辅以揉法和按、拿、捻、搓等法,形成了风独特的㨰法推拿流派。㨰法以其对软组织损伤、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疾病独特的疗效,逐渐得到了病家的欢迎和推拿界的认可,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手法之一。

图 一指禅推拿㨰法推拿创始人丁季峰



(3) 内功推拿流派内功推拿的师承脉络,可追溯到清末山东济宁的李嘉树。李氏擅长武艺,且精于手法疗伤。李传同乡马万起(1884一1941),马于20年代从山东来到上海,以拳术和内功推拿饮誉沪上。其子马德隆、弟马万龙(19031969)得其衣钵。内功推拿主张治病以病人自我锻炼少林内功为主,手法治疗为辅。特色手法有擦法、击法、五指拿法等,并有一套全身推拿常规操作法,擅长治疗内妇科疾病。

(4) 脏腑推按流派清同治年间,河北雄县王文(约18401930),中年患咯血之症,多方医治罔效。幸遇一游方道人,以手法为其治愈顽疾,并以《推按精义》一书相授。王氏遂因病成医,以手法为人治病,名闻河北塘沽一带。1910年后收王雅儒为单传弟子。王雅儒从师十余年,后据王文所授的经验,口授《脏腑图点穴法》一书。该派以推按、点穴为主要手法,以腹部操作为主,重视脾胃,注重调理阑门穴,贯通上下气机。如今国医大师臧福科教授发明的振腹疗法推拿影响很大,成为脏腑推拿领域一支新兴流派。臧老总结了前人的振法,发明了“松振法”,将掌跟对准关元穴,五指分别对应腹部5条经脉,以每分钟400-600次上下震动为绝技,称之为“振腹疗法”,已经录入国家级“十三五”计划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等。

图 振腹疗法发明人臧福科教授


图 国医大师臧福科教授(第一批右三)


(5) 腹诊推拿流派河北武邑人骆俊昌(1881一1965),早年随父骆化南习摄生之道及推拿治病法,后受教于当地名医李常,并遍访东北、京津推拿名流。骆氏继承了几近失传的古代腹诊法,结合独特的手法,创立了腹诊推拿流派,在重庆和西南地区颇有影响。诊法上重视腹诊,常用手法有推、拿、按、摩、捏、揉、搓、摇、引、重等,治法上突出补、温、和、通、消、汗、吐、下八法。有子骆竞波、骆竞洪、骆竞湖等承其业。骆竞洪于1980年代去深圳再图发展,其子骆仲达、骆仲遥等亦编有《三宝合璧》、《推拿入门》、《实用脊柱推拿学》等。


(6)小儿推拿流派小儿推拿或称小儿按摩。《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用勺匙的周边括擦患儿病变部位以治疾。晋·《肘后备急方》介绍用捏脊方法以治疗腹痛。唐·《千金要方》中介绍用膏摩小儿囱上及手足心以祛除风寒。唐·《外台秘要》记载用按摩而头及脊背以防治小儿夜卧不安。宋·《苏沈良方》中有掐法治疗脐风口撮等症。明清已有小儿推拿专科。小儿推拿著作有三十余种,现在尚存约十种。其中,《针灸大成》中的《按摩经》(1601 年 )为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著作。而《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为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单行本)。如今小儿推拿流派影响较大的有山东地区的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孙重三派小儿推拿、张汉臣派小儿推拿、北京地区的冯氏捏脊派、上海地区的海派儿推、湖南地区的刘开运派儿科推拿。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9: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network
中医正骨推拿按摩是未来养生保健的主流方向!振腹疗法
[url=]振松医学[/url]
2020-09-05


实际《黄帝内经》中比较强调按摩,也就是按跷,很多疾病轮不到开药,就是用手法解决,所以叫手到病除。我们要很珍惜、很认真地去对待手法,它是可以解决大问题的,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是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努力的。
据医疗部门的实践证明,推拿按摩能调理和治疗200余种不适应症和疾病。北京按摩医院现有数十名专家,年门诊率已达几十万人次。推拿按摩不仅在中国国内广泛地使用,在国外亦得到了认可,很多国外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推拿按摩技术。中医正骨推拿按摩是未来养生保健的主流方向!

图 中国大成推拿学会上海教学中心现场


中医推拿按摩人才缺口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的疼痛人群有1亿,中国的这一数字也有3亿,而推拿按摩因疗效明显、治法简要、副作用少等优势,一直都是人们进行疼痛管理的首选方案之一。
现在人们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保守治疗的推广,这一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中医养生保健渐渐成为主流。
在养生热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推拿按摩的重要性,不用吃药打针,进行绿色治疗,不仅仅是享受,还有痊愈。老百姓对推拿的需求简直呈井喷之势。 结合正骨整脊那就是一种更完美的绿色疗法,特别针对一些颈椎病、肩周炎、胸椎、腰肌劳损与产后恢复、长短腿等问题,后面再详细介绍下正骨整脊优势。
相关人士认为,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让推拿市场前景变得光明。未来,这一行业将成为生气勃勃的朝阳产业。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有供给就需要人才。可是专业按摩师人才紧缺一直是整个行业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明显供不应求。
据国家劳动部门和有关方面曾预测,我们国家每千人需要5名左右专业中医推拿师,全国需要800万中医推拿师,尤其是对中高级中医推拿的需求更多。
对于我国中医推拿行业,目前从事推拿的职业者不足60万人,预测至少还需要约625万人,人才缺口高达90%,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而小儿推拿领域,更是一片蓝海。
对于人才缺口的有关原因,业内曾介绍,一次推拿往往需要30分钟到1小时,对医生体力和时间要求都非常高,且待遇低,越来越多人不愿从事这项工作,让传统推拿技艺的传承很不利。
一边是市场供不应求,一边是专业人才稀缺,怎么办?加入《中国大成推拿学会》上海教学中心学习,传承《宫廷理筋术》、《臧福科振腹疗法》,让你就业、创业、家庭养生保健等都满足。

图 中国大成推拿学会上海教学中心现场


随着养生市场的迅速发展,不少休闲会所、洗浴店、美容机构等纷纷嫁接中医之名,推出各种保健项目,用推拿按摩招揽生意。


而且开一个这样的店门槛很低。“推拿按摩店只需要到工商部门注册备案即可,只要有个营业执照就行了。”相关人士介绍。


从事推拿按摩的人也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可以说,什么人都能干这一行。给老百姓、给中医带来了莫大的伤害。所以,必须持证上岗,国家正在监督。


一位曾在美容院干过的业内人士透露,其实很多所谓的按摩师、刮痧师等,几乎都没学过专业的中医知识。大多数人的学习过程,就是观摩“前辈”的手法,再“自学成才”。实际的操作经验,大多都通过为客人服务来积累。


因此推拿按摩行业亟需引起重视和加强监管。中医推拿按摩行业发展应该是一件幸事,现实不应该背道而驰。


据了解,早在2005年,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曾联合发出禁令,非医疗机构不得用“中医”二字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医疗活动,但禁令出台后既未写明相应的处罚规定,也没有出台相关细则,执行上有难度。


对此相关人士表示,作为监管部门,一方面应完善监管制度,施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将医疗推拿和保健推拿区分开来,违规者给予严厉处罚。并且对按摩师统一备案,建立完善机制确保其资质。另一方面,明确从一而终的监管部门,避免同时出现多个,却无法监管到位的尴尬。



推拿正骨是用推拿手法治疗骨折、脱肛、伤筋等病证的中医骨伤科主要外治法。正骨推拿根据其作用及适应症的不同,分为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两类。正骨手法主要用于骨折和脱位,通过手法恢复骨与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 。 正骨八法为正骨的基本方法。理筋手法主要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所引起的肌肉痉挛疼痛。如拇指推揉法,掌根推揉法,虎口推揉法,指按法、提捏法等。正骨固定的目的,在于强化整复后的效果和局部的相对稳定,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固定的范围要适宜。太大,会影响伤肢活动;太小,达不到固定的目的,伤肢长期固定不动,则气血运行受阻,易产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延缓骨折愈合等不良后果。


中医正骨疗效可靠吗?

中医正骨学,源远流长。从远古社会开始,我们的祖先就用手来捏拿来疗伤。最早的《周礼-天官书》就有关于治疗骨伤的篇章,《皇帝内经》里也记载有治疗骨伤的详细理论。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医正骨的疗效已经达到十分神奇的水平。成了中国民族医学特有的一枝奇葩。由于近代的战祸和西医的冲击,中医正骨已不多见,但他的神奇疗效却永远没有褪色。并且在2006年5月20日,中医正骨疗法经国务院批准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1)颈椎段脊柱受损或受累,有些部位或器官就有可能发生疾患:


第一颈椎段:主要关联头、耳、鼻、喉、脸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头痛、失眠、视力下降、记忆减退、眩晕、高血压和面瘫等症。


第二颈椎段:主要关联耳、鼻、喉、舌、声带、口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昏眩、偏头痛、耳鸣、胸闷、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等症。


第三颈椎段:主要关联咽、颊、肩、横膈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异物感、牙痛、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


第四颈椎段:主要关联颈部肌肉、咽、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胸闷、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颈椎段:主要关联手肘、食道、气管、横膈膜、心脏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气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


第六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道、气管、心肺、上肢等。如发生障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第七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管、气管、心肺、肱肌等。如发生障碍,易患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手臂外侧、中指、肱肌、无名指酸麻痛等症。



(2)胸椎段脊柱受损害,有些相关的部位或器官可能发生的疾患:


第一胸椎段:主要关联心脏、气管、食道、前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心慌、心悸、气管炎、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左上胸痛、手腕痛、手臂后侧痛等症。


第二胸椎段:主要关联心脏、气管、食道、肩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食道炎、胸痛、气喘、咳嗽、血压异常、心律失常、肩臂酸麻痛、手麻木等症。


第三胸椎段:主要关联肺、支气管、食道、心脏、胸腔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气喘、咳嗽、支气管炎、肺炎、食道炎、肋膜炎、心脏病、胸闷、胸痛等症。


第四胸椎段:主要关联肺、支气管、胆囊、胸肋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肺炎、气喘、黄疸、胸膜炎、乳房痛、肋间痛等症。


第五胸椎段:主要关联肝、胆、脾胃、胸壁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炎、胆囊炎、脾肿大、低血压、胃炎、乳房痛、胸壁痛等症。


第六胸椎段:主要关联胰、胃、胆、胸背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区痛、胃痛、胆石症、上腹胀痛、肋间痛、食欲不振、胸背痛等症。


第七胸椎段:主要关联肝、胆、胰、十二指肠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区痛、胆石症、胃溃疡、2型糖尿病、十二指肠炎、扁桃腺炎等症


第八胸椎段:免疫功能低下、肝胆病、糖尿病、呕逆、尿频


第九胸椎段:肾功能障碍、小便白浊、尿不畅、过敏证、身体手脚冰冷、癫痫


第十胸椎段:肾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易倦、干藓


第十一胸椎段:肾功能障碍、尿道病、皮肤病、湿疹


第十二胸椎段:下腹疼凉、疲劳综合症、不孕症、风湿症、生殖器官表面痛痒


(3)腰椎段脊柱受损害,有些相关的部位或器官可能发生的疾患:


第一腰椎段:结肠功能失调、便秘、腹泻、腰痛、下腹痛


第二腰椎段:下腹痛、腰酸痛、性机能减退


第三腰椎段:膀胱、尿少、腰、膝内侧痛无力


第四腰椎段:腰痛、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侧、痔疮


第五腰椎段:腿血液循环不良、下肢无力怕寒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后外侧月经不调


(4)骶椎受损害,有些相关的部位或器官可能发生的疾患:


骶椎 
腰骶关节病变、足根痛麻凉感、膀胱病、前列腺炎

尾椎
尾骨痛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09: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生堂:卜义长手法治疗耳鸣、牙痛视频
发布时间:2011-03-28   来源:飞华健康网医生组   61人关注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与高血压、神经衰弱或药物中毒、巨大声音的震动有关,老年性耳聋与动脉硬化有关。中医认为这是由肾气虚弱、元精失固引起的,耳鸣耳聋以前往往集中在老年人群,现在也开始逐渐向青年人群扩散。

    两者虽然在表现症状上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发病机理和辨证治疗的方法基本相同。耳鸣耳聋发生原因很多,但是与肾、肝、胆关系最为密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 肾精亏虚
    ② 肝胆火盛
    ③ 痰火上扰
    ④ 脾胃虚弱


     针对耳鸣,在按摩保健中有一个简易治疗的方法,可以说是自我保健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患者学会了并且坚持使用可以缓解甚至消除这种烦人的病症。

    首先要用的是一种切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先从耳朵前面向下切,然后从耳朵后面向下切,前后都切1次算一圈,一般5圈就可以了。

切:耳朵前面从耳尖切到耳垂,再在耳朵后面也从耳尖切到耳垂,这是一圈。切就是按它,用指尖来切,慢点,不要跳着切。一般不超过十圈。

    注意两边的耳朵都要切,不要只切耳鸣的那个,没有问题的那个耳朵也要切,这样会避免原来的病灶向另外一边好的耳朵发展,两耳是相通的,所以都要控制住。


    切完后,点压耳门穴,翳风穴。

    之后要用一个中医按摩中的老法子,叫做“鸣天鼓”。

    人后脑上面的部位,中医称之为天鼓,叩击天鼓是古代中医经常采用的治疗耳鸣的老方法。这个手法怎么做?按摩者面向被按摩的人,用双手相对把其两耳夹住,掌心贴住他的耳朵,夹住以后,除大拇指外其他手指相扣在后脑上,用中指压在食指上轻轻敲击天鼓,这是被按摩者听到的不是敲头的声音,而是像鼓声一样。一般敲7次就可以了。


    按揉耳门:按揉耳门

按揉耳垂后面翳风穴位

鸣天鼓:把耳朵倒过来压上

    敲完天鼓之后,接着用两手掌心贴住双耳向外扒,扒的目的是让被按摩者的耳膜鼓起来,不让它再贴在头里,这样反复扒6、7次,最多9次就可以了。这样一扒,患者的耳朵里头就轻松了许多,感觉舒服了,耳鸣症状显著缓解。平时坚持做,耳鸣就会逐渐减少。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牙疼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严重的时候甚至半边脸都肿起来了,连张嘴都困难。牙疼主要是由上火引起的,是心火和肝火相撞导致的,严重的牙龈肿痛会引起整个头部的疼痛。

    牙痛的按摩方法是,用手从脸颊上方开始向下切,四指并拢切下来,要切一圈,这一圈切到哪里呢?要找到他的牙龈部位,找到他的上牙龈和下牙龈部,把上下牙龈向内切,这两个地方切的手法要重一点。

    当牙龈部切完之后,要再点两个穴位,首先是位于上牙龈的上关穴,它位于人体的耳前、颧弓的上沿凹陷处。上关穴是属于少阳胆经的穴位,风气为主,肾气为客。中指找到上关穴,再往斜上点按下去,患者的上牙龈会有酸的感学,这种酸的感觉会让肿了的牙龈收缩。


    继续再点下关穴,下关穴位于面部的耳前方,在颧骨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当我们张口时会隆起。点按下关气血就不奔上牙龈了,它奔下牙龈粥了,这样下牙龈的肿胀就消除了。
    点穴位的同时让患者用力咬牙,让上下牙相撞用力咬,咬住之后不要马上张口,要保持一段时间。

    编辑:尚贯林

    延伸阅读:卜义长,国家级中医,具有40多年按摩经验的国家特一级按摩师。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日本武藏野健康中心、东洋医学研究所名誉院长,高级顾问。

    卜老师少年师从上海石小山先生学习按摩手法,1954年在陈毅元帅的安排下,来到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曾任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按摩师,1971年拜按摩专家曹锡珍先生为师,学习曹式经穴按摩。

    卜老先生集推拿按摩百家之长,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的以指代针的独家按摩方法。他运用各种按摩手法,点按有关经络穴位,达到活血散淤.理气通神、延年益寿之功效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09: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09: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套手法

  通过点揉脑空穴(胆经上的穴,位于风池穴直上方,在枕骨处隆起的上缘外侧),把体内肾脏产生的精气通过膀胱经给带上来,而精气调上来之后还要再把它分送到头部两侧去。患者挺直腰坐好,医者站其身后,双手相对前伸,两个大拇指打找到脑空穴,先是点进去,然后大拇指揉动脑空穴,力量以患者感觉平和舒适,深透为宜。

  这样一揉就会感觉大脑里面有一股热气升上来,揉10至15圈为止。

  揉完脑空穴后,双手的腕关节向上提,这个上提的过程一定要保持两手的大拇指贴住头皮,从头皮滑过向上移到头顶,这时,气也会跟随上来。然后把双手其余四指向前自然弯曲分开放在耳尖的位置(双手同步),在耳尖上方被无名指按住的部位叫率谷穴。(此穴对肝胆疾病引起的偏头痛、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现在换用无名指按揉率谷穴开始点揉,这个揉法是四个手指头并齐,一边顺时针揉,一边往前运行,一直转到太阳穴。首先是中指到太阳穴,当中指揉到太阳穴后,更换小拇指,保持按在太阳穴上,稍用力内按,使太阳穴微感疼痛,同时其余三个手指继续向上揉动,也就是边揉边往上走。  保持小拇指留在太阳穴不动,而无名指继续边揉动,边向上到达头维穴,运动到头维穴后,无名指停住不动,在头维穴这儿留下按住,而中指和食指继续向上揉,一直揉动到两手能够相互搭起来,双手相搭头的中央,在此又找到两个重要的穴位,上星穴和囱会穴。前面中指按住的是上星穴,后而中指按住的是囟会穴。

  这步手法揉到这里,各个手指都找到了位置,各司其职了。现在保持各手指不动,然后手指用力并起来,先在对应穴位上点下去,然后变为按。这样按下去后,四指再向里并,这时手指就不再揉动了,慢慢的沿头皮并下来,真到各手指合并,注意手指头要一个一个地并,一直并到太阳穴处。

  然后双手沿顺时针向后揉回来,最后还是回到率谷穴,最后双手从耳后沿颈椎两侧向下收下来,这就完成了第一套手法。

  第二套手法

  以双手中指按住被按摩者的太阳穴,然后两个大拇指点到风池穴,点进去后,揉动10到15圈,左右,揉完再点,收腕,提腕,收腕。

  此时,患者感到整个头部发胀,连头顶和太阳穴周围都是胀的,并且感觉有热气在往外冒,就好象里面有气在蒸发一样,而且感到特别舒服。这就是通过这步手法把膀胱经里的水给调上头部来了。当患者头部疼,感觉不舒服时,说明头部有火了,要用水去救火,此手法一般得重复三次,效果才能显现出来,第一步和第二步连接起来,目的都是调动全身的精气,调动血液来充分滋养大脑。

  第三套手法

  任督二脉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任脉主血,督脉主气,通过点按风府穴,把任督二脉的精气提到头上来,点下去感觉里头有一股火向上喷发一样,同时,感觉向两边按扩散,这个穴位才算点住。

  点住以后会感觉前头有反应,稍稍有点疼,表明精气已穿过,这个时候点住,别动,继而两边有晕胀的感觉,然后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手腕往下坐,坐到头顶上去。两边这样一来,患者的整个头部跟冒火一样的全是胀的,精气已经到头顶。此步法也做三次,第一次调动肾的精气,第二次进一步深入让精气向两边扩散,第三次就是进一步坐腕,上顶心把任督二脉沟通。

  第四套手法

  就是要达到平衡的目的,也叫连环法。第一步:左手大拇指轻按在率谷穴上,右手大拇指轻按在头维穴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找到穴位后,两个大拇指同时沿逆时针方向互相推转,形成一个循环体。一圈接着一圈,循环往复,慢慢向后脑移动。注意右手贴头皮不中断的画圈,当左手拇指移动中与右手拇指相遇时,跳过继续转动。

  两手大拇指循环推动,沿着太阳穴一直转到后面的风池穴这里,当转到风池穴的时候,左手从前面扶住被按摩者的额头,右手按着他右边的风池穴,与第二套点揉风池穴不同,前面是直点,而这次要横着点过去。

  慢慢地患者会感觉到身体右边的肋部有一丝凉意,气血慢慢腾腾平衡下来,头马上就不胀呼呼的了。左侧按摩同上。

  第五套手法

  穴辟蹊径,舒缓偏头痛。找到头顶两侧的头临泣穴、目窗穴、正营穴。将大拇指竖起来靠着脖子,大拇指保持不动,然后把手向上逆时针转起来,转到两中指竖起来能跟耳尖对上,然后其它手指自然张开,形成弧形,在这个弧形对应的位置上就找到了穴位。被按摩者一咬牙,你的手指肚就会动,这就表明你的手指都点在穴位上了。

  找到以后指尖点下去,头部又会感觉发胀,头胀以后双手坐腕,手腕往里收,患者会感觉到头里的热气向上走,它不是悠地一下就上去了,而是沿着六个穴位围成的弧形,一圈一圈地往头顶走。要让患者感觉舒服的那种酸、胀、麻。点穴要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止(不能因点过重而阻止了气血的流通)

  第六套手法

  上星加囟会循环大周天,前三套手法都是用来提升我们体内的精气的,第四套手法是平衡头部气血的,第五套又是调动气血的,这样就把全身的精气都调动到头部,调上来还要把它送回去,才能形成一个循环,让大脑的气血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从而让大脑得到充足的营养。

  上按上星穴和囟会穴,将气血从头顶一直向下送到脚底,一点一点地送,从头部到脚,这就叫周天大循环。

  找穴方法:从发迹线向上取中指两个骨节的长度,为上星穴,往后一个骨节为囟会穴,将右手压在左手之上,按住穴位之后,手掌下压,两个中指用力把这两个穴位点下去,把头部气血整个从头一直送到脚,要点按三次,点、按,再点、再按;这样三次下来全身十四经络中的气就会整个交汇。

  第七套手法

  掌握拿捏法,促进精气行,将拇指与食指、中指或用拇指与其余四指卷曲成弧形,自然叉开,贴在头部所选定的穴位上,一握一松地用力拿捏。操作时应舒缓有力,动作要连贯、协调,由轻渐重。

  1、后脑部,由于一边是四个指头,另一边只有一个大拇指,所以做完一边后,要换另一只手。

  2、头顶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相抵,两手同时向内拿、捏。

  3、头的两侧部位,同样做完一边后,换到被按摩的另一侧。每个部位至少要拿捏三次以上,这样才能达到开导闭塞的经脉,调和气血,疏松肌腱,加强血液循环,改善新阵代谢的作用。

  第八套手法

  双手自然弯曲,五指并拢,指尖形成梅花形状,然后用指尖在头部或背部垂直地做上下雀啄式击打动作。全靠腕力,不可过重,手指充满反弹力,千万不能用胳膊上的力使劲敲打。

视频链接:http://www.tudou.com/listplay/wH6MKAPds0k/emHN5Kww84c.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boway Inc. ( 冀ICP备10011147号 )

GMT+8, 2024-5-15 23:47 , Processed in 0.1287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