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层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率约为每年1~3/10万,患病率为每年4~8/10万。由于多数患者于出现症状后3~5年内死亡,因此,该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较为接近。MND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随着年龄增长,由遗传易感个体暴露于不利环境所造成的,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了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生。 MND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随着年龄增长,由遗传易感个体暴露于不利环境所造成的,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了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生。 
1.遗传因素 目前已经发现了十多种与ALS发病相关的突变基因,其中最常见的是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SOD1),其次是FUS和TARDBP,其余还包括ALS2、SETX、VAPB、ANG、OPTN、ATXIN2等。但是前三种基因与大部分ALS相关,而其余大量基因仅与少数ALS相关。所有家族性ALS的突变基因均可以出现在散发性ALS患者中,两组惟一的临床鉴别点是前者的发病年龄较小,大约比后者提前10年左右,而且散发性ALS患者的一级亲属罹患ALS及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风险增高,因此不能排除遗传因素也在散发性ALS中起作用。这些与ALS发病相关的突变基因主要有SOD1、Alsin基因、TARDNA结合蛋白基因、肉瘤融合基因(FUS/TLS)、VAMP相关蛋白B型基因(VAPB)、血管生成素基因(ANG)、Ataxin-2(ATXN2)、泛素蛋白2基因(UBQLN2)、C9orf72相关ALS等。 2.环境因素 根据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人们发现了许多与ALS发病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重金属、杀虫剂、除草剂、外伤、饮食以及运动等。但是总体来讲,这些因素之间缺乏联系,而且它们与ALS的发生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以及它们导致ALS发生的机制也有待进一步证实。与ALS发病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农业劳动与农村生活、电击伤、电离辐射、外伤、过度运动、吸烟、工业原料、重金属等。

一、世界五大绝症 运动神经元病 癌症 艾滋病 白血病 类风湿 二、运动性神经元病是世界五大绝症之一
运动神经元控制着使人能够运动、说话、吞咽、呼吸的肌肉活动,当运动神经受损后,患者表现为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身体如同逐渐冻住,所以我们又叫“渐冻人症”。 MND被称作“世纪顽症”病情进展十分凶险,在中国有20万渐冻人,实际上可能更多,生存期,至确诊后2-5年(多),10年以上(少10%)50年(霍金一人) 高发区:太平洋关岛地区 发病年龄:40岁左右 男女比率:1.2:1 三、运动神经元病的概念:
运动神经元病: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锥体细胞和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四、病因及发病机制 中毒因素 :植物毒素、微量元素、神经营养因子减少。 遗传因素 : 5-10%ALS与遗传有关,多数散发。 免疫因素: 尚不明确。 慢病毒感染及恶性肿瘤 五、病理
神经细胞变性、数目减少。变性细胞深染固缩,胞浆内见脂褐质沉积,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 脑干下部运动神经核 脊髓前角细胞 六、临床表现
(一)、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 一般为中年后发病,男>女 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损 延髓麻痹通常晚期出现 无感觉症状,对智力膀胱括约肌等 无影响 病程持续进展,平均3-5年 肌电图有神经元性损害 (二)、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变性限于脊髓前角细胞。 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 发病年龄在20—50岁之间大多30岁前后。起病缓慢。男多于女。 90%以颈膨大损害开始故以一侧或双侧手肌无力、大小鱼、骨间肌、蚓状肌萎缩,严重者可有“爪形手”。逐渐发展至上肢。首发于下肢者少见。 有肌束颤。 肌张力、反射减退。 病理征阴性,感觉正常。 波及延髓者存活时间短. (三)、进行性延髓麻痹
一般为ALS的晚期病人。少数病例早期以延髓麻痹发病。 临床表现为构音不清、嘶哑、鼻音、咳呛、流 延、吞咽困难。 检查可见软腭运动、咽喉肌无力、咽反射消失舌肌萎缩、舌肌束颤似蚓蠕动。 面肌受累可见表情淡漠、呆板。 双侧皮质延髓束受累:出现强哭、强笑、下颌反射、掌颏反射亢进,噘嘴反射明显等假性球 麻痹症状。 发展迅速1—2年因呼吸肌麻痹、肺部感染死亡。 (四)、原发性侧索硬化
选择性损害锥体束,极少见,中年以后起病 首发双下肢对称性上运动神经元瘫,渐向上发展,无肌萎缩,感觉正常 皮质延髓束变性出现假性球麻痹 多缓慢进行性 辅助检查
MRI :部分受累脊髓和脑干萎缩 EMG :神经原性改变 肌肉活检: 早期为神经原性肌萎缩,无特异性 诊断
中年以后隐袭起病,6个月内逐步进展 延髓、颈、胸、腰骶支配节段中有3个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疾病常由腰骶向颈、胸、延髓发展 肌电图神经元性改变 运动神经元病没有的表现
感觉障碍 明显的括约肌障碍 视觉和眼球运动障碍 自主神经系统及锥体外系障碍 痴呆 鉴别诊断
颈椎病脊髓型 发病年龄、症状相似,胸锁乳突肌肌电图基本正常。 脊髓空洞症 分离性感觉障碍,MRI可见空洞。 颈髓肿瘤 脑干肿瘤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 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 预防肺部感染,人工呼吸 新药 阻断CNS内谷氨酸能神经传递药力鲁唑(riluzole),50mg,Bid口服,可推迟呼吸功能障碍的时间,延长生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