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穴法的整套治疗手法,非常重视人体的整体阴阳平衡与三焦气化功能。 古代医家运用类比的方法,将人体比作一个小天地,认为人体之气与宇宙大天地之气相互对应,在人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形成一个小周天;以十二个穴窍对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在体内运转春夏秋冬四季二十四气。霍氏国医揉揉点穴法在治疗中,以腹背的任督二脉为重点,全面调整了人体的阴阳平衡,起到了治病求本的作用。在腹部的治疗中,重点选取了中焦的重要腧穴,调整了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脾胃居中焦,为五脏之本,其气升则上输心肺,降则下归肝肾。若脾胃气机失常,则三焦气化受阻,内而五脏六腑,外则四肢九窍皆可产生病变。通过脏腑点穴,首先调整了中焦脾胃机能,气机自然升降有序,三焦气化功能得以增强,脏腑气机畅通,从而保证了后天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输布,为脏腑的正常生理机能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二、点穴在治疗取穴上,重点以脏腑的腧穴、募穴及八会穴为主。 背腧穴位于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是脏腑精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通过点按背腧穴,可直接调整脏腑气机,使其相关经络畅通。既可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症,亦可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从解剖学角度来看,点按背腰部腧穴,直接刺激了背部的脊神经及内脏(自主)神经;通过神经的反射,调整了周身及内脏的生理功能。 募穴,是五脏六腑之气集中在胸腹部的穴位,其分布的大体位置与脏腑所在的部位基本对应。因为募穴离脏腑较近,又是脏腑精气汇聚之处,所以不论病生于内,或外邪侵袭入里,均可通过相应的募穴来治疗。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及精气所会的腧穴。因此,点按八会穴,可直接调整这些组织的生理功能,达到治愈相关疾病之日的。 三、霍氏国医揉揉点穴法手法精简,操作程序严密,系统,手动法根据不同病症配穴灵活。 根据病情的虚实状况,主要以补泻调法为主;具体操作手法简单,多为旋转、推按及拔法治疗;临床注重补泻,以促进机体的气机畅通,尽快达到“指下气通”之目的。施治时,操作程序严谨,系统,先腹部,后背部,节节放通。 腹部治疗,调畅全身气机的枢纽,为大小肠交会之处,是开中气,治疗中焦的要穴。打开阑门穴后,再开中焦与下焦。 背部治疗则先开百劳穴,再由上至下节节放通,以防气机逆乱上窜。放通之后,再对症加减治疗。 最终实现脾胃开化,孺养肺气,雨露雾布,肾源生发,枝发叶茂,肝助火运,心态健运,体魄安和 四、霍氏国医揉揉点穴不以“病名”作为诊疗依据,临床上采用“整体治疗,辨证施治”原则,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中医精髓。 人体所病,无论内因(情志),外因(环境),均为人体气机失调所致,遂而出现气逆、气阻、气陷、气下等异常现象,乱在上焦可为心肺疾患,乱在中焦可为脾胃疾患,乱在下焦可为肝肾疾患,三焦乱,则诸种病症出现,揉揉点穴,紧守脏腑气机为要,在整体治疗辨证施治指导下,每个穴位的连续和重复次数决定了治病效果,力度排列顺序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根据指下气机感应灵活加减手法,一压一放的特效气感组合,使气血内外通达,疾病自然缓解或消除。 传统医学的秘密,你开方子治脾脏,过几天又治心肺,跟西医的区别越来越小,中医不复杂,千万不能分开治,不管什么病都从根上解决问题,根在哪?根在肚脐周围,下边有气海关元,上边有阑门建里,这些穴位能解决所有问题,就看你怎样使用了,心脏、肺、脑子、肝脾肾,不管那个脏气不好,几个穴位就能搞定,气海的气分清浊两气,正常人都是升清降浊,但情绪的波动随时影响着正常的气机循环,到医院抢救的大都是在生气发火后出现的问题,因为人在情绪激动时浊气不能正常下行,清气不能正常上升,两者会像正负两极一样在人的小腹部位交火,小腹部位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气结或硬块,轻者心肺功能出现问题,重者心脑血管出现问题,有的虽然暂时没有出现什么状况,时间久了出现厌食症状,大便不是拉稀就是干燥,拉稀的会逐渐出现心脏不舒服,便秘者就会出现肺部疾病,而心肺又是相互关联的,庸医治病心脏不好治心脏、肺脏不好治肺脏,导致好多病号住进医院就很难出院,治病不懂根就是如此,心脏的动力源于小肠、肺脏的动力源于大肠,你不懂调理大、小肠怎么能快速有效的治疗疾病?气海是气血的发源地,调清浊两气必须反复动它,阑门在大小肠结合处,而此处最容易气堵,两者的结合就会迅速救治危重病人,所以昏迷多少天的病号揉揉就会醒来,浊气随之下行头部压力就会迅速下降,这就是绝招,世上的神医就是看懂气血运行规律而且能够随手按运行步骤调理的人。 人体就是由各种粗细不等、带弹性的“气管”组成,细小的发生堵塞,最快的解决办法就是憋住上游,一压一放就能解决许多问题,加上三十多年的练就的“气感”,气和感危重昏迷患者又不会说话,全靠指端的气流感觉每次拔呼吸机的时候都是如此,最快的十几分钟就可以,感觉一有,马上取下呼吸机管路在手法治疗时。 综上所述,霍氏国医揉揉点穴法继承了传统医学的理论精华,独创了系统严谨的点穴按摩手法,扩大了推拿点穴治疗内科疾病的范围如癌症及心包、肺部积液等,提高了推拿治疗内科疑难病症的疗效如EB病毒及脑萎缩、大动脉夹层出血等。 拓展创新领域:首次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应用到癌症领域并取得良好效果,2000年开始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在已有癌症等取得重大进展的前提下,又应用到急救领域,多次实现纯手法脑死亡心脏复苏,EB病毒致多器官衰竭、摘除呼吸机恢复患者自主呼吸、百草枯中毒急救等罕见医学案例,这种超前的以有形的手法调动无形的能量,用无形的能量修理有形的整体,使人体阳气直达病灶,邪气自找出路,机体自然修复的按摩疗法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具有无可替代的实用价值,值得广大医疗工作者学习研究。
道医脏腑图点穴是道医对祖国医学的又一大贡献!传统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居于中焦、一升一降、一纳一运,其气机升降为五脏六腑气机之枢纽,若脾胃升降失常,内则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都会发生种种病症!脾胃强健乃人体健康之本,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明确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而脏腑点穴正是从调理脾胃入手,用按摩术调理脏腑气分、恢复脏腑机能、平秘阴阳、统治脏腑百病、弥补了手法治疗内科及妇科病症的不足。本法不仅疗效显著,更有其它疗法所不能及的效果,是当今治病养生、美容保健之绝技!
主治:心慌、胸闷、气短、胸痛(包括现代冠心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咳嗽、哮喘、胃痛、胃胀、胃酸、腹胀腹痛、腹泻(包括现代急慢性胃肠炎、肠痉挛)、气鼓、水鼓(相当于现在之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肾炎)、头痛、眩晕、失眠多梦(神经衰弱)、消渴(上消、中消、下消、相当于现代之糖尿病)、肋痛(包括肝、胆、胸膜等急慢性疾患及肋间痛)、气膈及转食(气膈即食不下咽、转食是早食晚吐、类似当今食道癌)、呃逆、遗精、前列腺炎等。
妇科:带下、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盘腔炎、附件炎、闭经、更年期综合症、急性乳腺炎、不孕不育等。
脏腑点穴法 1脏腑点穴法的由来
脏腑点穴法简称脏腑点穴。据说,此法源于道家,后传入民间。至于此法为何人所创,是否源于道家,何时传入民间,尚待考证。但此疗法与医学、武术皆有密切关系则是毫无疑问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先辈们在民间曾运用脏腑点穴诊治疾病,为百姓解除疾苦。以其方法简捷、疗效显著而赢得了百姓的认可。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历代深谙医学与武功之先辈,将此法视为秘籍,不肯轻易示人,且授徒非常严谨,口授心传,限于民间,远不及针灸、按摩推拿诸法流传广泛。正因如此,历代相传至今,掌握此技者甚少,现在已成为中医学文化遗产中的稀世之宝。
1.1脏腑点穴法的医理基础
脏腑点穴法虽在民间流传,但按中医学学科归类,应属按摩推拿学科。它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从“整体观”、“运动观”出发,以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运行规律等作为辨证施治的指导思想,以特殊的配穴方法为手段,调理脏腑气分(气分指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气血和顺,使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在恢复和增强脏腑功能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
1.2脏腑点穴的基本施治方法
脏腑点穴法注重“医武结合”,施治时,以心达意、以意领气,力发肘底,贯于指端,通过明理辨证,运用“调”、“补”、“泄”等基本方法,以水滴石穿之柔功,作用于患者的经络、腧穴,起到透表达里、灌溉五脏、洒陈六腑的作用。所谓“调”即以指针方式在患者的穴位上进行循环往复运动;所谓“补”即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所谓“泄”即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此三法为脏腑点穴的基本方法,但须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灵活运用,从而使瘀者化之,塞者通之,清者升之,浊者降之,实现脏腑、经络、气血运行生理功能的正常化。
脏腑点穴施治时,所取穴位与针灸取穴基本相同,都没有离开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等经络穴位。所不同的是,脏腑点穴施治的重点部位在腹部。因为腹部为许多重要经脉循行和汇聚的地方,直接作用于腹部,对脏腑和经络有特殊的调节和促进作用。值得说明的是,针灸是用针与灸来施治的,而脏腑点穴是施治者通过双手或“指功”作用于患者的经络穴位来施治的。
2诊治疾病的特点
2.1医武结合,明“理”辨证,透表达里,祛邪而不伤正
运用脏腑点穴诊治疾病具有医武结合的特点,因此必须深明医理,在医理的正确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只有在明“理”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辨证;只有在辨证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有效的治则治法,从而运用“补虚”、“泻实”、“调气”等诸法,进行辨病、辨证施治。同时,必须具备上乘武功。只有内功深厚,医武结合,才能透表达里,取得疗效。
医武结合,以“功”为本,历代先贤非常重视自身武功的修炼。习此“技”者,必须按传统方法练功、练劲,达到“懂劲后阶级神明”(即懂得运用“劲”的基本方法后再一步一阶地提高,达到灵活自如的程度),方能得心应手,从而体会诊治过程中的指下感觉,掌握劲之松、沉、大、小、轻、重的变化,劲如“风摆杨柳”,又似“沉鱼落雁”,使“医患相通”,祛邪而不伤正。
2.2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突出整体治疗
古人云: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说,高明的医生不是待病已成而就病治病,而是在人未发病之前进行防治,或已病而防其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经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脏腑点穴又注重整体治疗,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整体出发,全面进行调治。由于当前人们的生活、饮食不良习惯,高效快捷的生活节奏,使人群中的“亚健康状态”日益严重,甚至出现一些不良症状。如果失治误治,势必引发疾病。而脏腑点穴,从其原理讲,通过调理脏腑气分,平衡阴阳,增强脏腑机能,使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仅能解除一些自觉不适的症状,还能调动人体自身潜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经常用脏腑点穴对人体进行调理,能够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强健的体魄,延年益寿。
2.3治病求本是脏腑点穴诊治疾病的突出特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脏腑阴阳的偏胜偏衰会导致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因此说,疾病产生的实质就是脏腑阴阳失衡的结果。一旦脏腑阴阳遭到破坏,势必影响脏腑功能而出现脏腑气分错乱,产生某些病理变化。所以,脏腑点穴非常重视调理脏腑气分,使“轻清者上升,重浊者下降”。通过调理脏腑气分,平衡阴阳,恢复脏腑功能。脏腑阴阳平衡与否,取决于“肾阴”、“肾阳”。因为肾主“藏精气”,乃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被称为“先天之本”。但究其所藏之精气,除禀受于先天之外,更重要的是禀受于水谷所化生的五脏六腑的有余之精气。如果脾胃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供养肾及其它脏腑,则人如一部汽车无油而不能驱使,故有“脾败则亡”之说。脏腑点穴用“开胃健脾法”强化脾胃功能,根据脏腑、经络病机,结合八纲辨证,运用“调”、“补”、“泄”等手法,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从根本上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真正体现“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
病案举例:患者,王某。因患胃癌而胃切除4/5,2003年6月两次化疗后,正气极虚,4天水谷未进,且呕吐频繁,饮水即吐,家属邀余诊治。诊为脾胃功能受损,脏腑气分失调,中焦受阻,浊气上逆。遂用“降逆止呕”法,施以泄浊扶正手法,即先打开中焦之门,点、按“阑门穴”。此穴是脏腑点穴的特殊穴位,是重要之穴,于脐上1.5寸处取穴,点按近2分钟,然后用泄法,使上焦浊气下降。继之轻调轻补建里穴,以补益中气。再点气海穴,先泄后补微调,以促升阳,固护正气。施治15分钟即止呕。然后“放”带脉(即以两手拇指与食指在带脉上操作“放”的手法),进一步沟通上、下焦,使周身气血运行通畅。再点章门、梁门、石关诸穴,最后点按背腧穴。施治1小时,患者即感轻松,并有饥饿感,嘱其进食小米粥一碗,食毕未吐,且觉良好。恐其运化功能虚弱,又施治半小时,以助其运化。从此开始每餐能进食,且食欲渐增,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身体恢复良好。尔后,三次、四次化疗期间,未再出现呕吐症状。
3脏腑点穴可谓 “绿色疗法”
脏腑点穴既不用针又不用药,而是经过辨证,通过施治者深厚的内功,用双手或指功作用于患者的经络穴位,运用“调”、“补”、“泄”、“搬”、“扣”、“推”、“按”、“放”等手法,调理脏腑气分,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以求中道,平衡阴阳,从而恢复和增强脏腑功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此法无创伤,无痛苦,无任何副作用,具有医疗保健价值,可称为“绿色疗法”。
在施治过程中,患者在舒适、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治疗后患者会感到轻松、舒服。施治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帮助患者运动了半个小时。如患者脾胃运化功能虚弱,可起到帮助运化之功效。正如古人所言:“动摇则谷气得消”。而谷气消则可化为水谷精微,使肾气充盈,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脏腑点穴法运用特殊的配穴方法,施术于腹部及背腧穴,直接对脏腑功能起到调节作用,并能治疗五脏六腑的病证。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脏腑点穴法在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活化体内细胞,发挥人体潜能,增强自身免疫力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疗效及远期疗效。 附:再谈揉腹感受----卫老师转
揉腹可以实揉,类似于中医的按摩疗法,能够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揉到的腹腔包括了对肠胃肝胆的直接揉按,以及胰脾肾脏的刺激,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主皮肤,这样胸腔里面的心肺也会受到影响,改善功能,还有腹腔脏腑按摩脊柱的筋脉骨骼神经,脊柱也会被按摩,改善功能。
如果有实揉转换到虚揉,那么就从形走到气的层面了,这里面内容就多了。
先说两手缓缓旋转,下丹田被带起来了,越转越轻柔,气机越深入细化,命门同步旋转,丹田的旋转首先推动了两个下肢的气机环流,气海和涌泉互相推动,这样下丹田和涌泉都有了。平坐在椅子上,两腿空松,很容易出现这个状态。
两臂成为一个环球状,随着两手的旋转,两臂这个球又在旋转,两手的末端根部肩与肩胛的部位在揉动背部夹脊窍,两大臂的运动又带动它的活动范围胸背部 ,所以两臂这个球带动中丹田这个球体在动,这是一个自然的以形引气的动作,气机必然随着变化,只要细心观察就会体会到。
两上肢的运动,带动了筋脉的气机(或者手三阴三阳经的气机)传递到头部,头里的气机又在随着旋转,就像练抻筋拔骨的动作连到头部的气机一样,头里的气机反而比胸腔的气机好感觉。所以,一个揉腹,自自然然的带动了三个丹田的气机运转。
当把心虚下来的时候,上丹田的统帅力和周身的细微深层次的气机很好的合在一起,整体性更深入。
这样的虚揉,使头部的气机生化,使的虚其心到了实虚的整体,里面有内容了,功能有了变化。心虚的作用,又使下丹田的气机更加充实柔和,让腹部真实的实了起来,心虚腹实,良性互化,达到虚实转换。
就这样缓缓的揉,细细的体会,用心地的虚的力量合到两手的实(微微加点力,主要是意),把气贴入到骶椎尾椎脊柱上,把整个脊柱的整体气机带动起来,使得下丹田的气机厚实绵柔,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慢慢慢慢地,腹部的障碍在消除,有的人寒凉之气在融消,有的人湿热之气在化散,以此解决下丹田的问题。
在下丹田气机充实的基础上,能量化生中丹田的气机,就会把肺部的躁浮状况,心窍滞闷的状况慢慢消融掉,心胸廓开 ,阻碍化散。这个就像虚空里面的乌云被清风化散一样,云消雾散,清空无暇。
由于腹腔的障碍,胸腔的障碍,依次深化解决了以后,头部本来的清透明净就自然展现出来了,还精气神调和的状态。
人体里面是这样,外面大自然也是这样,大自然是众生生命活动的依报,付属于众生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本来如此,本来清澈圆满,天合于人,不是人合于天。
本来具足,舍碍得本,扒掉外衣,自然显现,一切完美,无需强求。 |