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9-19 13: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FOMC会议结论币圈版】声明偏鹰,讲话偏鸽,总体中性,提到了加密货币&银行的潜在合作问题。
【交易相关信息】
1.当前利率仍是限制性的,比中性利率要高(意味着还需要降息,但降息需要通胀数据下行或者失业率恶化);
2.明确申明了并不需要达到通胀2%时才降息,而是当通胀数据呈现下降的“趋势”时就会考虑是否需要降息(一般是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动态数据);
3.10y利率上升与美联储无关(言外之意就是长端利率失控是特朗普上任后关税、赤字预期的锅);
此处分析可细看:[size=0.001px]https://x.com/owenjin12/stat[size=0.001px]us/1879788039972794374?s=46&t=ctwDvOkqhxWKrjY_5CA6kw…
4.多次强调美联储的独立性,不对特朗普和关税做评论(非常明智的决定,特朗普口头干预降息是不会得到债市交易员们的认可的,政治干预降息适得其反);
5.持续缩表规模不变,认为当前流动性不是问题(略低于预期,但确实Q1末期再讨论会更合适);
6.开始讨论加密货币产业跟银行的合作(对币圈是个鸽派发言);
【影响】
总体还是温和鸽派,但不会鸽到重启宽松趋势的程度,还是强调依赖于通胀数据需要出现连续的下行趋势。
所以后续的PCE数据将会非常重要。之前有分析过,CPI和PCE在1-4月高基期的作用下有较大概率可以出现下行趋势,Nick今天也发文表达了此可能性,届时可以看到一个短暂的利好山寨币的宽松周期。
此处分析可以细看:[size=0.001px]https://x.com/owenjin12/stat[size=0.001px]us/1884597453472862423?s=46&t=ctwDvOkqhxWKrjY_5CA6kw…
今晚的发言过后,很多强势的山寨有超跌反弹的反应,但普遍反转行情需要通胀数据确认趋势。
12月18日,美联储12月份的议息会议决议公布。
联邦基金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来到4.25%-4.5%的区间,缩表节奏与上次议息会议一样,每周减持250亿美元的国债和350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
在会议声明之后,鲍威尔在答记者问中,释放了进一步的信号。
和9月份大幅度降息50个基点的时候不同,现在美联储重新选择信任美国经济的韧性,相信未来两年美国经济继续以稳健的速度扩张,虽然地产因为高利率而表现疲弱,但消费、设备和无形资产投资都开始回升。
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相比9月份的预测,美联储认为,未来2年美国的失业率将会保持目前的良好数据,但可能会有更高的通胀率,用鲍主席惯常的自夸的话来说:
“通胀在过去两年中显著缓解,但仍高于2%的目标;住房成本正在稳步下降;不需要进一步的放松来将通胀降到2%;可能还需要1-2年的时间实现2%的目标。”
基于以上预测,美联储大幅度的修改了9月份的SEP(经济预测摘要),抬高了美国未来2年的实际经济增速和核心PCE通胀率预测,而下调了未来两年的失业率和降息幅度预测。
因为美联储释放的信息是——未来一年内的降息幅度,可能相比9月份的预期大幅度减少,这超出了原本的市场预期,所以就成为了所谓的“鹰派降息”。
鹰派降息信号传出,反应敏捷的美股立即大幅度下跌,2年期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则大幅度上行,黄金则出现了大跌,“鹰”的威力十足。
但不管怎么说,美联储还是降息了。
就在上周的通胀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的CPI通胀率,在9月份触底之后,现在是第二个月上涨,越发与我曾多次在文章中提到的1968-1979年的通胀趋势类似……
过去1个多月的时间里,CME利率期货数据可以看到,市场一直试图对美联储12月份的“不降息”进行定价,但最终,美联储还是选择了降息。
在通胀明明已经在上涨、本不应该降息的时候,美联储还是决定一如既往的通过降息支持经济,鲍威尔,难道忘记了,在3年前,自己也曾信誓旦旦的说过,“通胀是暂时的,所以不会加息”,然后,就持续的遭遇现实的打脸……
在与金融市场的互相猜测博弈中,本不应该降息的时候,美联储却选择了“降息”,所以就只能表现得“鹰派”——这一次的降息,绝对真实的体现了,当代信用货币之下各国央行对市场精准的“操控艺术”。
根据《美联储法案》,国会赋予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的权力,主要有两个目标——就业和通胀:失业率,越低越接近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越好;
通胀率,维持在2%左右。 什么叫自然失业率?
‌该概念是指,在没有货币政策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它也被称为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这个自然失业率到底是多少?
谁也不知道!
但美国的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会装模作样的估算一番,不定期公布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某个季度的自然失业率数据。
下面这张图呢,就是美国国会公布的自然失业率与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真实失业率数据1950年以来的对比。
根据2021年初美国CBO公布的数据,2024年3季度和4季度美国的自然失业率都应该在4.41%左右,然后到2030年4季度,应该稳步下降到4.27%。
相对应的,11月份美国的失业率是4.2%,这都已经低于自然失业率了,所以,你看,通胀已经连续3年超出预期,而且最近还在上涨,理论上来说,美联储根本没有任何理由需要降息的。
但美联储还是降息了,虽然当了婊子,但还是要把牌坊立起来,所以,才有了“鹰派降息”的把戏。这可不是美联储第一次干这种事儿,而是一直都在干这样的事儿。
借着这一次美联储降息,我们把美国过去30年的通胀率、失业率以及联邦基金利率对比一下,好好捋一捋,我们就可以看出,美联储(当然其他国家央行也都一样,但有些央行说不得)什么时候说的是真话,什么时候说的是假话。
过去30年间,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经历了5轮抬升和5轮下降,代表了美联储的5次货币紧缩和5次货币宽松。
1994-1995年升息,通胀维持在略高于2%,失业率持续下降直至低于自然失业率;
1999-2000年升息,通胀率持续抬升接近4%,失业率持续下降且远低于自然失业率;
2004-2006年升息,通胀率持续抬升,失业率持续下降至低于自然失业率;
2015-2018年升息,通胀率持续抬升,失业率持续下降至远低于自然失业率;
2022-2023年升息,通胀率持续抬升,失业率持续降低至远低于自然失业率。
很显然,美联储开始加息的时候乃至整个加息的过程,一定是在通胀率持续抬升且超过2%的情况下,而且保证失业率要明显低于自然失业率。
注意,这是两个条件,而且都要非常严格的满足,否则绝不会加息。
1995-1999年降息,通胀率稳定后下降,失业率持续下降且低于自然失业率;
2000-2003年降息,通胀率稳定后下降,,失业率从低于自然失业率开始抬升;
2007-2008年降息,通胀率持续上升后迅速下降,失业率从低于自然失业率开始抬升;
这两周的非农和通胀数据,还不至于产生实质性的通胀担忧,但却进一步打压了此前极端的衰退叙事和降息预期。上次[size=0.001px]https://x.com/qinbafrank/sta[size=0.001px]tus/1842334569808478563?s=46&t=k6rimWsEbo2D2tXolYcM-A… 非农数据也快到这个,今天cme上预期11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提升到84%,不降息的概率略有下降。所以昨晚说对市场影响不大,因为预期变化不大。
从中期来看,衰退和降息预期都有所降温。这个反倒是最重要的[size=0.001px]https://x.com/qinbafrank/sta[size=0.001px]tus/1833337704097988759?s=46&t=k6rimWsEbo2D2tXolYcM-A…之前聊过,市场现在处于脱锚到重新寻锚的过程,降息之后是否衰退则是未来中期最重要的锚定之一。而后续的降息节奏又比首次降息幅度更重要,当然首次大幅度的降息到来了金融条件进一步宽松,也孕育了经济反弹的空间。
从这个角度看,近期衰退担忧进一步被打消,通胀略有超预期但是没有改变11月的降息预期,大的风险至少当下是没有的。但是大选的焦灼和不确定性,再加上又到了财报季,对于美股估计得等财报季发出明确信号(财报持续强劲还是走弱)然后再根据大选的走势才能出现拐点。而币市如昨天所说,最重要的不是市场预期而是流动性(毕竟基本面弱只能是跟流动性强相关),没有流动性回归很难起色。最直接的看美元流动性指标,核心是银行准备金规模的变化,个人觉得usdc发行量的变化也是可以观察的一个指标。

引用
[backcolor=rgba(0, 0, 0, 0.03)]

qinbafrank
@qinbafrank
·
10月11日
今晚的cpi和核心cpi均小幅超出预期,好处是没有超出前值,不是最有佳剧本但也影响不会很大,特别是在市场提已经预期11月降息25个基点的情况下,今晚的数据是加强了这种预期而不是减弱。如前两天所说,更需要对10月的数据保持警惕。同时大幅低于前值的9月实际收入月率也需要注意毕竟是跟消费直接相关。 x.com/qinbafrank/sta…
一句话的总结,对2024年来说,失业率不超过4.4%市场不会悲观,核心PCE越接近2.6%越安全。季度性指标下次更新是2025年,所以2024不会看到GDP数据,失业率代表的就是经济。美联储加大了对软着陆的信心,目前经济没有问题,一切都是防御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