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威---云架构决胜云计算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7

美银揭秘美股购入时间点:川普4.2关税日+减税窗口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银揭秘美股购入时间点:川普4.2关税日+减税窗口期

必看三点:
【4月2日黑色星期二】
彭博社/美银预警:川普关税清单全面生效
信号:若当日标普500单日跌幅>3%+VIX恐慌指数突破27.2
【五月中旬减税蜜月期】
川普团队放风:最快五月中旬推出企业税减免方案
受益板块:金融/科技股(税率敏感型行业)
关注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动向
【双指标安全网】
华尔街日报监控市场数据,结论美股短期安全
最新变数:美联储5月FOMC会议前,M2货币量仍处高位
行动地图:
1.4.2前后:轻仓者可保留现金买入
2.VIX>25时:分批建仓
3.五月减税消息落地:可能上涨
注:据彭博社和华尔街日报,川普4.2的全面关税会豁免一些行业,但是对等关税不会延迟。4.2的市场动荡会稍微小些。















4




44




164




2.3万
















































華爾街分析猿




@WSTAnalystApe

·
1小时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3.26盘中:为啥跌?简单唠两句

今天市场又崩了,几个主要原因,按影响大小排个序:  

1. 关税问题还在发酵

昨天就有大机构(Long Only)狂卖150亿美金,今天要是没好消息,估计还得接着砸。市场是真怕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资金先跑为敬。  

2. AI 信仰动摇?高盛又泼冷水

高盛刚下调了AI服务器和市场的预期,英伟达(NVDA)带头崩,整个半导体板块跟着跪。之前炒得太猛,现在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慌。  

3. 经济数据拉胯:企业不敢花钱了

今天出的核心耐用品订单(衡量企业投资意愿)不仅没涨,反而跌了0.3%(预期是涨0.2%)。市场担心,企业因为关税问题开始砍设备订单,经济可能要降温。  

4. 美国政府可能又要“关门”?

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又预警了:如果债务上限不提高(现在卡在36万亿),今年8月政府可能又得停摆。虽然这警告不是第一次,但这次还和特朗普的减税政策绑在一起,两党在扯皮,市场看着烦。  

今天能V回来吗?

看几个关键点:
  
- 机构还在卖:昨天卖了150亿,今天可能更多。  
- 企业回购少了30%,接盘力量弱了。  
- 量化基金(CTA)还在买,但每天也就买4-5亿,杯水车薪。  
- 最后就看散户了,尤其是韩国老铁(他们炒美股特别猛),能不能把盘面拉起来。  

总之,今天市场情绪差,除非突然出大利好,否则可能还得磨一磨。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做AI的对手,做它的骑手:普通人的AI生存之道

"AI会抢走我的饭碗吗?"——最近越来越多人会提出这个灵魂拷问

坦白说,这个问题角度有些局限。我们不该思考如何避开AI,而应该思考如何与AI共生

📈 AI能力的增长速度:一场静悄悄的海啸

看看METR研究机构的这张震撼图表。AI能力正以每7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疯狂增长!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数据

2022年,GPT-4刚出现时只能完成人类8-15分钟的任务。而现在最先进的模型(如图中的Sonnet 3.7)已经可以胜任人类需要1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

按这个速度推算:
- 👉 2年8个月后:AI将能独立完成人类1天的任务
- 👉 4年4个月后:AI能独立完成人类1周的任务
- 👉 5年6个月后:AI能独立完成人类1个月的任务

这意味着什么?5年内,大部分线上工作很可能被AI重塑或取代

但这真的是坏消息吗?对聪明的创业者来说,恰恰相反!

💡 换个思路:不与虎谋皮,与虎共舞

与其担忧AI会"偷"走什么,不如问自己两个更有价值的问题:

“哪些领域会因AI发展而被加速?”
“哪些领域会因AI发展而被取代?”

这就像当年互联网兴起时,聪明的商家不是去抵抗电商,而是思考:"我如何利用电商来扩大我的业务?"

🎯 三大战略:与AI共生而非竞争

1️⃣ 成为工作流设计师

想象你是一位乐队指挥,而AI是你的乐手。你的价值不在于亲自演奏每个音符,而在于:

- 任务拆解:将复杂项目拆分成AI能轻松完成的"乐段"
- 流程整合:设计让多个AI协同完成任务的"乐谱"(组装AI工作流)
- 结果验证:确保最终"演出"达到预期标准(评估、纠偏、改进)

比如,一家小型设计公司不必雇佣5位设计师,而是培养2位擅长指挥AI的"设计导演",他们能产出10位设计师的工作量,质量还更稳定

2️⃣ 拓展能力边界,整合新业务

作为程序员出身,我意识到仅靠技术视角远远不够。于是我开始学习营销、增长、内容创作——拓展能力边界

当AI解放了我们处理"常规任务"的时间后,我们有更多精力去:
- 发现新需求
- 设计新业务模式
- 创造新的供需连接点

想象婚礼策划师的未来:AI可以完成预算规划、供应商筛选、流程安排等80%的工作,而策划师则可以专注于提供更个性化的体验设计、情感共鸣和创意策划

3️⃣ 别造AI轮子,做AI生产力的桥梁与放大器

这是最关键的思维转变:AI不只是工具,而是新时代的生产力引擎,商机在于将AI引擎精准连接到渴望提效的用户手中

想想看:
- AI套壳工具(如OpenRouter、Monica)不是在创造新工具,而是让现有AI工具更易用
- AI教育服务(如http://deeplearning.ai)不是与AI竞争,而是帮助人们掌握AI
- AI垂直应用不是取代AI,而是针对特定场景优化AI体验

这些业务与AI呈乘数效应——AI能力越强,它们的价值就越高!

✅ 行动指南:从今天开始的三步走

如果你正在考虑AI创业赛道,不妨尝试:

1. 绘制AI能力地图:列出当前AI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可能在1-3年内能做什么
2. 进行"放大镜测试":问自己"如果AI能力放大10倍,我的业务会被摧毁还是被放大10倍?"
3. 建立AI增强思维:每次遇到问题,不要想"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想"我如何设计一个系统,让AI来解决这个问题"

记住:与其恐惧AI浪潮,不如学会冲浪。普通人的AI创业机会,恰恰在于找到那些能与AI共生、共舞的位置

AI正在重写游戏规则,但决定如何玩这场游戏的,永远是你自己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炒股得过心理关!为啥跌的时候有恐慌盘,就是怕持续跌被深套,其实目前是量化时代,没有特别大的利空不会持续出现单边下跌的行情,跌几天就会反弹,但也走不高,就会遇阻回落,这都是量化时代的盘面特征,就是来回拉抽屉,所以,想赚钱就得买跌卖涨,才有希望赚钱!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指数上涨过程中,即使是最差的投机人士也能赚到一些钱;而在指数下跌过程中,即使挑到好股票的人也赚不到钱;因此投资最重要的是普遍的趋势,其次才是选股。只有投资经历至少20年之久的投资者,才用不着,太关心整体发展趋势。” -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 德国证券界教父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微軟推遲數AI 基礎設施支出背後的真正解析與對NVDA股價影響
為什麼今年NVDA的GTC大會引不起華爾街Buy Side『現階段』買進的興趣?

1. . 一年到兩年內股價會震盪,因為CSP部署拉長了週期,但拉長時間軸,這反而是NVDA價值深化的轉捩點。

2. 長期而言,NVDA 的角色將從GPU製造商升級為AI運算基礎設施中具備平台層特性(platform-layer characteristics)的標準制定者,其生態圈構築深度與部署黏性,已形成跨CSP與企業端的系統性依賴。

3. 長期看,NVDA將從「高成長股」逐步轉化為「高護城河的大型科技股」,估值雖溫和下修,但市佔率與產業控制力將成為真正的價值核心。長期投資隨著AI產業革新週期持續擴張,未來仍是十倍股的最佳選擇。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美股回调都是“股神”露馅时期。在上升趋势里很多人都容易变成股神的幻觉,因为只要买跌大概率就涨回去,而“点化”的个股也很容易上涨。 新手或技术分析不过关的朋友最常见的操作是过早满仓。一跌就满仓待涨,这是牛市行情里的固定思维。结果往往满仓抄底在半山腰。 每次回调和每次牛熊周期都是血洗一批“股神”的时候。只有挺过周期的人才能存活下来。

前不久有个前老会员申请重新回俱乐部,他是22年全年下跌时候离开的,当时情绪不佳,说加入俱乐部没赚钱,还亏了点。最近申请重新加入,跟管理员说,22年那种行情,不要说赚了,少亏就是赚。到外面走了一圈吃了大亏,才觉得俱乐部好。

谁不是吃亏才会长大,交易就是认知提升的过程。熊市期间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节奏,等待确凿信号。

也要注意管理情绪。有时亏了也要肯定自己,还好没有满仓搞,还好没有加杠杆all in,还好还好,再不济,还有一个好的身体,还有家人。

笨猫这轮做的也有不少问题,周末油管视频复盘吧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對最新PCE通膨數據的看法
1. 今天核心PCE年增為2.8%,是2024年1月來最大單月漲幅
2. 核心PCE高於預期,顯示通膨壓力依舊黏著。
3. 市場關注焦點轉向4月2日「關稅日」,潛在風險升高。
4. 聯準會短期內降息機率下降,政策立場偏鷹。

Buy Side的預測觀點:
美股今天反應2.8%的劇本,昨天盤後分析已經有事先模擬,選擇走2.8%那個版本,也符合Buy Side的預期

Sell Side看法:
Neil Dutta(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
消費成長主要來自儲蓄率下降,不太可能持續。
消費者擔心就業前景、股市不穩、房價受壓。
債市或已嗅出「聯準會不動」的經濟後果。

Paul Toft(Key Private Bank)
通膨停滯在3%,仍遠高於2%目標。
新關稅來襲將讓聯準會更難啟動降息。
通膨「卡住」在3%區間,情況可能惡化。

David Russell(TradeStation)
收入高+關稅來襲=降息空間受限。
市場可能進入「非金髮女孩」劇本:通膨高、增長慢。
企業利潤與經濟成長前景趨於黯淡。

Ellen Zentner(Morgan Stanley)
聯準會仍處「觀望模式」。
通膨雖高但不至過熱,難改變政策時程。
關稅不確定性讓降息更無時間表。

Dan Siluk(Janus Henderson)
通膨持續高於聯準會目標,政策預期須重新調整。
4月2日「關稅日」是下一個重大風險事件。
可能帶來更多疑問,讓經濟情勢更複雜。

Robert Ruggirello(Brave Eagle Wealth)
通膨仍具黏性,雖近期有些放緩跡象。
二月數據未反映關稅影響,未來或將推升通膨。
關稅期限與最終走向仍具極大不確定性。

小結:
核心通膨頑強、關稅變數重重,聯準會不急降息,市場進入高通膨但低確定性的灰色地帶,短期利率預期與股市波動性可能持續拉鋸。
大象/提供股票大V抄作业 🇨🇳
@pushu1228
·
18小时



對最新PCE通膨數據的看法1. 今天核心PCE年增為2.8%,是2024年1月來最大單月漲幅2. 核心PCE高於預期,顯示通膨壓力依舊黏著。3. 市場關注焦點轉向4月2日「關稅日」,潛在風險升高。4. 聯準會短期內降息機率下降,政策立場偏鷹。Buy Side的預測觀點:美股今天反應2.8%的劇本,昨天盤後分析已經有事先模擬,選擇走2.8%那個版本,也符合Buy Side的預期Sell Side看法:Neil Dutta(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消費成長主要來自儲蓄率下降,不太可能持續。消費者擔心就業前景、股市不穩、房價受壓。債市或已嗅出「聯準會不動」的經濟後果。Paul Toft(Key Private Bank)通膨停滯在3%,仍遠高於2%目標。新關稅來襲將讓聯準會更難啟動降息。通膨「卡住」在3%區間,情況可能惡化。David Russell(TradeStation)收入高+關稅來襲=降息空間受限。市場可能進入「非金髮女孩」劇本:通膨高、增長慢。企業利潤與經濟成長前景趨於黯淡。Ellen Zentner(Morgan Stanley)聯準會仍處「觀望模式」。通膨雖高但不至過熱,難改變政策時程。關稅不確定性讓降息更無時間表。Dan Siluk(Janus Henderson)通膨持續高於聯準會目標,政策預期須重新調整。4月2日「關稅日」是下一個重大風險事件。可能帶來更多疑問,讓經濟情勢更複雜。Robert Ruggirello(Brave Eagle Wealth)通膨仍具黏性,雖近期有些放緩跡象。二月數據未反映關稅影響,未來或將推升通膨。關稅期限與最終走向仍具極大不確定性。小結:核心通膨頑強、關稅變數重重,聯準會不急降息,市場進入高通膨但低確定性的灰色地帶,短期利率預期與股市波動性可能持續拉鋸。















2




2




40




1,066
















































大象/提供股票大V抄作业




@pushu1228

·
18小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boway Inc. ( 冀ICP备10011147号 )

GMT+8, 2025-4-2 05:06 , Processed in 0.3616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