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2-23 10: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当今生活中,推拿已广为大家所熟悉,中医推拿也逐渐为国际上许多国家接受、认可,大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趋势。被抑多年的中医推拿渐入佳境,可喜、可贺!但人们对推拿在认识上褒贬不一,甚至差距很大。有的认为“推拿”就是简单的劳动,言外之意即没什么技术含量,作用不大,保保健、舒服舒服,仅此已,管不了什么大事。也有人认为推拿除对骨科疾病有些立竿见影的效果外,还在内科病及一些疑难杂症上有着出奇的疗效,极受推宠。同样是推拿,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原来它们的差距在于手法的不同。那么什么样的手法有这样好的效果呢?它就是传说中的“以指代针”法,从字面理解,能用手指达到针灸的效果,自然就非同凡响了。因为针灸治愈疑难杂症的声誉已久,不用细说,那么我们如何做到“以指代针”(亦称“指针”)呢?
纵观众多推拿书籍,在手法技巧上讲述可谓细致,而学习者又往往难于上手。原来推拿的基本要求并不容易做到,它们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达到“深透”的效果。这样我们就更明白,能“深透”自然就能“代针”
传统推拿传承流派虽多,但都以练功为基础。据传说宫廷传人刘寿山老先生,武术锻炼功夫很深,年逾八十,而身轻步健如中年人。教学中要求学生要习“导引”练功夫。常持“七分手法,三分药”之说。《中医推拿学》、《大成推拿术》等书籍中,都有专门的练功篇,某些手法还专门列举了针对性练法。如振动类手法,以少林内功“前推八匹马”“倒拽九头牛”两势为基础
谈到练功,各种功法浩如烟海,让人有无所适从之感,其实选取一种适合自己的,持之以恒练习,入门不难。最忌今习“导引”,明习太极,功法换来换去,浪费时间,难以深入也就难以受益了。
近代的“意拳”站桩功,是一种简使,易学,易练的功法。它通过站桩培养的“劲力透力”也正是推拿中所需要的力。它不讲大小周天,不意守丹田,不讲调息,一切顺乎自然,只是在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自然的原则下,进行的休息式锻炼。整个训练过程就是“劲力”的培养和运用过程,推拿归根结底也是通过“劲力”的运用,达到预期疗效。有人会问拳术练的是爆发力,能用于推拿吗?意拳书中早有论述,只要将作用力的作用时间延长,所发出的就是推拿中所需要的持久、均匀、柔和的力,并且“深透”。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了这种“劲力、透力”。
那么“劲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意拳认为“松紧”是构成人体运动的基本矛盾,力是通过松紧的转换产生的。单纯的“松”就会懈,单纯的“紧”造成僵,这是僵拙之力产生的原因,也是拳术和推拿共同忌讳的力。站桩要求“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松紧”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不是孤立的“松”和“紧”。比如,推拿中的按法,向下按时并不是单纯的向下技,同时有向上提的力量,提的结果不是把按的力量减弱了,而是加强了。因为向下按时会遇到机体的反作用力即阻力,而提的力则把阻力化解了(因为同向),所以按的力也更深透了。虽然深透,患者反而觉得均匀舒适。做到了提按的统一,也就做到了“松紧”的统一,同时也就学会用力了;虽手法变换,用力方法不变。这是推拿中基本的东西,也是最关键的就意拳全部训练内容来说,就是怎样正确掌握和运用“松紧”的问题。所谓“松紧”既是肢体上的松紧,又是精神的、心理的松紧。而首先是精神的松紧,所以有前面提到的练功要精神集中,这是在为精神的松紧准备条件。同样肢体的松紧,是需要以周身放松为前提。在呼吸自然的前提下,通过意念诱导逐步建立起“上下、前后、左右的意力平衡均整状态下的内只要具备了一定的这种能力,运用时就简单多了。以“一指禅”法为例,首先凝神定意,然后以拇指点按患处,以“提按”之力通过指端传到患者身上,患者会感到均匀的热透之力,操作中手法还要与医者和患者的呼吸相合,从而达到“调息、调身、调心”的整体治疗目的。根据病情需要或掌或指都是可行的。临床中运用此手法,曾用37天治愈了股骨头坏死Ⅱ期患者,提示在股骨头没有塌缩之前,是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达到较好效果的。因股骨头位置较深,臀部肌肉丰厚,普通拙力难以触及深处瘀阻,无法达到活血化瘀目的,这是普通推拿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这种“以指代针”的手法无论是在疏通经络,还是在活血化瘀上,都是僵拙之力无法企及的
针灸讲“针感”讲“得气”,推拿同样要讲“手感”,也要有“得气”感,这种手感是“力”的反馈所得。而“力”以波的形式传递,岂是各种频、波、光、电的保健仪器能比拟的。它又是纯粹的生物能,更无这些仪器的“伤津”之患。意拳上讲“时时揣摩意中力”,这在推拿中也很有指导意义。比如,在腹部推拿及少儿推拿中最忌粗暴之力,临床时用手指或手掌去感知患处,而不是单纯的点或按,既是在诊病也是在疏导治疗。治疗消化类疾病时,用此手法激活肠胃机能,常伴有肠鸣之声,为“手感、得气”之征,也是施法得当与否的佐证。以此法临床应用,“徐徐焉使患者莫知其苦”’舒舒服服把问题解决了,何其美哉?有了这种能力,大概逐步就能迈向“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了。
另外,必须提到“病气”问题,既然是治病,都是有“病气”的。很多功法讲述了排病气的方法,此处不必再提。只讲一点,即“正气”与“病气”的关系,犹如“地下水与海水的关系,地下水充足,海水是无法倒灌的”,推拿虽优势众多,但消耗的是施术者的体能所以务必保持充足时间练功,使自己“正气”充足。爱护好自己,才能帮助别人,这点很重要
综上所述,要做到“以指代针”,一是技巧,二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练功上下一番功夫。亦非只有意拳站柱功才能练出“以指代针”的能力,只是因为意拳站桩功里对“劲力”的培养、运用讲的相对系统、详细些,借以说明而已。其他功法也是一样的,各类功法虽然各有侧重,“力”的名称各异,但最终提高的是功力和能力,殊途同归罢了。《中医气功学》里介绍了许多好的功法,例如易筋经、八段锦等等,以及大量的临床经验,非常值得学习。总之,无论哪种功法,贵在坚持。能力与功力提高了,虽然是简单的劳动,解决的问题却不简单。一些浅见,请同好批评指正,权作抛砖引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