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威---云架构决胜云计算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network

美联储降息9月点阵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9 13: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FOMC会议结论币圈版】声明偏鹰,讲话偏鸽,总体中性,提到了加密货币&银行的潜在合作问题。
【交易相关信息】
1.当前利率仍是限制性的,比中性利率要高(意味着还需要降息,但降息需要通胀数据下行或者失业率恶化);

2.明确申明了并不需要达到通胀2%时才降息,而是当通胀数据呈现下降的“趋势”时就会考虑是否需要降息(一般是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动态数据);

3.10y利率上升与美联储无关(言外之意就是长端利率失控是特朗普上任后关税、赤字预期的锅);

此处分析可细看:[size=0.001px]https://x.com/owenjin12/stat[size=0.001px]us/1879788039972794374?s=46&t=ctwDvOkqhxWKrjY_5CA6kw

4.多次强调美联储的独立性,不对特朗普和关税做评论(非常明智的决定,特朗普口头干预降息是不会得到债市交易员们的认可的,政治干预降息适得其反);

5.持续缩表规模不变,认为当前流动性不是问题(略低于预期,但确实Q1末期再讨论会更合适);

6.开始讨论加密货币产业跟银行的合作(对币圈是个鸽派发言);

【影响】
总体还是温和鸽派,但不会鸽到重启宽松趋势的程度,还是强调依赖于通胀数据需要出现连续的下行趋势。

所以后续的PCE数据将会非常重要。之前有分析过,CPI和PCE在1-4月高基期的作用下有较大概率可以出现下行趋势,Nick今天也发文表达了此可能性,届时可以看到一个短暂的利好山寨币的宽松周期。

此处分析可以细看:[size=0.001px]https://x.com/owenjin12/stat[size=0.001px]us/1884597453472862423?s=46&t=ctwDvOkqhxWKrjY_5CA6kw

今晚的发言过后,很多强势的山寨有超跌反弹的反应,但普遍反转行情需要通胀数据确认趋势



12月18日,美联储12月份的议息会议决议公布。
联邦基金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来到4.25%-4.5%的区间,缩表节奏与上次议息会议一样,每周减持250亿美元的国债和350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
在会议声明之后,鲍威尔在答记者问中,释放了进一步的信号。
和9月份大幅度降息50个基点的时候不同,现在美联储重新选择信任美国经济的韧性,相信未来两年美国经济继续以稳健的速度扩张,虽然地产因为高利率而表现疲弱,但消费、设备和无形资产投资都开始回升。
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相比9月份的预测,美联储认为,未来2年美国的失业率将会保持目前的良好数据,但可能会有更高的通胀率,用鲍主席惯常的自夸的话来说:
“通胀在过去两年中显著缓解,但仍高于2%的目标;住房成本正在稳步下降;不需要进一步的放松来将通胀降到2%;可能还需要1-2年的时间实现2%的目标。”
基于以上预测,美联储大幅度的修改了9月份的SEP(经济预测摘要),抬高了美国未来2年的实际经济增速和核心PCE通胀率预测,而下调了未来两年的失业率和降息幅度预测。   
因为美联储释放的信息是——未来一年内的降息幅度,可能相比9月份的预期大幅度减少,这超出了原本的市场预期,所以就成为了所谓的“鹰派降息”。
鹰派降息信号传出,反应敏捷的美股立即大幅度下跌,2年期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则大幅度上行,黄金则出现了大跌,“鹰”的威力十足。
但不管怎么说,美联储还是降息了。
就在上周的通胀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的CPI通胀率,在9月份触底之后,现在是第二个月上涨,越发与我曾多次在文章中提到的1968-1979年的通胀趋势类似……   

过去1个多月的时间里,CME利率期货数据可以看到,市场一直试图对美联储12月份的“不降息”进行定价,但最终,美联储还是选择了降息。
在通胀明明已经在上涨、本不应该降息的时候,美联储还是决定一如既往的通过降息支持经济,鲍威尔,难道忘记了,在3年前,自己也曾信誓旦旦的说过,“通胀是暂时的,所以不会加息”,然后,就持续的遭遇现实的打脸……
在与金融市场的互相猜测博弈中,本不应该降息的时候,美联储却选择了“降息”,所以就只能表现得“鹰派”——这一次的降息,绝对真实的体现了,当代信用货币之下各国央行对市场精准的“操控艺术”。
根据《美联储法案》,国会赋予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的权力,主要有两个目标——就业和通胀:失业率,越低越接近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越好;   
通胀率,维持在2%左右。          什么叫自然失业率?         
‌该概念是指,在没有货币政策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它也被称为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这个自然失业率到底是多少?         
谁也不知道!
但美国的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会装模作样的估算一番,不定期公布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某个季度的自然失业率数据。         
下面这张图呢,就是美国国会公布的自然失业率与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真实失业率数据1950年以来的对比。

根据2021年初美国CBO公布的数据,2024年3季度和4季度美国的自然失业率都应该在4.41%左右,然后到2030年4季度,应该稳步下降到4.27%。        
相对应的,11月份美国的失业率是4.2%,这都已经低于自然失业率了,所以,你看,通胀已经连续3年超出预期,而且最近还在上涨,理论上来说,美联储根本没有任何理由需要降息的。
但美联储还是降息了,虽然当了婊子,但还是要把牌坊立起来,所以,才有了“鹰派降息”的把戏。这可不是美联储第一次干这种事儿,而是一直都在干这样的事儿。
借着这一次美联储降息,我们把美国过去30年的通胀率、失业率以及联邦基金利率对比一下,好好捋一捋,我们就可以看出,美联储(当然其他国家央行也都一样,但有些央行说不得)什么时候说的是真话,什么时候说的是假话。
过去30年间,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经历了5轮抬升和5轮下降,代表了美联储的5次货币紧缩和5次货币宽松。   
1994-1995年升息,通胀维持在略高于2%,失业率持续下降直至低于自然失业率;
1999-2000年升息,通胀率持续抬升接近4%,失业率持续下降且远低于自然失业率;
2004-2006年升息,通胀率持续抬升,失业率持续下降至低于自然失业率;
2015-2018年升息,通胀率持续抬升,失业率持续下降至远低于自然失业率;
2022-2023年升息,通胀率持续抬升,失业率持续降低至远低于自然失业率。
很显然,美联储开始加息的时候乃至整个加息的过程,一定是在通胀率持续抬升且超过2%的情况下,而且保证失业率要明显低于自然失业率。
注意,这是两个条件,而且都要非常严格的满足,否则绝不会加息。
1995-1999年降息,通胀率稳定后下降,失业率持续下降且低于自然失业率;
2000-2003年降息,通胀率稳定后下降,,失业率从低于自然失业率开始抬升;
2007-2008年降息,通胀率持续上升后迅速下降,失业率从低于自然失业率开始抬升;



这两周的非农和通胀数据,还不至于产生实质性的通胀担忧,但却进一步打压了此前极端的衰退叙事和降息预期。上次[size=0.001px]https://x.com/qinbafrank/sta[size=0.001px]tus/1842334569808478563?s=46&t=k6rimWsEbo2D2tXolYcM-A 非农数据也快到这个,今天cme上预期11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提升到84%,不降息的概率略有下降。所以昨晚说对市场影响不大,因为预期变化不大。
从中期来看,衰退和降息预期都有所降温。这个反倒是最重要的[size=0.001px]https://x.com/qinbafrank/sta[size=0.001px]tus/1833337704097988759?s=46&t=k6rimWsEbo2D2tXolYcM-A之前聊过,市场现在处于脱锚到重新寻锚的过程,降息之后是否衰退则是未来中期最重要的锚定之一。而后续的降息节奏又比首次降息幅度更重要,当然首次大幅度的降息到来了金融条件进一步宽松,也孕育了经济反弹的空间。

从这个角度看,近期衰退担忧进一步被打消,通胀略有超预期但是没有改变11月的降息预期,大的风险至少当下是没有的。但是大选的焦灼和不确定性,再加上又到了财报季,对于美股估计得等财报季发出明确信号(财报持续强劲还是走弱)然后再根据大选的走势才能出现拐点。而币市如昨天所说,最重要的不是市场预期而是流动性(毕竟基本面弱只能是跟流动性强相关),没有流动性回归很难起色。最直接的看美元流动性指标,核心是银行准备金规模的变化,个人觉得usdc发行量的变化也是可以观察的一个指标。














引用
[backcolor=rgba(0, 0, 0, 0.03)]





















qinbafrank





@qinbafrank


·
10月11日










今晚的cpi和核心cpi均小幅超出预期,好处是没有超出前值,不是最有佳剧本但也影响不会很大,特别是在市场提已经预期11月降息25个基点的情况下,今晚的数据是加强了这种预期而不是减弱。如前两天所说,更需要对10月的数据保持警惕。同时大幅低于前值的9月实际收入月率也需要注意毕竟是跟消费直接相关。 x.com/qinbafrank/sta…












一句话的总结,对2024年来说,失业率不超过4.4%市场不会悲观,核心PCE越接近2.6%越安全。季度性指标下次更新是2025年,所以2024不会看到GDP数据,失业率代表的就是经济。美联储加大了对软着陆的信心,目前经济没有问题,一切都是防御性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9-19 13: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3次首降50bp后面全都是衰退,所以要么是美联储搞错了,要么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大雷。鲍威尔在记者会上咬死不承认衰退和就业问题,坚持经济良好,言行不一导致市场剧烈波动,结合巴菲特现金储备到了高位,

 楼主| 发表于 2024-9-19 13: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降息50基点,是对七月失业率的补偿,接下来年内还会继续降息50基点,也就是说11月、12月分别还会继续降息25点,使得基准利率从5%降到4.5%

关键是QE缩表继续,意思是美元虽然便宜了点,但是总量是继续减少的!

ps:用最漂亮的理由,掩盖着干预11月份的大选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09: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9月美联储利率决议,大周期拐点的开始? 一大早爬起来看凌晨的美联储9月利率决议和鲍威尔记者会,说说我的理解:
1、利率决议的声明变化,相比7月 删去了声明中“过去一年通胀有所放缓,但仍然有些高企”、“在对通胀持续向2%迈进更有信心以前,不适合降低目标范围”等表述,改为“通货膨胀在朝着委员会的2%目标进一步推进,但仍略高于目标”,并且加上了“委员会对通胀可持续接近2%的信心有所增强”的表述。加入了“坚定承诺支持充分就业”的表述,如之前聊到的联储关注的重点向就业倾斜。

2,关于点阵图
19位提供预测的官员里,本次只有两人预计利率在4.75%至5.0%,有7人预计利率在4.5%至4.75%,有9人预计利率将在4.25%至4.5%,有一人甚至预计利率会在4.0%至4.25%。

那就意味着超过一半的联储官员认为年底的两次会议至少还有50个基点的降息,每次25基点。而2025年底的联邦基金利率为3.4%,意味着明年还有10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越远变动会越大)

对比上次和本次点阵图的今明两年利率预期可见,美联储的决策者们实际上推翻了上次的所有预期。

3、虽然大幅度降息50个基点和大幅度调整点阵图预测。但是对未来的经济预期上联储此次调整力度并不大。

将今年的GDP增长预期小幅下调0.1个百分点为2.0%,明后两年的GDP预期不变;今年的失业率预期上调0.4个百分点为4.4%;今年的PCE通胀预期和核心PCE通胀预期增速分别下调0.3个和0.2个百分点分别是2.3%和2.6%,明年的分别下调0.2个和0.1个百分点分别是2.1%和2.2%。
从这个预期来看,联储对于后续通胀持续回归到2%附近,软着陆的信心还是很足的。

4、关于鲍威尔记者会
看了记者会的文字实录,最大的悲观感受是大家对于就业问题真的很关注,应该一半多的问题都是与此相关。鲍威尔的回应重点在于,劳动力市场没有大问题,但是要关注劳动力市场的下行风险。
而在未来的降息节奏上,继续宣称根据经济状况逐次做决定、依然是边走边看的论调。
关于通胀,通胀的上行风险在减弱、房租还是值得关注。

5、怎么去看待今天的利率决议。
1)降息50个基点在一周多以前大家觉得可能性不大,经过上周五nick的吹风市场也逐步接受了。很多人说25点说明,经济可控没啥风险。50说明联储看到了大家看不到的东西。今天联储说降50不代表我看到了什么,但是代表了我对控制通胀的信心和对经济托底的重视,从过往的历史经验看美联储的托底效果都是还可以的。

今天市场还算平稳,这是美联储的预期管理的成功,也是nick提前吹风喉舌的成功。

2)未来的关键是经济问题,之前也有聊过首次降息50还是25重要性其实不如后续的降息节奏的,毕竟现在联储的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而之后边走边看重要的点就是经济情况到底如何。https://x.com/qinbafrank/status/ ... imWsEbo2D2tXolYcM-A之前在“脱锚”到“寻锚”的推文里有聊过,市场预期和情绪在软着陆和硬着陆之间反复横跳,市场的波动也随着变大。衰退与否就是未来市场新锚定,但是个人观点如之前一致,衰退的概率不大特别是当死没看到更大的风险的时候、及时托底反倒是能更进一步增加经济的韧性。

3)从22年3月首次加息和6月开始缩表,到加速加息(三次单词75个基点),再到暂停加息到放缓缩表,2年半的时间终于走到了今天的开始降息,下一步还可以期待的是什么时候停止缩表。https://x.com/qinbafrank/status/ ... imWsEbo2D2tXolYcM-A之前这里探讨过关于何时停止缩表的问题。

从中长周期来看,美国货币政策开始从紧缩向宽松转向,也可以说事大周期的“拐点”开始、当然走向宽松的道路依然颠簸和坎坷,但是大方向需要去把握。

4)未来的基准情况展望,
7月份时有聊过一个有限度宽松的逻辑,https://x.com/qinbafrank/status/ ... imWsEbo2D2tXolYcM-A

回到当下及未来一两年,联储降息应该会降几次,但是三点多的利率可能也是未来的常态(这也是上周鲍威尔提到的中性利率上移的情况)。而且如果经济只是走弱,没有大衰退和大规模流动性冲击,联储是否重新QE也是未定(并不是缩完表,开始降息就会立即扩表的)。若有冲击出现,再次QE5其规模可能也是有上限的。那么20年-21年的零利率+无限QE的情况出现的概率就会很小,更大可能是3.5%左右的利率+有上限QE(是否有还要看具体情况)

我们需要去思考有限度宽松情况下,资产配置和投资布局应该怎么去做?
引用
qinbafrank
@qinbafrank
·
9月17日
预期中的nick后续文章还没有来,又跳出更多的大嗓门:华尔街日报另一个资深记者greg_ip也跳出来50个基点,国会议员沃伦甚至呼吁75个点的首次降息。

市场悬而未决,在预期剧烈分歧的时刻把各种利空和恐慌情绪都摆在台面上让大家充分讨论、未免不是一种预期管理的方式。 x.com/qinbafrank/sta…
显示更多
上次编辑
上午8:08 · 2024年9月19日
·
34万
查看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09: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network 发表于 2024-11-8 09:13
关于9月美联储利率决议,大周期拐点的开始? 一大早爬起来看凌晨的美联储9月利率决议和鲍威尔记者会,说说 ...

关于9月美联储利率决议,大周期拐点的开始? 一大早爬起来看凌晨的美联储9月利率决议和鲍威尔记者会,说说我的理解:1、利率决议的声明变化,相比7月 删去了声明中“过去一年通胀有所放缓,但仍然有些高企”、“在对通胀持续向2%迈进更有信心以前,不适合降低目标范围”等表述,改为“通货膨胀在朝着委员会的2%目标进一步推进,但仍略高于目标”,并且加上了“委员会对通胀可持续接近2%的信心有所增强”的表述。加入了“坚定承诺支持充分就业”的表述,如之前聊到的联储关注的重点向就业倾斜。
2,关于点阵图19位提供预测的官员里,本次只有两人预计利率在4.75%至5.0%,有7人预计利率在4.5%至4.75%,有9人预计利率将在4.25%至4.5%,有一人甚至预计利率会在4.0%至4.25%。
那就意味着超过一半的联储官员认为年底的两次会议至少还有50个基点的降息,每次25基点。而2025年底的联邦基金利率为3.4%,意味着明年还有10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越远变动会越大)
对比上次和本次点阵图的今明两年利率预期可见,美联储的决策者们实际上推翻了上次的所有预期。3、虽然大幅度降息50个基点和大幅度调整点阵图预测。但是对未来的经济预期上联储此次调整力度并不大。
将今年的GDP增长预期小幅下调0.1个百分点为2.0%,明后两年的GDP预期不变;今年的失业率预期上调0.4个百分点为4.4%;今年的PCE通胀预期和核心PCE通胀预期增速分别下调0.3个和0.2个百分点分别是2.3%和2.6%,明年的分别下调0.2个和0.1个百分点分别是2.1%和2.2%。
从这个预期来看,联储对于后续通胀持续回归到2%附近,软着陆的信心还是很足的。
4、关于鲍威尔记者会
看了记者会的文字实录,最大的悲观感受是大家对于就业问题真的很关注,应该一半多的问题都是与此相关。鲍威尔的回应重点在于,劳动力市场没有大问题,但是要关注劳动力市场的下行风险。而在未来的降息节奏上,继续宣称根据经济状况逐次做决定、依然是边走边看的论调。关于通胀,通胀的上行风险在减弱、房租还是值得关注。

5、怎么去看待今天的利率决议。1)降息50个基点在一周多以前大家觉得可能性不大,经过上周五nick的吹风市场也逐步接受了。很多人说25点说明,经济可控没啥风险。50说明联储看到了大家看不到的东西。今天联储说降50不代表我看到了什么,但是代表了我对控制通胀的信心和对经济托底的重视,从过往的历史经验看美联储的托底效果都是还可以的。

今天市场还算平稳,这是美联储的预期管理的成功,也是nick提前吹风喉舌的成功。

2)未来的关键是经济问题,之前也有聊过首次降息50还是25重要性其实不如后续的降息节奏的,毕竟现在联储的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而之后边走边看重要的点就是经济情况到底如何。https://x.com/qinbafrank/status/1833337704097988759?s=46&t=k6rimWsEbo2D2tXolYcM-A之前在“脱锚”到“寻锚”的推文里有聊过,市场预期和情绪在软着陆和硬着陆之间反复横跳,市场的波动也随着变大。衰退与否就是未来市场新锚定,但是个人观点如之前一致,衰退的概率不大特别是当死没看到更大的风险的时候、及时托底反倒是能更进一步增加经济的韧性。

3)从22年3月首次加息和6月开始缩表,到加速加息(三次单词75个基点),再到暂停加息到放缓缩表,2年半的时间终于走到了今天的开始降息,下一步还可以期待的是什么时候停止缩表。https://x.com/qinbafrank/status/1831911031334994404?s=46&t=k6rimWsEbo2D2tXolYcM-A之前这里探讨过关于何时停止缩表的问题。

从中长周期来看,美国货币政策开始从紧缩向宽松转向,也可以说事大周期的“拐点”开始、当然走向宽松的道路依然颠簸和坎坷,但是大方向需要去把握。

4)未来的基准情况展望,7月份时有聊过一个有限度宽松的逻辑,https://x.com/qinbafrank/status/1814123900399165638?s=46&t=k6rimWsEbo2D2tXolYcM-A

回到当下及未来一两年,联储降息应该会降几次,但是三点多的利率可能也是未来的常态(这也是上周鲍威尔提到的中性利率上移的情况)。而且如果经济只是走弱,没有大衰退和大规模流动性冲击,联储是否重新QE也是未定(并不是缩完表,开始降息就会立即扩表的)。若有冲击出现,再次QE5其规模可能也是有上限的。那么20年-21年的零利率+无限QE的情况出现的概率就会很小,更大可能是3.5%左右的利率+有上限QE(是否有还要看具体情况)

我们需要去思考有限度宽松情况下,资产配置和投资布局应该怎么去做?
































引用






















qinbafrank





@qinbafrank


·
9月17日










预期中的nick后续文章还没有来,又跳出更多的大嗓门:华尔街日报另一个资深记者greg_ip也跳出来50个基点,国会议员沃伦甚至呼吁75个点的首次降息。市场悬而未决,在预期剧烈分歧的时刻把各种利空和恐慌情绪都摆在台面上让大家充分讨论、未免不是一种预期管理的方式。 x.com/qinbafrank/sta…
显示更多







上次编辑上午8:08 · 2024年9月19日
·
34万
查看






 楼主| 发表于 2025-1-30 07: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鹰派的声明和相对鸽派的发言,又一次完美的预期管理。爬起来迷糊看完联储的利率决议声明和鲍威尔的记者会,如上的感觉。
1、利率决议声明里,把上一次声明里“通胀已经朝着委员会2%的目标取得进展”给删掉,直接就是“通胀水平可能过依然略高” ,结合之前nick推文暗示关税带来通胀预期的担忧,一下子让市场恐慌了。认为鲍威尔之后的发言会非常强硬

2、看完鲍威尔的发言,你会发现这次他的态度其实挺温和,虽然不是完全的鸽派单也是市场能接受的。特别是回应了声明里缩短关于通胀的表述并不是为了发出信号,通胀连续两个月发出了良好的信号。
1)对于通胀,他认为通胀接近目标只是还有些偏高,长期通胀预期比较稳固,预期未来会取的更多进展。
2)就业市场当下处于合理范围,不需要劳动力的进一步走弱来实现通胀目标。更多的裁员会导致失业率走高
3)关于跟川普政策,不确定财政、监管、移民、关税政策具体什么样,需要先观察事态发展。鲍威尔说了一句,将美联储政策与行政命令对齐一直是美联储的惯例,这个“对齐”用的很有艺术性。
4)关于未来的政策路径,不急于调整政策利率,不需要通胀到2%才再次降息,但是要看到更多进展,依然是以前“逐次根据数据做决策”的态度。
5)惊喜点在于对于加密的看法:鲍威尔认为围绕加密建立更强大的监管机制是有益的,银行完全可以为合规客户服务只要能管理风险即可(暗示了加密客户只要合规商业银行可以提供服务)。

3、整体看下来又一次完美的预期管理,通过之前nick的放风给了大家一个鹰派的预期(我个人也同样被影响),然后利率声明让这种预期达到极致。然后鲍威尔的发言只要不那么强硬,也不用完全鸽派(所以是相对鸽派),就能让市场从恐慌中走出来,相对平稳的接受。

接下来就是回到了正常数据驱动的逻辑:经济数据(如今天晚上的pce数据)及之后的各类经济数据、财报数据来驱动市场走向了。
引用
qinbafrank
@qinbafrank
·
1月29日
回复 @AntonLaVay
多谢,之前也认为鲍威尔这次会是“鸽派暂停”,只是nick这个文章发布的时间点太敏感,在加上他独特的信息渠道,然后文章都透露着对关税带来通胀预期的担忧。不又得怀疑,是不是鲍威尔又要通过他放口风了。现在鹰鸽一半一半了😂
上次编辑
上午5:14 · 2025年1月30日
·
1.1万
查看
 楼主| 发表于 2025-1-30 07: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引文所示是Nick对于接下去PCE的看法——下个月的pce将会非常重要,因为市场很有可能看到PCE朝向2%进一步逼近。

根据过去3个月的cpi/pce各项通胀数据并没有明显反弹但也没有明显加速下滑。一般这种数据触底走平的时期,“基期效应”就会非常明显。

正如12月鹰派FOMC后当时所写的分析,2025年2-5月公布1-4月的通胀数据,且Pce数据有希望因为高基期而进一步下探。届时市场预期又会从再通胀交易短暂摆回合理的降息预期,配合tga和关税不及预期,我们将有大概率看到风险偏好抬升的短暂时间段。
(12月FOMC分析:https://x.com/owenjin12/status/1 ... DvOkqhxWKrjY_5CA6kw

但最终3月后是否真实会降息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FED对于“渐进式关税”的态度,目前态度还很暧昧。所以如果2-3月如12月分析那样顺利出现了【通胀下行+10y下行+dxy下行+TGA下行】的风险偏好“黄金时间段”,强制止盈再重新观望趋势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25-1-30 07: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Next month is everything. You make it thru the turn-of-the-year price resets or whatever has gone on the last couple years with a core PCE reading of 0.3% or less (and then you consolidate those gains in Feb/March with a mild 0.2%) and it's a whole new narrative.

翻译自 英语
下个月就是一切。如果你能度过年初的价格重置期,或者过去几年发生的任何情况,核心 PCE 指数为 0.3% 或更低(然后你在 2 月/3 月巩固这些涨幅,达到温和的 0.2 %) ,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25-1-30 07: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

查看新帖子
对话
qinbafrank
@qinbafrank
nick昨晚的这篇文章挺有深意,为什么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让美联储比2018年更加担心。他的核心逻辑18年通胀水平和通胀预期很低、企业对关税提高之后商品提价很犹豫,而且一次性提价对市场影响并不大。

当下不同的在于经历了三年的通胀,市场对于通胀有了肌肉记忆,企业在商品提价方面也有了丰富经验,持续不断的关税上升不断抬高物价,进而也使得通胀预期会不断走高。

结合昨天金融时报说新财长据本森特正在推动一项新的普遍关税计划,该计划将从2.5%的起步税率开始,并逐步提高每月将增加2.5%,让企业有时间调整,各国也有机会与美国总统的政府进行谈判,税率可最高可达20%。这个关税的利在于通过不断施压确实有可能迫使对手国家屈服和企业回流,但是弊在于随着关税不断提升,谈判期间物价也可能随之提升,不断抬高通胀预期。

当然更值得注意,nick发文的时间点在议息会议期间。这是要暗示此次利率决议鲍威尔可能是“鹰派暂停”而不是大家预期的“鸽派暂停”? 特别是上周川普还在公开喊话降息,是时候要彰显联储独立性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1-30 07: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Why Trump's tariff threats have the Fed more worried than in 2018:

Last time, nobody was used to raising prices. Now, after high inflation of 2021-23 (which the Fed misjudged as transitory), businesses and workers have more muscle memory around asking for higher prices & pay.

翻译自 英语
为什么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让美联储比2018年更加担心:

上一次,没有人习惯涨价。现在,在经历了 2021-23 年的高通胀(美联储误判为暂时性通胀)之后,企业和工人在要求提高价格和工资方面有了更多的肌肉记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boway Inc. ( 冀ICP备10011147号 )

GMT+8, 2025-4-3 08:12 , Processed in 0.2217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