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外邪入侵的根本在于正气足,三个穴位不容忽视。
抵御外邪的根本是强健身体,建议大家长按摩这三个穴位,就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神清气足、抵御外协的目的。
一、百会穴(百神之汇) 二、太溪穴(收邪之神) 三、涌泉穴(封藏之本)
百会穴,人体穴位,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
标准定位: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属人体督脉。
取穴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补肾阴,又补肾阳,也就是说肾经的原气大会于此,是人体当中元气旺盛而又尊贵无比的地方。中医认为太溪穴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能。也就是说,生殖系统、肾阴不足诸证、腰痛和下肢功能不利的疾病,此穴都能治。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中医说肾阴和肾阳是生长发育的根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根植于肾,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一旦出现问题,人体就会百病丛生。而作为肾经的原穴,太溪穴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每天只要坚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一旦把它打通,它就会从脚底如泉水一般涌出生命动力,从脚一直补到头,所以我们也称他为涌泉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位置位于脚底部,左右各一,在取涌泉穴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第一步先找到足第二和第三趾之间的缝隙,也就是从大脚趾开始数,第二和第三脚趾之间的趾缝,然后以第二、三趾缝这个点作为起点,向足根部画一条直线,最后把这条直线进行三等分,涌泉穴的位置就是在这条直线的上1/3和中下的2/3交界的这个点。
抵御、祛除外邪的神奇穴位——太溪穴
十二经脉、365穴的经气都秉受于十二经原穴的原气。太溪穴是神经的原穴,十二经脉原气来源于腹部下丹田所藏的元气,这个元气藏于腹部,《周易》上面说到:坤为腹。在我们身体五脏里,坤卦为任脉与脾土。《难经·八难》里面提到:“所谓生气之原者……一名守邪之神”。这个肾间动气,为道家讲的下丹田,内藏元精,元精气化而为元气,元气于下丹田一分为二是为元阴与元阳,元阴藏在左肾,元阳藏在右肾。元阴与元阳是一身阴阳十二经脉的本源。
雷神、火神,龙雷之火是中医里的一个概念,龙火是肾火,雷火是心火。龙雷之火就是指肾经里所藏的一点点真阳,这一点真阳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最基本可以生发的那个东西的源泉。是先天从母体带出来的,我们知道肾是主水的,在水中藏着的一点真火才能平衡阴阳,生发万物。太溪藏北方阴精,是肾的原穴,通坎肾所藏先天的真元,元气由太溪穴进入,而化生元阴元阳,具有化育、生发的德行。
除了按揉太溪穴以外,也可以采用温和灸法,既可以采取坐姿手执点燃的艾条直接施灸,也可以平躺舒适的地方,由另外的一个人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离因人而异,每次灸至皮肤处感觉温热、舒适为度,每次15分钟左右,每天1次 ,10天一个周期。
《会元针灸学》中有这样的记载:“太溪者,山之谷通于溪,溪通于川。肾藏志而喜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也就是说,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从这个释名可以看出,此穴可以生产源源不断滋养人体的肾脏之水,与肾脏的健康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中医说肾阴和肾阳是生长发育的根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根植于肾,肾一旦出现问题,人体就会百病从生。它好比大树有根,枝叶虽枯,但根不枯死,尚有生机。关注健康就是关注先天之本,也就是激活肾经。
太溪穴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大家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但如果与太溪穴相比,足三里穴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所以,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