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威---云架构决胜云计算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45|回复: 4

胸腹头部调理杂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4 16: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肝之功,理全身之疾

   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而藏血,其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筋,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集阴阳气血于一身,成为阴阳统一之体。故其病理变化复杂多端,每易形成肝气抑郁,郁久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肝气、肝火、肝阳、肝风之变,且肝之阴血又易于亏损。因此,肝在全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代黄元御曾于《四圣心源·六气解》中指出:“风木者,五藏之贼,百病之长。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以肝木主生,而人之生气不足者,十常八九,木气抑郁而不生,是以病也”。清代医者李冠仙在《知医必辨》中曰:“人之五脏,惟肝易动难静。其他脏有病,不过自病……惟肝一病则常延及他脏……五脏之病,肝气居多……治病能治肝气,则思过半矣”。清代张璐之也在《张氏医通》中指出:“ 肝藏生发之气,生气旺则五脏环周,生气阻则五脏留著”。
   百病既大都因肝而起,自也可从肝而治。那么如何治,又从何治呢?肝主疏泄,疏,即疏通,疏导。泄,即升发,发泄。肝之疏泄,一是条畅气机,一是疏利三焦、通调水道。李冠仙《知医必辨》曰:“故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清代医者周学海《读医随笔》曰:“肝者贯阴阳,统气血,居贞元之间,握升降之枢。”即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且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如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因其他原因影响气机升发和疏泄,均可引致肝郁之证。若气机郁结,则情志抑郁,表现为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等气滞之症,若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则或而化火,表现为急躁易怒和一系列热症、血症;或而生风,出现一系列风症。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血运不畅,则血液瘀滞停积而为瘀血,或为癥瘕,或为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



   此外,肝之疏泄还包括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肝失疏泄,枢机运转不利,升降失司,则不但表现为肝木本身的病变,还会导致三焦不畅,气、 血 、水液代谢紊乱。气可行水摄津,水液运行有赖气之推动,随气机升降输布,凡水津所过,气无不至。肝之疏泄是三焦气机之枢,能疏泄三焦水道,故对人体水液代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三焦水道不利,可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则或聚而为痰,痰气交阻于咽喉,而成“梅核气”,积聚于颈项则为瘿瘤;或停蓄于局部,而为痰饮、臌胀、癃闭;或泛溢于肌肤,而为水肿等,遗患无穷。

   至于治疗方法,很简单,一为腹部推拿,一为胸部刮痧,一为拨筋。腹部推拿是作用于腹部的一套推拿手法,可适用于全身疾病的调理。肝脏位于腹部,居中焦,故也在其调治范围之内。具体手法在《顽固胃疾,“腹推”来祛》篇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多做解说。只有一点需要注意,因胃之病邪多积于脘腹,故拨治结节时侧重于脘腹。而肝之经络循行“环阴器,抵小腹”,故其病邪之气多聚于少腹,且于妇科、生殖方面皆有影响,治疗之时则需侧重少腹之结节的拨治。另,腹部为全身最为柔软之处,内藏脏腑,亦最为脆弱,故,治疗之时,手法切记要得当,勿用力过度,弄伤自己或病人。其次,腹部有化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等危险病症者,禁用腹部推拿,以防造成别的伤害。不懂者,请专业人士操作,请勿乱来。

  《灵枢·邪客》曰:“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两腋胁下,肝气在中,肝有邪,腋为候也。肝与胆合,其经自足而上,皆行胁腋之间,故肝邪乘虚而聚者,其气当流于两腋,即期门、渊腋等穴之次。这便是胸部刮痧的用武之地了。胸部刮痧作用于胸部和腹部,亦是一套可调理全身的刮痧手法。手法共分三步:第一步,自天突起,刮拭整条任脉,以通畅三焦之气;第二步,自任脉沿肋骨走向呈“八”字式向两腋刮拭。此手法为分刮手法,由推拿手法之“分推手法”演变而来,功效开胸散气,可散胸胁部郁积之邪,疏肝解郁之效极佳。第三步,自肋弓下始,与任脉平行向下刮拭整个腹部。此为疏理腹部筋肌及郁滞之气血、水液,并引其下行,步入正常轨道。如此三步完成,则肝气通顺,三焦亦可畅通无阻。

   而拨筋,则主要侧重于腹股沟部位筋结的拨治。或许会有人好奇,为什么是这个部位?先从位置来看,腹股沟位于大腿内侧生殖器两旁,是人体腹部连接腿部交界处的凹沟,其附近区域称为腹股沟,在人体解剖学上属于腹部。就如衣服的褶皱处容易沾灰一样,身体的褶皱之处也容易藏邪。久坐时,腹股沟这里长时间蜷缩,气血运行凝滞而缓慢,身体的毒素、寒气也会在这里滞留。此外,大凡沟谷之处往往是河流容易发生弯折、瘀堵之处,人体之经络、气血亦然。腹股沟为腹部向腿部过渡之处,又是人体皮肤虚陷薄弱的地方,气血相对薄弱,更易发生瘀堵。再从经络来讲,十二经脉中,肝、脾、胃、肾之经皆经过腹股沟,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称的冲脉亦经过腹股沟。多条经络的汇聚更加大了其拥堵的可能。故肝之病邪除常聚于少腹之外,亦在此处有积聚。久病之人,若是检查其腹股沟处的经筋,常可发现一些块状筋结及条索状筋结,这便是堵塞之处。





   关于腹股沟经络的疏通,可从几个穴位着手:一为气冲,胃经穴;一为急脉,肝经穴;一为府舍,脾经穴;一为冲门,亦为脾经穴。这四个穴位都位于腹股沟或附近,对于腹痛、疝气、痞块、癥瘕积聚、及妇科疾病、生殖类疾病等皆有良好效果。不过,因为痛常无定处,故治疗时不必拘泥于这些穴位。看哪处堵塞严重,哪处筋结明显,就侧重拨治哪处的筋结即可。

   以上便是本人治疗之法的全部步骤了。此亦为经验之谈,是我多年研究所得,我缠身多年的胃疾,病因亦在肝,便是由此法调治康复。故,被疾病困扰之患者,可放心酌情采用。然,邪之为病,千变万化,人之体质,亦各不相同。故,本疗法抑或并不完善,若有疏漏之处,欢迎提议。若能助诸位患者早日摆脱病痛,恢复健康,我之荣幸。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17: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头部疾病的拨筋、刮痧疗法
   头部位於人体最高处,脑在颅骨内。脑,中医称脑海,是清阳之腑,与脊椎骨内脊髓相通,是生命的中枢。脑海靠心、肝、脾、肺、肾之精华供养。正常人的头脑清、轻、无异常感觉。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元神之府。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是人体所有阳经最集中的部位。故头部之健康,关系到全身功能之正常,不得不注重。然,人有七情六欲牵,天有风暑湿燥寒,故疾病的发生,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了。

   对于头部疾病的治疗,中医的方法有很多,中药、针灸、推拿、刮痧等都有很好的疗效,这里主要讲一讲推拿疗法和刮痧疗法。头部推拿疗法是作用于头部的一套推拿手法,其舒筋通络、调和气血效果为最。它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推拿手法并不相同,整套手法在《头部推拿疗头疾》篇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做多余解说,就主要说一下头部刮痧疗法的手法。

   头部刮痧疗法是作用于头部的一种刮痧疗法,其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效果极佳。一般的头部刮痧多用梳型刮痧板,且多用于保健,于治疗方面却无多大助益。凡病皆为有瘀,久瘀必为结节,头部也一样。但凡疾病,若留心去找,都能在痛点或其附近找到相应的结节,这便是病灶所在。然因头部有头发覆盖,比之身体其他部位,更不易被察觉,故更易被忽略。而只要找到相应的结节,并加以疏通,头疾自可解除。梳型刮痧版梳齿之间有间隙,并不利于筋结的拨治,故,我选用的是常规的刮痧板。因头、面息息相关,故头部刮痧疗法分为面部刮痧和头部刮痧两部分。


  大体上讲,面部的疾病一般是由于经络不通、气血不通或不荣、筋肌伸缩异常等。经络不通,则面部疼痛、麻木;气血不荣、不通,则皮肤黯淡无光泽、粗糙、弹性不好等;筋肌伸缩异常则面瘫。推拿和刮痧的作用即为舒筋通络、调气和血。故面部推拿和刮痧除可治疗面部疾病如面瘫、三叉神经痛、痘、痤疮等,还有美容之效。经络通了,面部自然不痛、不麻了;气血和了,皮肤自然好了;筋肌舒了,面瘫自然没了。至于手法,也很简单。面部的刮痧,自额头起,沿五官及肌肉纹理走向按自上往下的顺序刮,注意,刮拭方向必须朝上,即终点必须为朝向太阳穴的方向。至于力度,保健手法较轻,治疗手法较重,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刮治以微微发热、发麻为度。另,若是保健,可直接刮,不必涂油类介质,若是治疗,且发现结节,可稍微借助下介质,防刮破皮肤。

   头部的刮痧,则分为几个区域。从经络来讲,前额及正面部为阳明经,头部两侧为少阳经,巅顶及脑后至项为太阳经,督脉上行属脑,与足厥阴肝经会于巅顶。故阳明胃肠之病,疼痛多在前额;少阳三焦与胆之疾,疼痛多在两侧头部;太阳之病多因风而起,疼痛多在脑后头部;厥阴肝之疾患,疼痛多在巅顶。治疗时可随症选择所侧重的区域。头部有头发覆盖,故不需油类介质,直接刮拭即可。刮拭主要分三个方向:从前额发际线刮至脑后发际线、从头部正中线向头部两侧刮拭、绕耳周沿太阳穴至风池穴方向刮拭。手法为常规刮痧手法,依然是保健手法轻,治疗手法重,有结节的部位可重点刮拭,或是用拨筋手法拨治之后再刮,效果会更好。注意不要刮伤皮肤。另,一些顽固性头痛或是找不出原因的头疾,病根多在少阳经耳尖以上至太阳穴的区域或附近,认真找,一定能找到相应的结节,把结节拨散即可。

   另,头部推拿和刮痧对于头部一些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也有很大帮助。头部经络遍布,血管丛生,分布很是广泛。数量多,那么发生瘀堵的可能性和部位也就会多。因而诸如头部血管类的疾病,病因要么虚、要么瘀,多半为虚实交杂,皆为血络不通。推拿和刮痧就可以很好的清除瘀堵,引气血重新流通。且推拿和刮痧是直达病灶,见效快,效果也好。坚持长期刮治,无病者,可防病,患病者,即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头部推拿和刮痧除可治疗疾病外,亦可养发护发。如果把头发比作树木的话,那么头部的皮层则是树木赖以生存的那片土地,而头部的血络则是维持树木生存生长的本源之水。如果树木不能正常生长甚至生存,那多是土地或是水源出了问题,要么土太松了,要么土壤板结了,要么水太少了,要么被水淹了等。这就需要有一把铁锹,要么把土拍实,要么把土铲松,要么把堵塞的地方铲了,把漫溢的水引到缺水的地方去。推拿和刮痧就是这把铲子,可以帮助理顺头部的经筋,调和瘀堵的气血,使之正常运行,头发自可“茁壮成长”。

   有时候,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越是不起眼。刮痧、推拿这些本是可独当一面的治疗方法,奈何却不被了解和正视,反而沦为了保健、揽财的手段,着实可悲。中医被称为国粹,不是没有原因的,自有其神奇和珍贵之处。手握着一笔宝贵财富不知善加利用,却向他处寻求帮助,不可谓不愚昧。谨以此方献于广大患者,愿祝早日摆脱病痛折磨,也愿中医早日得到正视,发扬光大!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17: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诸阳之会,皆在于面。”《难经·四十七难》中说:“人头者,诸阳之会也。”人体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是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凡五脏精髓之血,六腑诸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医林绳墨》称:“头为诸阳之首,位高气清”;《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说:“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凡五脏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故清阳之气是维持脑的“清阳之府”特性的必要条件。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即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活动,完全是靠人体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来维持,若有病变,则会出现“头颈低垂,不能抬起,两目凹陷无光”的精衰神乱之象。

脑,或称“脑髓”,头髓,髓海,深藏于头部,居颅腔之中,是精髓和神明汇集发出之处,又称为元神之府。李时珍《本草纲目·辛夷·发明》云:“脑为元神之府。”元,有为首的意思;元神即指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府,指所在处。“元神之府”,说明脑是主管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所谓“元”者,乃起始而混然未分之谓也,《尔雅·释诂》云:“元,始也”。人体初生之神则曰“元神”,即元始之神,是曰“先天之神”。先天主生不主用。



脑为奇恒之腑之一,指颅腔中的髓质,下通脊髓。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思维记忆等,都是由于脑的作用,因此,脑有支配精神意识,进行思维活动的功能。经脉中督脉和足太阳经均“入脑”,足厥阴、手少阴均“系目系”,入通于脑。脑与全身骨髓有密切联系。《说文解字》:“脑,头髓也。”《黄帝内经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张洁古曰:“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脑之气而外利九窍者也。”金正希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医林改错》转引)。因此,脑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是生命要害的所在。



故脑之健康关系到全身功能之正常。头部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则脑之功能即可正常。凡病皆为有瘀,久瘀必为结节。头部也一样。但凡疾病,若留心去找,都能在痛点或附近找到结节,这便是病灶所在了。只要找到相应的结节,并加以疏通,头疾自可解除。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即为此理。


   本门头部推拿疗法,为拨筋疗法之一,采用拨筋、点穴、敲击等手法,直接作用于病灶,用以疏通头部经络、调节头部气血,简单、快速、有效,对头痛、偏头痛、面瘫、健忘、失眠等头面部疾病均有良好效果。

具体推拿手法共分三个步骤:第一步为推法,主要作用为缓解紧张的肌肉和情绪,同时也有检查病变及部位之功。主要手法为抹法和分推手法:从前额开始,沿肌肉纹理走向依次放松整个面部,每个部位两次左右即可。

   第二步为点穴和拨筋,主要作用为舒筋通络、调气引血:先在面部沿五官自上而下依次点穴,路线与推法路线一致。懂穴位的点穴位,不懂穴位的直接找最有感觉的部位点揉即可,注意力度要适中,不要弄伤自己。然后就是头部的穴位。头部穴位的疏通大致分前额、两侧头部和脑后三个区域。一般而言,阳明胃肠之病,疼痛多在前额;少阳三焦与胆之疾,疼痛多在两侧头部;太阳之病多因风而起,疼痛多在脑后头部;厥阴肝之疾患,疼痛多在巅顶。治疗之时可随证侧重疏通所病区域,没有结节的可用点揉手法,有结节的,用拨法,每个部位拨治两分钟左右,力度要适中,防弄伤皮肤。

   第三步为击法,主要作用为刺激头部经络和气血,使之振奋,并迅速流通:依次用两手指肚、鱼际和侧掌敲击整个头部,以微微发热和发麻为度。注意老年人慎用,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危险疾病者,慎用。

   以上便为头部推拿整套手法操作,由于疼痛向来没有定处,故这里不做具体穴位指导,以痛为腧即可。另,一些顽固性头痛或是找不出原因的头痛,在两侧头部耳尖以上及太阳穴附近多能找到相应的结节。有头疾者不妨一试。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17: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刮痧,大家一般都会想到背部,因为背部刮痧所见最多、应用最广。其实刮痧并不局限于背,全身皆可刮痧。关于刮痧的起源和原理,就不多说了,之前的文章里有详细介绍,这里主要谈一下“胸腹刮痧”。

   胸腹,统称为“三焦”, 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因惟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类经·脏象类》)。



《灵枢·营卫生会》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上焦接受来自中焦脾胃的水谷精微,通过心肺的宣发敷布,布散于全身,发挥其营养滋润作用,若雾露之溉,故称“上焦如雾”。因上焦接纳精微而布散,故又称“上焦主纳”;胃受纳腐熟水谷,由脾之运化而形成水谷精微,以此化生气血,并通过脾的升清转输作用,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以濡养周身,如同沤物浸渍,故称“中焦如沤”;下焦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传送到大肠,变成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并将体内剩余的水液,通过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变成尿液,从尿道排出体外,如同沟渠水道,故称“下焦如渎”。可见三焦关系到饮食水谷受纳、消化吸收与输布排泄的全部气化过程,是通行元气,运行水谷的通道,是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故称其为“五脏六腑之总司”(《类经附翼.求正录》)。

元气,为人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别入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对三焦通行元气的生理作用作了更为具体地描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因为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

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则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故三焦不通,是各种慢性病根源。许多中老年人身体虚弱、杂病缠身,遍寻名医却又治之不效,究其原因则为“三焦不通”,以致“病机丛杂,虚实互现,多脏受累”。也有一些人,上焦有热,下焦却有寒,其实也是中焦不通的缘故,以致上下气血无法沟通。

    所以,机体若想正常运转,三焦畅通至关重要。而如何使三焦畅通,这是一个问题。我认为,深层顽固的筋结,可用拨筋疗法调理,浅表相对较轻的堵塞则可用刮痧疗法来疏通,就是我这里要说的“胸腹刮痧”。


   人体好比一条河流,瘀堵则为淤积的泥沙,刮痧就像一把铲子,一铲一铲地把淤积的泥沙清除掉,还河道以通畅,还身体以健康。胸腹刮痧则可以畅通三焦,调理五脏六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机体可以正常运行,使人体的河道得以“源远流长”。有时候,看似很简单、很普通的一个疗法,却往往可以解决很复杂、很难治的病症,这就是中医疗法的神奇之处。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17: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肩周炎,也叫“冷凝肩”或“冻结肩”,又因为一般在五六十岁左右高发,也叫“五十肩”。

   肩周炎,临床表现以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早期肩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夜晚、气候变冷、局部受寒时加重,影响正常睡眠。晚期肿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受限、肩部肌肉萎缩,重则肩关节僵直,不能梳头、摸背、穿衣、刷牙洗脸等。肩周炎一般为肌肉劳损又遇风寒湿邪侵袭所致,而一些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气血不足,筋失所养,若遇风寒湿邪侵入机体,也易致肩部筋脉气血阻滞而形成肩周炎。

   不同证型的肩周炎其表现和感受是不一样的。风寒侵袭型: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寒湿凝滞型: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长,因痛而不能举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减。瘀血阻络型:外伤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处,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拒按,肩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皮色紫暗。气血亏虚型:肩部酸痛麻木,肢体软弱无力,肌肤不泽,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挛缩,肩峰突起。

   无论何种证型,肩周炎之成因无非气滞血瘀又遇风、寒、痰、湿凝滞纠结而成筋结,粘连牵掣局部筋肌致使筋肌无法正常活动,又因局部病邪缠结愈深而成湿痰死血阻碍气血正常运行以致疼痛不已且治愈困难。故若筋结不散,粘连不松,气血就无法正常运行流通,疼痛亦不能解除。因此,要治疗“冷凝”的关节,散筋结,松粘连是为关键。

   治疗方面,需要注意几个部位:肩前部、肩后部、肩胛冈天宗穴附近、肩胛内侧、三角肌附近。肩周炎粘连大多分布在这些部位。治疗时,可先将这些部位以拨筋推拿手法舒筋通络,待僵硬的筋肌和缓后,配以扳法松解粘连,最后加刮痧以活血化瘀、祛风散寒。只一点,拨筋为“以痛止痛”,若经络气血瘀堵严重,刚开始治疗会很痛,但也只是前三、四次痛,经络气血逐渐疏通了,也就基本不会痛了。而刮痧虽活血化瘀效果最好,但中医有云“不通则痛”,若气血瘀滞严重的话,刮起来也是会非常痛的。瘀滞越重刮起来就越痛,待瘀滞的气血逐渐散开,疼痛也会慢慢减轻。此法见效很快,治疗也比较彻底,筋结、粘连、气血疏散开之后,只要小心保养,基本不会复发。

   此外,刮痧手法需用拨筋刮痧。所谓“拨筋刮痧”,其实就是稍重一点的刮痧手法。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重”并非是用大力气重重地刮,而是需要稍微加大手劲并使力度渗透进筋肌的层次进行刮治,注意刮治时刮痧板须是倾斜的,不要与皮肤垂直,这样可减少疼痛,且出痧效果好。筋肌上的病,病邪都在深层,一般的刮痧手法用力都轻,作用只局限在表层,无法深入到筋肌的层次,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若要除筋肌上的病邪,作用就必须要渗透进筋肌之处,否则永远都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因此我便试着用稍重一些的刮痧手法使其力度渗入到深层去治疗一些筋肌上的病症,意外地发现收效颇为良好,之后便一直将其应用于临床,并取名为“拨筋刮痧”,因其除有刮痧的作用外,亦有疏理筋肌的作用。

   除此之外,扳法也必不可少。一些粘连由于发生时间过久,粘连太过坚固、紧密,单用拨筋和刮痧是不够的,粘连的筋结不分解开,关节还是无法正常活动。故需要在拨筋之后使用扳法加强作用,将顽固的粘连和筋结分解开,才能从根本上治疗肩周炎。只是扳法稍有些风险,若用力不当或是患者骨质脆弱、身体素质差等,强行操作非但不能除病反而会形成新的病痛,故请慎重使用。

   此三种治疗方法可同时使用,亦可分开使用。身体素质好的,治疗时一次使用无妨,身体素质差的,要分步使用,否则会引起不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疾病并非骤然而成,故治疗上也不能急于求成。筋肌之疾的治疗往往都是比较漫长的过程,尤其一些病邪侵袭过深的病症。因为都是长年累月逐渐深入的,除病根深入外,必然也夹杂了别的病邪,时间越久,缠杂越深,对机体的伤害程度就越大,其恢复也就越加困难。因此需要“徐徐图之”,在清除病邪的同时,给机体以时间来缓解和恢复,切莫操之过急。此为经验之谈,余年岁尚浅,不足之处,望诸位不吝赐教。治疗之法为临床反复实践得来,简单有效,治疗彻底,愿诸位用而取之,慎而用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boway Inc. ( 冀ICP备10011147号 )

GMT+8, 2024-11-1 10:24 , Processed in 0.0871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