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威---云架构决胜云计算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29|回复: 0

云计算年度点评2016-20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6 16: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年时间,回首看去,如弹指一瞬,而亲身经历之时,却可能丰富多彩且变化万千。这就是时间的魔力,回首过去,一切如命中注定,看向未来,却又如重重迷雾不得其路。


而身在云中的伙伴们,一个人就是一滴水,可有万种可能,一个公司,就如一团火,熄灭还是照亮千万人的路皆有可能。


这不是第一个年度点评,也很有可能不是最后一次。虽然,再多点评,也无法改变全球格局,也无法助力中国云计算产业,也决然不能帮助一个公司起死回生,惟愿能够给朋友们一些高效的资讯,一些反思,一些启示。


OpenStack湮没?


虽然面临一些竞争,但到目前为止,OpenStack作为开源社区第二把交椅的位置还无人能够撼动。


一系列数据证明了这一点:超2000万行代码,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658家公司的超过6万名社区成员,超过500个子项目,每年2个大版本发布。


来自用户端的数据更是如此。来自Forrester2016年4月的报告认为,AWS和OpenStack是公有云和私有云事实上的标准。报告承认OpenStack拥有OpenNebula, Eucalyptus, and CloudStack等竞争对手,也承认OpenStack花了数年才解决复杂性和部署困难的问题,当然,是否可以称之为解决有很大的疑问。


很遗憾OpenStack没能完成它初始的历史使命-成为RackSpace对抗AWS的武器但很可能也无法完成后来被赋予的两个新使命:成为快速搭建公有云服务的基石;成为对抗VMware(也可以说屏蔽,中性,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成功,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失败)的私有云软件。前者,做公有云的基石并不被人常常提起,但却至今为止屡屡被实践,因为偶用户愿意把自己基于OpenStack搭建云公诸天下,后者,成为私有云软件,已然成为VMware之外的第一选择,这是全球几百家OpenStack发行商和服务商共同推动累计的效果。


对于不堪高昂VMware高昂价格的企业,对于想做深度二次开发适配企业内部需求的私有云的企业,对于想做公有云又没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人才储备的额,OpenStack已经是第一选择。


OpenStack曾在2015年面临容器的威胁,但激烈的碰撞之后,总算有了解决思路,也可称之为妥协。


整个2016年,OpenStack令人印象深刻之处,除了4月8日发布Mitaka版本,10月6日发布Newton版本,以及在NFV、SDN、容器化部署上的整合,还有两个重要的事件。


事件之一是Gartner2016年3月针对 OpenStack发布的一份报告。报告披露,2015年全球OpenStack营收仅3.5亿美元Gartner预计即使到2020年也就大约3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有理由相信,这3.5亿美元包括软件、认证、培训、咨询收入,而不包括关联的硬件收入。


虽然在此之前451 Research发布了OpenStack的收入分析预测,OpenStack市场的收入规模2014年约8.83亿美元,2018年将增长至3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0%。这确实大大超出了Gartner的分析数字,但这个统计包含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收入,里面的水分就难以估量了。


这些报告的准确度固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居于主流的看法是,OpenStack商业化之路仍旧困难重重。以OpenStack为主业的公司,特别是创业公司,仍旧在商业模式上探索,仍然为盈亏平衡而挣扎。虽然继续有新的OpenStack公司拿到融资,虽然继续有OpenStack公司中标大大小小的项目,但是在我看来,2017年将是大部分OpenStack公司生死存亡的一年。并不是说大部分OpenStack公司都要倒闭,未来一年就回倒闭的企业肯定存在,哪个行业都不例外,OpenStack公司也如是。2017年,大部分OpenStack公司的高速增长将难以获得支撑,这些公司可能倒下或称为僵尸企业,湮没于云计算浪潮中。


事件之二是,OpenStack的一些标志性公司发生了一些令OpenStack前景成疑的标志性事件。如果说2015年6月Nebula关闭,只是在市场翻起来一些容易被人遗忘的小浪花的话,2016年发生的几个类似事件,再被OpenStack行业轻易遗忘,就显得有些掩耳盗铃了。


首先是Rackspace通过一笔价值43亿美元的交易实现了私有化,说法是便于转型。然后是HPE已砍掉了其“整个OpenStack团队,同时IBM也在裁减OpenStack方面的工作人员,下架了Softlayer上的OpenStack服务。更重要的是,OpenStack标志性创业企业Mirantis抛弃了“纯OpenStack公司”的标签,缩减了在OpenStack上的投入,开始拓展托管或者建设运营移交(BOT)业务。


这些个例给人的印象绝不亚于甚至强于一些大范围的统计报告,因为它们个体足够大足够具有代表性。Rackspace作为OpenStack两个发起方之一,代码贡献长期排在前三名,且自身的公有云业务声称基于OpenStack(可能是某个早期版本的部分代码脱胎于其公有云服务),而且在市场上较早从事OpenStack托管服务,可以说它代表了OpenStack在公有云和私有云托管市场的发展高度。但是,显然OpenStack并没有令RackSpace获得足够的优势,OpenStack助力IDC转型云计算服务商的典型案例失去说服力。


如果说RackSpace的公有云业务与Rackspace项目的关系还有些暧昧不清,RackSpace的OpenStack托管业务也不能充分代表OpenStack在私有云市场的表现的话,HPE完全有这个资格代表。HPE的公有云基本基于OpenStack打造,HPE也从事OpenStack私有云的业务,HPE的代码贡献也长期排在前三名,只是最近掉到10名左右。如果说RackSpace的体量和财力还不足以发力公有云和私有云,那么HPE在体量、财力、客户规模上,均是业内顶尖,对公有云和私有云也曾经足够重视。虽然HPE在云计算上的败北,OpenStack不能承担多大责任,但显然,OpenStack也没有帮上太多忙。


HPE不仅关闭了OpenStack支撑的公有云业务,也把私有云OpenStack(包括CloudFoundry)业务卖给了Suse(Suse的母公司)。而IBM也据称开始裁剪OpenStack投入。至此,OpenStack助力传统IT企业转型公有云私有云服务商的典型案例失去说服力。


在公有云领域,没有OpenStack应用相对成功的典型案例。国内,运营商和各种创业公司采用OpenStack的不在少数,要么失败,要么勉强支撑,要么抛弃,要么,改成了自己的私有版本。


OpenStack在商业模式上一直悬疑不定,软件license模式只有极少数IT巨头可以尝试,大部分公司是以安装、维护、授权一体的模式来挣钱。Mirantis首开培训、咨询业务,并成为重要营收来源。此外,Mirantis是OpenStack创业公司的领头羊,其营收规模在OpenStack公司中最大,对OpenStack社区的代码贡献也长期排在前三名,可以说它的发展就是OpenStack商业化和创业公司的风向标。现在Mirantis收缩在OpenStack上的投资,并且开始在技术方向和业务模式上的多元化,这对市场心理的冲击很大,表明纯粹的OpenStack软件商业变现能力非常有限。


现在对OpenStack热衷的仅剩下创业公司、电信运营商。德国电信据称在华为的支持下,基于OpenStack开展了雄心勃勃的公有云计划。华为和德国电信,且行且珍惜吧。


2016年5月,OpenStack基金会统计了受访者对OpenStack的看法后,总结出受访者认为的OpenStack的优点是:社区、灵活性、创新、不被厂商锁定、生态系统、进化、API驱动的基础设施。而缺点是:缺乏全面完善的文档、糟糕的组件一致性、蹩脚的自动化部署、特定项目成熟度缺乏透明度、专注于核心项目旁支项目遭受冷落。


这个调查显示,IT企业和电信企业更钟爱OpenStack。在用户的行业分布方面,OpenStack在IT业和电信业更受青睐,分别占到68%和14%,学术机构排名第三占据了9%。6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OpenStack云项目已经完全进入生产环境阶段。65%的受访企业用OpenStack搭建私有云。只有16%的受访企业用OpenStack搭建公有云。一个逐渐流行的趋势是托管的私有云:12%的受访企业签约了服务商来托管专门的OpenStack部署,摆脱管理OpenStack的复杂性。有趣的是,66%的受访企业表示节省成本是他们选择OpenStack的主要原因,不知道部署并运营一年后这个原因是否得到落实。


由于这个统计的发起方是OpenStack基金会,受访者也是对OpenStack相对感兴趣的去群体,出现瑕疵难以避免。比如不被厂商锁定作为一个优点,这肯定说的是采用社区版,但社区版存在可用性差等比较硬的伤。


最搞笑的是“专注于核心项目旁支项目遭受冷落”,这显然代表的是局部利益而不是整体利益。现在OpenStack问题是核心项目的可用性得不到保证,新开的旁支项目过多,而不是“专注于核心项目旁支项目遭受冷落”。如果真的能做到“专注于核心项目旁支项目遭受冷落”,于OpenStack而言将是一件好事。


此外,虽然“糟糕的组件一致性”被提出来,但更大的问题可能是,OpenStack不同发行版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差的迹象。尽管这些不兼容性可能反而能体现出不同OpenStack厂商的差异性和价值,但从长期来讲,这不仅仅是用户对厂商锁定的担心越来越强烈,更有可能带来OpenStack社区的活跃度降低、技术路线的分裂、作为核心和通用平台价值的丧失。所有这些的任一方面,都可能导致OpenStack的长期衰落。


分裂从来都存在,有开源江湖就有利益,就有分裂。从linux与unix,从lxc与openvz,从kvm与xen,从docker与runc,分裂从来都存在。OpenStack的分裂并没有那么严重,因为它本身就是抗衡AWS和VMware的分裂存在,甚至没有Docker那么严重,因为Docker被更多的人寄予希望-抗衡AWS和VMware。正如一年前我的文章所言,作为核心和通用平台的价值,才是OpenStack湮灭与永恒的关键。


正如几乎云计算的所有细分领域,中国都与美国或西方有所差异一样,OpenStack在中国,也与全球的发展,虽然紧密相关,但亦有很大不同。比如中国的参与者占据OpenStack全球社区成员的很大部分比例,但实际贡献可能并不与参与者成正比,也不一定与Commits等数据成正比。但不可否认,中国的开发者在某几个项目中占据主导或重要地位。


还有一些被国内同行诟病的地方,比如社区贡献的形式,有刷榜的因素。虽然在何在哪里都不可避免,但中国好像热闹一些。以及OpenStack公司投标的一些价格策略,也被私有云同行批评,这这是一篇全球点评,不会在这些地方过多着墨。当然,我在前面中国云计算产业2016年度点评里也没写太多,盖因于翔说她要总结的。


去年的“云计算年度点评2015-2016”中,我们提到OpenStack的问题和危机“OpenStack看起来不可阻挡,但还未等来属于自己的时代“的时候,认为容器和Docker可以“准备好迎接它的黄金时代”了,里面介绍了Docker、Kubernetes、Mesos的生世,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有兴趣或不了解的在鸣北林公众号翻看旧文。而在容器领域,Kubernetes看起来要越过Docker公司、容器、容器编排,甚至与OpenStack一较高下。


Kubernetes一统容器编排?


容器编排之战绝对是2016和2017年最火热的战场,我不用找统计数据,就一个原因,一向对社区和开源不太感兴趣的亚马逊,2016年一口气发起了两个开源项目,2016年5月的深度学习工具DSSTNE,和2016年12月的容器管理工具Blox。两者都有象征意义,而Blox的实际意义更为重要。


Kubernetes在2016年短短一年时间内,不仅盖过了Mesos的容器编排势头,也在某些领域几乎盖过了Docker作为容器和公司本身的势头。社区与媒体给人的印象是:Kubernetes正在赢得容器编排之战。


Github上Docker如今有38000个好评,11000个fork,1500个贡献者,而Kubernetes已经有19000个好评,6700个fork,1000个贡献者。但Kubernetes42000次提交比Docker的30000次提交高三分之一。如果考虑到Kubernetes2014年6月登陆github历时两年半,而docker2013年1月登陆github历时4年,说Kubernetes的开发社区活跃度不低于Docker肯定不为过。


2016年9月,InfoWorld的专栏作者Matt Asay的一篇《为什么Kubernetes正在赢得容器之战》一文,将Kubernetes的知名度推向了一个新高潮。在这之前,虽然容器社区里Kubernetes已经赢得很多关注,但大部分普通用户还是将容器等同于Docker。Matt Asay的理由如下:Kubernetes总的star数量很高且活跃度排github第一;文档可能不佳,但Kubernetes的Slack和Stack OverFlow社区很活跃;大部分专家讲Kubernetes放在linkedin页面上,而不是Kubernetes的竞争者。


Matt Asay将此归功于Google更懂得如何构建开源社区,以及在Linux容器上运行应用更有经验。谷歌的产品经理Martin Buhr声称,谷歌支持Kubernetes的初衷是高尚的情操和开明的自私,为了让Google Cloud   Platform上的开发者更有效率。


如果相信这样的话,那真是 Too simple, Too naïve,太幼稚太天真了。


其实Docker曾经,甚至现在,都比Kubernetes更流行。好吧,如果要单说Docker公司的swarm和swarmkit项目,可能开发社区活跃度比不上Kubernetes,流行程度与Kubernetes相比也有所不如。


当年,从CloudFoundry到OpenShift,从私有云到公有云,从AWS到GCP到Azure,争先恐后推出容器服务,并且兼容Docker。而所有的编排软件,到目前为止,默认支持和实际能够完整支持的容器,也只有Docker。而且大家知道,上一次年度点评了我就介绍了unikernal,不到一年,docker就收购了这个新玩意儿,把威胁docker的苗子扼杀在泥土里。


没错,传统上Docker所代表的容器引擎已经很流行了,流行到它已经成为一个基础的工具,但未来的潮流是容器编排,集群化的容器管理。集群总是高大上的代名词啊。Docker在容器编排领域起步比Kubernetes和Mesos晚,几乎要被弯道超车了。如果编排是重点,容器引擎就几乎会被人遗忘了。还记得Xen和KVM的战争吗?几乎没人记得,因为虚拟化管理、私有云软件、公有云崛起后,没人关系基础的硬件虚拟化技术。连Windows Server,都抓紧实现了基于windows内核的windows原生的容器,而且再次之前,因为来不及推出windows容器,还用docker的windows客户端忽悠大家windows支持容器了。此时此刻,我想起了VPS神器-Parallels Virtuozzo Containers for Windows。同样是容器,奈何生不逢时,那时候只能干干VPS。


顺便说,windows支持容器的第二种方式是Hyper Continer,在一个紧凑虚拟跑一个容器。有一个开源项目HyperContainer干的也是这个事情,不过是基于Xen的。哦,你是不是想到了unikernal,有点像,unikernal的实现基本都是基于Xen,但unikernal没有容器层,更紧凑。对啊,这么紧凑了,还要加个容器层,还不能说它是完全的画蛇添足,因为增加了某种程度的移植性。


好吧,这说明虚拟化和容器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大家不是敌人。再阿Q一点,容器编排与私有云,包括OpenStack,也是可以和平共处的。OpenStack除了本身的部署支持容器化部署以外,日不Kolla就是使用Docker容器快速部署升级OpenStack服务,还有很多项目证明两者可以和平共处。比如Nova Docker Driver,这个Driver是OpenStack和Docker的第一次集成,就是把Docker作为一种新的Hypervisor来处理,把所有的Container当成VM来处理,谁让容器也是一种虚拟化技术呢,openstack既然整合了主要的Hypervisor虚拟化后还整合了裸机,当然也可以整合操作系统虚拟化。


这不够,因为Nova是为虚拟机定制的,docker有很多特殊的功能,怎么办?给Heat增加resource,兼容docker的api。但是,没有调度,没有网络管理,只是为了把docker用起来。


那这个缺陷很明显啊?简直就是个单机版docker的画蛇添足嘛。那不行,必须是集群的,但集群管理也不是那么好做。那好半,Magnum项目集成了多个容器编排项目,比如K8S、Swarm、CoreOS。这样,容器也好容器编排也好,openstack都有了,或者都可以管理起来了。还有Mirantis贡献的Murano,也是集成K8s。


容器和OpenStack结合如此紧密,谁还能说他们是竞争是敌人?简直是水乳交融嘛,但这只是OpenStack端。容器界对openstack并不着急。


你以为谷歌一心一意搞好Kubernetes为GCE的开发者甚至所有开发者谋福利,就结束了?Too simple, Too naïve。Google绕了很大一个弯,2015年7月谷歌牵头拉所有容器相关公司,包括Docker,成立了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 当时亚马逊和微软缺席了,第二天刚好是Docker牵头成立Open ContainerInitiative的日子。


没想到,Kubernetes左打Mesos,右打Docker Swarmkit和swarm,下还要打Docker容器引擎。Google支持CoreOS搞了rkt(Cloud Foundry做了个容器Garden,Warden容器的下一版本),后来与redhat等合伙怂恿或者是胁迫docker搞了个容器引擎的核心模块容器运行时-runC,runC开始可都是Docker的libContainer贡献的技术啊。好了,现在Kubernetes和Mesos、CloudFoundry们,扬言以后不再支持docker,改而支持runC基础上自己定制的容器引擎了。


有点迷糊还是烧脑?这堪比商业谍战大片的情节,容器江湖里还在上演。Pivotal的周晖在《容器,你还只用Docker吗?》里,解析了一些Docker技术堆栈被技术肢解的过程,而且断言runC将是未来。不过runC太基础了,即使所有人处心积虑肢解Docker技术栈,大家还是为了容器编排战役,不必面对Docker利用容器引擎的垄断捆绑编排软件的问题。


现在的社区里,开源就是最爱,商业就是无耻。这也是很多人支持K8s而不是Docker公司的原因。Docker公司野心太大了,竟然要申请Docker商标,竟然要做商业化,不能接受。开发者使用者不能接受,创业公司和大佬也不能接受,这以后都向Docker交钱还得了?比如XebiaCTO Adriaan de Jonge写了一篇文章《三年后,我们从 Docker 转到了 RKT》,docker能做的,rkt大部分都能做了,以后也许都可以,docker有些瑕疵,但也没什么大的不好,只是“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足够多的选项”。我可以用,但是你不可以收钱,也不能表现出想收钱的趋势,这就是逻辑。


这也是给予开源软件很难产生商业化价值的逻辑:既然开源,我就要免费用,不想交钱。除非,软件足够流行,我必须用,足够复杂,我必须付钱才能有保障,而刚好,我比较有钱。所以,linux发行版是这个即,Redhat挣的就是这个钱,而openstack和OpenStack公司们,也必须让这个逻辑成立,才有商业的未来。


张磊在infoq上的文章《解读2016之容器篇:“已死”和“永生”》中,认为Docker“simple but powerful”的追求,非常适合开发者和运维,Kubernetes接谷歌Borg的班,与tensorflow默契配合,生态大,Mesos集群管理底子厚,UI好用,都前景光明。这虽有糊稀泥的嫌疑,但不可置疑的是Docker SwarmKit、Mesos底子也很厚,只是暂时让K8s在社区运营上领先,财大气粗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终究不是唯一的因素。


2016只是个开始,2年内,2017年,不超过2018年,容器编排的战争,将见分晓。至于容器创业圈,大家还是去微信群“洞察力@云计算”论一论吧。


在容器这片并不比OpenStack水更浅的江湖里,Docker意外崛起却被全行业围剿-用户除外,Mesos从没大红大紫,Kubernetes看似势不可挡,CloudFoundry和OpenShift还在不断调整航向的过程中攻城略地。在OpenStack赢得对CloudStack、Eucalyptus的私有云之战后,容器编排最后留下谁,在私有云长河里取得位置还是湮灭,尚未可知。


这一章最开始的标题其实是“Kubernetes一统私有云?”,后来因为当前的形势离这个标题太远,而作罢,改成了“Kubernetes一统容器编排?”。一统私有云的提法并不是完全错误,容器是否能在长时间内成为IT技术堆栈中的一层,确实还有未知数。如果是的话,如果Kubernetes从容器编排大战中脱颖而出的话,OpenStack、PaaS、混合云、超融合,所有与私有云沾边的技术和方案,都将感受到威胁,那时,才是提出“Kubernetes一统私有云?”的合适时机。为什么?可能吗?各种脑洞大开的观点和争议,可以去鸣北林公众号“找北林”提供的微信群免费撕。


别看Kubernetes势头生猛,却在自己的介绍里强调,自己不是PaaS,不碰容器本身之外的更接近应用的东西。是不想碰?不敢碰?还是暂时不碰?那就看看PaaS的情况。


OpenShift和CloudFoundry是私有云的未来?


熟悉我的文章的都知道,我认为中短期内PaaS是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且很难独立成为平台,长期趋势看好PaaS,并且在相当长时间内将是IaaS和PaaS的融合,即IPaaS。此IPaaS算是我的独创,不是iPaaS,iPaaS是集成平台即服务。


InfoWord专栏作者David Linthicum,是个很有经验的标题党,但它的很多文章确实有想法。关键是,写过是三本图书,咔,望尘莫及啊。比如最近,2017年1月份,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太晚了,PaaS,你错过了云市场的机会》。


David认为三方面原因导致PaaS没有流行起来:强大的IaaS工具;开发者不喜欢被限制选择;IaaS而不是PaaS上可以复制开发者的本地环境。David可能很久没有做过开发者了,我以一个开发者的身份猜测,最后点才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和我的《云计算时代》一书中PaaS不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一体两面。


我一直说,PaaS才是未来,IaaS是现在,IPaaS是明天做PaaS,晚了不行,早了同样也不行。大概任正非说过这样一句话: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成先烈。做PaaS也又这么个意思,不过,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David这位领袖人物,这回也是这么认为的:PaaS作为构建应用的组件,将一直存在,但作为独立的服务,它已经死去。


但是David先生说的是公有云,而公有云还有半个特例,就是那个我要想很久才能想起来的IBMBlueMix,IBM这哥们,还在通用公有云和PaaS平台之间摇摆。醒醒吧,微软和谷歌都试过了,独立PaaS不靠谱,纵使现在的PaaS组件比那时多很多,结局也是一样的。IBM正在想明白中。


国内PaaS创业?别开玩笑了,SAE之后,没有独立的PaaS服务了。如果非要说融云、环信、Jpush、易验证、极验、听云、OneAPM、Face++是PaaS,那就随了你的愿吧。有需求,能融资,或许还能挣钱,我称之为PaaS组件,但不能成就一个PaaS平台。


在私有云和云托管领域,PaaS软件依然在艰难前行。这里的佼佼者,当是OpenShift和CloudFoundry。


鉴于上面说过的原因,即使CloudFoundry和OpenShift都有公有云服务,都不是很流行。即使是私有云里面,很长时间以来,我也不认为PaaS软件多么流行,或者能够产生多么大的商业价值。但是鉴于私有云软件的主机,比如虚拟化软件、容器编排软件、超融合系统,当下都还在攻城略地,但在可见的将来,可能成为基础的常规的甚至免费的,也就是没有附加值的软件,那么PaaS将是重要,甚至的方向。虚拟化软件、容器编排软件、超融合系统,或者与PaaS紧密结合,或者自身演化为PaaS软件。


这是2016年Gartner发布的PaaS魔力象限:



你能发现什么?除了微软、谷歌、Salesforce、IBM,很多是你没有听过的,而且即使你听过你也未必用过。IBM的bluemix,AWS 的Elastic Beanstalk,受众毕竟不大。哦,没有AWS 的Elastic Beanstalk,不知道Gartner的上榜标准是什么,看了也弄不太明白。


上面那些所谓PaaS终归会被IPaaS大厂吞没,要么自己成为IPaaS大厂。言归正传,剩下的,只有两个私有云里的PaaS软件玩家:OpenShift和CloudFoundry。其它Marathon、Cloudify、AppScale目前都是小众。有没有发现,OpenShift悄悄将自己搞成了“The Open Source Container ApplicationPlatform”,开源容器应用平台。容器玩家们有没有意识到什么呢?


公有云在发展、进化,从IaaS向IPaaS进发,私有云也一样,从虚拟化向容器想日那容器编排,然后可能就是,向PaaS软件进发,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5年或者10年。无论是虚拟化王者OpenStack、VMware,还是容器编排健将Docker、Kubernetes、Mesos,是不是终有一天要与PaaS软件OpenShift、CloudFoundry对决?亦或OpenShift和CloudFoundry携先发优势,将其它私有云软件变成幕后英雄?


混合云能否助Azure挑战AWS?


在云计算领域,热门的趋势确实很多,技术的也好商业的也好。我认为,能对云计算厂商的地位发生重要影响的,非混合云莫属,即使容器、深度学习、区块链等,也要靠边站。容器是基础和广泛的工具,深度学习是技术秀,区块链是未知的迷雾,而只有混合云是现在和明天的面包。


这跟什么火没关系,流行不意味着重要,重要也不一定流行。混合云不是创业公司和个人容易把玩的东西,未必多火,但是有追求的云计算大厂和中大型企业却不得不关注、面对、使用。


在去年的年度点评里,对混合云的小标题是《混合云的黄金时代来了?是一根救命稻草还是终结的开始》。当时的观点是,混合云没有多少增长空间。虽然有8年的行业经验,也有误判的时候。看来“一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很有道理。把镜头拉长到十年以后,可能混合云无关紧要。但在最近三五年,混合云至关重要。


最重要的原因是,从财务回报、技能熟练等因素看,已经能在的企业,特别是中大型企业,使用公有云是有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能会因为公有云的成熟和易用,而加快速度,但这个过程不可能跳过,也无法在朝夕之间完成。


现在运行在公有云上的负载也不过百分之十,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中,就算百分之八十最终要迁移到公有云,这需要多久呢?


下图是全球搜索趋势图,蓝色的就是混合云,跟着公有云,涨势不错。恩,这不是股票图。说起股票,我就想笑:总有人问,云计算这么火,我买什么股票好?我总是笑而不语。



下图来自Wikibon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47%的用户选择了和混合云,而公有云是30%,私有云是23%。当然,令我以我之处是公有云的用户比例下降了,我只能说这是采样误差吗?



在继续说混合云之前,我们先看一看当前的云计算市场份额,下面有两张市场份额示意图,不做过多解读,Amazon处于龙头老大位置。




没错,图中也能看出,在云计算霸主AWS众多的对手中,微软Azre是最有潜力的一个,最大的竞争力之一可能就是混合云,微软称之为Azure Stack。


这绝对不是微软突发奇想,来的一招,背后有基础的逻辑:微软与中大型企业打交道20多年,从操作系统、办公软件、SaaS,甚至虚拟化软件,微软都是重要供应商。


同样有此背景的是IBM。早在2015年12月,IBM就发布了BluemixLocal,具备了发力混合云的基础,因为Bluemix是IBM公有云的主体。


尽管亚马逊拥有一个纯洁的公有云之心,但在大趋势面前,也不得不低下头。有人说亚马逊的唯一弱点就是:混合云。但亚马逊2016年与VMware达成了合作关系,让VMware的vShpere扩展到AWS,负载可以再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转换。


而且在2016年11月,AWS发布了软件Greengrass 和更新了硬件Snowball,这是将AWS的无服务器框架Lambda和IOT功能及存储能力放到了客户的数据中心。


混合云不只是公有云巨头之间角斗的战场,没有IT管理功能可以错过这个趋势。


HPE不是放弃了公有云吗?也放弃了OpenStack私有云,但在加强超融合,以及更重要的,混合云。就在2017年1月份,HPE收购了Simplivity,一家超融合公司,而就在两个月之前,HP还与微软达成合作,Azure作为HPE混合云的公有云部分。


2017年1月初,redhat发布了CloudForms 4.2,不仅支持OpenStack,更支持AWS、Azure、GCP的很多功能。


还有创业公司。Aviatrix,提供集中式控制器和轻量级网关软件,简化混合云网络的创建、删除、管理,在刚刚,2017年1月,融资1500万美元。


国内也同样热闹。混合云给了很多私有云创业公司一个出路,腾讯云投资海云捷迅,阿里云投资zstack,ucloud投资数人云。


混合云的好处显而易见,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好处都能占一些。但问题也不少,网络一致、数据一致、响应时长、组件兼容性,可以说当前的混合云是瘸腿的公有云少胳膊的私有云,也不为过。


需求和方法论存在,落实艰难,但正是因为此,混合云对用户和服务商都有巨大的价值。2017,混合云会继续扬帆起航,但鉴于它的难度和重要性,只有有实力或有耐力的选手才能一直在路上。


十二要素应用


十二要素应用,这未必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或技术趋势,之所以拿出来讲,乃是共鸣使然。在《云计算时代》一书中,我在第四章“创新-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第二节“IaaS创新创业的核心”中,阐述说“IaaS的另一个本质是强制实践和推广另外三个概念:资源应该横向扩展而不是纵向扩展,可用性依赖于架构而不是特定的硬件、失效作为常态处理”。


这是着眼于IaaS层面的架构设计,而十二要素方法论是着眼于组件层面的架构设计,我认为可以相互补充,对此颇为欣赏。这是2012年,Heroku创始人Adam Wiggins,根据上百万应用的托管运营经验,总结和发布了发布了“十二要素应用宣言(The Twelve-Factor App)”,当时就有国内的一位程序员梁山将其翻译为中文。


十二要素应用程序适用于任意语言和后端服务(数据库、消息队列、缓存等)开发的应用程序,遵循如下的原则:


  • 使用声明式格式实现配置自动化,减少开发者加入项目的时间和成本。

  • 与底层操作系统定义明确的界限,在不同的运行环境间实现最大的可移植性。

  • 适于在现代的云平台上部署,消除服务器和系统管理工作。

  • 最小化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差异,以能够使用持续交付获取最大的敏捷性。

  • 在工具、架构、开发过程上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实现扩展


在这几个原则下,十二个要素是这样:


  • 基准代码。一份基准代码,多份部署。

  • 依赖。显式声明依赖关系。

  • 配置。在环境变量中存储配置。

  • 后端服务。把后端服务,包括本地和第三方服务,当作附加资源。 构建,发布,运行。严格分离构建、发布、运行,每个发布需要唯一id。

  • 进程。以一个或多个无状态进程运行应用。

  • 端口绑定。通过端口绑定提供服务。

  • 并发通过进程模型进行扩展。

  • 易处理。快速启动和优雅终止可最大化健壮性。

  • 开发环境与线上环境等价。尽可能的保持开发、预发布、线上环境相同。

  • 日志。把日志当作事件流。

  • 管理进程。后台管理任务当作一次性进程运行。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这些原则,都是金科玉律。没有东西是金科玉律,总能找到例外。原则只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借鉴的经验而已。可喜的是,PaaS厂商们开始向十二要素靠拢,甚至有的声称完全遵守十二要素。


说实话,关于“IaaS的另一个本质是强制实践和推广另外三个概念:资源应该横向扩展而不是纵向扩展,可用性依赖于架构而不是特定的硬件、失效作为常态处理”,国外的主流云计算服务商都是认可的,不管有没有说出来,都是这么做的。而国内的厂商,并没有这样的认识,或者是拙劣模仿国外的单个产品,或者是满足客户在传统IT架构上的固有观念,产品设计和客户体验时,违背了书中所描述的:弹性是堆沙子而不是吹气球,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有备无患是常识。


说的直白点,产品背后的负责人,没有IT架构理念演化的支撑。说得好听点,在业绩为王的商业法则下,他们是有着尊重客户需求和客户习惯的黄牛精神。这是是不中国有好的公司,赚钱的公司,却难有伟大公司的原因呢?


云计算技术与商业趋势图


在中国版的年度点评中,我已经推出了“全球云趋势炒作周期”,但因为那篇文章强制付费,总有人没有看到。这里算是二次发布个人版“全球云趋势炒作周期”,但是有更新。



对于不了解周期图的,简单介绍一下:纵轴代表曝光度,或者炒作的程度,横轴代表趋势所在的周期,或者是时间段。


这个图中的趋势,有的属于年计算的细分市场,有的属于技术,有的则代表项目,而有的本身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名词,在这里代表的是云计算对该行业的支持性服务,比如直播和物联网。


比如CDN、私有云、IaaS已经是发展相当成熟的了,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全球范围。而DevOps、SaaS、云管理即将进入成熟期,现在在复苏期。云管理和桌面虚拟化在刚刚进入复苏期,而SDN、PaaS和OpenStack则在幻灭期。


当前最火的则属直播、机器学习、容器和容器编排、区块链、混合云。直播,好像主要是中国的贡献。Serverless、Unikernals、ChatOps则刚刚进入触发器。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趋势都能进入触发器,也不是所有趋势都能从当前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更不是所有趋势都能走到最后的生产力成熟期。比如Mesos在前几年可能算是触发器,而今已经不在趋势图里。Chef和Puppet前几年也可能进入触发期甚至过热期,现在并没有放在趋势图里。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对全球范围而言,在中国,对于某一趋势,可能略有不同。大体上,最终会趋同,但先后、时间、强度、具体形式,可能有互道或小的差异。


对于这些趋势的解读,部分已经散落在公众号的各个文章里,部分将在以后有机会的时候谈论。


预测

年度点评不搞点预测,好像就不符合潮流,亦或觉得少了点什么。就像吃烤鸭没有面皮没有黄瓜丝,吃拉面没有牛肉片,无伤大雅却有点怅然若失。而我的预测则与上述云计算技术与商业趋势图紧密相关。


下面是一些2017年的预测:


  • 容器为进程,PaaS为服务器,微服务为架构的编程模型可能出现,这在公有云私有云里都可能。

  • 地区性、行业性公有云的明确出现,以及全球性公有云的地区性隔离部署,以应对地区保护和法规遵从。


  • 云的成本控制,创业公司浮出水面,公有云公司在这方面仍然动作缓慢,跨云管理会进一步发展



  • 超融合将获得更大规模部署,但将进一步抑制私有云总体规模的增长,如果不是压缩的话

  • 更多的应用将会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塞进容器,尽管必要性成疑,同时容器支持和编排虽然成为公有云标配,但不会成为差异化和竞争力来源

  • 亚马逊都用实际行动拥抱开源了,微软该来点真材实料了,OpenAI还不能算

  • 中国和国际公有云营收仍将大幅增长,国际增速30%以上,国内增速可能降至国际增速附近。

  • 跨云部署的趋势将在未来两年开始启动,云经纪在今后两三年后才能进一步明朗

  •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仍将以公共关系式运作为主,包括开源社区运营,但产品落地已经开始,包括语音识别与合成、图片的识别等,应用落地未来两年将会有零星的案例

  • 无服务器编程模型开始落地,特别是在IOT领域,这或许是容器之后开发者更大的福音

  • 云经纪和云管理外包将在未来三年内增长,抛弃自有IT资源后,并非所有公司需要云管理能力,更别提跨云管理能力

  • 虽然安全并不构成采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决定性因素,但安全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创业和创新机会,在未来三年我们还会看到真实的案例

  • 企业级APP将迎来爆发,但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现在他们还没出世

  • DevOps已经技术上基本完备了,但在安全、合规上还要跨过最后一公里

  • ChatOps能否成为潜力股,2017年应该会有人尝试了

  • AIOps目前更是神话般的臆想,但谁说没有勇士去修炼呢

  • NFV只是虚拟化的一个方面,不会成为大的技术趋势和细分行业,甚至SDN也是如此

  • SD-WAN在2017仍旧处于试验阶段,或者说理论阶段,现在就有声称实现SD-WAN的,但使用价值极其有限

  • IT从成本中心转换为价值中心,在未来两年可以看到端倪

  • IBM以认知计算、区块链、PaaS作为突破口,风险巨大;IBM本身未必会跌落TOP4,但付出的隐形成本不可估量;但下有Oracle,上有Google,也是危机重重,甚至步履维艰

  • 亚马逊AWS要保住份额难度也很大,随便一个围剿它的公司拿出来都比它财大气粗,微软Azure借混合云作为突破口还不够,至少还不敢公开营收,谷歌空有一身武艺总觉得使不上劲,那是因为这门武艺主要是打搜索那个江湖的,IBM不缺战略和前瞻,缺的是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快速果断的执行,Oracle,好像什么都不缺,只是来晚了,只能更勤奋、更投入、更快速。

  • IBM、Oracle、NTT、Aliyun都在冲击全球前三,但很可能只是在争夺地区和行业性席位

  • 中国的公有云能否在性价比,特别是服务上形成由量而质的优势,同时服务能否成为关键竞争力,进而真正进入全球主流云服务商,在未来三年可能开始出现苗头

  • 对中国的公有云和私有云初创公司,包括没有干爹的有干爹的公司,2017年会是决定性的一年,未必有什么大规模潮,但各个领域都会有掉队的


2017年,云计算市场将继续狂飙猛进,营收将保持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增幅,大量的企业负载将陆续转移到云上。


2017年,巨头们将继续以价格战、开源争夺开发者和口碑,而容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混合云,特别是混合云,或将决定全球云计算Top3的归属。


2017年,创业公司固然无法与巨头正面交战,但基于巨头创新,填补巨头尚未做出反应的空隙,在巨头混战的时候,仍能创造价值,体现价值,收获价值。


2016年,见证与参与云计算这场巨变,本身就已经足够荣耀、激动、难忘。这句话,在2017年,同样送给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boway Inc. ( 冀ICP备10011147号 )

GMT+8, 2024-4-25 23:57 , Processed in 0.0958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