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威---云架构决胜云计算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02|回复: 2

推拿按摩: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与治疗心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4 07: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与治疗心法

作者:周 述 炎

     天真按摩是一个以触感察病为基石,以手法结合内功消散病灶的按摩流派;心理治疗广泛适用于各科疾病。笔者在实践
中使
天真按摩与心理治疗天然契合,其心理诊断是以按摩察病为主,心理治疗是以手法调身结合心理开导而致调心为要,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心得略述如下:


     人体疾病分为心理、生理两个方面。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可截然划分。以心理因素为主要病因的疾病,除形成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外,还进一步形成一系列心身疾病。生理疾病必伴有机体组织的病理改变,经过训练的按摩医生能用手把很多病理改变体察出来,只是随功夫深浅不同而察病的精粗有异。心理失调也会引起机体组织发生相应病理改变,(注:本文用“心理失调”比“心理障碍”含义宽,包括未形成疾病的心理失常状态.)同样可以通过触感体察出来。反过来用按摩手法消散病理改变,不但可以治愈生理疾病 ,也同样可以使心理失调大为改善。这是一种“以身调心”的治法,再配合“以心调心”(以理性调控情感和欲望)的“心理开导治疗法”而建奇功,当然也使很多顽固的心身疾病得以治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天真按摩的医疗内功中含有从潜意识中通过修身养性和修炼所发出的巨大的心理信息和能量,决不是蛮力揉按所能取得的疗效。由于心理治疗在我国还不普及,现将中西医的心理学先作一简介,使初学者能对心理学有一个较全面的印象。


     一.
医学心理学
概述 心理学是以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心理学原本附属于哲学,如中国古代哲学所探讨的智愚、勇怯、道德、性命这些内容都与心理学相关.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前384—322年)著有《灵魂论》,是研究心理学专著。近代心理学的诞生,以德国生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学从此独立于哲学,自立门户。心理学应用于医学即为“医学心理学”。

?

     1.西医心理学概述 近百年来心理学迅猛发展,形成众多学派。最有影响的学派有三家:①精神分析论,②行为主义,③人本主义。 精神分析论为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揭明了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潜意识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愿望的实现,如饥饿的人梦见美食即是,复杂的梦是经过伪装的愿望的表达,通过对患者应用自由联想和对梦进行分析等,将压抑在患者内心深处的冲突和痛苦释放出来,使心理得到平衡,是一种以领悟取代压抑的方法。中国气功的自发功状态,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吼,有人跳,也是一种释放压抑情怀的方式,与精神分析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行为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森在1913年创立,认为人的行为习惯都是受后天环境影响, 被动学习得来;因此,错误的行为习惯也可以从后天训练得到矫正,如奖惩方法,气功的入静方式、太极拳等都可归属行为疗法;并通过对动物或儿童的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原则,以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行为主义的严格科学取向原则,对心理学的科学化有贡献,但否定了精神在心理学中的作用,有机械唯物论的缺点。人本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嘉思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立,注意从人的需要出发去研究人性,认为人性本善。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一、生理需求,如食欲、性欲。二、安全需求。三、爱与隶属需求。四、尊重需求。五、自我实现需求。前四层为基本需求,第五层为衍生需求。马斯洛晚年又补充了一个“超越自我的需求”。低层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求。这略同于中国“衣食足而后礼义兴”的观点,但中国人却不尽赞同,中国人还认为:“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孔子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未必然要低层次需求满足以后,才有高层次需求。中国哲学把悟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为了明白真理,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境界当然非常人所能到。人本主义提倡尊重人,但其理论始终是以“我”为中心,对人性的认识还是有局限,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境界比还有差距。人本主义反对精神分析论和行为主义理论上的窄化和偏颇。由于精神分析论以精神病患的心理现象为基础,故批评为“伤残心理学”;行为主义以动物和儿童的心理现象为基础,则批评为“幼稚心理学”。人本主义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成为心理学近年来发展的趋势之一。这和心理学本身就是玄学和科学相衔接的领域分不开的。(玄学是研究体验超时空的本体的学问。本体为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共同本源。) 罗嘉思对人本治疗法的贡献较大。人本治疗法认为:医生不是救世主,而是患者真诚的朋友 ,应尊重患者,协助患者自己明辨是非,树立信心,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理想人生境界。


     另外还有认知论,研究人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强调人对知识的认可,随着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结论有异,人可以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以获得新的认识,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如人因挫折而气馁,若明白了“失败为成功之母”的道理,则会继续奋进。认知论强调人能自主明理, 可视为人本主义的一个分支。又有生理科学观,研究心身之间的关系,目前偏重在研究心理与神经、内心泌之间的关系。这两种学说与前面介绍的三家学说,共号称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心理学适应面甚广,大要分为理论类和应用类。理论类的有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应用类的有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以上内容参见张春兴《现代心理学》) 西医心理学以上述五大理论作指导,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过去西医学总是将人从微观分析,从细胞和生物分子上找疾病的原因,认为“化学和物理学的语言最终足以解释生物现象”(美国恩格尔教授语),不大重视心灵和社会环境在疾病中的作用,称为“生物医学模式”。现在西医学自悟其偏,已将医学模式扩充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灵现象不在单个的细胞中,而是在整体中显现,这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所以仅仅从微观上认识人是片面的。(本段参见李天心《医学心理学》教材第五页) 严重的心理失调会形成以心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病或神经症。精神病和神经症都存在 认知、情感或意识、意志方面程度不等的障碍;但神经症病人有自知力,主动就医诉说病情;精神病人一般都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失,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看病,甚至拒绝看病。治疗神经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治精神病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环境和心理治疗辅之。( 本段参见沈渔村《
精神病学
》教材第36页)



     心身为一体,但心为身之主。中医在两千年前就认识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心理失调会引起整个心身的失调,心理作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已认识到,心理失调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免疫功能低下,这样就会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引发多种脏腑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由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的生理疾病称为心身疾病。据有关资料介绍,包括
痤疮
、哮喘、冠心病、
糖尿病
胃溃疡
、甲亢、风湿性关节炎、结核、
、青光眼等数十种疾病,癌症也是公认的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还与遗传因素结合发病,胶固难解,但若解得这心上的千千结,很多疾病可以不药而愈。


     97年第6期《龙门阵•村居杂感》载,已故“民盟”中央委员陈新桂先生,“文革”中被遣送回原籍农村监督劳动,遂患严重的胃溃疡和脱发,后来在医生的启发下自学心理学,才明白这病是自己找来害的。思来想去,想出一道理:“历史都是墨和着血写的”,自己虽然遭不白之冤,在历史上实在算不上一回事,再找些病来害,简直不值。从此直面惨淡的人生,心理一宽,病竟不药而愈,引得乡邻纷纷来问药方。即使非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心态的好坏也对疾病发生巨大影响。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战地医生们发现,打了胜仗的伤员比打了败仗的伤员恢复得快得多。所以,心态不健康,无病会生病,有病难康复。心理治疗普遍适用于各科疾病。?


     2中医心理学概述 中医心理学成形于《
黄帝内经
》。《内经》将人的精神分为五个层面(五神):神(广义指生命活动、元神,狭义指意识)、魂(阳神、识神、显意识)、魄(阴神、潜意识、本能)、意(注意 、回忆)、志(意志、记忆),情绪分为喜怒思悲(忧)恐五志。这里读者应注意:五志之志,指情绪;五神中之志,指意志、记忆;五志中之思为思念,才能归属情绪;思考之思非情绪,为心神所主,所谓“心之官则思”。五神、五志分别归属(讲归属,是中国人心身一元论观点,不同于西方心身二元论。)心肝脾肺肾五脏,与西方心理学将心理分为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相比,《 内经》则是神、情两分法,将认知和意志包含在神之中。


     上列括号内的解释中,元神、识神是道教 概念。元神指灵魂,应包括魂魄在内,但道教学者习惯将识神与元神对举,实际上是指气功修炼的目的是,要达到阴神与阳神通达无碍的元神层次。且与中医神魂的概念不尽相同,但自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以后,道教的精气神的修炼养生概念又逐渐与中医在结合,故此列出对比参考。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情绪失度则伤及五脏,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更进一步指出,情志是通过引起气机紊乱而致病,“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 …思则气结”。《灵枢•寿夭刚柔》说:“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心身之间是以气机作中介相互影响的。这就在理论上首开了认识心身疾病的先河。在心理诊断上,《内经》也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生理病变的影响,《素问•疏五过论》说:“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为挛。”《内经》对梦的认识,可与弗洛伊德的梦学说互补。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欲望的实现。《内经》则认为梦是邪气犯人在精神上的表现。《灵枢•邪yin发梦》说:“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yin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 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验之临床,弗洛伊德与《内经》均各有所见,据弗氏之说,可以据梦以推测患者潜意识中被压抑之情事;据《内经》之说,可以据梦推测患者的病机。

     在心理治疗方面,《内经》根据五行学说提出了五志相胜的心理疗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内经》还提出了以神正神的心理疗法,参见下文明代张景岳医案。《内经》注重调动病人的内在积极性以治病。《灵枢•师传》说:“人之情,莫不恶死乐生 , 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首先向病人指出病情的严重后果,再让病人看到认真治疗的好处,第三引导病人走切实可行的路, 第四让病人看清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这可以说是一套完整的理性认知疗法,是现代人本主义的鼻祖。 《内经》在预防医学心理学上,提出了“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主张,《素问•刺法论》还提出了在进入疫区时,预想五色彩气护身,调动身体潜能以防传染的方法。体现了《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总体预防思想。


     以上的心理学思想和治法,极具中医自己的特色。《内经》还将人的形象、性格、体质分为阴阳二十五种类型。主要类型为木火土金水五型 ,每一型又分为阴阳五种类型(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成为有中医特色的人格学说。 宋代陈无择将五志学说发展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病因学说,把心理病因列为发病的三大原因之一。金代张子和在实践心理治法上,达到中医临床心理学的顶峰。(参见王米渠《中国古代医学 心理学》)。他在《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中说:“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若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祸起仓卒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


     从《因忧结块》案中可见其应用五志相胜治法之一斑:“息城司侯,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罢便觉
心痛
,日增不已,月余成块状,若覆杯,大痛不任,药皆无效。乃求于戴人,戴人至,适逢巫者在旁,乃学巫者杂以狂言,以谑患者 ,至是大笑不忍,回面向壁,一、二日心下结硬皆散。”又在《儒门事亲•卷七惊》中说:“卫新德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劫人烧舍,惊堕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家人辈皆蹑足而行,莫敢冒触有声,岁余不痊。……乃命二待女执其两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几。戴人曰:‘娘子当视此’。一木猛击之,其妇大惊。戴人曰:‘我以木击几,何以惊乎? ’伺少定击之,惊也缓。又斯须,连击三、五次。又以杖击门,又遣人划背后之窗。徐徐惊定而笑曰:‘是何治法?’戴人曰:‘《内经》云:“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 。’是夜使人击其门窗,自夕达曙。夫惊者,神上越也。从下击几,使之下视,所以收神也。一、二日虽闻雷亦不惊。”这例治法,设计周详,属现代的行为主义疗法,达到了很高的治疗水平。


         元代
朱丹
溪在治郁证上独有建树。他在《丹溪治法心要•郁》中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 ,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人生万病皆生于郁”。丹溪的郁函义甚宽,非专指情志不畅,分气、血 、痰、火、湿、食六郁。但诸郁以气郁为先,气郁由情志不畅。并创以
越鞠丸
为代表方的诸方以治诸郁,是对心身疾病的一套系统的认识理论和治法。


     在运用情志相胜疗法时不可拘泥于五志相胜之说,必须灵活运用。喜可以胜悲,悲也可以胜喜。《续名医类案》载:明朝,世代为农的李大谏考中举人,次年又中进士及第,其父遂大笑不止,竟成狂笑病,十年不愈。李求治于赵太医。赵思索后,派人到李的家乡告诉其父云:“你某子前数日不幸患病去世”。其父大恸,狂笑病立止。后赵又遣人至李家云:“你子死后不久, 又被赵太医救活了。”李父止悲,狂笑病也从此愈。《儒门事亲•卷七病怒不食》案中,还记载了以喜胜怒,并结合暗示疗法治疗不食症的病例。清•陆以恬《冷庐医话•七情》中记载了以恐胜忧的案例。这些都不是死套五志相胜法则,所能取得的成果。是善于从“无字句处读书”的生动体现,应用情志相胜疗法应注意相胜情志的使用分寸,过用又会形成新的情志伤害。


     明代张景岳又充实了《内经》以神正神的中医心理治法。《素问•针解论》说:“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即以医者之神,正病人之神。张景岳《类经•祝 由》第四案:“余尝治一少年姻妇,以热邪乘胃,依附鬼神,殴詈惊狂,举家恐怖,欲召巫以治, 谋之于余。余曰:‘不必,余能治之。’因令人高声先导,首慑其气,余即整容,随而突入,病者亵衣不恭,瞠目相向。余施怒目胜之,面对良久,见其赧生神怯,勿尔潜逃,余益令人索之,惧不敢出 。乃进
白虎汤
一剂,诸邪悉退,此以威胜其亵渎,寒凉胜其邪火也。”清代叶天士已认识到社会问题影响及心理,再导致生理发生改变的病理模式。不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则心身均不畅,病不能愈。《吴县志》载:“叶天士宅后住一老妪,两代皆寡,食指浩 繁,贫病交加。天士视之,知其病由贫来,非药石所能医治,令其种植西湖柳数十株,谓妇曰: ‘汝病今不服药,来春即有无数病者,来求购西湖柳,可令汝家一年温饱无忧。’至明
春柳
丝茁长时,适值县中
麻疹
盛行,天士要每一病者向老妪购西湖柳三、五钱。门庭若市,日进纷纷, 老妪大喜,诸病若失。”


     以上征引众多医案,希望读者能从实例中加深对中医心理学的理解,并从中悟出法外之法, 灵活应用于具体的病例, 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特色在于触幽发隐,即通过触诊及时发现病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各类心理压抑。在预防心理医学和心身医学上有着重要意义。


     天真按摩的治疗特色,首先是通过修身养性炼神与手法技巧锻炼相结合培育出医疗内功,把调和的心理信息和能量,通过手法灌注给病人,故疗效卓著。二是以手法察出心理失调,通过调身以调心。三是在心理开导方法上 , 从开拓病人精神境界入手,注重从人的本性上开发人的潜能,让病人以理性和意志去对待人生的问题,开阔心胸,通过调心而调身。这种治法虽然适应面很广,但对缺乏理性的人,如
痴呆
、癫狂患者,显然还需结合其它心理,药物诸法,才能提高疗效。



     在抗菌素、疫苗普遍使用的今天,微生物所致的疾病已被大大控制;在物质文明进步的时代 ,饥寒交迫的疾病也空前减少;而由心理失调诱发的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极大威胁。占死亡因素前几位的心脏病、癌症和脑血管意外都与心理失调有关。可见心理治疗对维护人类健康何等重要。而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与治疗方法,另辟蹊径,方便易行,费力少而收效大,与各种心理治法相映生辉,凡习按摩术者不可不知。


     二,中医的形神同体论 在天真按摩的心理治法中,既以身调心,也以心调身,这种心身之间互相调节的治法,以及天真按摩的内功修炼都建立在中医形神同体论的基础上,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印证,但近人多以朴素唯物论附会中医,致使中医的精义日晦,所以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中医的形神同体论。


     形神同体是指后天物质形态与精神作用都来源于先天同一本体。后天形与神只是先天本体的不同表现形式,就象光彩夺目的金刚石的形态与金刚石的硬度是金刚石的不同表现侧面一样 。不能说金刚石的形态决定硬度,也不能说硬度决定形态。同理,不能说形决定神的存在,也不能说神决定形的存在。但在人们的印象中,形体可以脱离精神而单独存在,而精神却必须依附于形体;同样,精神也可以自主思考,很多发明创造,文学艺术作品都被精神无中生有地想出来,人主宰着世界,而不是世界主宰人;于是在哲学领域中出现了到底是形体的存在决定精神意识的存在,还是精神意识的存在决定形体的存在的争论,这就是惊天动地的唯物、唯心之争。不过在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中不存在这种争论,《老子•一章》说:“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后天的形与神、物与心在先天本体的基础上是统一的。本体指宇宙的本质,为了避免人理解此本质为物质之质,故称本体,当然更不是形体之体,意指本体为一充满宇宙的自在之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存在,本体超越时空与心物观念,处于“非有非无”的状态。认识本体的学问叫形而上学,又称玄学。先天之神与本体同在,属形而上学;后天之神与形体同在,属形而下学。科学属于形而下学,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物),道不离器而独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玄学与科学是统一的,中医学就是玄学与科学统一的典范。关于形神同体,从表面上看,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没有内在关系。构成物质的单一元素不表现出生命现象,但当各种元素按一定规则结合,组成蛋白质、细胞、生物体以后,就显现出生命现象,高层次的生命现象即表现为精神;如果单一元素中不潜藏有生命机能,各种元素无论怎么结合,也不能无中生有地显现出生命现象。精神对于形体只是有隐和显的表现,有的形体表现出生命现象,有的形体不表现出生命现象,却不是有和无的关系。形体对于精神也有隐显的表现,现代物理学有暗(隐形)物质的说法,还认为暗物质在宇宙中多于明物质。从上述可知 ,表现出形与神只是本体的作用形式不同,所以不存在“存在决定意识”或“意识决定存在”的问题。唯物、唯心二论都站不住脚,是明显可见的。


     关于本体的超时空态,《庄子•齐物论》中形容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尖更大,而泰山比起来还要小些,形容超越空间差别。)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没有谁比夭折的孩子长寿,而彭祖比起来还算短命,形容超越时间差别。)毫尖虽小, 却是宇宙本体作用的显现;泰山虽大,与无边无际的本体比当然小。夭孩命短,同样是本体作用的显现;彭祖长寿,与无始无终的本体比当然短。大小久暂,从本体的角度看是没有差别的。 唐代fo学家李通玄也有一句话形容本体的超时空态:“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 ,始终不移于当念。”无边刹境与自己的空间距离无毫尖之远,十世古今和当下一念永远没有时间差别。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空间可以弯曲成球面,这是地球围着太阳转圈的原因;在达到光速时,时间会变慢。英国霍金教授的“虚时空”学说则更接近超时空的观念。科学家也认为时空可以改变。希望前哲今贤的话,能有助于读者理解超时空的含义。关于本体的超心物态,现代物理学或许有助于对本体的理解。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中制造出了反物质的粒子,但只能存在几十万分之一秒。反物质与正物质在外观上可以没有区别,但只要遇到一起就产生一道强光,一齐化为乌有,称为“湮灭”现象。若物质是绝对实在的,物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物质不灭定律”被现代科学否定了。在量子物理学中,发现电子、光子 这样的基本粒子有能量,无质量,既可以看成是颗粒状,又可以看成是波状。剑桥大学教授史 蒂芬•霍金说:“粒子没有很好定义的位置和速度,而是由一个波来代表……也许不存在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只有波”(《时间简史》154页)。投石击破水中天,水面出现波形,水不是波, 波也非水,波有能量,无质量,借水以显象,而自身无实质。如果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波,那么,在感官上给人以实在感的物质,最终是没有实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认为,物质的质量 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E=mc2(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据此公式,质量等于能量除以光速平方。能量是没有实质的东西,能量可以表现为热,表现为力,表现为光,而无实质可寻,光速也 无实质可寻,等于能量除以光速平方的质量,也就无实质可寻。海森柏说:“能量实际上是构成所有基本粒子、所有原子,从而也是万物的实体”(《物理学和哲学》28页,科学出版社,19 74)。


     98年,华人科学家崔琦和斯托尔默,劳克林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奖,他们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子液”的理论。解释者云:光在玻璃中穿梭,不知玻璃为有物;我们在量子液中穿梭, 也不知量子液为有物(此物不是物质之物)。量子液充满宇宙,其泛起之波成为基本粒子,进而构成万物,如此则物质终无实质可寻。而精神活动也伴随脑电波而产生,可以认为精神和物质都是波的不同表现形式,这样物质与精神的差别也就不大了。这和fo学中的比喻太相像了: 万物如同大海中泛起的浪花,各浪花抓住这一现象,认为这浪花便是自我,而不知浪花只是借海水以显象,而没有浪花自己的实质。大海在这里比喻本体,这就是fo学中“诸法无我”(各种现象中无自我之实质),“万法皆空”(所有精神和物质的现象都没有实质)的认识。精神和物质的现象都是本体的表现形式。量子液的理论有助于理解本体,但不具备本体超时空的含义。一般人的认识都是建立在时空观念上的。陆象山说:“舍我而无宇宙”。上下四方叫宇, 是空间定位;往古来今叫宙,是时间定位;离开了“我”(有判断能力的基准点),就不能给空间和时间定位,形成时空观念。史蒂芬•霍金也说:“在相对论中,人们必须抛弃存在一个唯一的绝对时间的观念。……对于进行测量的观察者而言,时间变成一个更主观的观念”(《时间简史》131页)。世间的任何观念离开了时空观念都无法建立,所以,超时空本体的状态就不能用时空观念中的世间语言来表达,也不能用思想去想,但离了语言,更不好表达,就只好要求人们去领会言外之意了。


     fo学里用否定式表达法(遮诠)来描述本体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常不断。”即不是世间的相对观念所能表述。认识本体只能通过体悟的方式,称为 “悟道”。《老子》用肯定式表达法描述本体,但也首先声明:“道,可道,非常道。”即“道用语言表达出来就不是那永恒的道。”所以《老子》反复从不同的角度阐释道,就道具有规律性称为道,具实在性又称为朴,就其虚灵称谷神,充满宇宙称大,无微不入称小,非物质性叫恍兮惚兮,却又精纯而真实叫有精有信,是万物一致的本源又名为一。道是精神和形体的总根源,形容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对本体的认识源于《易经》,《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太极即是本体,又称“先天一气”。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云:“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无非是太极的不同运动状态,其实动静也只是个说法,不能简单理解为世间的运动,应理解成相反的状态。相互对立的阴阳能互相转化,即在于本体为同一太极,不然,两个互不相干的东西如何能转化?世人多知阴阳是两种对立的表现方式,却少有知道阴阳是本体的两个表现侧面。阴阳又称为阴阳二气,仍然属于先天范畴,这二气之气绝不能理解成后天无形有质的气血之气。先天之气无形无质,《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无形”,但也不是象真空一样绝对的无,也不是绝对的有,玄学称为“非非有,非非无 ”。辞语费解,这是用形而下语言表达形而上境界的困难之处。先天本体之气以阴阳的功用显示自己的存在,叫“即用以见体”;本体不离功用而独在,叫“即体以存用”;本体与功用不可分,叫“体用不二”。在后天则表现为“心物不二,形神不二”。要阴阳二气相合以后产生 的天地万物,才属后天范围。后天的阴阳二气才有象可见。《阴阳应象大论》说:“积阳为 天,积阴为地”,绝不能把天理解为纯阳之气,地理解的纯阴之气,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之气都各含阴阳,“阳化气,阴成 形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显阴隐则为气,阴显阳隐则成形,天地只是先天阴阳二气的不同表现形式。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并不知阴阳有先后天区别,又不知阴阳与本体太极的关系,牵强附会以教人,深可慨叹!《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的思想进入中医学以后,阴阳学说成了中医学的基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阴阳是本体表现出来的两个相反相成的作用方式及现象,阴阳不测谓之神,阴阳昭著谓之明,世间的一切玄妙难知的现象和明显可见的现象都源于阴阳。《素问•天元纪大论》描述了阴阳由先天境界进入后天境界的过程。“ 夫(阴阳)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阴阳的作用力,《内经》称为“神”,这个神是先天之神,称神是强调本体的阴阳作用力,神不离开本体独在。神与本体不一不异,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绝对不能把这个神理解成后天的精神,据文意可称为“玄神”。而人的精神智慧,地上的万物都是玄神的不同表现形式,玄神既可以表现为无形的风热湿燥寒 ,又可以表现为有形的木火土金水。玄神既超越形气,又在形气之中,玄神(也可说道)无在而无不在。东郭子问庄子:道在什么地方?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又说:要具体说才行。庄子说:在
蚂蚁
身上。东郭说:怎么这样低级呢?庄说:那就在稗子里。东郭说:怎么越来越低级?庄说:那就在瓦片里。东郭说:怎么越说越厉害?庄说:那就在屎尿里。(《庄子•知北游》)大自然的造化万物的玄神,是超越现实世界的,但也不是离开现实世界而别有一个玄神,玄神就在万物身上,东郭子与庄子的问答,就在说明这个道理。


     人生的最高修养就在于用后天精神体悟先天玄神(又称天玄),《素问•刺法论》说:“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故要修养和神也。人神不守,非达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人本是无知的,以后聪明渐开而到有知,进一步追求真理,直到认识产生宇宙的本源——天玄,而达到修养的最高境界——归宗。先天玄神超时空、超心物,不能用后天感觉器官感知,只有用修养和神的方法从后天进入先天境界(复入本元)才能体会领悟。《素问 •八正神明论》描述了这种情形,“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先天玄神比一般的精神形态还要神奇,耳杂听不到,眼睛看不见,而当你的精神修养进入了“志先”的超越境界时,理解能力就会发生“心开”的突变,眼睛变得非凡的明亮,你灵慧独具,体悟了玄神,却用语言表达不出来; 和大家在一起,却只有你看得见;对大家是昏昏糊糊的,只有你是清楚明白的,就象风吹去云一样,扫清你思想上的疑团,所以叫玄神。认识玄神的方法《老子•十章》叫“涤除玄览”,《 庄子•人间世》叫“心斋”、“以无知知者也”,都是指不用后天意识而以精神进入先天境界后的体悟。孔子说:“默而识之”,只能默默体验(从熊十力先生说),王阳明形容为:“无声无臭独知时”,都是上引《八正神明论》“独悟、独见、独明”之意。 先天玄神是宇宙之本,不只是精神之本,也是形体之本,后天形与神只是先天玄神的不同表现形式。不理解先天玄神,就不能彻底理解中医。


     尤其是在心理治疗的领域,离开了玄神,就说不清治疗机理。如果把后天精神理解成绝对虚无的东西,为什么绝对虚无的精神能支配绝 对实在的形体呢?用药物治疗精神病,有形的药物怎么会影响虚无的精神呢?按摩治疗有形的身,怎么会影响无形的心呢?心理治疗又怎么会使身体的疾病痊愈呢?明白了先天玄神,就会明白后天形神在先天层次上同体相通,当然能互相影响。常人悟不到玄神,却不等于玄神不在我们身上。 上文不嫌辞费,反复讲述本体、玄神,实在是在讲述中国文化的根基,失此根基则中国文化无以建立,不明此根基则不能透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本体的玄学较之唯心、唯物二论 都更为圆满。唯心论夸大了精神的作用,忽视了外物对精神的制约,唯物论又把精神看成物质的附庸、强行用死的外物规律去规范活的精神,压制了生机勃勃的人性。玄学超越心物,不偏滞于一端,但较重视心的作用,心属阳,物属阴,阳为主,阴为从,心在人生中起主导作用,有心才能认识真理,无心则无人生,无心则无社会的进步。有的玄学派别借“心”字称玄神,或为了与后天精神区别称为“本心”、“一心”绝不是唯心论之“心”,唯心之心认为有个精神实体(如上帝)在控制世界,但玄学强调了后天心在认识先天心中的作用。


     宇宙的本质称本体,本体的作用称玄神,体用不二,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先天玄神是后天形与神之本,超时空、超后天形神,不能用语言表达,无法用思维想象;但后天神具知觉功能 ,要体悟先天玄神本体,还得靠后天神识。后天形神绝非如上帝造物一样,是由上帝造出来的东西,后天形神本身就是本体的显现,但后天形神又决非本体的全面真实形态,要体悟本体则无须离开我们自身去向外追求,本体就在我们身上,迷失本体即凡夫,悟知本体即得道。但作为一般人来说,要丢掉自我意识的局限,超越时空观念,实在是太难了,所以《老子•十三章》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作为常人,虽难以实证悟道,但应该理解,道作为绝对真理,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向往道,才不致迷失人生的大方向,丧失人生的高境界,也有利于认识处理现实人生的问题。《老子》一书就是从道的深度,对现实和超现实的问题都作了深刻论述。但道也不是完全无端倪可寻,笔者从近四十年天真按摩的修炼中所得到的不受后天意识控制的医疗内功中,体悟到道的真实存在,所以孜孜不倦为来者道,惧国学之精魂坠落也。明白了先天玄神,才能探讨后天之神,才能明白后天的形与神并非截然二物,但表现形式不同,又不能混为一谈,传统哲学称此情形叫“非一非二”。也才能理解,为什么《灵枢•本神 》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而《灵枢•决气》又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是谓精”。不能把“精”理解成绝对的实在,也不能在“神”理解成绝对的虚无, 不然,绝对实在的两精如何能变成绝对虚无的神?绝对虚无的两神又如何能变成绝对实在的精 ?精中原本有神,神中原本有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明本体,也就不能明白精神。


     明•张景岳《类经•三卷九、二十五》释“两精”为“阴阳两精也”,释“两神”为“阴阳也”,“二者若乎不同,正以明阴阳之互用者,即其合一之道也。”这里的两精、两神是先天的精神,不 能以后天精神去理解。前贤释《内经》多未分清先后天关系,故经文难解。另外,也才能明白《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精衰则不能别白黑,审短长。精为什么能明白事物?精中原本含神也。但精之明与神之明也有区别,精之明是视听等生而具备的属潜意识支配的本能, 中医以魄称潜意识,所以《本神》说魄是:“并精而出入者”。神之明是思虑、领悟等高层次属显意识支配的精神活动,中医以魂称显意识,所以《本神》说魂是:“随神往来者” 。一般人易明白后天形式上的形(精)神对立,却难以明白先天本质上的形神同一。 后天的精与神又有广义、狭义之别。上文引《灵枢》两神相搏之“精”与两精相搏之“神 ” 就是广义的精神,相当于后世所说的“元阴(元精)”、“元阳(元神)”,指人的生命本质与活力。广义的神又展现出神、魂、魄、意、志五狭义神及喜、怒、忧、思、恐五志,分属五脏。狭义的精指精微物质,即《本神》说:“五脏主藏精者也”之精,最狭义之精才指具生殖功能的精液。狭义的神指意识,本文称为神识,总领魂魄意志。《类经•三卷十四》注云:“ 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唯心 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最狭义的神才专指思虑、领悟能力。魂为显意识,包括对梦境的知觉 ,现代心理学则强调了潜意识对梦的影响。魄为潜意识,支配人的本能,如视听嗅味触,运动、平衡等功能。魂魄多联合行动,如视的能力由魄发出,而视的知觉印象则归魂把握。魂魄可分而不可离。意、志是与显潜意识均相关的精神活动。这些结合现代心理学的解释未必精当, 古人对潜意识的认识,不如现代清楚,而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后天形神对立的基础上,与建立在先天形神同体基础上的中医心理学未能尽合,如精中有神,神中有精的观点,便为西人所未解,这样做不过便于初学者有个大致的了解而已。关于显潜意识的解释参见附文《暗示疗法 》。


     上文简要介绍了中医的形神同体论,说明了先天本体与后天形神的关系,是要让读者明白心身之间在本体层次相通,所以在天真按摩的过程中,才能通过调身以调心,也可以通过调心以调身。形神同体论为天真按摩的治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天真按摩又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形神同体论的正确。非但是个体的人形神同体,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形神同体,《素问•汤液醪醴 论》说:“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清•高土宗注云:“针石之为道也, 工 (医)之精神与病之精神,工之志意与病之志意,两相合也。今工之精神不进,志意不治,工与病违,故病不可愈。”为什么医生的精神状态会影响疾病的痊愈,即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形神同体的,医生的精神状态才会影响疾病的疗效。另外,天真按摩的内功,也要靠形神同体论说明。天真内功有形与神的两个方面,形功是手法技巧,神功是修身养性的功夫。修身养性与手法技巧结合为什么能开发出人体的潜能成为内功,即在于形神在本体上同一,所以养性才能开发出形体的潜能成为内功,并影响内功的质量。


     三.天真按摩怎样体察治疗心理失调 中医将心理分为五神与五志两类。五神统属神识,是人应付外部环境和协调自身功能的能力;五志后世发展为七情,统称情志,是外界环境作用于人以后人对外界环境的感发。五志过激最易造成气机紊乱,或影响神识形成精神、心理疾患,或影响生理形成身体疾患。若五神过用,也会使神识劳伤,进而五志失调,气机紊乱,身体发病。五神与五志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五神起主导作用,五神稳健,可调节五志,使心身均获得健康。强健五神是心理治疗的重要课题 。五神稳健有先天的因素,这需要从遗传学上着手研究改造。对已形成的五神先天缺陷也并非没有治法,通过内功点穴,激发生机;通过后天修养锻炼,移易气质,可以获得相当的改善。 不少由先天因素所致的脑瘫患儿,经治疗和功能锻炼后,智力、体能均获得相当改善,轻症还可获 得痊愈;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经治疗后智力提高,学习成绩可大幅度提高。这些都是通过后天努力可以开发人体潜能,调治先天神识缺陷的明证。对此将另文介绍。


     后天影响五神的因素也很多,气血不调、脏腑失和、情志不畅均可使五神受伤,五神调控生命活动的能力受损,进一步引起气机不畅,不仅影响人的健康,更可影响人的前途命运,心理治疗之重要不言而喻。医生面对病人,一方面要调畅气血,平衡脏腑,使神识健旺;另一方面要开导病人从后天修养明理、生活历炼入手强健五神,才能使病人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脏腑气血失调引起的五神受损,如中风
昏迷
、热病谵语、老年髓海空虚或瘀阻所致的痴呆 、偏瘫等均是,病去则神复。这是由病理改变导致的心理失调,需通过改善病理状况而致改善心理状态。天真按摩治疗这类病也有效果,但这也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着重在讨论人受到外界刺激后心理失调,情志反应失度,或神识过用劳伤,引起的神识受损,气机紊乱,脏腑失和的按摩诊断和治疗方法。 按摩治病重在调理气机,要调理气机又首在察出气机紊乱之处。人体的气,以先天元气为动力,后天水谷精气为养料,再结合空气中的清气而形成。当气机紊乱时,一些气体与正气分离, 阻滞于三焦、经脉、脏腑之中,形成病理改变。由情志失度引起的气机紊乱,则会有气体在一些特殊的部位形成胀气,一般人都可以体验到生气以后引起腹胀,各种胀气可分别显示出不同的情志失度。有的情志失度先伤及五神,或五神过用而自伤,又可引起一些特殊部位的皮肤、肌肉、筋膜、血管、神经发生过紧、过松、肿胀的病理改变。有的心理失调已经淡化,病理改变仍可依然保持,并进一步引发多种心身疾病。这些异常表现一般可以通过触感察知,再用手法消除这些病理改变,可以反过来改善很多心理失调,并能进一步治愈很多心身疾病。有的病理改变还未到疾病的程度,医生察出后告知病人配合治疗,可将祸害消弭于无形,这正是天真按摩心理诊断与治法的特色。现将由神识、情志引起的病理改变(本文的病理改变包括触 感察知的异常改变,未必与西医病理之义尽合)的按摩诊断与治法,按五脏功能归类,简介于下,愿读者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则不失为作者之相知了。


     1 心 心藏神,主血脉,在志为喜。思虑过度伤神,大喜伤心,除可形成心理、精神病变,还可伤及血脉,导致气血逆乱,引起偏瘫、
胸痹
,甚至
猝死
。如有个老人、打麻将和个杠上花后即猝死 。对危重病不可单恃按摩,应多种方法结合,抢救病人为要。相关病证,参考内科杂病治法。对这类病应重在心理预防,平时即以平常心看待成败得失,并注意劳逸结合。“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素问•调经论》),心志失常,参考中医情志相胜治法。作者曾治一例大笑后继发神识昏愦、失语的病例,诊断为痰阻心窍,按摩结合服中药
涤痰汤
后,大下十余行而愈 。现将常见的心神、心志受损症介绍如下:


     焦虑:面对困难问题,既看不到出路,又不能逃避,心神受困,即产生焦虑情绪。本文“ 焦虑”的范畴大于西医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包括未到病态程度的对现实问题的焦虑;焦虑症是对并不存在的危险和威胁产生的紧张、恐惧情绪障碍。焦虑还可伴烦躁,头晕等症,严重者可引起自杀。诊断:额头属心,心中有事可在额头正中的皮肤上表现出来。若额皮有紧缩感,或额皮紧附于额骨上不易推移,一般可判断病人有焦虑情绪。形容发愁叫“愁眉紧锁”,潜意识中的焦虑 ,即使患者要伪装眉宇舒展,也不容易做到。 治法:将额皮经多次按摩逐渐揉松,病人即感心情轻松,并辅以心理开导。所有心理治法均应辅以心理开导,下不赘。 注意事项:有病的额皮在揉松的过程中痛不可忍,应注意手法柔和。


     思虑过度:思虑是心神的正常功能,当急剧思考未果,或久虑不决时,出现头昏痛或注意力不集中症状称思虑过度。诊断:在头维穴或太阳穴周围,或在头维至率谷一带出现结节,或为条形,或如块状,大如
蚕豆
,小如黄豆,附着于筋骨上不可移动。初学者多以为是头骨隆起,但硬度略差,有胀气感。程度轻者,也可呈局部肿胀。可结合问诊以确诊。 治法:用拇指或掌根揉散结节、肿胀,患者即感头目清爽,思维敏捷。严重者需经多次才能揉散。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揉这些部位即使无结 节也有效。 鉴别诊断:重
感冒
头昏痛时头侧前半部出现大块臃肿,但部位较浅,仅在皮下,且边界不清。本症则部位较深,附着于筋骨,面积较小,硬度较大,边界清晰。


     2 肝 肝藏魂,藏血,主疏泄,在志为怒。肝魂指显意识中低层次的知觉、感觉部分。高层次的思虑属心神所主。心神过用、肺魄不畅均可伤及肝魂,可表现为感觉失真,幻听、幻视,
失眠
多梦等。肝魂过用最易引起心神疲惫,长期疲劳还可进一步伤及肺魄,如长期用眼疲劳可引起近视,在高噪声的环境中工作会引起听力下降。人的感觉、知觉实际上是魂魄协同作用的产物 。魂魄过用还会进一步伤及气血,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血伤又会引起情志失调,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大怒、久怒也伤肝,会使肝疏泄失调,藏血失职,导致各种出
血证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又常引起
肝阳上亢
肝气乘脾
等症状。五志之中,以怒对人体的伤害最大,本节着重介绍对怒的体察与调治。


     愤怒:愤由感慨发,怒对无理起,程度上有差异。愤怒长期不解,可引起内分泌紊乱 ,头昏痛、
眩晕
、偏瘫、心脏病、
高血压
等多种疾患。 诊断:人愤怒时可见面赤经胀,脖子发粗,眼珠突出,是因为有气体充盈其间。经常发怒或 怒气未消的人,可触到整个颈部皮下腠理之间气体充盈,发胀,再询以病人,即可确诊。 治法:揉推使气散,即觉心胸舒畅。


     郁愤:有愤懑不平之气不得舒发,压抑于胸中即成郁愤。如同僚间竞争,甲自认为比乙强,上司却因某种关系提拔了乙,甲自然发作不出来,郁郁寡欢,却或许还要上班时装着毫不介意。郁愤最易引起肝胆脾胃功能失调。 诊断:触诊可体察到肋沿下,上腹两侧,沿肝胆经循行路线的皮下胀气,这种胀气比较紧实, 若其间挟有结块,可推论此郁愤已为时较久。若此处气胀带较宽而松,是一般工作、生活不顺心事所致,可泛诊为肝气不舒。若肝气乘脾,又可引起大面积腹胀。治法:用大指揉推使气散。鉴别诊断:应注意把胀气与肝炎、胆囊炎、胃炎、
十二指肠炎
相鉴别。按摩触得胀气的,患者感觉以胀为主;内脏炎症的,患者被按压时觉痛较剧。其实,内脏炎症多为脏体肿厚,自然与皮下胀气不同,初学者无穿透性内力,难以分辩而已。腹胀还应与
腹水
、腹肿、腹部脓肿鉴别。 腹胀是腹皮下积气。腹水是腹皮下积液。腹肿是腹皮细胞间积水,按之如泥。腹部脓肿是内 脏炎症化脓,按之有波动感。气、液、水、脓指下感受各异,唯有多体察才能辨别。


     郁怒:有怒不能发,即成郁怒。如利益受到伤害,或自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能实施,却面对权势者压制时的情绪状态即是。郁怒可形成头昏、眼花、
耳鸣
或心脑血管意外等多种疾患 ,严重者即为《内经》所说的“怒厥”、“薄厥”。 诊断:在颈部气管两侧的深部,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筋膜下可出现一竖直气柱,直径2— 4厘米,随郁怒轻重而变化。经病人证实后可确诊。 治法:用大指或中指腹深按入筋膜间,揉拨使散。并开导病人等待时机或改换环境去实现理想,或反省自己是否有失误。本条手法宜与悲伤条互参。 注意事项:不可两侧同时治疗。若病人出现昏晕,应减轻用力稍缓再治。若出现昏厥,顺时针方向轻摩膻中可解,宜下次减力再治。越是反应剧烈,越是病机的关键所在,务必软缠硬磨, 经多次治疗后,反应减轻,病必大减。


     生闲气:闲气多是为琐事所生之怒气,狭隘一点即生,宽容一点可不生。生闲气可造成烦躁、情绪低落、免疫功能低下、消化不良等。多见于女性。 诊断:可在腋下胁上,胸大肌与背阔肌之间的皮肤内察得松软如棉,由痰气搏结形成的肿胀,其间或挟有气泡,气团,成片而边界不清。 治法:摩之使散。


     3 脾 脾藏意,主运化,统血,在志为思。脾意有注意、记忆两项内容。注意动作的完成需由心神 指挥肺魄发生视听等本能,肝魂发挥知觉功能,肾志发挥意志的持恒功能,才能产生注意的效果,由注意才能产生记忆的效果。记忆能力也是人的一种本能,为肺魄所主,还与肾志有关,肾志有意志、记忆两项内容。中医治记忆不良因先天不足所致从肾治,后天不足所致从脾治;中年记忆不良从脾治,老年记忆不良从肾治;各种记忆不良均应结合从肺心肝治,五脏的整体功能不可能截然分开。注意力过用则伤脾,可引起脾失健运诸证及
脾不统血
的出血证。脾志之 思为思念,思考为心神的功能,思念过度亦伤脾,能使人茶饭不思。

     脾意过用:各种脑力或体力劳动负担过重,均造成思想持续专注,脾意过用,伤及运化功能易形成胃炎肠炎,进一步伤及统血功能即形成胃肠溃肠;或土壅木郁,引起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眩晕。 诊断:按摩时可察得胃肠肿大、肿硬、肿厚或紧小,或肠系膜上起气泡,或胃肠内胀气。常见发病部位多在胃窦和十二指肠。 治法:轻摩缓摩以消肿,揉推以散结。嘱病人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调养。并宜参考胃痛按摩治法。 鉴别诊断:脾意的功能是五神功能的协调作用,五神受损均可伤及脾意。脾胃又是最易受情志影响的器官,除喜可引起运化功能亢盛外,其余的情志变化多抑制脾胃的功能,五脏的功能是一个整体,触诊察出脾胃病理改变后,应结合问诊找准神识或情志的病因,对证进行心理开导。?


     4 肺 肺藏魄,主一身之气,在志为悲忧。肺魄主人体的各种本能及潜能,根于肾精,又与肺主气的 功能分不开。心神、肝魂、肾志调畅均可使肺魄中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若神魂志失调也会伤及肺魄。天真按摩以内功激越神识,调畅气机,对发挥肺魄中的潜能有相当作用,如聪耳、明目、益智及各种疾病的治疗,无不是靠激发肺魄中的潜能所致。研究肺魄应参考现代潜意识学说。悲是对已发生事情的伤感,忧是对未发生事情的担心。悲忧过度,最易损伤肺气,引起五脏气虚或气结之证。


     悲伤:有悲伤是人之常情。悲伤过度可出现气阻肺系,表现为咽部梗塞,称为梅核气 ;轻者仅觉咽部有痰,咯之不出,易被误诊为咽炎。西医认为系神经症,无器质性改变。 诊断:即使自觉症状解除,也可在咽侧或咽后第二、三颈椎之前面出现结气块,附着在颈椎上,或如
卵大,或如
卵,压迫咽部而出现症状。更可影响
迷走
神经或颈动脉的功能,造成病变非止一端。询证病人后可确诊。 治法:用食指压在中指背助力,用中指端下方(避开指甲)压在气块外下方的皮肤上(避免皮 肤绷紧,按不到深度),斜向上,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向深部推揉,使气块消散。 注意事项见:郁怒条。 鉴别诊断:感冒前二日,可在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筋膜或神经上出现
绿豆
大筋结,至感冒前一日即成花生米大气泡,若气泡长至蚕豆大,重感冒症状数小时后即发生,即时将气泡揉 拨使破,将大大减轻感冒的症状。感冒症状发生后,气泡长得更大更薄更易破,揉散后可即时发汗退热,减轻各种感冒症状。感冒之气泡部位浅,皮下即可触到;悲伤之气泡深至骨,且韧性大,只能按散,不会按破。另有咽喉痛的患者,气管两边软组织肿大,揉散可即时缓解咽喉痛, 其感觉与气泡自有不同。


     悲痛:这是比悲伤更强烈的情绪。如遇到儿孙不孝,或被恋人抛弃等情况时,可见此种情绪,可引发多种疾病,甚至自杀,常伴见胃痛纳呆。 诊断:触诊可察得胃体紧缩或胃壁上起气泡,并结合问诊以确诊。 治法:用长按法或揉摩法消散之。


     极度隐悲:隐悲是一种不便表露的悲伤。如一个满怀壮志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随着年华流逝而事业无望,便会陷入极度隐悲,产生一种万般无奈的心态。悲往往带有失落感。人之常情,小的损失引起轻度不愉快,大的损失引起深重悲痛,而极大的损失却可引起感情麻木状态,而不是更强烈的情绪反应。极度隐悲在外表上却不易察觉,但最易损伤肺气,产生气虚证,引发多种疾病。 诊断:触诊觉皮肤极度松散,张力尽失,并结合与病人深入谈心确定病因。 治法:顺各经脉轻摩缓摩,在各强壮穴轻按久按以补气。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素”,应开导病人面对现实,踏踏实实地生活;或者让病人认识:追求的过程就是一种美,结果并不重要,这就是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随机说法。 鉴别诊断:一般的气虚证表现为皮肤、肌肉松软无力,极度隐悲则皮肤更松,而肌肉的张力尚正常。


     忧虑:忧虑一般是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的担心,问题还不一定存在,其严重程度不如焦虑。 诊断:长期忧虑可出现额皮臃肿,甚则肿胀,为痰扰
心包
之象,乃忧虑伤肺,肺魄不伸,痰随肺 魄逆扰心包所致,常伴多梦甚至失眠。 治法:将臃肿摩散,病状可解。 鉴别诊断:额皮微肿,常见于小儿脑瘫。额皮干涩见于劳伤心阴。

隐忧:感觉受亲友冷遇,又不便明言,易成隐忧。如子女不关心父母,丈夫不关心妻子等。可引起五脏气虚,又查不出实质病变。 诊断:可察得胃后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肿厚。肝胆脾胃肾的动静脉均由此处分出,肿厚造成内脏血行不畅,功能低下,而查不出实质病变。 治法:病人仰卧、曲膝、收腹、呼气,医师心平气和,两手拇指相迭,沿鸠尾至下脘下压,用深缓柔和之力推揉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使肿
消结散
。此条若未练出具穿透性的柔劲(医疗内功),实难掌握,姑说与有志趣者体味。

     郁哀:哀是比悲更深重的情绪表现,有哀而不能舒解即成郁哀,比如受到打击迫害,或有丧子之痛等。常引起
腰痛
、胆囊炎、胃炎、胃肠溃疡等。 诊断:多表现在背部从筋缩连胆俞至胃仓一线胀气,在深层肌肉下成喇叭状向外下方散开。 在筋缩或其夹脊穴处,多表现为筋腱肿硬,胆俞穴处多为肌肉肿胀,由筋腱硬到胀气,是逐渐转变而成,不可截然划分,也有单独在肝胆俞穴处形成大块肿胀者。郁哀越甚,硬度越强,影响的面积也越宽,引起腰腿痛是常事。郁哀多表现在左侧,兼有郁怒者易见于右侧。在右者常引起肝胆脾胃俞处肌肉一齐肿硬,伴见严重的胆囊炎或胃炎、十二指肠炎。经问诊证实后可确诊 。 治法:患者俯卧,医者以掌根或直拳揉散硬结,又以两大指相迭,从膀胱经第二线阳纲至胃仓 处,下指沿背肌底面水平按向脊椎,上指垂直压下指,形成指向脊柱的45°合力再往臀部方向缓推,尽量将结气推散。 注意事项:腰背肌肉深处的气泡,宜推散而不宜按破,手法轻重的把握因人而异,只有在临床中去细心体验。若无奈将气泡按破之后,可听见“啪”一声响,流气窜向四方,引起腰部大面积胀痛,一般要十多天以后,散气才能被吸收。应告知病人不必担心,可配合搽点舒筋活血药酒,散气被吸收后,病必大减。 病例:一人被好友暗害,入狱三月,半年后发
痛风
,十余年缠绵难愈,触诊察得背两侧膈俞至 胆俞一线大面积气胀,遂用直拳揉散积气,告知病人必须原谅友人,否则病不能愈,以想到友人时不再生气为原谅的标准。两次按摩后,病愈,追访一年未复发。


     5 肾 肾藏志,藏精,含元阴元阳,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在志为惊恐。肾志中的意志、记忆两种作用,都对人生至关重要。肾志源于先天,但并非先天能力的全部显现,后天的生活历炼对肾志的开发与增强有重大作用,心理治疗在开发人的潜能中,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惊是突然发生的感到惧怕的情志反应,恐是持续的感到惧怕的情志反应。大惊可伤及心肾,持续的恐惧对肾的损伤更大,往往伤及先天之本,可使人生机消杀,引发多种顽疾。肾主生殖,性欲发于精魄,源于肾,性欲失调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情绪烦燥等多种心身失调的反应。


     恐惧:恐惧使人心身都处于紧张状态。如人遇到危险时,除了精神紧张外,还会本能地引起全身肌肉收缩。这种紧张本是人的自我保护反应,若人长期处在有危险的环境中,易形成 “郁恐”,紧张程度虽不及直接面对危险时强烈,却会引起身体肌肉长期僵直,尤多见于颈背部,阻塞气机,使经脉不畅或神经受压,随气机阻塞的部位不同,而产生的症状各异,自我保护的反应转成伤害自我的反应。 诊断:颈背腰部浅层或深层肌肉出现收缩、绷紧的形态。触诊可以察出。恐惧的内容不同,紧张的肌肉段也有差异,如察得一生活优裕的妇女,胸椎下段至腰椎两侧深部的筋腱绷急强直,伴腹胀痛,无恐惧的常见原因,据胸腰椎神经所影响的内脏来推测,遂估计是害怕受孕。一问才知此人不宜安环,已人工
流产
多次,不堪其苦。按摩后告知以计划生育常识,疾病很快痊愈 。长期处于恐惧环境中,恐惧意识往往由显入潜,病人不易自觉,分析病人经历,可帮助找出原因。 治法:用直拳以深缓沉实之力揉推,使肌肉筋腱变软。 注意事项:老年患者多
骨质疏松
,尤需注意用力适可而止。 鉴别诊断:痰湿瘀阻之人,肌肤多厚硬板滞,与恐惧之肌肉紧缩绷急应注意区别。


     性生活压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欲性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 欲望来自精魄,非情志,也非显意识,但欲望要影响情志和显意识,显意识也能调控欲望的冲动 。其中性欲对人的心身健康影响巨大,而往往为世人所忽视,至弗洛伊德出,始提出性压抑对心理的巨大影响,虽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其发现之功终不可没。现代科学还发现性压抑会使血中前列腺素浓度升高,进一步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引发多种疾病。传统医学多提倡节欲保精 ,反对纵欲,这对那些骄奢yin逸的人来说,无疑是正确的提法,但如果节欲过度,又会形成性压抑,违背了自然之道,也不可取。对性压抑的根本治疗,当然要解决好病人的个人生活才行,这非医生的能力所及,但医生可以指出病因,告知病人正确的性生活态度,并用手法疏通经脉,对解除相应的心身症状有效。性压抑可引起心烦意乱,食欲不振,小腹及阴部胀痛,二便不畅,频繁感冒等症状。临床常见于夫妻长期不和者或鳏夫、寡妇之中。 诊断:按摩时可见小腹两边,盆骨内侧,肝胆经脉循行之处胀气,胀气带甚至可翻过耻骨两端 ,一直窜到胯部,引起大腿内后侧肌肉僵直疼痛,也有表现为耻骨上皮肤肿厚的。 治疗:用揉摩或揉推法消散肿胀。兼见之杂病,参考相关治法。 鉴别诊断:应注意与附件炎,
盆腔炎
便秘
区别。盆腔炎是小腹、少腹之内大面积炎性肿胀。附件炎在维道穴下面一点,也是炎性肿胀或稍硬。便秘多在左侧五枢、维道穴内约一两寸深处出现绷急胀实感,严重的便秘可感觉出羊屎状结节。以上三病,病位在脏器上,较深,本证之气肿胀病位较浅,仅在皮下,且仅限于肝经的少腹、阴器段。


     纵欲过度:长期纵欲无度,可引起消瘦无力、思维迟钝、
腹痛
等症。 诊断:轻者仅在任脉靠耻骨段内按之有空豁感,重者此空豁感可上达中脘穴处。急剧失精者 还可引起腹部带脉绷急掣痛,按之痛不可忍。结合询问病人确诊。 治疗:空者久按以补气,痛者轻摩以缓急。并告知病人自爱以固本。 上面论述了心理失调引起病理改变的多种表现及治法,另一方面病理改变也会引起心理失 调。如脑血管硬化或脑萎缩会引起老年性痴呆, 而
营养不良
或大脑发育异常会引起弱智,一般人生病多感到心烦意乱,或情绪低落。按摩疏通气血以后,也可以使这类病症得到改善。下面再举心身两种因素均可导致的
失眠症
说明心身疾病间的密切关系。


     6失眠:失眠是心理失调的现象。其成因可以是心理的五神受损或七情失调等,(治法可参考前面焦虑、思虑过度、忧虑条的治疗部位及手法),也可由生理失调引起,如“胃不和则卧不安”,当治以和胃安神;由疼痛引起失眠的,痛止眠自安。笔者还治过两例三、四十年不服安眠药即不能入睡的病例,系由脊柱严重侧弯引起,矫治脊柱后得以临床治愈。也有气滞血淤而致失眠者,表现为头皮紧涩,疏松头皮后,即得安眠。诊断、治疗均需临证变通才能有成效。


     人的心身本是一体,无身不是人,无心也不是人,心身岂能强分彼此?心身之间互相影响,生理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才是圆满的治法。但心身究竟各有特点,又岂可不分彼此?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心理和生理的不同治法后,才谈得上两种治法的圆满结合。 上述种种心理因素对生理状态的影响,往往由多年以前的心理创伤引起,日久之后,患者可能在显意识上已经淡漠,但潜意识中的伤痕却难以抹掉,而由心理失调引发的生理失调也就依然保持,或甚至因气血长期阻滞而发展壮大。按摩治疗疏通气血以后,可以纠正生理失调,阻止病理扩散,恢复身体健康。但若要巩固疗效,还非得辅以心理治疗不可。所谓“心病还得心药医”。另外,病人受到现实的婚姻、家庭、事业、社会问题的困扰,一般人难以超脱,经常按摩也能保护病人的身体不受伤害。若医生能开导病人进入一个豁达超脱的境界,可称得上是心理治疗高手。


     四天真心理开导疗法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为心理疗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弗洛伊德阐明显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对认识心理现象极为有用,有志趣者可参阅弗氏的《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 或译《释梦》)等著作。其它行为主义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等也有可观处。但笔者认为,西方的这些心理疗法多带有机械论的色彩,对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不够;且作为一个按摩医生的条件所限,也不便于展开西方式的心理治疗;于是我借鉴前贤,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 养性的学说,摸索出一套“天真心理开导疗法”,通过明理畅怀以强健五神,调控情志,开发人体潜能以自愈疾病。“天真心理开导疗法”的核心是“明理”二字,除注重消除病人潜意识中的创伤外,更注意帮助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如学习压力、经济压力 、失业、失恋、遭打击迫害、贫病等。以明理消除不良心态对健康的干扰;以明理树立起作人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人体潜能以抗病;对回避不开又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则以明理开阔视野,超越自我,以人生的高境界寄托情趣,使人从心理压力中解脱出来。

     我对病人的心理开导治疗是在按摩过程中以闲聊的方式进行,病人往往在不知不知觉中就接受了治疗。首先要求医生对病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切之情,诚于中而发于外,无须矫饰就能取得病人的信任,信任是心理治疗的基础。没有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心理治疗就无法进行,语言要通俗易懂,这样治疗才有效果。现将天真心理开导疗法的要点介绍于后:

?

     1 警醒病人 很多病人对于心理因素致病,认识得并不清楚。所以应当在摆谈中告知病人,生气可以把眼睛气瞎、耳朵气聋、喉咙气哑,可以气得
吐血
而亡,可以气成
瘫痪
、心脏病、癌症,可以气成疯子或痴呆。只要留心观察,病例俯拾皆是,至于什么头气痛、胃气胀,形成各种慢性疾病更是普遍得很。生气还可以影响内分泌紊乱,使免疫功能低下,形成的疾病更是不可胜举。 还应告诉病人,并不是人生气以后就什么作用也没有了,显意识的精神创伤进入潜意识以后 ,可以形成持久的致病源。触景生情就不仅能证明潜意识仍在发挥作用,而且使原有的精神创伤强化。很多严重疾病是多年前的精神创伤所致。凡是由精神因素引发的严重疾病,病人自 己一般知道原因,往往就是在第一次发病的前数月的剧烈精神创伤所致,应告诉病人:要想疾病痊愈,除了病人自己真正把道理想通,放下思想包袱,再通过显意识去抚平潜意识中的精神创伤外,别无良法,要达到提起往事时已心境平淡,一笑置之的程度,才算基本抚平了潜意识中的创伤。医生只能起开导作用。与西方心理治疗相比:精神分析法以医生作治病的主人翁,人本主义以医生作治病的助手,本法则医生只起指点迷津的作用,患者成了治病的主人翁。 第三应结合按摩查病所得,直接指出病人有哪一方面的心理负担,若不纠正会导致何种后果 。这时病人心里会想:“我心里有事,医生竟然能摩出来,心理失调要引发生理失调必然不假 ”。这样即使不能抚平潜意识中的创伤,病人也会在今后遇到生气的事情时想:“医生说过: ‘生气要生病’划不着,不爱气得了”,以神识主动遏制情志创伤的扩散。 警醒病人是心理治疗的第一步,医生给病人当头棒喝,能即时控制不良心态对身体的影响, 对预防、治疗与心理有关的疾病作用巨大。若能使病人翻然悔悟,治病必得心应手。有时甚至在心理治疗中起决定性的作用。1992年,一病人出现幻听,头脑中整日有个“第三者”在与 她吵架。这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病象。我当即告诉病人:“你千万注意,不能疯啊!疯了之后, 人不能认,路不能识,有衣不知穿,有饭不知吃,简直是猪狗不如的日子,那就真正给第三者创造条件了。”97年又见到病人时,病已痊愈,她感慨地说:“多亏你当时提醒了我,不然我真会疯。”若病人自己不悟,心理失调实在难治。

?

     2 树立起病人作人的信心 面对困难,有的病人已经丧失了生活的信心,甚至想自杀,这时你再拿多么严重的后果也不容易警醒病人。这时的当务之急是树立起病人作人的信心。首先要批判机械唯物论,有的病人说:“存在决定意识,我遇到了生气的事情,能不生气吗?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能想得开吗?”这时就要开导病人:人不同于动物,只有机械的条件反射,遇到某种事情就必定产生哪类反应。人有思想,可以动脑筋、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存在当然要影响意识,意识更能改造存在 。机械地理解“存在决定意识”,就带有宿命论倾向,使人作茧自缚,妄自菲薄,害人不浅。有些一时解决不了的困难,可以绕开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人的思维是灵活的,千万不要去耗子钻
牛角
,你硬要钻,那就是“苦海无边”,你退出来 ,就“回头是岸”。面对困难,有人自杀,有人发疯,有人消沉,可有人就能奋进,并取得成功。 可见存在不能简单地决定意识,意识之光却可以照耀人生。这样的例子也很多,若能随机娓娓道出,感人必深。旁观者清,还可以帮病人出些克服困难的主意。必须树立起病人作人的自信心,治病才有希望。对“自信心太强”的好强病人,又要劝他不要与人攀比,应引导病人向人生的高境界攀登。 对于财富、食欲、性欲、生存、自由的需要,人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蜜蜂、蚂蚁都知道积累财富,也有食欲、性欲,也要求生存、求自由。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具备,人就是连动物也不如的东西。如果仅仅追求这些东西,人就无异于动物。对于名利这类身外之物的追求,也是人生的一种需要。这方面成就的取得,固然离不开主观努力,也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和机遇,不可能完全随主观愿望而实现。谁也不能保证在名利场上稳操胜券。如果在这些事情上想不开, 背上思想包袱,对人的健康极为不利。人之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思想。系上金脖绳的名犬,也终究是犬而已。作人就要作一个清醒、高尚的人,这是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作到的。外物不可必求,应顺其自然而为,无须攀比。思想完全由自己指挥,自己要作一个高尚的人,就能作一个高尚的人,定能稳操胜券。若不能作一个有思想、有人格的人,枉自变一世人,这才是人生的可悲。很多人都为名利场上的挫折而背上思想包袱,患上各式各样的心身疾病。若能让病人明白上述道理,树立起作一个“真正的人”的信心,定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从而心身和泰,生机勃发,再结合各种医疗方法对症治疗,何愁顽疾之不愈也;即使是得了绝症,也能带病延年,以良好的心态度过最后的时光,在精神上有一个作人的圆满结局。 很多病人是面对现实的长期困惑而发病,或是缺乏生活经验,或是工作能力差,面对贫病、学习压力、婚姻诸困难无力解决。这就要求医生对病人给以切合实际的开导,帮助病人开阔思路,走出一条现实的人生之路。若病人看不到人生的出路,树立不起作人的信心,心理失调也是治不好的。?


     3 用理性对待人生 人有思想,就能懂道理,人的这种属性就叫理性,是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可是人在生起气来的时候,往往不能理性地思考问题,这就需要医生开导,以恢复病人的理性。应该告诉病人: 第一,生气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反而会把自己气病,使自己雪上加霜。无论荣誉或耻辱,一 经形成便成无法改变的历史,而人是在面对现在和将来生活,应该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面对的困难,而不应该把无法改变的过去拿来压在自己的身上。病人一想:“有道理!”思想负担往往很快减轻。 第二,要有“人我一体”的认识。“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犯了错误,使你生气,气是你在生,病是你在害,对别人毫无作用。你原谅了别人,自己就不 生气了,自然也不会被气病,生了病也容易好,岂不是原谅自己?帮助人是指那种“施恩不望报 ”的帮助。如果望报,就含有交易的成分,倘若别人不报,就是做了折本生意,难免还会生气。 帮助人以后,毫无思想负担,身心轻松愉快。人家报答你,高兴;不报答你也高兴。帮助人以后的满足感有利于健康,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且不说帮助人还留下很多人情,难保不在自己有难时用上。帮助别人,难道不是帮助自己吗?人与我真是一体相连。很多病人因此放下思想包袱,有几个想自杀的病人,想通了人生的道理后,也不自杀了。深层次的“人我一体”是认识到人与人从本体上的一体相通,起“同体大悲”之想,能怜悯同情人,真到这个境界,人也就从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了。 第三,人欲无穷。人欲历来受理学家攻击,其实人欲的益处功不可没,是人欲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如果不对人欲合理调控,人欲的坏处确实也不少,一些毁坏人类社会的事, 如战争、谋杀、欺诈……就有不少是人欲在其中作祟。一些疾病与人欲得不到满足也密切相 关。所欲不遂则情志不畅,情志放纵或压抑都造成心理失调。理性是能抗衡情志的重大心理因素,而造成情志失度的人欲往往囿于一个“私”字,理性使人明理,能帮助人把自我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并能突破自我的局限,明白人我一体,天人合一的道理,使人境界开阔,处事和谐,这样才能走出烦恼的困扰,有一个超脱的人生。不如此,很多心理失调也是无法治的。 不管环境多么艰难,都能使人轻轻松松过一生。笔者从心理治疗中也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我在应用上述心理开导治疗法后,在很多疑难病的治疗上取得良好的疗效。有的有明显心理病因的痼疾,往往经一次按摩结合心理治疗,就取得明显疗效,应用起来很方便。但多用于认知能力比较健全的患者。当然不可能取代各种心理疗法,也还很不完善,故此抛砖引玉,以求同道指正。


     六.结束语 天真按摩的五脏心理诊治及心理开导疗法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疗法,立足于医家的“神志脏腑”、儒家的“明明德”(认识理性)和道家“天人合一”诸说,重视现实人生,又高于 现实人生,医生和病人都要使外在的心理治疗和内在的立身做人相结合而产生出良好的疗效 。对未到疾病程度的心理失调的调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特色,与精神分析学派比,则充实了对显意识的重视;与行为主义学派比,则重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人本主义学派比,则突破了自我的局限,拓宽了人生境界;是一个注重现实人生,躯体和灵性并重的心理疗法。尤其是注重心性修养在医疗内功修炼中的作用,承千古之绝学,使中医的形神同体论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相信意义是深远的。其手法诊治心理失调及心身疾病,为心理诊断治疗学的百花园中,增添了一朵奇葩。????

 楼主| 发表于 2021-8-24 07: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与治疗心法
作者:周 述 炎
     天真按摩是一个以触感察病为基石,以手法结合内功消散病灶的按摩流派;心理治疗广泛适用于各科疾病。笔者在实践中使天真按摩与心理治疗天然契合,其心理诊断是以按摩察病为主,心理治疗是以手法调身结合心理开导而致调心为要,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心得略述如下:

     人体疾病分为心理、生理两个方面。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可截然划分。以心理因素为主要病因的疾病,除形成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外,还进一步形成一系列心身疾病。生理疾病必伴有机体组织的病理改变,经过训练的按摩医生能用手把很多病理改变体察出来,只是随功夫深浅不同而察病的精粗有异。心理失调也会引起机体组织发生相应病理改变,(注:本文用“心理失调”比“心理障碍”含义宽,包括未形成疾病的心理失常状态.)同样可以通过触感体察出来。反过来用按摩手法消散病理改变,不但可以治愈生理疾病 ,也同样可以使心理失调大为改善。这是一种“以身调心”的治法,再配合“以心调心”(以理性调控情感和欲望)的“心理开导治疗法”而建奇功,当然也使很多顽固的心身疾病得以治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天真按摩的医疗内功中含有从潜意识中通过修身养性和修炼所发出的巨大的心理信息和能量,决不是蛮力揉按所能取得的疗效。由于心理治疗在我国还不普及,现将中西医的心理学先作一简介,使初学者能对心理学有一个较全面的印象。

     一.医学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以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心理学原本附属于哲学,如中国古代哲学所探讨的智愚、勇怯、道德、性命这些内容都与心理学相关.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前384—322年)著有《灵魂论》,是研究心理学专著。近代心理学的诞生,以德国生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学从此独立于哲学,自立门户。心理学应用于医学即为“医学心理学”。
?
     1.西医心理学概述 近百年来心理学迅猛发展,形成众多学派。最有影响的学派有三家:①精神分析论,②行为主义,③人本主义。 精神分析论为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揭明了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潜意识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愿望的实现,如饥饿的人梦见美食即是,复杂的梦是经过伪装的愿望的表达,通过对患者应用自由联想和对梦进行分析等,将压抑在患者内心深处的冲突和痛苦释放出来,使心理得到平衡,是一种以领悟取代压抑的方法。中国气功的自发功状态,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吼,有人跳,也是一种释放压抑情怀的方式,与精神分析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行为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森在1913年创立,认为人的行为习惯都是受后天环境影响, 被动学习得来;因此,错误的行为习惯也可以从后天训练得到矫正,如奖惩方法,气功的入静方式、太极拳等都可归属行为疗法;并通过对动物或儿童的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原则,以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行为主义的严格科学取向原则,对心理学的科学化有贡献,但否定了精神在心理学中的作用,有机械唯物论的缺点。人本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嘉思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立,注意从人的需要出发去研究人性,认为人性本善。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一、生理需求,如食欲、性欲。二、安全需求。三、爱与隶属需求。四、尊重需求。五、自我实现需求。前四层为基本需求,第五层为衍生需求。马斯洛晚年又补充了一个“超越自我的需求”。低层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求。这略同于中国“衣食足而后礼义兴”的观点,但中国人却不尽赞同,中国人还认为:“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孔子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未必然要低层次需求满足以后,才有高层次需求。中国哲学把悟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为了明白真理,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境界当然非常人所能到。人本主义提倡尊重人,但其理论始终是以“我”为中心,对人性的认识还是有局限,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境界比还有差距。人本主义反对精神分析论和行为主义理论上的窄化和偏颇。由于精神分析论以精神病患的心理现象为基础,故批评为“伤残心理学”;行为主义以动物和儿童的心理现象为基础,则批评为“幼稚心理学”。人本主义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成为心理学近年来发展的趋势之一。这和心理学本身就是玄学和科学相衔接的领域分不开的。(玄学是研究体验超时空的本体的学问。本体为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共同本源。) 罗嘉思对人本治疗法的贡献较大。人本治疗法认为:医生不是救世主,而是患者真诚的朋友 ,应尊重患者,协助患者自己明辨是非,树立信心,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理想人生境界。

     另外还有认知论,研究人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强调人对知识的认可,随着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结论有异,人可以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以获得新的认识,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如人因挫折而气馁,若明白了“失败为成功之母”的道理,则会继续奋进。认知论强调人能自主明理, 可视为人本主义的一个分支。又有生理科学观,研究心身之间的关系,目前偏重在研究心理与神经、内心泌之间的关系。这两种学说与前面介绍的三家学说,共号称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心理学适应面甚广,大要分为理论类和应用类。理论类的有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应用类的有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以上内容参见张春兴《现代心理学》) 西医心理学以上述五大理论作指导,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过去西医学总是将人从微观分析,从细胞和生物分子上找疾病的原因,认为“化学和物理学的语言最终足以解释生物现象”(美国恩格尔教授语),不大重视心灵和社会环境在疾病中的作用,称为“生物医学模式”。现在西医学自悟其偏,已将医学模式扩充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灵现象不在单个的细胞中,而是在整体中显现,这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所以仅仅从微观上认识人是片面的。(本段参见李天心《医学心理学》教材第五页) 严重的心理失调会形成以心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病或神经症。精神病和神经症都存在 认知、情感或意识、意志方面程度不等的障碍;但神经症病人有自知力,主动就医诉说病情;精神病人一般都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失,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看病,甚至拒绝看病。治疗神经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治精神病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环境和心理治疗辅之。( 本段参见沈渔村《精神病学》教材第36页)
  
     心身为一体,但心为身之主。中医在两千年前就认识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心理失调会引起整个心身的失调,心理作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已认识到,心理失调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免疫功能低下,这样就会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引发多种脏腑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由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的生理疾病称为心身疾病。据有关资料介绍,包括痤疮、哮喘、冠心病、糖尿病、胃溃疡、甲亢、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疣、青光眼等数十种疾病,癌症也是公认的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还与遗传因素结合发病,胶固难解,但若解得这心上的千千结,很多疾病可以不药而愈。

     97年第6期《龙门阵•村居杂感》载,已故“民盟”中央委员陈新桂先生,“文革”中被遣送回原籍农村监督劳动,遂患严重的胃溃疡和脱发,后来在医生的启发下自学心理学,才明白这病是自己找来害的。思来想去,想出一道理:“历史都是墨和着血写的”,自己虽然遭不白之冤,在历史上实在算不上一回事,再找些病来害,简直不值。从此直面惨淡的人生,心理一宽,病竟不药而愈,引得乡邻纷纷来问药方。即使非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心态的好坏也对疾病发生巨大影响。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战地医生们发现,打了胜仗的伤员比打了败仗的伤员恢复得快得多。所以,心态不健康,无病会生病,有病难康复。心理治疗普遍适用于各科疾病。?

     2中医心理学概述 中医心理学成形于《黄帝内经》。《内经》将人的精神分为五个层面(五神):神(广义指生命活动、元神,狭义指意识)、魂(阳神、识神、显意识)、魄(阴神、潜意识、本能)、意(注意 、回忆)、志(意志、记忆),情绪分为喜怒思悲(忧)恐五志。这里读者应注意:五志之志,指情绪;五神中之志,指意志、记忆;五志中之思为思念,才能归属情绪;思考之思非情绪,为心神所主,所谓“心之官则思”。五神、五志分别归属(讲归属,是中国人心身一元论观点,不同于西方心身二元论。)心肝脾肺肾五脏,与西方心理学将心理分为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相比,《 内经》则是神、情两分法,将认知和意志包含在神之中。

     上列括号内的解释中,元神、识神是道教 概念。元神指灵魂,应包括魂魄在内,但道教学者习惯将识神与元神对举,实际上是指气功修炼的目的是,要达到阴神与阳神通达无碍的元神层次。且与中医神魂的概念不尽相同,但自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以后,道教的精气神的修炼养生概念又逐渐与中医在结合,故此列出对比参考。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情绪失度则伤及五脏,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更进一步指出,情志是通过引起气机紊乱而致病,“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 …思则气结”。《灵枢•寿夭刚柔》说:“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心身之间是以气机作中介相互影响的。这就在理论上首开了认识心身疾病的先河。在心理诊断上,《内经》也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生理病变的影响,《素问•疏五过论》说:“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为挛。”《内经》对梦的认识,可与弗洛伊德的梦学说互补。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欲望的实现。《内经》则认为梦是邪气犯人在精神上的表现。《灵枢•邪yin发梦》说:“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yin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 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验之临床,弗洛伊德与《内经》均各有所见,据弗氏之说,可以据梦以推测患者潜意识中被压抑之情事;据《内经》之说,可以据梦推测患者的病机。
     在心理治疗方面,《内经》根据五行学说提出了五志相胜的心理疗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内经》还提出了以神正神的心理疗法,参见下文明代张景岳医案。《内经》注重调动病人的内在积极性以治病。《灵枢•师传》说:“人之情,莫不恶死乐生 , 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首先向病人指出病情的严重后果,再让病人看到认真治疗的好处,第三引导病人走切实可行的路, 第四让病人看清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这可以说是一套完整的理性认知疗法,是现代人本主义的鼻祖。 《内经》在预防医学心理学上,提出了“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主张,《素问•刺法论》还提出了在进入疫区时,预想五色彩气护身,调动身体潜能以防传染的方法。体现了《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总体预防思想。

     以上的心理学思想和治法,极具中医自己的特色。《内经》还将人的形象、性格、体质分为阴阳二十五种类型。主要类型为木火土金水五型 ,每一型又分为阴阳五种类型(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成为有中医特色的人格学说。 宋代陈无择将五志学说发展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病因学说,把心理病因列为发病的三大原因之一。金代张子和在实践心理治法上,达到中医临床心理学的顶峰。(参见王米渠《中国古代医学 心理学》)。他在《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中说:“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若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祸起仓卒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

     从《因忧结块》案中可见其应用五志相胜治法之一斑:“息城司侯,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罢便觉心痛,日增不已,月余成块状,若覆杯,大痛不任,药皆无效。乃求于戴人,戴人至,适逢巫者在旁,乃学巫者杂以狂言,以谑患者 ,至是大笑不忍,回面向壁,一、二日心下结硬皆散。”又在《儒门事亲•卷七惊》中说:“卫新德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劫人烧舍,惊堕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家人辈皆蹑足而行,莫敢冒触有声,岁余不痊。……乃命二待女执其两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几。戴人曰:‘娘子当视此’。一木猛击之,其妇大惊。戴人曰:‘我以木击几,何以惊乎? ’伺少定击之,惊也缓。又斯须,连击三、五次。又以杖击门,又遣人划背后之窗。徐徐惊定而笑曰:‘是何治法?’戴人曰:‘《内经》云:“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 。’是夜使人击其门窗,自夕达曙。夫惊者,神上越也。从下击几,使之下视,所以收神也。一、二日虽闻雷亦不惊。”这例治法,设计周详,属现代的行为主义疗法,达到了很高的治疗水平。

         元代朱丹溪在治郁证上独有建树。他在《丹溪治法心要•郁》中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 ,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人生万病皆生于郁”。丹溪的郁函义甚宽,非专指情志不畅,分气、血 、痰、火、湿、食六郁。但诸郁以气郁为先,气郁由情志不畅。并创以越鞠丸为代表方的诸方以治诸郁,是对心身疾病的一套系统的认识理论和治法。

     在运用情志相胜疗法时不可拘泥于五志相胜之说,必须灵活运用。喜可以胜悲,悲也可以胜喜。《续名医类案》载:明朝,世代为农的李大谏考中举人,次年又中进士及第,其父遂大笑不止,竟成狂笑病,十年不愈。李求治于赵太医。赵思索后,派人到李的家乡告诉其父云:“你某子前数日不幸患病去世”。其父大恸,狂笑病立止。后赵又遣人至李家云:“你子死后不久, 又被赵太医救活了。”李父止悲,狂笑病也从此愈。《儒门事亲•卷七病怒不食》案中,还记载了以喜胜怒,并结合暗示疗法治疗不食症的病例。清•陆以恬《冷庐医话•七情》中记载了以恐胜忧的案例。这些都不是死套五志相胜法则,所能取得的成果。是善于从“无字句处读书”的生动体现,应用情志相胜疗法应注意相胜情志的使用分寸,过用又会形成新的情志伤害。

     明代张景岳又充实了《内经》以神正神的中医心理治法。《素问•针解论》说:“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即以医者之神,正病人之神。张景岳《类经•祝 由》第四案:“余尝治一少年姻妇,以热邪乘胃,依附鬼神,殴詈惊狂,举家恐怖,欲召巫以治, 谋之于余。余曰:‘不必,余能治之。’因令人高声先导,首慑其气,余即整容,随而突入,病者亵衣不恭,瞠目相向。余施怒目胜之,面对良久,见其赧生神怯,勿尔潜逃,余益令人索之,惧不敢出 。乃进白虎汤一剂,诸邪悉退,此以威胜其亵渎,寒凉胜其邪火也。”清代叶天士已认识到社会问题影响及心理,再导致生理发生改变的病理模式。不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则心身均不畅,病不能愈。《吴县志》载:“叶天士宅后住一老妪,两代皆寡,食指浩 繁,贫病交加。天士视之,知其病由贫来,非药石所能医治,令其种植西湖柳数十株,谓妇曰: ‘汝病今不服药,来春即有无数病者,来求购西湖柳,可令汝家一年温饱无忧。’至明春柳丝茁长时,适值县中麻疹盛行,天士要每一病者向老妪购西湖柳三、五钱。门庭若市,日进纷纷, 老妪大喜,诸病若失。”

     以上征引众多医案,希望读者能从实例中加深对中医心理学的理解,并从中悟出法外之法, 灵活应用于具体的病例, 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特色在于触幽发隐,即通过触诊及时发现病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各类心理压抑。在预防心理医学和心身医学上有着重要意义。

     天真按摩的治疗特色,首先是通过修身养性炼神与手法技巧锻炼相结合培育出医疗内功,把调和的心理信息和能量,通过手法灌注给病人,故疗效卓著。二是以手法察出心理失调,通过调身以调心。三是在心理开导方法上 , 从开拓病人精神境界入手,注重从人的本性上开发人的潜能,让病人以理性和意志去对待人生的问题,开阔心胸,通过调心而调身。这种治法虽然适应面很广,但对缺乏理性的人,如痴呆、癫狂患者,显然还需结合其它心理,药物诸法,才能提高疗效。
   
     在抗菌素、疫苗普遍使用的今天,微生物所致的疾病已被大大控制;在物质文明进步的时代 ,饥寒交迫的疾病也空前减少;而由心理失调诱发的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极大威胁。占死亡因素前几位的心脏病、癌症和脑血管意外都与心理失调有关。可见心理治疗对维护人类健康何等重要。而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与治疗方法,另辟蹊径,方便易行,费力少而收效大,与各种心理治法相映生辉,凡习按摩术者不可不知。

     二,中医的形神同体论 在天真按摩的心理治法中,既以身调心,也以心调身,这种心身之间互相调节的治法,以及天真按摩的内功修炼都建立在中医形神同体论的基础上,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印证,但近人多以朴素唯物论附会中医,致使中医的精义日晦,所以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中医的形神同体论。

     形神同体是指后天物质形态与精神作用都来源于先天同一本体。后天形与神只是先天本体的不同表现形式,就象光彩夺目的金刚石的形态与金刚石的硬度是金刚石的不同表现侧面一样 。不能说金刚石的形态决定硬度,也不能说硬度决定形态。同理,不能说形决定神的存在,也不能说神决定形的存在。但在人们的印象中,形体可以脱离精神而单独存在,而精神却必须依附于形体;同样,精神也可以自主思考,很多发明创造,文学艺术作品都被精神无中生有地想出来,人主宰着世界,而不是世界主宰人;于是在哲学领域中出现了到底是形体的存在决定精神意识的存在,还是精神意识的存在决定形体的存在的争论,这就是惊天动地的唯物、唯心之争。不过在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中不存在这种争论,《老子•一章》说:“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后天的形与神、物与心在先天本体的基础上是统一的。本体指宇宙的本质,为了避免人理解此本质为物质之质,故称本体,当然更不是形体之体,意指本体为一充满宇宙的自在之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存在,本体超越时空与心物观念,处于“非有非无”的状态。认识本体的学问叫形而上学,又称玄学。先天之神与本体同在,属形而上学;后天之神与形体同在,属形而下学。科学属于形而下学,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物),道不离器而独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玄学与科学是统一的,中医学就是玄学与科学统一的典范。关于形神同体,从表面上看,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没有内在关系。构成物质的单一元素不表现出生命现象,但当各种元素按一定规则结合,组成蛋白质、细胞、生物体以后,就显现出生命现象,高层次的生命现象即表现为精神;如果单一元素中不潜藏有生命机能,各种元素无论怎么结合,也不能无中生有地显现出生命现象。精神对于形体只是有隐和显的表现,有的形体表现出生命现象,有的形体不表现出生命现象,却不是有和无的关系。形体对于精神也有隐显的表现,现代物理学有暗(隐形)物质的说法,还认为暗物质在宇宙中多于明物质。从上述可知 ,表现出形与神只是本体的作用形式不同,所以不存在“存在决定意识”或“意识决定存在”的问题。唯物、唯心二论都站不住脚,是明显可见的。

     关于本体的超时空态,《庄子•齐物论》中形容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尖更大,而泰山比起来还要小些,形容超越空间差别。)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没有谁比夭折的孩子长寿,而彭祖比起来还算短命,形容超越时间差别。)毫尖虽小, 却是宇宙本体作用的显现;泰山虽大,与无边无际的本体比当然小。夭孩命短,同样是本体作用的显现;彭祖长寿,与无始无终的本体比当然短。大小久暂,从本体的角度看是没有差别的。 唐代fo学家李通玄也有一句话形容本体的超时空态:“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 ,始终不移于当念。”无边刹境与自己的空间距离无毫尖之远,十世古今和当下一念永远没有时间差别。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空间可以弯曲成球面,这是地球围着太阳转圈的原因;在达到光速时,时间会变慢。英国霍金教授的“虚时空”学说则更接近超时空的观念。科学家也认为时空可以改变。希望前哲今贤的话,能有助于读者理解超时空的含义。关于本体的超心物态,现代物理学或许有助于对本体的理解。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中制造出了反物质的粒子,但只能存在几十万分之一秒。反物质与正物质在外观上可以没有区别,但只要遇到一起就产生一道强光,一齐化为乌有,称为“湮灭”现象。若物质是绝对实在的,物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物质不灭定律”被现代科学否定了。在量子物理学中,发现电子、光子 这样的基本粒子有能量,无质量,既可以看成是颗粒状,又可以看成是波状。剑桥大学教授史 蒂芬•霍金说:“粒子没有很好定义的位置和速度,而是由一个波来代表……也许不存在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只有波”(《时间简史》154页)。投石击破水中天,水面出现波形,水不是波, 波也非水,波有能量,无质量,借水以显象,而自身无实质。如果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波,那么,在感官上给人以实在感的物质,最终是没有实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认为,物质的质量 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E=mc2(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据此公式,质量等于能量除以光速平方。能量是没有实质的东西,能量可以表现为热,表现为力,表现为光,而无实质可寻,光速也 无实质可寻,等于能量除以光速平方的质量,也就无实质可寻。海森柏说:“能量实际上是构成所有基本粒子、所有原子,从而也是万物的实体”(《物理学和哲学》28页,科学出版社,19 74)。

     98年,华人科学家崔琦和斯托尔默,劳克林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奖,他们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子液”的理论。解释者云:光在玻璃中穿梭,不知玻璃为有物;我们在量子液中穿梭, 也不知量子液为有物(此物不是物质之物)。量子液充满宇宙,其泛起之波成为基本粒子,进而构成万物,如此则物质终无实质可寻。而精神活动也伴随脑电波而产生,可以认为精神和物质都是波的不同表现形式,这样物质与精神的差别也就不大了。这和fo学中的比喻太相像了: 万物如同大海中泛起的浪花,各浪花抓住这一现象,认为这浪花便是自我,而不知浪花只是借海水以显象,而没有浪花自己的实质。大海在这里比喻本体,这就是fo学中“诸法无我”(各种现象中无自我之实质),“万法皆空”(所有精神和物质的现象都没有实质)的认识。精神和物质的现象都是本体的表现形式。量子液的理论有助于理解本体,但不具备本体超时空的含义。一般人的认识都是建立在时空观念上的。陆象山说:“舍我而无宇宙”。上下四方叫宇, 是空间定位;往古来今叫宙,是时间定位;离开了“我”(有判断能力的基准点),就不能给空间和时间定位,形成时空观念。史蒂芬•霍金也说:“在相对论中,人们必须抛弃存在一个唯一的绝对时间的观念。……对于进行测量的观察者而言,时间变成一个更主观的观念”(《时间简史》131页)。世间的任何观念离开了时空观念都无法建立,所以,超时空本体的状态就不能用时空观念中的世间语言来表达,也不能用思想去想,但离了语言,更不好表达,就只好要求人们去领会言外之意了。

     fo学里用否定式表达法(遮诠)来描述本体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常不断。”即不是世间的相对观念所能表述。认识本体只能通过体悟的方式,称为 “悟道”。《老子》用肯定式表达法描述本体,但也首先声明:“道,可道,非常道。”即“道用语言表达出来就不是那永恒的道。”所以《老子》反复从不同的角度阐释道,就道具有规律性称为道,具实在性又称为朴,就其虚灵称谷神,充满宇宙称大,无微不入称小,非物质性叫恍兮惚兮,却又精纯而真实叫有精有信,是万物一致的本源又名为一。道是精神和形体的总根源,形容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对本体的认识源于《易经》,《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太极即是本体,又称“先天一气”。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云:“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无非是太极的不同运动状态,其实动静也只是个说法,不能简单理解为世间的运动,应理解成相反的状态。相互对立的阴阳能互相转化,即在于本体为同一太极,不然,两个互不相干的东西如何能转化?世人多知阴阳是两种对立的表现方式,却少有知道阴阳是本体的两个表现侧面。阴阳又称为阴阳二气,仍然属于先天范畴,这二气之气绝不能理解成后天无形有质的气血之气。先天之气无形无质,《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无形”,但也不是象真空一样绝对的无,也不是绝对的有,玄学称为“非非有,非非无 ”。辞语费解,这是用形而下语言表达形而上境界的困难之处。先天本体之气以阴阳的功用显示自己的存在,叫“即用以见体”;本体不离功用而独在,叫“即体以存用”;本体与功用不可分,叫“体用不二”。在后天则表现为“心物不二,形神不二”。要阴阳二气相合以后产生 的天地万物,才属后天范围。后天的阴阳二气才有象可见。《阴阳应象大论》说:“积阳为 天,积阴为地”,绝不能把天理解为纯阳之气,地理解的纯阴之气,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之气都各含阴阳,“阳化气,阴成 形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显阴隐则为气,阴显阳隐则成形,天地只是先天阴阳二气的不同表现形式。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并不知阴阳有先后天区别,又不知阴阳与本体太极的关系,牵强附会以教人,深可慨叹!《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的思想进入中医学以后,阴阳学说成了中医学的基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阴阳是本体表现出来的两个相反相成的作用方式及现象,阴阳不测谓之神,阴阳昭著谓之明,世间的一切玄妙难知的现象和明显可见的现象都源于阴阳。《素问•天元纪大论》描述了阴阳由先天境界进入后天境界的过程。“ 夫(阴阳)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阴阳的作用力,《内经》称为“神”,这个神是先天之神,称神是强调本体的阴阳作用力,神不离开本体独在。神与本体不一不异,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绝对不能把这个神理解成后天的精神,据文意可称为“玄神”。而人的精神智慧,地上的万物都是玄神的不同表现形式,玄神既可以表现为无形的风热湿燥寒 ,又可以表现为有形的木火土金水。玄神既超越形气,又在形气之中,玄神(也可说道)无在而无不在。东郭子问庄子:道在什么地方?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又说:要具体说才行。庄子说:在蚂蚁身上。东郭说:怎么这样低级呢?庄说:那就在稗子里。东郭说:怎么越来越低级?庄说:那就在瓦片里。东郭说:怎么越说越厉害?庄说:那就在屎尿里。(《庄子•知北游》)大自然的造化万物的玄神,是超越现实世界的,但也不是离开现实世界而别有一个玄神,玄神就在万物身上,东郭子与庄子的问答,就在说明这个道理。

     人生的最高修养就在于用后天精神体悟先天玄神(又称天玄),《素问•刺法论》说:“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故要修养和神也。人神不守,非达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人本是无知的,以后聪明渐开而到有知,进一步追求真理,直到认识产生宇宙的本源——天玄,而达到修养的最高境界——归宗。先天玄神超时空、超心物,不能用后天感觉器官感知,只有用修养和神的方法从后天进入先天境界(复入本元)才能体会领悟。《素问 •八正神明论》描述了这种情形,“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先天玄神比一般的精神形态还要神奇,耳杂听不到,眼睛看不见,而当你的精神修养进入了“志先”的超越境界时,理解能力就会发生“心开”的突变,眼睛变得非凡的明亮,你灵慧独具,体悟了玄神,却用语言表达不出来; 和大家在一起,却只有你看得见;对大家是昏昏糊糊的,只有你是清楚明白的,就象风吹去云一样,扫清你思想上的疑团,所以叫玄神。认识玄神的方法《老子•十章》叫“涤除玄览”,《 庄子•人间世》叫“心斋”、“以无知知者也”,都是指不用后天意识而以精神进入先天境界后的体悟。孔子说:“默而识之”,只能默默体验(从熊十力先生说),王阳明形容为:“无声无臭独知时”,都是上引《八正神明论》“独悟、独见、独明”之意。 先天玄神是宇宙之本,不只是精神之本,也是形体之本,后天形与神只是先天玄神的不同表现形式。不理解先天玄神,就不能彻底理解中医。

     尤其是在心理治疗的领域,离开了玄神,就说不清治疗机理。如果把后天精神理解成绝对虚无的东西,为什么绝对虚无的精神能支配绝 对实在的形体呢?用药物治疗精神病,有形的药物怎么会影响虚无的精神呢?按摩治疗有形的身,怎么会影响无形的心呢?心理治疗又怎么会使身体的疾病痊愈呢?明白了先天玄神,就会明白后天形神在先天层次上同体相通,当然能互相影响。常人悟不到玄神,却不等于玄神不在我们身上。 上文不嫌辞费,反复讲述本体、玄神,实在是在讲述中国文化的根基,失此根基则中国文化无以建立,不明此根基则不能透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本体的玄学较之唯心、唯物二论 都更为圆满。唯心论夸大了精神的作用,忽视了外物对精神的制约,唯物论又把精神看成物质的附庸、强行用死的外物规律去规范活的精神,压制了生机勃勃的人性。玄学超越心物,不偏滞于一端,但较重视心的作用,心属阳,物属阴,阳为主,阴为从,心在人生中起主导作用,有心才能认识真理,无心则无人生,无心则无社会的进步。有的玄学派别借“心”字称玄神,或为了与后天精神区别称为“本心”、“一心”绝不是唯心论之“心”,唯心之心认为有个精神实体(如上帝)在控制世界,但玄学强调了后天心在认识先天心中的作用。

     宇宙的本质称本体,本体的作用称玄神,体用不二,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先天玄神是后天形与神之本,超时空、超后天形神,不能用语言表达,无法用思维想象;但后天神具知觉功能 ,要体悟先天玄神本体,还得靠后天神识。后天形神绝非如上帝造物一样,是由上帝造出来的东西,后天形神本身就是本体的显现,但后天形神又决非本体的全面真实形态,要体悟本体则无须离开我们自身去向外追求,本体就在我们身上,迷失本体即凡夫,悟知本体即得道。但作为一般人来说,要丢掉自我意识的局限,超越时空观念,实在是太难了,所以《老子•十三章》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作为常人,虽难以实证悟道,但应该理解,道作为绝对真理,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向往道,才不致迷失人生的大方向,丧失人生的高境界,也有利于认识处理现实人生的问题。《老子》一书就是从道的深度,对现实和超现实的问题都作了深刻论述。但道也不是完全无端倪可寻,笔者从近四十年天真按摩的修炼中所得到的不受后天意识控制的医疗内功中,体悟到道的真实存在,所以孜孜不倦为来者道,惧国学之精魂坠落也。明白了先天玄神,才能探讨后天之神,才能明白后天的形与神并非截然二物,但表现形式不同,又不能混为一谈,传统哲学称此情形叫“非一非二”。也才能理解,为什么《灵枢•本神 》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而《灵枢•决气》又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是谓精”。不能把“精”理解成绝对的实在,也不能在“神”理解成绝对的虚无, 不然,绝对实在的两精如何能变成绝对虚无的神?绝对虚无的两神又如何能变成绝对实在的精 ?精中原本有神,神中原本有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明本体,也就不能明白精神。

     明•张景岳《类经•三卷九、二十五》释“两精”为“阴阳两精也”,释“两神”为“阴阳也”,“二者若乎不同,正以明阴阳之互用者,即其合一之道也。”这里的两精、两神是先天的精神,不 能以后天精神去理解。前贤释《内经》多未分清先后天关系,故经文难解。另外,也才能明白《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精衰则不能别白黑,审短长。精为什么能明白事物?精中原本含神也。但精之明与神之明也有区别,精之明是视听等生而具备的属潜意识支配的本能, 中医以魄称潜意识,所以《本神》说魄是:“并精而出入者”。神之明是思虑、领悟等高层次属显意识支配的精神活动,中医以魂称显意识,所以《本神》说魂是:“随神往来者” 。一般人易明白后天形式上的形(精)神对立,却难以明白先天本质上的形神同一。 后天的精与神又有广义、狭义之别。上文引《灵枢》两神相搏之“精”与两精相搏之“神 ” 就是广义的精神,相当于后世所说的“元阴(元精)”、“元阳(元神)”,指人的生命本质与活力。广义的神又展现出神、魂、魄、意、志五狭义神及喜、怒、忧、思、恐五志,分属五脏。狭义的精指精微物质,即《本神》说:“五脏主藏精者也”之精,最狭义之精才指具生殖功能的精液。狭义的神指意识,本文称为神识,总领魂魄意志。《类经•三卷十四》注云:“ 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唯心 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最狭义的神才专指思虑、领悟能力。魂为显意识,包括对梦境的知觉 ,现代心理学则强调了潜意识对梦的影响。魄为潜意识,支配人的本能,如视听嗅味触,运动、平衡等功能。魂魄多联合行动,如视的能力由魄发出,而视的知觉印象则归魂把握。魂魄可分而不可离。意、志是与显潜意识均相关的精神活动。这些结合现代心理学的解释未必精当, 古人对潜意识的认识,不如现代清楚,而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后天形神对立的基础上,与建立在先天形神同体基础上的中医心理学未能尽合,如精中有神,神中有精的观点,便为西人所未解,这样做不过便于初学者有个大致的了解而已。关于显潜意识的解释参见附文《暗示疗法 》。

     上文简要介绍了中医的形神同体论,说明了先天本体与后天形神的关系,是要让读者明白心身之间在本体层次相通,所以在天真按摩的过程中,才能通过调身以调心,也可以通过调心以调身。形神同体论为天真按摩的治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天真按摩又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形神同体论的正确。非但是个体的人形神同体,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形神同体,《素问•汤液醪醴 论》说:“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清•高土宗注云:“针石之为道也, 工 (医)之精神与病之精神,工之志意与病之志意,两相合也。今工之精神不进,志意不治,工与病违,故病不可愈。”为什么医生的精神状态会影响疾病的痊愈,即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形神同体的,医生的精神状态才会影响疾病的疗效。另外,天真按摩的内功,也要靠形神同体论说明。天真内功有形与神的两个方面,形功是手法技巧,神功是修身养性的功夫。修身养性与手法技巧结合为什么能开发出人体的潜能成为内功,即在于形神在本体上同一,所以养性才能开发出形体的潜能成为内功,并影响内功的质量。

     三.天真按摩怎样体察治疗心理失调 中医将心理分为五神与五志两类。五神统属神识,是人应付外部环境和协调自身功能的能力;五志后世发展为七情,统称情志,是外界环境作用于人以后人对外界环境的感发。五志过激最易造成气机紊乱,或影响神识形成精神、心理疾患,或影响生理形成身体疾患。若五神过用,也会使神识劳伤,进而五志失调,气机紊乱,身体发病。五神与五志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五神起主导作用,五神稳健,可调节五志,使心身均获得健康。强健五神是心理治疗的重要课题 。五神稳健有先天的因素,这需要从遗传学上着手研究改造。对已形成的五神先天缺陷也并非没有治法,通过内功点穴,激发生机;通过后天修养锻炼,移易气质,可以获得相当的改善。 不少由先天因素所致的脑瘫患儿,经治疗和功能锻炼后,智力、体能均获得相当改善,轻症还可获 得痊愈;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经治疗后智力提高,学习成绩可大幅度提高。这些都是通过后天努力可以开发人体潜能,调治先天神识缺陷的明证。对此将另文介绍。

     后天影响五神的因素也很多,气血不调、脏腑失和、情志不畅均可使五神受伤,五神调控生命活动的能力受损,进一步引起气机不畅,不仅影响人的健康,更可影响人的前途命运,心理治疗之重要不言而喻。医生面对病人,一方面要调畅气血,平衡脏腑,使神识健旺;另一方面要开导病人从后天修养明理、生活历炼入手强健五神,才能使病人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脏腑气血失调引起的五神受损,如中风昏迷、热病谵语、老年髓海空虚或瘀阻所致的痴呆 、偏瘫等均是,病去则神复。这是由病理改变导致的心理失调,需通过改善病理状况而致改善心理状态。天真按摩治疗这类病也有效果,但这也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着重在讨论人受到外界刺激后心理失调,情志反应失度,或神识过用劳伤,引起的神识受损,气机紊乱,脏腑失和的按摩诊断和治疗方法。 按摩治病重在调理气机,要调理气机又首在察出气机紊乱之处。人体的气,以先天元气为动力,后天水谷精气为养料,再结合空气中的清气而形成。当气机紊乱时,一些气体与正气分离, 阻滞于三焦、经脉、脏腑之中,形成病理改变。由情志失度引起的气机紊乱,则会有气体在一些特殊的部位形成胀气,一般人都可以体验到生气以后引起腹胀,各种胀气可分别显示出不同的情志失度。有的情志失度先伤及五神,或五神过用而自伤,又可引起一些特殊部位的皮肤、肌肉、筋膜、血管、神经发生过紧、过松、肿胀的病理改变。有的心理失调已经淡化,病理改变仍可依然保持,并进一步引发多种心身疾病。这些异常表现一般可以通过触感察知,再用手法消除这些病理改变,可以反过来改善很多心理失调,并能进一步治愈很多心身疾病。有的病理改变还未到疾病的程度,医生察出后告知病人配合治疗,可将祸害消弭于无形,这正是天真按摩心理诊断与治法的特色。现将由神识、情志引起的病理改变(本文的病理改变包括触 感察知的异常改变,未必与西医病理之义尽合)的按摩诊断与治法,按五脏功能归类,简介于下,愿读者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则不失为作者之相知了。

     1 心 心藏神,主血脉,在志为喜。思虑过度伤神,大喜伤心,除可形成心理、精神病变,还可伤及血脉,导致气血逆乱,引起偏瘫、胸痹,甚至猝死。如有个老人、打麻将和个杠上花后即猝死 。对危重病不可单恃按摩,应多种方法结合,抢救病人为要。相关病证,参考内科杂病治法。对这类病应重在心理预防,平时即以平常心看待成败得失,并注意劳逸结合。“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素问•调经论》),心志失常,参考中医情志相胜治法。作者曾治一例大笑后继发神识昏愦、失语的病例,诊断为痰阻心窍,按摩结合服中药涤痰汤后,大下十余行而愈 。现将常见的心神、心志受损症介绍如下:

     焦虑:面对困难问题,既看不到出路,又不能逃避,心神受困,即产生焦虑情绪。本文“ 焦虑”的范畴大于西医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包括未到病态程度的对现实问题的焦虑;焦虑症是对并不存在的危险和威胁产生的紧张、恐惧情绪障碍。焦虑还可伴烦躁,头晕等症,严重者可引起自杀。诊断:额头属心,心中有事可在额头正中的皮肤上表现出来。若额皮有紧缩感,或额皮紧附于额骨上不易推移,一般可判断病人有焦虑情绪。形容发愁叫“愁眉紧锁”,潜意识中的焦虑 ,即使患者要伪装眉宇舒展,也不容易做到。 治法:将额皮经多次按摩逐渐揉松,病人即感心情轻松,并辅以心理开导。所有心理治法均应辅以心理开导,下不赘。 注意事项:有病的额皮在揉松的过程中痛不可忍,应注意手法柔和。

     思虑过度:思虑是心神的正常功能,当急剧思考未果,或久虑不决时,出现头昏痛或注意力不集中症状称思虑过度。诊断:在头维穴或太阳穴周围,或在头维至率谷一带出现结节,或为条形,或如块状,大如蚕豆,小如黄豆,附着于筋骨上不可移动。初学者多以为是头骨隆起,但硬度略差,有胀气感。程度轻者,也可呈局部肿胀。可结合问诊以确诊。 治法:用拇指或掌根揉散结节、肿胀,患者即感头目清爽,思维敏捷。严重者需经多次才能揉散。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揉这些部位即使无结 节也有效。 鉴别诊断:重感冒头昏痛时头侧前半部出现大块臃肿,但部位较浅,仅在皮下,且边界不清。本症则部位较深,附着于筋骨,面积较小,硬度较大,边界清晰。

     2 肝 肝藏魂,藏血,主疏泄,在志为怒。肝魂指显意识中低层次的知觉、感觉部分。高层次的思虑属心神所主。心神过用、肺魄不畅均可伤及肝魂,可表现为感觉失真,幻听、幻视,失眠多梦等。肝魂过用最易引起心神疲惫,长期疲劳还可进一步伤及肺魄,如长期用眼疲劳可引起近视,在高噪声的环境中工作会引起听力下降。人的感觉、知觉实际上是魂魄协同作用的产物 。魂魄过用还会进一步伤及气血,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血伤又会引起情志失调,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大怒、久怒也伤肝,会使肝疏泄失调,藏血失职,导致各种出血证。《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又常引起肝阳上亢或肝气乘脾等症状。五志之中,以怒对人体的伤害最大,本节着重介绍对怒的体察与调治。

     愤怒:愤由感慨发,怒对无理起,程度上有差异。愤怒长期不解,可引起内分泌紊乱 ,头昏痛、眩晕、偏瘫、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患。 诊断:人愤怒时可见面赤经胀,脖子发粗,眼珠突出,是因为有气体充盈其间。经常发怒或 怒气未消的人,可触到整个颈部皮下腠理之间气体充盈,发胀,再询以病人,即可确诊。 治法:揉推使气散,即觉心胸舒畅。

     郁愤:有愤懑不平之气不得舒发,压抑于胸中即成郁愤。如同僚间竞争,甲自认为比乙强,上司却因某种关系提拔了乙,甲自然发作不出来,郁郁寡欢,却或许还要上班时装着毫不介意。郁愤最易引起肝胆脾胃功能失调。 诊断:触诊可体察到肋沿下,上腹两侧,沿肝胆经循行路线的皮下胀气,这种胀气比较紧实, 若其间挟有结块,可推论此郁愤已为时较久。若此处气胀带较宽而松,是一般工作、生活不顺心事所致,可泛诊为肝气不舒。若肝气乘脾,又可引起大面积腹胀。治法:用大指揉推使气散。鉴别诊断:应注意把胀气与肝炎、胆囊炎、胃炎、十二指肠炎相鉴别。按摩触得胀气的,患者感觉以胀为主;内脏炎症的,患者被按压时觉痛较剧。其实,内脏炎症多为脏体肿厚,自然与皮下胀气不同,初学者无穿透性内力,难以分辩而已。腹胀还应与腹水、腹肿、腹部脓肿鉴别。 腹胀是腹皮下积气。腹水是腹皮下积液。腹肿是腹皮细胞间积水,按之如泥。腹部脓肿是内 脏炎症化脓,按之有波动感。气、液、水、脓指下感受各异,唯有多体察才能辨别。

     郁怒:有怒不能发,即成郁怒。如利益受到伤害,或自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能实施,却面对权势者压制时的情绪状态即是。郁怒可形成头昏、眼花、耳鸣或心脑血管意外等多种疾患 ,严重者即为《内经》所说的“怒厥”、“薄厥”。 诊断:在颈部气管两侧的深部,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筋膜下可出现一竖直气柱,直径2— 4厘米,随郁怒轻重而变化。经病人证实后可确诊。 治法:用大指或中指腹深按入筋膜间,揉拨使散。并开导病人等待时机或改换环境去实现理想,或反省自己是否有失误。本条手法宜与悲伤条互参。 注意事项:不可两侧同时治疗。若病人出现昏晕,应减轻用力稍缓再治。若出现昏厥,顺时针方向轻摩膻中可解,宜下次减力再治。越是反应剧烈,越是病机的关键所在,务必软缠硬磨, 经多次治疗后,反应减轻,病必大减。

     生闲气:闲气多是为琐事所生之怒气,狭隘一点即生,宽容一点可不生。生闲气可造成烦躁、情绪低落、免疫功能低下、消化不良等。多见于女性。 诊断:可在腋下胁上,胸大肌与背阔肌之间的皮肤内察得松软如棉,由痰气搏结形成的肿胀,其间或挟有气泡,气团,成片而边界不清。 治法:摩之使散。

     3 脾 脾藏意,主运化,统血,在志为思。脾意有注意、记忆两项内容。注意动作的完成需由心神 指挥肺魄发生视听等本能,肝魂发挥知觉功能,肾志发挥意志的持恒功能,才能产生注意的效果,由注意才能产生记忆的效果。记忆能力也是人的一种本能,为肺魄所主,还与肾志有关,肾志有意志、记忆两项内容。中医治记忆不良因先天不足所致从肾治,后天不足所致从脾治;中年记忆不良从脾治,老年记忆不良从肾治;各种记忆不良均应结合从肺心肝治,五脏的整体功能不可能截然分开。注意力过用则伤脾,可引起脾失健运诸证及脾不统血的出血证。脾志之 思为思念,思考为心神的功能,思念过度亦伤脾,能使人茶饭不思。
     脾意过用:各种脑力或体力劳动负担过重,均造成思想持续专注,脾意过用,伤及运化功能易形成胃炎肠炎,进一步伤及统血功能即形成胃肠溃肠;或土壅木郁,引起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眩晕。 诊断:按摩时可察得胃肠肿大、肿硬、肿厚或紧小,或肠系膜上起气泡,或胃肠内胀气。常见发病部位多在胃窦和十二指肠。 治法:轻摩缓摩以消肿,揉推以散结。嘱病人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调养。并宜参考胃痛按摩治法。 鉴别诊断:脾意的功能是五神功能的协调作用,五神受损均可伤及脾意。脾胃又是最易受情志影响的器官,除喜可引起运化功能亢盛外,其余的情志变化多抑制脾胃的功能,五脏的功能是一个整体,触诊察出脾胃病理改变后,应结合问诊找准神识或情志的病因,对证进行心理开导。?

     4 肺 肺藏魄,主一身之气,在志为悲忧。肺魄主人体的各种本能及潜能,根于肾精,又与肺主气的 功能分不开。心神、肝魂、肾志调畅均可使肺魄中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若神魂志失调也会伤及肺魄。天真按摩以内功激越神识,调畅气机,对发挥肺魄中的潜能有相当作用,如聪耳、明目、益智及各种疾病的治疗,无不是靠激发肺魄中的潜能所致。研究肺魄应参考现代潜意识学说。悲是对已发生事情的伤感,忧是对未发生事情的担心。悲忧过度,最易损伤肺气,引起五脏气虚或气结之证。

     悲伤:有悲伤是人之常情。悲伤过度可出现气阻肺系,表现为咽部梗塞,称为梅核气 ;轻者仅觉咽部有痰,咯之不出,易被误诊为咽炎。西医认为系神经症,无器质性改变。 诊断:即使自觉症状解除,也可在咽侧或咽后第二、三颈椎之前面出现结气块,附着在颈椎上,或如鸽卵大,或如雀卵,压迫咽部而出现症状。更可影响迷走神经或颈动脉的功能,造成病变非止一端。询证病人后可确诊。 治法:用食指压在中指背助力,用中指端下方(避开指甲)压在气块外下方的皮肤上(避免皮 肤绷紧,按不到深度),斜向上,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向深部推揉,使气块消散。 注意事项见:郁怒条。 鉴别诊断:感冒前二日,可在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筋膜或神经上出现绿豆大筋结,至感冒前一日即成花生米大气泡,若气泡长至蚕豆大,重感冒症状数小时后即发生,即时将气泡揉 拨使破,将大大减轻感冒的症状。感冒症状发生后,气泡长得更大更薄更易破,揉散后可即时发汗退热,减轻各种感冒症状。感冒之气泡部位浅,皮下即可触到;悲伤之气泡深至骨,且韧性大,只能按散,不会按破。另有咽喉痛的患者,气管两边软组织肿大,揉散可即时缓解咽喉痛, 其感觉与气泡自有不同。

     悲痛:这是比悲伤更强烈的情绪。如遇到儿孙不孝,或被恋人抛弃等情况时,可见此种情绪,可引发多种疾病,甚至自杀,常伴见胃痛纳呆。 诊断:触诊可察得胃体紧缩或胃壁上起气泡,并结合问诊以确诊。 治法:用长按法或揉摩法消散之。

     极度隐悲:隐悲是一种不便表露的悲伤。如一个满怀壮志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随着年华流逝而事业无望,便会陷入极度隐悲,产生一种万般无奈的心态。悲往往带有失落感。人之常情,小的损失引起轻度不愉快,大的损失引起深重悲痛,而极大的损失却可引起感情麻木状态,而不是更强烈的情绪反应。极度隐悲在外表上却不易察觉,但最易损伤肺气,产生气虚证,引发多种疾病。 诊断:触诊觉皮肤极度松散,张力尽失,并结合与病人深入谈心确定病因。 治法:顺各经脉轻摩缓摩,在各强壮穴轻按久按以补气。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素”,应开导病人面对现实,踏踏实实地生活;或者让病人认识:追求的过程就是一种美,结果并不重要,这就是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随机说法。 鉴别诊断:一般的气虚证表现为皮肤、肌肉松软无力,极度隐悲则皮肤更松,而肌肉的张力尚正常。

     忧虑:忧虑一般是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的担心,问题还不一定存在,其严重程度不如焦虑。 诊断:长期忧虑可出现额皮臃肿,甚则肿胀,为痰扰心包之象,乃忧虑伤肺,肺魄不伸,痰随肺 魄逆扰心包所致,常伴多梦甚至失眠。 治法:将臃肿摩散,病状可解。 鉴别诊断:额皮微肿,常见于小儿脑瘫。额皮干涩见于劳伤心阴。
隐忧:感觉受亲友冷遇,又不便明言,易成隐忧。如子女不关心父母,丈夫不关心妻子等。可引起五脏气虚,又查不出实质病变。 诊断:可察得胃后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肿厚。肝胆脾胃肾的动静脉均由此处分出,肿厚造成内脏血行不畅,功能低下,而查不出实质病变。 治法:病人仰卧、曲膝、收腹、呼气,医师心平气和,两手拇指相迭,沿鸠尾至下脘下压,用深缓柔和之力推揉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使肿消结散。此条若未练出具穿透性的柔劲(医疗内功),实难掌握,姑说与有志趣者体味。
     郁哀:哀是比悲更深重的情绪表现,有哀而不能舒解即成郁哀,比如受到打击迫害,或有丧子之痛等。常引起腰痛、胆囊炎、胃炎、胃肠溃疡等。 诊断:多表现在背部从筋缩连胆俞至胃仓一线胀气,在深层肌肉下成喇叭状向外下方散开。 在筋缩或其夹脊穴处,多表现为筋腱肿硬,胆俞穴处多为肌肉肿胀,由筋腱硬到胀气,是逐渐转变而成,不可截然划分,也有单独在肝胆俞穴处形成大块肿胀者。郁哀越甚,硬度越强,影响的面积也越宽,引起腰腿痛是常事。郁哀多表现在左侧,兼有郁怒者易见于右侧。在右者常引起肝胆脾胃俞处肌肉一齐肿硬,伴见严重的胆囊炎或胃炎、十二指肠炎。经问诊证实后可确诊 。 治法:患者俯卧,医者以掌根或直拳揉散硬结,又以两大指相迭,从膀胱经第二线阳纲至胃仓 处,下指沿背肌底面水平按向脊椎,上指垂直压下指,形成指向脊柱的45°合力再往臀部方向缓推,尽量将结气推散。 注意事项:腰背肌肉深处的气泡,宜推散而不宜按破,手法轻重的把握因人而异,只有在临床中去细心体验。若无奈将气泡按破之后,可听见“啪”一声响,流气窜向四方,引起腰部大面积胀痛,一般要十多天以后,散气才能被吸收。应告知病人不必担心,可配合搽点舒筋活血药酒,散气被吸收后,病必大减。 病例:一人被好友暗害,入狱三月,半年后发痛风,十余年缠绵难愈,触诊察得背两侧膈俞至 胆俞一线大面积气胀,遂用直拳揉散积气,告知病人必须原谅友人,否则病不能愈,以想到友人时不再生气为原谅的标准。两次按摩后,病愈,追访一年未复发。

     5 肾 肾藏志,藏精,含元阴元阳,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在志为惊恐。肾志中的意志、记忆两种作用,都对人生至关重要。肾志源于先天,但并非先天能力的全部显现,后天的生活历炼对肾志的开发与增强有重大作用,心理治疗在开发人的潜能中,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惊是突然发生的感到惧怕的情志反应,恐是持续的感到惧怕的情志反应。大惊可伤及心肾,持续的恐惧对肾的损伤更大,往往伤及先天之本,可使人生机消杀,引发多种顽疾。肾主生殖,性欲发于精魄,源于肾,性欲失调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情绪烦燥等多种心身失调的反应。

     恐惧:恐惧使人心身都处于紧张状态。如人遇到危险时,除了精神紧张外,还会本能地引起全身肌肉收缩。这种紧张本是人的自我保护反应,若人长期处在有危险的环境中,易形成 “郁恐”,紧张程度虽不及直接面对危险时强烈,却会引起身体肌肉长期僵直,尤多见于颈背部,阻塞气机,使经脉不畅或神经受压,随气机阻塞的部位不同,而产生的症状各异,自我保护的反应转成伤害自我的反应。 诊断:颈背腰部浅层或深层肌肉出现收缩、绷紧的形态。触诊可以察出。恐惧的内容不同,紧张的肌肉段也有差异,如察得一生活优裕的妇女,胸椎下段至腰椎两侧深部的筋腱绷急强直,伴腹胀痛,无恐惧的常见原因,据胸腰椎神经所影响的内脏来推测,遂估计是害怕受孕。一问才知此人不宜安环,已人工流产多次,不堪其苦。按摩后告知以计划生育常识,疾病很快痊愈 。长期处于恐惧环境中,恐惧意识往往由显入潜,病人不易自觉,分析病人经历,可帮助找出原因。 治法:用直拳以深缓沉实之力揉推,使肌肉筋腱变软。 注意事项:老年患者多骨质疏松,尤需注意用力适可而止。 鉴别诊断:痰湿瘀阻之人,肌肤多厚硬板滞,与恐惧之肌肉紧缩绷急应注意区别。

     性生活压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欲性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 欲望来自精魄,非情志,也非显意识,但欲望要影响情志和显意识,显意识也能调控欲望的冲动 。其中性欲对人的心身健康影响巨大,而往往为世人所忽视,至弗洛伊德出,始提出性压抑对心理的巨大影响,虽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其发现之功终不可没。现代科学还发现性压抑会使血中前列腺素浓度升高,进一步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引发多种疾病。传统医学多提倡节欲保精 ,反对纵欲,这对那些骄奢yin逸的人来说,无疑是正确的提法,但如果节欲过度,又会形成性压抑,违背了自然之道,也不可取。对性压抑的根本治疗,当然要解决好病人的个人生活才行,这非医生的能力所及,但医生可以指出病因,告知病人正确的性生活态度,并用手法疏通经脉,对解除相应的心身症状有效。性压抑可引起心烦意乱,食欲不振,小腹及阴部胀痛,二便不畅,频繁感冒等症状。临床常见于夫妻长期不和者或鳏夫、寡妇之中。 诊断:按摩时可见小腹两边,盆骨内侧,肝胆经脉循行之处胀气,胀气带甚至可翻过耻骨两端 ,一直窜到胯部,引起大腿内后侧肌肉僵直疼痛,也有表现为耻骨上皮肤肿厚的。 治疗:用揉摩或揉推法消散肿胀。兼见之杂病,参考相关治法。 鉴别诊断:应注意与附件炎,盆腔炎、便秘区别。盆腔炎是小腹、少腹之内大面积炎性肿胀。附件炎在维道穴下面一点,也是炎性肿胀或稍硬。便秘多在左侧五枢、维道穴内约一两寸深处出现绷急胀实感,严重的便秘可感觉出羊屎状结节。以上三病,病位在脏器上,较深,本证之气肿胀病位较浅,仅在皮下,且仅限于肝经的少腹、阴器段。

     纵欲过度:长期纵欲无度,可引起消瘦无力、思维迟钝、腹痛等症。 诊断:轻者仅在任脉靠耻骨段内按之有空豁感,重者此空豁感可上达中脘穴处。急剧失精者 还可引起腹部带脉绷急掣痛,按之痛不可忍。结合询问病人确诊。 治疗:空者久按以补气,痛者轻摩以缓急。并告知病人自爱以固本。 上面论述了心理失调引起病理改变的多种表现及治法,另一方面病理改变也会引起心理失 调。如脑血管硬化或脑萎缩会引起老年性痴呆, 而营养不良或大脑发育异常会引起弱智,一般人生病多感到心烦意乱,或情绪低落。按摩疏通气血以后,也可以使这类病症得到改善。下面再举心身两种因素均可导致的失眠症说明心身疾病间的密切关系。

     6失眠:失眠是心理失调的现象。其成因可以是心理的五神受损或七情失调等,(治法可参考前面焦虑、思虑过度、忧虑条的治疗部位及手法),也可由生理失调引起,如“胃不和则卧不安”,当治以和胃安神;由疼痛引起失眠的,痛止眠自安。笔者还治过两例三、四十年不服安眠药即不能入睡的病例,系由脊柱严重侧弯引起,矫治脊柱后得以临床治愈。也有气滞血淤而致失眠者,表现为头皮紧涩,疏松头皮后,即得安眠。诊断、治疗均需临证变通才能有成效。

     人的心身本是一体,无身不是人,无心也不是人,心身岂能强分彼此?心身之间互相影响,生理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才是圆满的治法。但心身究竟各有特点,又岂可不分彼此?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心理和生理的不同治法后,才谈得上两种治法的圆满结合。 上述种种心理因素对生理状态的影响,往往由多年以前的心理创伤引起,日久之后,患者可能在显意识上已经淡漠,但潜意识中的伤痕却难以抹掉,而由心理失调引发的生理失调也就依然保持,或甚至因气血长期阻滞而发展壮大。按摩治疗疏通气血以后,可以纠正生理失调,阻止病理扩散,恢复身体健康。但若要巩固疗效,还非得辅以心理治疗不可。所谓“心病还得心药医”。另外,病人受到现实的婚姻、家庭、事业、社会问题的困扰,一般人难以超脱,经常按摩也能保护病人的身体不受伤害。若医生能开导病人进入一个豁达超脱的境界,可称得上是心理治疗高手。

     四天真心理开导疗法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为心理疗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弗洛伊德阐明显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对认识心理现象极为有用,有志趣者可参阅弗氏的《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 或译《释梦》)等著作。其它行为主义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等也有可观处。但笔者认为,西方的这些心理疗法多带有机械论的色彩,对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不够;且作为一个按摩医生的条件所限,也不便于展开西方式的心理治疗;于是我借鉴前贤,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 养性的学说,摸索出一套“天真心理开导疗法”,通过明理畅怀以强健五神,调控情志,开发人体潜能以自愈疾病。“天真心理开导疗法”的核心是“明理”二字,除注重消除病人潜意识中的创伤外,更注意帮助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如学习压力、经济压力 、失业、失恋、遭打击迫害、贫病等。以明理消除不良心态对健康的干扰;以明理树立起作人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人体潜能以抗病;对回避不开又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则以明理开阔视野,超越自我,以人生的高境界寄托情趣,使人从心理压力中解脱出来。
     我对病人的心理开导治疗是在按摩过程中以闲聊的方式进行,病人往往在不知不知觉中就接受了治疗。首先要求医生对病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切之情,诚于中而发于外,无须矫饰就能取得病人的信任,信任是心理治疗的基础。没有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心理治疗就无法进行,语言要通俗易懂,这样治疗才有效果。现将天真心理开导疗法的要点介绍于后:
?
     1 警醒病人 很多病人对于心理因素致病,认识得并不清楚。所以应当在摆谈中告知病人,生气可以把眼睛气瞎、耳朵气聋、喉咙气哑,可以气得吐血而亡,可以气成瘫痪、心脏病、癌症,可以气成疯子或痴呆。只要留心观察,病例俯拾皆是,至于什么头气痛、胃气胀,形成各种慢性疾病更是普遍得很。生气还可以影响内分泌紊乱,使免疫功能低下,形成的疾病更是不可胜举。 还应告诉病人,并不是人生气以后就什么作用也没有了,显意识的精神创伤进入潜意识以后 ,可以形成持久的致病源。触景生情就不仅能证明潜意识仍在发挥作用,而且使原有的精神创伤强化。很多严重疾病是多年前的精神创伤所致。凡是由精神因素引发的严重疾病,病人自 己一般知道原因,往往就是在第一次发病的前数月的剧烈精神创伤所致,应告诉病人:要想疾病痊愈,除了病人自己真正把道理想通,放下思想包袱,再通过显意识去抚平潜意识中的精神创伤外,别无良法,要达到提起往事时已心境平淡,一笑置之的程度,才算基本抚平了潜意识中的创伤。医生只能起开导作用。与西方心理治疗相比:精神分析法以医生作治病的主人翁,人本主义以医生作治病的助手,本法则医生只起指点迷津的作用,患者成了治病的主人翁。 第三应结合按摩查病所得,直接指出病人有哪一方面的心理负担,若不纠正会导致何种后果 。这时病人心里会想:“我心里有事,医生竟然能摩出来,心理失调要引发生理失调必然不假 ”。这样即使不能抚平潜意识中的创伤,病人也会在今后遇到生气的事情时想:“医生说过: ‘生气要生病’划不着,不爱气得了”,以神识主动遏制情志创伤的扩散。 警醒病人是心理治疗的第一步,医生给病人当头棒喝,能即时控制不良心态对身体的影响, 对预防、治疗与心理有关的疾病作用巨大。若能使病人翻然悔悟,治病必得心应手。有时甚至在心理治疗中起决定性的作用。1992年,一病人出现幻听,头脑中整日有个“第三者”在与 她吵架。这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病象。我当即告诉病人:“你千万注意,不能疯啊!疯了之后, 人不能认,路不能识,有衣不知穿,有饭不知吃,简直是猪狗不如的日子,那就真正给第三者创造条件了。”97年又见到病人时,病已痊愈,她感慨地说:“多亏你当时提醒了我,不然我真会疯。”若病人自己不悟,心理失调实在难治。
?
     2 树立起病人作人的信心 面对困难,有的病人已经丧失了生活的信心,甚至想自杀,这时你再拿多么严重的后果也不容易警醒病人。这时的当务之急是树立起病人作人的信心。首先要批判机械唯物论,有的病人说:“存在决定意识,我遇到了生气的事情,能不生气吗?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能想得开吗?”这时就要开导病人:人不同于动物,只有机械的条件反射,遇到某种事情就必定产生哪类反应。人有思想,可以动脑筋、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存在当然要影响意识,意识更能改造存在 。机械地理解“存在决定意识”,就带有宿命论倾向,使人作茧自缚,妄自菲薄,害人不浅。有些一时解决不了的困难,可以绕开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人的思维是灵活的,千万不要去耗子钻牛角,你硬要钻,那就是“苦海无边”,你退出来 ,就“回头是岸”。面对困难,有人自杀,有人发疯,有人消沉,可有人就能奋进,并取得成功。 可见存在不能简单地决定意识,意识之光却可以照耀人生。这样的例子也很多,若能随机娓娓道出,感人必深。旁观者清,还可以帮病人出些克服困难的主意。必须树立起病人作人的自信心,治病才有希望。对“自信心太强”的好强病人,又要劝他不要与人攀比,应引导病人向人生的高境界攀登。 对于财富、食欲、性欲、生存、自由的需要,人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蜜蜂、蚂蚁都知道积累财富,也有食欲、性欲,也要求生存、求自由。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具备,人就是连动物也不如的东西。如果仅仅追求这些东西,人就无异于动物。对于名利这类身外之物的追求,也是人生的一种需要。这方面成就的取得,固然离不开主观努力,也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和机遇,不可能完全随主观愿望而实现。谁也不能保证在名利场上稳操胜券。如果在这些事情上想不开, 背上思想包袱,对人的健康极为不利。人之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思想。系上金脖绳的名犬,也终究是犬而已。作人就要作一个清醒、高尚的人,这是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作到的。外物不可必求,应顺其自然而为,无须攀比。思想完全由自己指挥,自己要作一个高尚的人,就能作一个高尚的人,定能稳操胜券。若不能作一个有思想、有人格的人,枉自变一世人,这才是人生的可悲。很多人都为名利场上的挫折而背上思想包袱,患上各式各样的心身疾病。若能让病人明白上述道理,树立起作一个“真正的人”的信心,定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从而心身和泰,生机勃发,再结合各种医疗方法对症治疗,何愁顽疾之不愈也;即使是得了绝症,也能带病延年,以良好的心态度过最后的时光,在精神上有一个作人的圆满结局。 很多病人是面对现实的长期困惑而发病,或是缺乏生活经验,或是工作能力差,面对贫病、学习压力、婚姻诸困难无力解决。这就要求医生对病人给以切合实际的开导,帮助病人开阔思路,走出一条现实的人生之路。若病人看不到人生的出路,树立不起作人的信心,心理失调也是治不好的。?

     3 用理性对待人生 人有思想,就能懂道理,人的这种属性就叫理性,是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可是人在生起气来的时候,往往不能理性地思考问题,这就需要医生开导,以恢复病人的理性。应该告诉病人: 第一,生气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反而会把自己气病,使自己雪上加霜。无论荣誉或耻辱,一 经形成便成无法改变的历史,而人是在面对现在和将来生活,应该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面对的困难,而不应该把无法改变的过去拿来压在自己的身上。病人一想:“有道理!”思想负担往往很快减轻。 第二,要有“人我一体”的认识。“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犯了错误,使你生气,气是你在生,病是你在害,对别人毫无作用。你原谅了别人,自己就不 生气了,自然也不会被气病,生了病也容易好,岂不是原谅自己?帮助人是指那种“施恩不望报 ”的帮助。如果望报,就含有交易的成分,倘若别人不报,就是做了折本生意,难免还会生气。 帮助人以后,毫无思想负担,身心轻松愉快。人家报答你,高兴;不报答你也高兴。帮助人以后的满足感有利于健康,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且不说帮助人还留下很多人情,难保不在自己有难时用上。帮助别人,难道不是帮助自己吗?人与我真是一体相连。很多病人因此放下思想包袱,有几个想自杀的病人,想通了人生的道理后,也不自杀了。深层次的“人我一体”是认识到人与人从本体上的一体相通,起“同体大悲”之想,能怜悯同情人,真到这个境界,人也就从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了。 第三,人欲无穷。人欲历来受理学家攻击,其实人欲的益处功不可没,是人欲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如果不对人欲合理调控,人欲的坏处确实也不少,一些毁坏人类社会的事, 如战争、谋杀、欺诈……就有不少是人欲在其中作祟。一些疾病与人欲得不到满足也密切相 关。所欲不遂则情志不畅,情志放纵或压抑都造成心理失调。理性是能抗衡情志的重大心理因素,而造成情志失度的人欲往往囿于一个“私”字,理性使人明理,能帮助人把自我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并能突破自我的局限,明白人我一体,天人合一的道理,使人境界开阔,处事和谐,这样才能走出烦恼的困扰,有一个超脱的人生。不如此,很多心理失调也是无法治的。 不管环境多么艰难,都能使人轻轻松松过一生。笔者从心理治疗中也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我在应用上述心理开导治疗法后,在很多疑难病的治疗上取得良好的疗效。有的有明显心理病因的痼疾,往往经一次按摩结合心理治疗,就取得明显疗效,应用起来很方便。但多用于认知能力比较健全的患者。当然不可能取代各种心理疗法,也还很不完善,故此抛砖引玉,以求同道指正。

     六.结束语 天真按摩的五脏心理诊治及心理开导疗法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疗法,立足于医家的“神志脏腑”、儒家的“明明德”(认识理性)和道家“天人合一”诸说,重视现实人生,又高于 现实人生,医生和病人都要使外在的心理治疗和内在的立身做人相结合而产生出良好的疗效 。对未到疾病程度的心理失调的调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特色,与精神分析学派比,则充实了对显意识的重视;与行为主义学派比,则重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人本主义学派比,则突破了自我的局限,拓宽了人生境界;是一个注重现实人生,躯体和灵性并重的心理疗法。尤其是注重心性修养在医疗内功修炼中的作用,承千古之绝学,使中医的形神同体论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相信意义是深远的。其手法诊治心理失调及心身疾病,为心理诊断治疗学的百花园中,增添了一朵奇葩。????
 楼主| 发表于 2021-8-24 07: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哲学与按摩治疗心身疾病    周  述  炎[转帖]        ​
                             中医哲学与按摩治疗心身疾病
                                    周  述  炎

  由心理失调引发的身体疾病叫心身疾病。八年前著有《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与治疗心法》(以下简称《心理治法》)及《暗示疗法》两文对之进行探讨。现结合病例,将具体的治法展示给读者,并对涉及的中医哲学及中医思维模式进行探讨。

                     一.颈痛、眩晕
  都江堰市巨某,男,30岁。颈痛眩晕三年,经北京专家远程核磁共振会诊,诊断为第四颈椎椎间盘突出。06年11月22日初诊,察看MRI胶片,椎间盘突出并不明显。按摩时查得整个颈部皮下胀气,并见头侧胆经区皮下胀气。属于《心理治法》中的“愤怒症”。我对病人说:“你的性子太急了”。病人的妻子马上说:“哎呀,他就是性子急得很。”隔日再治一次,将郁积于皮下的气体按推散,病即大减。病人临走说:“今后遇到再大的问题,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能性急。”我说:“很对!”07年2月26日电话追访,病又复发。病人因工作忙,尚无暇再治。
  按:因不同的心理压抑会导致体内不同的地方产生气体郁积,是本人在几十年临床中体验所得。在网上输入“周述炎”三字,即可查得《心理治法》一文,可参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性格的事,仓促间是做不到的,但必须引导病人去做。天真按摩心理治疗的第一步,就是把按摩查出的病因告知病人,调动起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战胜疾病。此病坚持治疗,不难治愈。皮下软组织中胀气,压迫神经、脊髓,胶片不易显示,症状却很重。若服中药,当用疏风理气之剂。

                    二. 失      眠
黎某,男,57岁。失眠三年。06年11月7日初诊。按摩时遍触全身,未查得病机。最后才在左腰部发现一拳头大皮下积气,属于《心理治法》中的“郁哀症”。我对病人说:“就在你失眠之前,你遇到了一个巨大的精神创伤,你必须放下思想包袱,原谅对方;不然,你这个失眠没法治”。病人不语。下周病人再来,其妻云:“他回家问我:‘你给周医生说了些啥子,他怎么那么清楚?’。我说:‘我说你干什么嘛?’。他说:‘周医生有点神!’”原来,三年前病人被一个朋友以投资为名,骗走了150多万圆,从此失眠。前次治疗后,勾起心事,竟至彻夜不眠。其妻知道病因后亦劝他:“我们原来就很穷,下海经商后致富,现在再不好,也比留在单位上好到哪里去了。钱以后又挣就是了嘛。”妻子原本反对他投资,经妻子一开解,心理包袱就放下不少。治疗四次后,失眠大有好转。
  按:心理原因致病,往往在心理创伤后短时间内形成,我因此遽下定语,对病人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失眠一病,形成的原因很多。五脏六腑之病均可引起失眠。在心理原因中,喜怒思悲恐也均可致失眠。按摩治疗中,若查不出病机,宁可沉默,也不能妄言搪塞病人,自毁清誉。查病的过程,也是练功的过程,一旦查出,功夫就长一分。

                    三.冠心病兼心脏神经官能症
  陆某,女,50岁。患冠心病半年多,三月前开始按摩后,胸闷痛消失,已停服西药。现每周按摩一次。2007年1月17日来诊,面色黧黑,言胸闷痛如憋,连服两次速效救心丸不解。触诊查得左乳房内胀气,按推之痛不可忍,稍息,嘱病人放松,将气按推散乃止。病人顿觉好转。问其可曾生气。言其女留学英、美数年,花费百余万元,未得一张文凭。她要女儿想法拿张文凭,反遭女儿顶撞。我劝病人道:“她去留学,当然想拿文凭,拿不到文凭也是无可奈何。西方的正规文凭管得紧。她没有文凭,你还有个女儿在。你万一把她逼死了,就连女儿也没有了。你看我这里,一些人生的残疾儿女,都爱得很。你女儿没文凭,总是健康人。人生就追求个愉快,你们一家人平安,生活又无愁,何必去自寻烦恼。”治后病人连呼爽快。说:“想不到生气这么厉害。要不是周医生开解,真不知这病怎么治!”
  按:心前区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好发部位。或胀闷,或痛,或冷(所谓令人心寒),或心紧,或严重心律紊乱,症状多变,往往令医者束手。触诊可查得肋间肌漫肿,或紧硬,或皮下胀气,或肌肤滞涩。病人或兼颈、胸椎病变,随证变法治之,可解。但心理开解是必不可少的,不然,病必反复。
                  四.痛      经
      1999年,34岁农妇陈某,因痛经求治。每次行经均剧痛,需休息七、八天才能工作。按摩治疗后有好转,停治又复痛如故。西医检查系子宫腺肌症,不得已,借钱将子宫切除。但每到该行经之期,仍然剧痛如故。我听说后,遂考虑是心理压力所致。其家贫,负债两三万元,丈夫能力又弱,月工资仅两百元。要从客观上解除她的压力,医生做不到。要从主观上解除她的压力,她又是一种忧郁内向型的性格,一时半会儿哪能把工作做通。我于是在处方笺上画了一张符,托人给她带去,让她把符烧灰后,用温水冲服。三个月后,病人送来一个大西瓜表感谢,痛经已愈。2003年追访,经期偶有不适而已。
按:这是用的“暗示疗法”。在心理学会上,同道们叹息:心理医师的疗效,往往不及巫婆、神汉好。这种方法对知识分子绝不见效,用之得宜,效如桴鼓。不知者,即诋为“伪科学”;知其理,自有科学在其中。
            五.肩  颈  痛
      07年2月2日,温江区李某,男,外貌约66岁。述左肩颈痠痛七、八年。触诊查得颈部分肉、腠理中有气体,尤以胸锁乳突肌与气管之间气体积聚甚多,即《心理治法》中所说“郁怒症”呈现气柱的部位,但此患者积气略散漫,不如气柱紧实,仍拟诊为“郁怒症”。但一寻思,此型的积气多是在工作中受了闷气,发不出来所致;病人如此年纪,何处会受此闷气?遂先问病人年纪,说才51岁,这样我心里就比较有底了。再向病人求证是否有受闷气的情形。病人说:“你简直像算命一样。我平时性格温和,但工作烦琐,受了气就闷在心里。今后我受了气一定要发出来。”我说:“发出来你还是在生气”。病人说:“也是”。我说:“最好的办法是不生那个气。要原谅别人,原谅别人就是原谅了自己,就不会生那个气了。人认识问题都是以‘我’为中心:看是‘我’在看,听是‘我’在听,吃是‘我’在吃,穿衣服冷暖自知。人并不能直接理解别人的感受,理解别人是先暗设一前提 :‘人心如我心’,即是常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虽说人心其实难测,但人也只能够通过将心比心去理解别人。一般的人多是直接做出利己的反应,很难事事去将心比心,即使能这样想,也未必能这样做,私心很难克服,甚至难免做出损人利己的事。不能要求人人是圣贤,你就只能原谅人,不给他一般见识,不然你就要生病。”治后病人即说病大减。

  按:治这类心身疾病,一定要根据情况,设法解开病人的心结;心结不解,病情即使暂时缓解,也一定复发。曾治一83岁的老太太,因与媳妇生气致心下痞塞,每顿只能吃4--5厘米大一团饭。按摩后痞结散去,回家又结塞如故。虽然屡劝老人不要生气,但老人做不到。两三月后,骨瘦如柴,大腿只及初诊时一半粗。于是只好从祛除其外在病因入手。终于联系到其媳妇,将老太太的病情对其讲明,媳妇悔悟。第一周,陪老太太逛商场,买一件大衣送老太太。第二周,陪老太太打麻将,输了几十元给老太太,老人大喜。家里亲戚知道老人病情后,轮流来陪老人玩,病遂不治而愈。至今老人已95岁,尚健在。
  有的病人受唯物论影响,你劝他不要生气,他还说:“存在决定意识,我遇到了生气的事,怎么能不生气嘛?”遇到这种有点文化的病人,你还不能简单地用意识有反作用让他不生气。因为生气是被存在“决定”了的,能反得掉吗?为了救病人,你还得花点工夫去驳正唯物论的错误:
  首先,“唯物论”这三个字就不符合事实。凡理论都是“心”总结出来的,只有“物”是形不成理论的。石头能说出理论吗?就是牛马也说不出理论,心要到“聪明人”这个层次才能说出理论。由于“心”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还会出现各家学说,只凭“物”怎么能产生“论”?
  唯物论说:“存在决定意识”,如有一张桌子,你才能形成桌子的意识;没有桌子,你哪来桌子的意识?这种说法的片面性,就像在用眼睛想问题;因为眼睛只能看见外物,不能看见自己。若不是自己有“心”,怎么能感知外物?人是不同于照像机的,照像机能摄下外物,却不知有外物,因为它没有“心”。人首先要具有“心”的认知能力,没有这种认知能力,就形同木石,是形不成“意识”的。认知能力的特点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识结论。如眼睛能看到石头白,看不出石头硬;手能摸出石头硬,摸不出白;耳朵则对石头完全没有感觉。所以人对外物的意识,不只是由外物决定的,还与人的认知能力有关。同样是视觉,色盲所见的外物,常人所见的外物和显微镜下所见的外物,差异极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也指出,人的认知能力,先天就规定人以时间和空间的模式去认知世界。任何外物都要被装在心的“时空模式”中去认识,超出“时空模式”,人就认识不了。人不能设想事物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外,人的认知的模式不是被外物决定的,是先天固有的。即使在四维时空中,人的视觉不如鹰,听觉不如蝙蝠,嗅觉不如狗,可知人的感官功能还有待开发。如果人的认知模式发生变化,比如增强到能感知十维时空,或减弱如蛆虫只有触觉或味觉等,世界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佛教唯识学中对“意识”的认识分得更细,因其烦琐,简说如下:意识分为新熏识(后天形成的意识成果)和种子识(先天具备的认知能力),这两种识又各分为八识。“意识”(新熏识)的形成是由“根”(眼耳鼻舌身的感觉器官)、“境”(外界事物 )和“识”(指种子识)三结合所产生。所以“意识”是由心的认知能力和外界事物相结合的产品,哪里仅仅由外界事物决定。心与物是互相影响的,仅物质存在决定不了意识的产生。(注:存在一词在唯物论中指物质存在,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指精神存在,如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在人本主义哲学中又略相当于道家形而上的超越心物的存在:道。)
  人接受了一种观念是很难改变的。有的人又会说:“没有人的形体,哪来人心?所以还是存在决定意识。”说这种话是不深思的表现。人心不能离开人身而独在,是事物表现的一面;但人心却是人身的主人,人身只是人心的工具。人的视听言动,都受人心的差遣;我们自己体验到的事实是:意识支配存在的人身。这里需要说明:人心当然不指心脏,但也不指大脑,是指广义的生命力的高级表现。大脑也只是人心工具,大脑想或不想问题,仍然受人心的支配。人心的实质现在还不好说清楚,但从心与身的关系看,心站在主导地位。人心如果是被物质之身决定的,决定意味着不变,要变就不叫决定;若如此,人心为什么一天会冒出那么多希奇古怪的想法?看当今世界,无数的发明创造,都是人心的杰作。是人心在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说,在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中,存在不但决定不了意识,还反而在意识的推动下,发生疾速的改变。
  心与身,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就是中医哲学高度抽象出的阳与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但阳占主导地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灵枢·本神》说:“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阳的作用转化出气,再由气产生心的精神现象,阴的作用则形成万物的形体。阴与阳都是宇宙的本质——太极一气——的表现形式。现象是二,实质是一。所以阴阳之间现象上是对立的,实质上互相依存,相互之间有消长,甚至转化,因为阴阳本质上是太极一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实质相通。中医的阴阳,用在不同的地方,含义不同。这里的阴阳,也称阴阳二气,但不是后天的物质之气,和太极之气一样,属于形而上的先天之气,无形无质,是宇宙中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还处于老子所说的“一生二 ”的阶段;要到“二生三”的阶段,形成无形有质的形而下的冲和之气,才是后天之气。这里的先后天的先后,不指时间的先后,而指层次的深浅,先后天是同时共存的。类似于先天遗传基因与后天形体同时共存,只是这里的先天指形而上,后天指形而下。形而上的气,并不是离开形而下的东西独立存在,它就在形而下的东西之中。如六祖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有兴趣的朋友可参阅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中,有关先后天气的论述。传统哲学几近断绝,令人难解,不得不略加解释。《素问·灵兰秘典论》又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中医哲学也认为,在心身的关系中,心起着主导作用。这些从常识出发的道理,并不很高深,只要你肯用心想,是不难明白的。可惜世间不用脑筋的人有点多!
  马克思看出唯物论的弊端,就提出辨证唯物论来补救。说是“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能反作用于存在。”存在既然决定意识,它能决定意识怎么反作用于存在吗?若物质存在能决定意识的反作用,那此反作用是存在通过意识在自己作用于自己,就不存在意识自身的反作用;若存在不能决定意识的反作用,存在就决定不了意识。所以,马克思的说法在逻辑上说不通,只能说“存在和意识互相影响”。我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就知道,存在决定不了意识的反作用,就像面粉决定不了人们到底把它做成面条还是面包一样。只是人还不能把面粉做成机器,物质存在本身的特性要限制人们的随心所欲。客观事实是:存在决定不了意识,反而是意识要支配物质存在;只是在支配时要顾及物质存在的特性,使主客观高度统一,以达到最佳效果。这就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天(客观事物)人(意识的主观愿望)合一”的境界。不能理解博学的马克思,为什么会得出如此既不合逻辑,又不合事实的结论。如他还说:是石器、铜器、铁器、机器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石铜铁机器是人发明创造的,归根结底是人的智慧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又说是劳动创造人类。人的意识中如果没有智慧,会想出劳动的方法吗?不知道劳动的方法,能进行劳动吗?是意识在支配人去劳动,而不是存在决定人去怎么劳动。牛马终日劳累,它们能变成人吗?牛马的意识水平太低了!它们再劳动,也变不成人。
  错误的观念必然导致错误的决策。百多年的近代史,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存在决定意识的观念,使人轻看意识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使人做出像“文化革命”那样昏昧的举动: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看不到知识经济的重要性。意识的重要功能就是懂道理,称为“理性”。明白了理性,人就可以通过说理,通过民主与法治来解决纷争;而不是像愚昧人一样,动辄互相残杀,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百年过去,让人痛定思痛,人类再不能重蹈覆辙。从小处来看,明理可以使人解除心理压抑,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健康,对事业,都有巨大的好处。但从现实看,很多人对错误的观念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医生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病人,端正认识;对疾病,对社会,都是功德。
从现在已知的宇宙史看,宇宙是在146亿年前,从一个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近乎什么都没有的奇点的大爆炸中产生。然后无中生有,形成众多的星球、星系。地球是46亿年前才形成,以后才有生命的产生。生命又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以至形成现在的人类。从无物到有物,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低级生命到高级生命,可以认为:“意识”是一种存在的高级形式。高级的存在能支配低级的存在。只是这高级的东西不是离开低级而别有一种存在,它只是低级的升华形式。这就是中医说的“精化气,气化神。”我这里按照中医的阴阳学说,结合现代知识来阐释中医对意识与存在关系的看法,目的旨在说明意识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让患者和医生都注意“意识”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怨天,不尤人,自求多福,自己转化命运。我这里没有批判唯心论,但批判的意味自在道理之中。
  意识有什么特点呢?这里简介梁漱溟先生在《人心与人生》中的观点。粱先生在书中曲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批判了人类只有阶级性,没有统一人性的观点,并指出人性的实质是理性。又据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的说法,说人心(意识)有: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三大特点。粱先生在“文革”的黑暗中,八十高龄仍坚持独立思考,著书立说,高扬人性的旗帜;既勇敢,又智慧,是一个少有的敢承担人类良心责任的知识分子。人有主动性,就不会被动地被外界事物所决定。人有灵活,就可以多种形式处置外界事物,而不是呆板应对。人有计划性,就不仅可以处置现在的事物,还可以处置未来的事物。人心有如此好的功能,人生真不该辜负此心。明白了这个道理,医生就一定要告诉病人,人心在人生的旅途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人不仅可以有计划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又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树立起病人的信心,人心能促进人身的康复。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无论是心身疾病,还是纯生理疾病,只要树立起病人的信心,疗效普遍好;若病人丧失了信心,疗效一定差。
  人心既然有如此大的作用,如果一旦产生错误观念,为祸亦必惨烈,不可不慎。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心忧天下,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情怀。现代的医学,不仅要治人身,也要治人心。像心身疾病,不治人心,这人身也是治不好的。作为医生,尤其要注意治疗知识精英的心。知识精英占据着领导岗位,或者舆论阵地;要么影响政策的制定,要么影响人心的走向;若观念昏昧,就不是为害一身,起码是为祸一方的问题。医生能做到身心并治的境界,真可谓苍生大医;那么,良医所建立的又岂止是良相的功业。在此愿与同道共勉。
  未正人,先正己。医生在说服病人之前,必须先说服自己,人不能以己之昏昏而使人昭昭。所以不嫌辞费与同道进行探讨。

  鉴于最近诋毁中医是伪科学之声不绝,又少见中医学者出来讲清中医学的理念及特色,在此谈一点看法,供同道参考:中医是一个哲学医学,哲学可以包容科学,科学的内涵却装不下哲学。作为中医师应当把中医的医学基础弄清楚。中医是以阴阳五行的哲学归类在认识事物,其基础是建立在道与万物相通的一元论上。太极生两仪,变成阴阳;两仪生四象,为少阴、少阳、老阴、老阳,再加上中性的土,就构成了五行。中医是两分法与五分法的结合应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万万不能理解成五种物质,比如,五行可以表现为东西南北中,这是什么物质?有人把中医说成朴素的唯物论,我认为这是不得已的附会。中医是心物统一论,道理已如前述。阴阳五行是对宇宙动力作用的归类,由此也表现为事物特性的归类。如果照唯物论来理解,中医真是不通又不通,自然该挨骂。事物之复杂,以阴阳五行为纲来认识,有其简明扼要的一面,也就有模糊不清的另一面。比如,外邪众多,用风火湿燥寒来进行功能归类,决不能理解成什么具体的细菌,这是一种模糊的认识论,就像数学中有模糊数学。这既是中医的短处,也是中医的长处。事物变化之繁,不可以尽数。能清楚精细的认识,当然好;若一时认识不清,用模糊理论可以先把握住治疗的大方向。如非典型肺炎刚出来,用了中药治疗的效果都比较好。现在借鉴西医充实自己的短处,是可以的;若因此丢掉自己的长处,就很不值得。事物的认识没有穷尽,模糊理论是取消不了的。如果能把西医融会进中医最好,但这需要众多人才持续不断地努力。有待于后学诸君!治病几十年才知道,好多病你根本连病名都弄不清楚,用模糊理论一治疗,病人的痛苦就解除了;或者一时治不好,也可以控制病情,留人治病。原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腹痛住院,西医一派说是胆囊炎,一派说是胰腺炎,争执不清就不用药。为什么不能先模糊治疗一下呢?最后尸检证实是胰腺炎,有什么用?其实,西医也用模糊理论治病,如用广谱抗菌素,只要发现是细菌感染,无需先弄清是何种细菌,就可用广谱抗菌素治疗;不得已,才做细菌的药敏试验,选专药治疗。很多病都适用模糊疗法,只要治疗的大方向正确,病人能解除痛苦,用不着弄很清楚。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治病的效率,不延误治疗;又可降低治疗成本,减轻病人负担。现在一些病,有些西医检查不出来,就武断地说病人没病。中医善治各种杂病,把病治好了,当然有自己对疾病的认识,但西医要求中医用西医的道理把病说清楚,中医的模糊理论自然说不清楚,于是就有人攻击中医不科学。现在西医的循证医学,也在走模糊治疗的路;中医借鉴一些西医的治法,就攻击中医无用,这是一种不讲理的做法。一些西医的检查结果,也有似是而非的,造成失误的大有人在(参见拙著《不能迷信影像诊断》)。如我治疗加拿大籍华人张太太的膝关节痛,加国西医说是膝关节坏了,要换人工关节。张太太不敢一试,遂来中国求医。我触诊查得系关节滑膜炎兼韧带钙化,每周一次,治疗三月,疼痛大减。明明是筋病,与骨何干?又南京一妇女,58岁,三十多年前,当知识青年,强力劳动,损伤腰部,遂致髋关节痛。宁、沪众名西医会诊为股骨头坏死,换一个股骨头还痛,再换对侧股骨头;还痛,又说先换的股骨头已坏,又第三次换股骨头;还痛,又说后换的股骨头坏,要四换股骨头。经我检查是4—5腰椎错位,校正后,即痛止。此病骨坏死相信有,但是否到了非换骨不可的地步,则难说;漏诊腰椎错位,是逃不掉的。以科学标榜自己的西医,都有不科学的行为,一些对中医不了解的人,抓住中医的弱点,大肆诋毁中医为伪科学,中医应当自己站出来把道理说清楚。并向群众普及中医理念,宏扬中医特色,造福社会。
  科学是建立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但人除了逻辑思维以外,还有灵感思维、直觉思维、联想思维、美感思维、情感思维等。这些思维基本上不靠逻辑推理演绎,但可与逻辑推理结合应用。科学解决不了情感、美感以及道德的问题,所以不能搞科学霸权主义、唯科学主义,这样会防碍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马斯洛说:“‘纯’科学家最终所能达到的境界不是爱因斯坦型或牛顿型,而是搞集中营试验的纳粹‘科学家’和好莱坞的‘疯’科学家。……为科学而科学正如为艺术而艺术一样,都是病态的。”(《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42页)叔本华说:“物质世界的真理,可能非常具有客观外在的意义,却丝毫没有主观的内在意义。后者是心智和道德真理的特权,心智和道德真理涉及意志客观化的最高阶段,而物质世界的真理,则只涉及意志客观化的最低限度。”(《叔本华人生哲学》李成铭等译,82页)而中医学却是将意志客观化的最高阶段与最低限度相结合。如《素问·汤液醪醴论》说:“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清·高士宗注云:“针石之为道也,工(医)之精神与病之精神,工之志意与病之志意,两相合也。今工之精神不进,志意不治,工与病违,故病不可愈。”这就是上文所说的高级存在状态可调控低级存在状态,神可以治形。医生和病人的精神状态都要影响疾病的痊愈。荣格也说:“心理治疗告诉我们,最具疗效,起决定作用的并非学识,亦非技能,而是医生的人格。”(《荣格性格哲学》李德荣编译,250页)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思维感应(?)”,这些道理若没有亲身体验,在那些科学霸权主义者看来,又是伪科学。医者仁者心,对这些强不知以为知的说法,应努力给以解释,以提高社会的认知水平。
  在科学知识的论证阶段,主要靠逻辑思维;在科研成果的发明创造阶段,则与灵感、直觉、联想的思维形式密切相关。中医则应用后三种思维形式较多。如中医比类取象的认知方法,把万事万物用五行归类,就是应用的联想思维。不然,东西南北中和辛甘酸苦咸是怎么也挂不上钩的。联想思维又往往能引发灵感思维。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重要。”罗斯福说丘吉尔“每天能想出一百个主意,其中九十六个都是馊主意,但有四个是绝顶聪明的主意。”丘吉尔之所以是伟人,不在乎他每天有九十六个馊主意,而在他每天有四个靠灵感产生的绝顶聪明的主意。中医水平的高低,与灵感思维的关系相当密切,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所说:“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这个“巧”在一般情况下是直觉思维,在遇到疑难病时,往往是灵感思维起作用。那种机械化思维的人,是一定学不好中医的。直觉、灵感的产生,也不是凭空而来,需要临床经验千锤百炼的磨砺做基础,又与人的聪明才智相关。所以说“老医生,少裁缝”。直觉、灵感思维并不排斥逻辑思维,在千锤百炼的磨砺中,绝对包含逻辑思维的应用;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往往激发出灵感和直觉。灵感和直觉的正确与否,也要经过逻辑思维的检验。在产生了灵感和直觉认识后,要用逻辑思维想一想它有没有道理,再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如中医辨寒热真假,患者出现十个寒症,一个热症,你要说寒症都是假象,热症才表现实质,用逻辑思维就要考虑寒热的百分比,就得不出这个结论。逻辑推理的方法是:“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这是正治法,用之效果不好,医生就要考虑是不是把虚寒证当实寒证治了,或者应是寒热错杂证,或者是用药的剂量不够。在病情危急之时,你要一眼看出是真热假寒,往往靠经验的直觉和灵感。这时有经验的医生径可直接用药。经验不够的医生有了灵感、直觉,就要结合逻辑思维应用:一、真热证应当用寒药;二、如果这是真热证,不防用寒药一试;三、小剂量试用以观察疗效。
  中医学常用的灵感、直觉、联想的思维方式与科学常用的逻辑思维方式,看似矛盾,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只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喜欢模糊思维的方式,就像中国画一样是模糊的,重神似,轻形似,不像西方画那样纤毫毕现。中国人的民族观念模糊,只要认可文化理念就行,汉族是由若干民族融合而成。中国人的国家观念模糊,认为“天下是一家,四海皆兄弟”,以至当外敌入侵时,被讥为“一盘散沙”。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自然有其局限,如重大道,轻雕虫小技;重整体,轻具体;逻辑思维不发达等。但中国文化的优点就在其中,那就是包容性强,在包容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了自己。中国文明没有像其他古文明一样消亡而延续至今,就是靠的这种文化优势。中医是中国文化孕育下的产物,我们应当看到自己的优势,并运用这个优势把科学的方法包容到中医学中。荣格说:“英国人类学学会的一位前主席曾问我:‘你能理解何以像中国人这样高智力的民族没有科学吗?’我答到:‘他们有科学,但你不理解它。这种科学不是建立在因果性原则之上的。因果性原则并不是唯一的原则;它只是一种相对的东西。’”(《荣格性格哲学》362页)因果性原则是逻辑思维的基础。我认为中医学可称为“模糊科学”。一个外国人能如此认识中国文化,比好多中国人还认识得清楚。
  以上本文通过哲学和心理学方面对中医学进行探讨,希望同道对不足之处给以指正。
中医哲学与按摩治疗心身疾病    周  述  炎[转帖]        ​
                             中医哲学与按摩治疗心身疾病
                                    周  述  炎

  由心理失调引发的身体疾病叫心身疾病。八年前著有《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与治疗心法》(以下简称《心理治法》)及《暗示疗法》两文对之进行探讨。现结合病例,将具体的治法展示给读者,并对涉及的中医哲学及中医思维模式进行探讨。

                     一.颈痛、眩晕
  都江堰市巨某,男,30岁。颈痛眩晕三年,经北京专家远程核磁共振会诊,诊断为第四颈椎椎间盘突出。06年11月22日初诊,察看MRI胶片,椎间盘突出并不明显。按摩时查得整个颈部皮下胀气,并见头侧胆经区皮下胀气。属于《心理治法》中的“愤怒症”。我对病人说:“你的性子太急了”。病人的妻子马上说:“哎呀,他就是性子急得很。”隔日再治一次,将郁积于皮下的气体按推散,病即大减。病人临走说:“今后遇到再大的问题,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能性急。”我说:“很对!”07年2月26日电话追访,病又复发。病人因工作忙,尚无暇再治。
  按:因不同的心理压抑会导致体内不同的地方产生气体郁积,是本人在几十年临床中体验所得。在网上输入“周述炎”三字,即可查得《心理治法》一文,可参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性格的事,仓促间是做不到的,但必须引导病人去做。天真按摩心理治疗的第一步,就是把按摩查出的病因告知病人,调动起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战胜疾病。此病坚持治疗,不难治愈。皮下软组织中胀气,压迫神经、脊髓,胶片不易显示,症状却很重。若服中药,当用疏风理气之剂。

                    二. 失      眠
黎某,男,57岁。失眠三年。06年11月7日初诊。按摩时遍触全身,未查得病机。最后才在左腰部发现一拳头大皮下积气,属于《心理治法》中的“郁哀症”。我对病人说:“就在你失眠之前,你遇到了一个巨大的精神创伤,你必须放下思想包袱,原谅对方;不然,你这个失眠没法治”。病人不语。下周病人再来,其妻云:“他回家问我:‘你给周医生说了些啥子,他怎么那么清楚?’。我说:‘我说你干什么嘛?’。他说:‘周医生有点神!’”原来,三年前病人被一个朋友以投资为名,骗走了150多万圆,从此失眠。前次治疗后,勾起心事,竟至彻夜不眠。其妻知道病因后亦劝他:“我们原来就很穷,下海经商后致富,现在再不好,也比留在单位上好到哪里去了。钱以后又挣就是了嘛。”妻子原本反对他投资,经妻子一开解,心理包袱就放下不少。治疗四次后,失眠大有好转。
  按:心理原因致病,往往在心理创伤后短时间内形成,我因此遽下定语,对病人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失眠一病,形成的原因很多。五脏六腑之病均可引起失眠。在心理原因中,喜怒思悲恐也均可致失眠。按摩治疗中,若查不出病机,宁可沉默,也不能妄言搪塞病人,自毁清誉。查病的过程,也是练功的过程,一旦查出,功夫就长一分。

                    三.冠心病兼心脏神经官能症
  陆某,女,50岁。患冠心病半年多,三月前开始按摩后,胸闷痛消失,已停服西药。现每周按摩一次。2007年1月17日来诊,面色黧黑,言胸闷痛如憋,连服两次速效救心丸不解。触诊查得左乳房内胀气,按推之痛不可忍,稍息,嘱病人放松,将气按推散乃止。病人顿觉好转。问其可曾生气。言其女留学英、美数年,花费百余万元,未得一张文凭。她要女儿想法拿张文凭,反遭女儿顶撞。我劝病人道:“她去留学,当然想拿文凭,拿不到文凭也是无可奈何。西方的正规文凭管得紧。她没有文凭,你还有个女儿在。你万一把她逼死了,就连女儿也没有了。你看我这里,一些人生的残疾儿女,都爱得很。你女儿没文凭,总是健康人。人生就追求个愉快,你们一家人平安,生活又无愁,何必去自寻烦恼。”治后病人连呼爽快。说:“想不到生气这么厉害。要不是周医生开解,真不知这病怎么治!”
  按:心前区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好发部位。或胀闷,或痛,或冷(所谓令人心寒),或心紧,或严重心律紊乱,症状多变,往往令医者束手。触诊可查得肋间肌漫肿,或紧硬,或皮下胀气,或肌肤滞涩。病人或兼颈、胸椎病变,随证变法治之,可解。但心理开解是必不可少的,不然,病必反复。
                  四.痛      经
      1999年,34岁农妇陈某,因痛经求治。每次行经均剧痛,需休息七、八天才能工作。按摩治疗后有好转,停治又复痛如故。西医检查系子宫腺肌症,不得已,借钱将子宫切除。但每到该行经之期,仍然剧痛如故。我听说后,遂考虑是心理压力所致。其家贫,负债两三万元,丈夫能力又弱,月工资仅两百元。要从客观上解除她的压力,医生做不到。要从主观上解除她的压力,她又是一种忧郁内向型的性格,一时半会儿哪能把工作做通。我于是在处方笺上画了一张符,托人给她带去,让她把符烧灰后,用温水冲服。三个月后,病人送来一个大西瓜表感谢,痛经已愈。2003年追访,经期偶有不适而已。
按:这是用的“暗示疗法”。在心理学会上,同道们叹息:心理医师的疗效,往往不及巫婆、神汉好。这种方法对知识分子绝不见效,用之得宜,效如桴鼓。不知者,即诋为“伪科学”;知其理,自有科学在其中。
            五.肩  颈  痛
      07年2月2日,温江区李某,男,外貌约66岁。述左肩颈痠痛七、八年。触诊查得颈部分肉、腠理中有气体,尤以胸锁乳突肌与气管之间气体积聚甚多,即《心理治法》中所说“郁怒症”呈现气柱的部位,但此患者积气略散漫,不如气柱紧实,仍拟诊为“郁怒症”。但一寻思,此型的积气多是在工作中受了闷气,发不出来所致;病人如此年纪,何处会受此闷气?遂先问病人年纪,说才51岁,这样我心里就比较有底了。再向病人求证是否有受闷气的情形。病人说:“你简直像算命一样。我平时性格温和,但工作烦琐,受了气就闷在心里。今后我受了气一定要发出来。”我说:“发出来你还是在生气”。病人说:“也是”。我说:“最好的办法是不生那个气。要原谅别人,原谅别人就是原谅了自己,就不会生那个气了。人认识问题都是以‘我’为中心:看是‘我’在看,听是‘我’在听,吃是‘我’在吃,穿衣服冷暖自知。人并不能直接理解别人的感受,理解别人是先暗设一前提 :‘人心如我心’,即是常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虽说人心其实难测,但人也只能够通过将心比心去理解别人。一般的人多是直接做出利己的反应,很难事事去将心比心,即使能这样想,也未必能这样做,私心很难克服,甚至难免做出损人利己的事。不能要求人人是圣贤,你就只能原谅人,不给他一般见识,不然你就要生病。”治后病人即说病大减。

  按:治这类心身疾病,一定要根据情况,设法解开病人的心结;心结不解,病情即使暂时缓解,也一定复发。曾治一83岁的老太太,因与媳妇生气致心下痞塞,每顿只能吃4--5厘米大一团饭。按摩后痞结散去,回家又结塞如故。虽然屡劝老人不要生气,但老人做不到。两三月后,骨瘦如柴,大腿只及初诊时一半粗。于是只好从祛除其外在病因入手。终于联系到其媳妇,将老太太的病情对其讲明,媳妇悔悟。第一周,陪老太太逛商场,买一件大衣送老太太。第二周,陪老太太打麻将,输了几十元给老太太,老人大喜。家里亲戚知道老人病情后,轮流来陪老人玩,病遂不治而愈。至今老人已95岁,尚健在。
  有的病人受唯物论影响,你劝他不要生气,他还说:“存在决定意识,我遇到了生气的事,怎么能不生气嘛?”遇到这种有点文化的病人,你还不能简单地用意识有反作用让他不生气。因为生气是被存在“决定”了的,能反得掉吗?为了救病人,你还得花点工夫去驳正唯物论的错误:
  首先,“唯物论”这三个字就不符合事实。凡理论都是“心”总结出来的,只有“物”是形不成理论的。石头能说出理论吗?就是牛马也说不出理论,心要到“聪明人”这个层次才能说出理论。由于“心”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还会出现各家学说,只凭“物”怎么能产生“论”?
  唯物论说:“存在决定意识”,如有一张桌子,你才能形成桌子的意识;没有桌子,你哪来桌子的意识?这种说法的片面性,就像在用眼睛想问题;因为眼睛只能看见外物,不能看见自己。若不是自己有“心”,怎么能感知外物?人是不同于照像机的,照像机能摄下外物,却不知有外物,因为它没有“心”。人首先要具有“心”的认知能力,没有这种认知能力,就形同木石,是形不成“意识”的。认知能力的特点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识结论。如眼睛能看到石头白,看不出石头硬;手能摸出石头硬,摸不出白;耳朵则对石头完全没有感觉。所以人对外物的意识,不只是由外物决定的,还与人的认知能力有关。同样是视觉,色盲所见的外物,常人所见的外物和显微镜下所见的外物,差异极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也指出,人的认知能力,先天就规定人以时间和空间的模式去认知世界。任何外物都要被装在心的“时空模式”中去认识,超出“时空模式”,人就认识不了。人不能设想事物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外,人的认知的模式不是被外物决定的,是先天固有的。即使在四维时空中,人的视觉不如鹰,听觉不如蝙蝠,嗅觉不如狗,可知人的感官功能还有待开发。如果人的认知模式发生变化,比如增强到能感知十维时空,或减弱如蛆虫只有触觉或味觉等,世界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佛教唯识学中对“意识”的认识分得更细,因其烦琐,简说如下:意识分为新熏识(后天形成的意识成果)和种子识(先天具备的认知能力),这两种识又各分为八识。“意识”(新熏识)的形成是由“根”(眼耳鼻舌身的感觉器官)、“境”(外界事物 )和“识”(指种子识)三结合所产生。所以“意识”是由心的认知能力和外界事物相结合的产品,哪里仅仅由外界事物决定。心与物是互相影响的,仅物质存在决定不了意识的产生。(注:存在一词在唯物论中指物质存在,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指精神存在,如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在人本主义哲学中又略相当于道家形而上的超越心物的存在:道。)
  人接受了一种观念是很难改变的。有的人又会说:“没有人的形体,哪来人心?所以还是存在决定意识。”说这种话是不深思的表现。人心不能离开人身而独在,是事物表现的一面;但人心却是人身的主人,人身只是人心的工具。人的视听言动,都受人心的差遣;我们自己体验到的事实是:意识支配存在的人身。这里需要说明:人心当然不指心脏,但也不指大脑,是指广义的生命力的高级表现。大脑也只是人心工具,大脑想或不想问题,仍然受人心的支配。人心的实质现在还不好说清楚,但从心与身的关系看,心站在主导地位。人心如果是被物质之身决定的,决定意味着不变,要变就不叫决定;若如此,人心为什么一天会冒出那么多希奇古怪的想法?看当今世界,无数的发明创造,都是人心的杰作。是人心在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说,在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中,存在不但决定不了意识,还反而在意识的推动下,发生疾速的改变。
  心与身,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就是中医哲学高度抽象出的阳与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但阳占主导地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灵枢·本神》说:“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阳的作用转化出气,再由气产生心的精神现象,阴的作用则形成万物的形体。阴与阳都是宇宙的本质——太极一气——的表现形式。现象是二,实质是一。所以阴阳之间现象上是对立的,实质上互相依存,相互之间有消长,甚至转化,因为阴阳本质上是太极一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实质相通。中医的阴阳,用在不同的地方,含义不同。这里的阴阳,也称阴阳二气,但不是后天的物质之气,和太极之气一样,属于形而上的先天之气,无形无质,是宇宙中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还处于老子所说的“一生二 ”的阶段;要到“二生三”的阶段,形成无形有质的形而下的冲和之气,才是后天之气。这里的先后天的先后,不指时间的先后,而指层次的深浅,先后天是同时共存的。类似于先天遗传基因与后天形体同时共存,只是这里的先天指形而上,后天指形而下。形而上的气,并不是离开形而下的东西独立存在,它就在形而下的东西之中。如六祖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有兴趣的朋友可参阅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中,有关先后天气的论述。传统哲学几近断绝,令人难解,不得不略加解释。《素问·灵兰秘典论》又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中医哲学也认为,在心身的关系中,心起着主导作用。这些从常识出发的道理,并不很高深,只要你肯用心想,是不难明白的。可惜世间不用脑筋的人有点多!
  马克思看出唯物论的弊端,就提出辨证唯物论来补救。说是“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能反作用于存在。”存在既然决定意识,它能决定意识怎么反作用于存在吗?若物质存在能决定意识的反作用,那此反作用是存在通过意识在自己作用于自己,就不存在意识自身的反作用;若存在不能决定意识的反作用,存在就决定不了意识。所以,马克思的说法在逻辑上说不通,只能说“存在和意识互相影响”。我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就知道,存在决定不了意识的反作用,就像面粉决定不了人们到底把它做成面条还是面包一样。只是人还不能把面粉做成机器,物质存在本身的特性要限制人们的随心所欲。客观事实是:存在决定不了意识,反而是意识要支配物质存在;只是在支配时要顾及物质存在的特性,使主客观高度统一,以达到最佳效果。这就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天(客观事物)人(意识的主观愿望)合一”的境界。不能理解博学的马克思,为什么会得出如此既不合逻辑,又不合事实的结论。如他还说:是石器、铜器、铁器、机器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石铜铁机器是人发明创造的,归根结底是人的智慧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又说是劳动创造人类。人的意识中如果没有智慧,会想出劳动的方法吗?不知道劳动的方法,能进行劳动吗?是意识在支配人去劳动,而不是存在决定人去怎么劳动。牛马终日劳累,它们能变成人吗?牛马的意识水平太低了!它们再劳动,也变不成人。
  错误的观念必然导致错误的决策。百多年的近代史,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存在决定意识的观念,使人轻看意识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使人做出像“文化革命”那样昏昧的举动: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看不到知识经济的重要性。意识的重要功能就是懂道理,称为“理性”。明白了理性,人就可以通过说理,通过民主与法治来解决纷争;而不是像愚昧人一样,动辄互相残杀,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百年过去,让人痛定思痛,人类再不能重蹈覆辙。从小处来看,明理可以使人解除心理压抑,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健康,对事业,都有巨大的好处。但从现实看,很多人对错误的观念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医生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病人,端正认识;对疾病,对社会,都是功德。
从现在已知的宇宙史看,宇宙是在146亿年前,从一个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近乎什么都没有的奇点的大爆炸中产生。然后无中生有,形成众多的星球、星系。地球是46亿年前才形成,以后才有生命的产生。生命又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以至形成现在的人类。从无物到有物,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低级生命到高级生命,可以认为:“意识”是一种存在的高级形式。高级的存在能支配低级的存在。只是这高级的东西不是离开低级而别有一种存在,它只是低级的升华形式。这就是中医说的“精化气,气化神。”我这里按照中医的阴阳学说,结合现代知识来阐释中医对意识与存在关系的看法,目的旨在说明意识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让患者和医生都注意“意识”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怨天,不尤人,自求多福,自己转化命运。我这里没有批判唯心论,但批判的意味自在道理之中。
  意识有什么特点呢?这里简介梁漱溟先生在《人心与人生》中的观点。粱先生在书中曲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批判了人类只有阶级性,没有统一人性的观点,并指出人性的实质是理性。又据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的说法,说人心(意识)有: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三大特点。粱先生在“文革”的黑暗中,八十高龄仍坚持独立思考,著书立说,高扬人性的旗帜;既勇敢,又智慧,是一个少有的敢承担人类良心责任的知识分子。人有主动性,就不会被动地被外界事物所决定。人有灵活,就可以多种形式处置外界事物,而不是呆板应对。人有计划性,就不仅可以处置现在的事物,还可以处置未来的事物。人心有如此好的功能,人生真不该辜负此心。明白了这个道理,医生就一定要告诉病人,人心在人生的旅途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人不仅可以有计划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又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树立起病人的信心,人心能促进人身的康复。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无论是心身疾病,还是纯生理疾病,只要树立起病人的信心,疗效普遍好;若病人丧失了信心,疗效一定差。
  人心既然有如此大的作用,如果一旦产生错误观念,为祸亦必惨烈,不可不慎。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心忧天下,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情怀。现代的医学,不仅要治人身,也要治人心。像心身疾病,不治人心,这人身也是治不好的。作为医生,尤其要注意治疗知识精英的心。知识精英占据着领导岗位,或者舆论阵地;要么影响政策的制定,要么影响人心的走向;若观念昏昧,就不是为害一身,起码是为祸一方的问题。医生能做到身心并治的境界,真可谓苍生大医;那么,良医所建立的又岂止是良相的功业。在此愿与同道共勉。
  未正人,先正己。医生在说服病人之前,必须先说服自己,人不能以己之昏昏而使人昭昭。所以不嫌辞费与同道进行探讨。

  鉴于最近诋毁中医是伪科学之声不绝,又少见中医学者出来讲清中医学的理念及特色,在此谈一点看法,供同道参考:中医是一个哲学医学,哲学可以包容科学,科学的内涵却装不下哲学。作为中医师应当把中医的医学基础弄清楚。中医是以阴阳五行的哲学归类在认识事物,其基础是建立在道与万物相通的一元论上。太极生两仪,变成阴阳;两仪生四象,为少阴、少阳、老阴、老阳,再加上中性的土,就构成了五行。中医是两分法与五分法的结合应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万万不能理解成五种物质,比如,五行可以表现为东西南北中,这是什么物质?有人把中医说成朴素的唯物论,我认为这是不得已的附会。中医是心物统一论,道理已如前述。阴阳五行是对宇宙动力作用的归类,由此也表现为事物特性的归类。如果照唯物论来理解,中医真是不通又不通,自然该挨骂。事物之复杂,以阴阳五行为纲来认识,有其简明扼要的一面,也就有模糊不清的另一面。比如,外邪众多,用风火湿燥寒来进行功能归类,决不能理解成什么具体的细菌,这是一种模糊的认识论,就像数学中有模糊数学。这既是中医的短处,也是中医的长处。事物变化之繁,不可以尽数。能清楚精细的认识,当然好;若一时认识不清,用模糊理论可以先把握住治疗的大方向。如非典型肺炎刚出来,用了中药治疗的效果都比较好。现在借鉴西医充实自己的短处,是可以的;若因此丢掉自己的长处,就很不值得。事物的认识没有穷尽,模糊理论是取消不了的。如果能把西医融会进中医最好,但这需要众多人才持续不断地努力。有待于后学诸君!治病几十年才知道,好多病你根本连病名都弄不清楚,用模糊理论一治疗,病人的痛苦就解除了;或者一时治不好,也可以控制病情,留人治病。原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腹痛住院,西医一派说是胆囊炎,一派说是胰腺炎,争执不清就不用药。为什么不能先模糊治疗一下呢?最后尸检证实是胰腺炎,有什么用?其实,西医也用模糊理论治病,如用广谱抗菌素,只要发现是细菌感染,无需先弄清是何种细菌,就可用广谱抗菌素治疗;不得已,才做细菌的药敏试验,选专药治疗。很多病都适用模糊疗法,只要治疗的大方向正确,病人能解除痛苦,用不着弄很清楚。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治病的效率,不延误治疗;又可降低治疗成本,减轻病人负担。现在一些病,有些西医检查不出来,就武断地说病人没病。中医善治各种杂病,把病治好了,当然有自己对疾病的认识,但西医要求中医用西医的道理把病说清楚,中医的模糊理论自然说不清楚,于是就有人攻击中医不科学。现在西医的循证医学,也在走模糊治疗的路;中医借鉴一些西医的治法,就攻击中医无用,这是一种不讲理的做法。一些西医的检查结果,也有似是而非的,造成失误的大有人在(参见拙著《不能迷信影像诊断》)。如我治疗加拿大籍华人张太太的膝关节痛,加国西医说是膝关节坏了,要换人工关节。张太太不敢一试,遂来中国求医。我触诊查得系关节滑膜炎兼韧带钙化,每周一次,治疗三月,疼痛大减。明明是筋病,与骨何干?又南京一妇女,58岁,三十多年前,当知识青年,强力劳动,损伤腰部,遂致髋关节痛。宁、沪众名西医会诊为股骨头坏死,换一个股骨头还痛,再换对侧股骨头;还痛,又说先换的股骨头已坏,又第三次换股骨头;还痛,又说后换的股骨头坏,要四换股骨头。经我检查是4—5腰椎错位,校正后,即痛止。此病骨坏死相信有,但是否到了非换骨不可的地步,则难说;漏诊腰椎错位,是逃不掉的。以科学标榜自己的西医,都有不科学的行为,一些对中医不了解的人,抓住中医的弱点,大肆诋毁中医为伪科学,中医应当自己站出来把道理说清楚。并向群众普及中医理念,宏扬中医特色,造福社会。
  科学是建立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但人除了逻辑思维以外,还有灵感思维、直觉思维、联想思维、美感思维、情感思维等。这些思维基本上不靠逻辑推理演绎,但可与逻辑推理结合应用。科学解决不了情感、美感以及道德的问题,所以不能搞科学霸权主义、唯科学主义,这样会防碍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马斯洛说:“‘纯’科学家最终所能达到的境界不是爱因斯坦型或牛顿型,而是搞集中营试验的纳粹‘科学家’和好莱坞的‘疯’科学家。……为科学而科学正如为艺术而艺术一样,都是病态的。”(《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42页)叔本华说:“物质世界的真理,可能非常具有客观外在的意义,却丝毫没有主观的内在意义。后者是心智和道德真理的特权,心智和道德真理涉及意志客观化的最高阶段,而物质世界的真理,则只涉及意志客观化的最低限度。”(《叔本华人生哲学》李成铭等译,82页)而中医学却是将意志客观化的最高阶段与最低限度相结合。如《素问·汤液醪醴论》说:“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清·高士宗注云:“针石之为道也,工(医)之精神与病之精神,工之志意与病之志意,两相合也。今工之精神不进,志意不治,工与病违,故病不可愈。”这就是上文所说的高级存在状态可调控低级存在状态,神可以治形。医生和病人的精神状态都要影响疾病的痊愈。荣格也说:“心理治疗告诉我们,最具疗效,起决定作用的并非学识,亦非技能,而是医生的人格。”(《荣格性格哲学》李德荣编译,250页)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思维感应(?)”,这些道理若没有亲身体验,在那些科学霸权主义者看来,又是伪科学。医者仁者心,对这些强不知以为知的说法,应努力给以解释,以提高社会的认知水平。
  在科学知识的论证阶段,主要靠逻辑思维;在科研成果的发明创造阶段,则与灵感、直觉、联想的思维形式密切相关。中医则应用后三种思维形式较多。如中医比类取象的认知方法,把万事万物用五行归类,就是应用的联想思维。不然,东西南北中和辛甘酸苦咸是怎么也挂不上钩的。联想思维又往往能引发灵感思维。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重要。”罗斯福说丘吉尔“每天能想出一百个主意,其中九十六个都是馊主意,但有四个是绝顶聪明的主意。”丘吉尔之所以是伟人,不在乎他每天有九十六个馊主意,而在他每天有四个靠灵感产生的绝顶聪明的主意。中医水平的高低,与灵感思维的关系相当密切,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所说:“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这个“巧”在一般情况下是直觉思维,在遇到疑难病时,往往是灵感思维起作用。那种机械化思维的人,是一定学不好中医的。直觉、灵感的产生,也不是凭空而来,需要临床经验千锤百炼的磨砺做基础,又与人的聪明才智相关。所以说“老医生,少裁缝”。直觉、灵感思维并不排斥逻辑思维,在千锤百炼的磨砺中,绝对包含逻辑思维的应用;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往往激发出灵感和直觉。灵感和直觉的正确与否,也要经过逻辑思维的检验。在产生了灵感和直觉认识后,要用逻辑思维想一想它有没有道理,再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如中医辨寒热真假,患者出现十个寒症,一个热症,你要说寒症都是假象,热症才表现实质,用逻辑思维就要考虑寒热的百分比,就得不出这个结论。逻辑推理的方法是:“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这是正治法,用之效果不好,医生就要考虑是不是把虚寒证当实寒证治了,或者应是寒热错杂证,或者是用药的剂量不够。在病情危急之时,你要一眼看出是真热假寒,往往靠经验的直觉和灵感。这时有经验的医生径可直接用药。经验不够的医生有了灵感、直觉,就要结合逻辑思维应用:一、真热证应当用寒药;二、如果这是真热证,不防用寒药一试;三、小剂量试用以观察疗效。
  中医学常用的灵感、直觉、联想的思维方式与科学常用的逻辑思维方式,看似矛盾,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只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喜欢模糊思维的方式,就像中国画一样是模糊的,重神似,轻形似,不像西方画那样纤毫毕现。中国人的民族观念模糊,只要认可文化理念就行,汉族是由若干民族融合而成。中国人的国家观念模糊,认为“天下是一家,四海皆兄弟”,以至当外敌入侵时,被讥为“一盘散沙”。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自然有其局限,如重大道,轻雕虫小技;重整体,轻具体;逻辑思维不发达等。但中国文化的优点就在其中,那就是包容性强,在包容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了自己。中国文明没有像其他古文明一样消亡而延续至今,就是靠的这种文化优势。中医是中国文化孕育下的产物,我们应当看到自己的优势,并运用这个优势把科学的方法包容到中医学中。荣格说:“英国人类学学会的一位前主席曾问我:‘你能理解何以像中国人这样高智力的民族没有科学吗?’我答到:‘他们有科学,但你不理解它。这种科学不是建立在因果性原则之上的。因果性原则并不是唯一的原则;它只是一种相对的东西。’”(《荣格性格哲学》362页)因果性原则是逻辑思维的基础。我认为中医学可称为“模糊科学”。一个外国人能如此认识中国文化,比好多中国人还认识得清楚。
  以上本文通过哲学和心理学方面对中医学进行探讨,希望同道对不足之处给以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boway Inc. ( 冀ICP备10011147号 )

GMT+8, 2024-11-1 09:29 , Processed in 0.1154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